標籤:

二十四節氣是依據什麼得來的?


(冬至一陽生,必刮東南風!

我孔明借風,助赤壁之戰!

二十四節氣,早在老諸心!)諸葛亮一個典範戰例!赤壁之戰借東風就是二十四節氣的功勞!

已經有友人詳細的,用科學的數據說明白了,我就不重複了。

二十四節氣是指: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大道至簡:

今天我要用通俗易懂的話,說說二十四節氣。

古代人把地球繞太陽運行一周(一個圓周,一周角360度)平均分成三百六十等份,每一等份一度角。把一周分成二十四份,為十五度角對應一份。就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節或一氣。一個節氣大於十五天。

它對應的不是天數,而是角度。所以它能準確地反應太陽直射或斜射地球南北半球的位置。

把太陽光向北移動,直射赤道時的角度定為春分。此時白天和夜晚的時間相等,稱為晝夜相停,晝夜平分。

把太陽光向南半球移動,且直射赤道時的角度定為秋分,此時白天晚上時間相等,也稱為晝夜相停,晝夜平分。

把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時的角度,定為冬至。為什麼說冬至一陽升呢?是因為從這時開始,太陽光直射就向北移動了。

把太陽光直射北回歸線的角度定為夏至。致此以後直射太陽光就要向南移動了。

一年分為四季。每個季含六個節氣。細分如下:

春季含: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四個節氣(三節,三氣。立春,驚蟄,清明為節,另外三個為氣。)

夏季含: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夏,芒種,小暑為三節,另三個為三氣)

秋季含: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秋,白露,寒露為三節,其餘為三氣)

冬季含: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小雪,冬至,小寒為三節,另三個為三氣)

周而復始,運轉不息。

由於陽光的直射來去,影響了南北半球的溫度變化。從而引起了季節變化。

二十四節氣準確地反應了陽光的直射情況,又是決定氣候的原因,所以在我國農業生產活動中起了重要作用。特別是溫帶,四季分明的地區。很依重二十四節氣。

有好多農業諺語都來源於此啊。

如: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清明要植樹,穀雨種大田;穀雨開犁,小滿開產;處暑不出頭,割了喂老牛;秋分無生田……

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古代,能這樣準確的測知太陽的直射規律。太了不起了。

這是中華民族的一件瑰寶!

圖片來自網路,如果不妥可以刪除。


二十四節氣是依據什麼得來的?

一、黃道

地球一年繞太陽轉一周。但我們從地球上看到的卻是,太陽天天都在繞地球轉,這樣,一年之中,太陽就要繞地球轉365或366圈。但每一圈太陽的位置都有變化,比如從冬至到夏至,在我國的位置上看來,太陽就是逐漸從南往北偏移的,直到夏至,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太陽這樣移動的路線叫做黃道——它是天球上假設的一個大圓圈,即地球軌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二、二十四節氣

曆法起源於對太陽運行規律的認識,從黃帝「迎日推策」,到夏代「柱縫迎日推策」,到後來的「立竿測影」,後來的「晷」「尺」等觀測和計算手段,古人發現太陽的運行規律經歷了漫長的歲月。最先發現的當是「二分二至」。即春分、秋分、冬至、夏至。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

黃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於春分點和秋分點。

春分點,為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從此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個回歸年,為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

三、二分二至

春分點,為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

秋分點,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

冬至日時,太陽直射地面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26");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北半球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夏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對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

二分二至,特徵性突出一些,容易通過觀測發現其規律。在此基礎上,結合天氣、物侯變化、農事生產等劃分出了二十四節氣。

四、其餘20個節氣的劃分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來反映季節的。

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等五個節氣反映氣溫的變化。

雨水、穀雨、小雪、大雪四個節氣反映了降水情況。

白露、寒露、霜降反映氣溫逐漸下降的過程和程度。

小滿、芒種反映農作物的生長情況。

驚蟄、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現象。驚蟄,雷動驚蟄,春天到來。清明則表示天氣清明。

五、二十四節氣主要用以指導農業生產。充分反映了我國祖先的高度智慧。


謝謝邀請!我愛你小秘書!

「二十四節氣」本應該是高於「四大發明」的最偉大發明!

二十四節氣是咱們老祖宗用幾千年的實際經歷和逐漸嚴格的記錄,最終在秦、漢時期確立的法歷!主要用於指導農業生產!

神州大地自從有了人類活動後,我們的先祖就開始了馴養家畜和種植、培育農作物,以求食品的連續供應。

前幾天說過一次游牧民族的事情,今天捎帶說下我們的老祖宗是農耕民族的後裔!

我們的先祖最早就有結繩記事和壁刻記事這些最早的記錄方式。

通過對日月轉換有了日曆,年曆。這只是對時間的記錄。

在面對不斷豐富的農作物種植中,先祖開始根據氣候變化來選擇最佳的種植機會,畢竟那個時期糧食是最重要的生命支柱,不合時宜的種植會浪費種子,也就是浪費生命的延續。先祖們用生命逐漸總結出了各種植物的生長規律。

逐漸的這種規律被體現在了氣候的變化之下,由什麼時候種糧食是不行的,變成了什麼時候應該種什麼。對於人類幾千年是個漫長的旅途,從開始有文字記錄這一切到形成系統的規律記載,老總宗付出了多少真是難以想像!

有了日晷後,時間被有規律的分段了,形成了年。一年中根據最長和最短的日晷軌跡,確定了冬至和夏至。在冬至和夏至之間再利用分段記錄日晷的軌跡分成兩段,有了春分和秋分。這個時候中華文明到了商代!商代以後有了「春夏秋冬」四季。

四分為八,到了周超有了八個節氣!

八到二十四,秦、漢時期就有了嚴格的有完整規律的二十四節氣了!公元前104年,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 ,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至今已經沿用了2000多年。

現在二十四節氣已經是我國的國家級非物質文明遺產。前年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二十四節氣不但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更是奉獻給世界的偉大發明!

小時候大家都學過二十四節氣歌!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特有的,也是長期以來指導我們農事生產的重要依據之一,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二十四節氣是怎麼來的,大多數人只知道其名而不知其所由來!那麼,堂哥簡要談談二十四節氣的來龍去脈,供大家參考!

一般來講,節氣是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 基於古代農業生產的需要,務必了解太陽運行規律,俗話說靠天吃飯就是這意思,因為古代農事是根據太陽進行的,在曆法中加入準確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二十四節氣」顯得十分重要,並據此確定閏月。

中國古代很早就有利用日晷測量日影,用來確定太陽的天文位置,很早就確定了春分和夏至這兩個分界點(關於此論述,我已有專門的文章分析,可關注參考),經過發展完善,至遲在公元前104年左右,漢初制定《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即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著黃經運行十五度所需的時日即稱為一個節氣,每一個節氣代表著固定的位置,每年運行三百六十度,共經歷二十四個節氣,每月分布兩個。 依據春夏秋冬四季按順序分布,第一個節氣為立春、雨水,其中每月第一個來臨的成為節氣,第二個成為中氣,後也有人統稱為節氣,就是現在的二十四節氣的節本源流。有歌訣曰:「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從太陽運動的角度來講,其直接反映了太陽的周年運轉,一般從黃赤交角和太陽直射來進行區分,所以節氣在現代公曆的時間相對固定,上半年一般在6、12日交替,下半年一般在8、23日交替,前後相差幅度為1-2天。從時間來講,因地球公轉速度是不均勻的,導致節氣的時間長短不一,基於14-16日之間,平均15天左右。所以其在反映地球季節變化和冷暖交替時有很大作用的,也是比較準確的。

但是二十四節氣的提出卻是出自於《淮南子·天文訓》,但在《史記·太史公自序》的「論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氣等概念。二十四節氣並非一開始就有二十四個的而是慢慢發展而來,後相對固定延續,上千年未曾改變,到現在仍然非常準確。

儘管二十四節氣是以中原地區的觀測為依據的,但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是實用的,這直接反映了中國的季節、物候現象、氣候三種變化。也就說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將季節變換的,所以稱八位;而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反映的是物候的變化;雨水、穀雨、小暑、大暑、處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反映的卻是氣候的變化,其三者相互補充,構成了古代對太陽規律掌握和指導農事生產的完整模型,至今對我國的農業仍有極大的作用。

以上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簡要分析,歡迎關注朴易堂國學易學文化,分享交流你的觀點!


謝悟空小秘書邀答:

二十四節氣是依據什麼得來的?簡單的說,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運行一周為一年,劃分為二十四等分,每年有十二個月,每個月有兩個節氣。

說到二十四節氣,就要先說到,我國的曆法,我國的曆法是根據月亮圍繞地球運行一周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閏年為十三個月,用閏月調節年的四時。在古代人們把月亮稱為太陰,故我國的曆法,稱為陰曆。

我國是最早進行農業生產的國家之一,有著高度的農耕文明。在人類早期,人們是以打獵和吃植物的果實為生。我國的先民們,憑著他們的智慧和長期的觀察。不斷的探索,掌握了自然界的規律,掌握了植物的生長規律,找到了適合人們吃的植物和植物的果實,並進行耕種。農耕的出現,對人類的發展,帶來了質的飛躍。

早在夏代,當時的先民們,就掌握了月亮圍繞地球的規律。發明了曆法,也就是陰曆,用來指導農業生產。在長期的農業生產中,人們發現單單一部曆法,並不能完全揭示自然界的變化。對農業生產的指導,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春秋時期,人們通過農業生產的經驗積累,對自然界認識的不斷深入。出現了一年分為四季的概念,把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來補充曆法,對農業生產指導的不足。

後來,隨著人們對自然界的不斷探索,天文學的發展。人們根據地球圍繞太陽一周為一年,帶來的自然界的變化。根據太陽光照射的角度,長短。把地球圍繞太陽一周,等分為二十四分,成為了二十四節氣。在秦漢時期,就出現了完整的二十四節氣。

由於,我們的曆法,是以月亮圍繞地球而產生的曆法。二十四節氣,是以地球圍繞太陽一周而產生的。我們的曆法,被稱為陰陽曆。由於,它們的產生都是為了指導農業生產的。所以,我們稱陰陽曆為農曆。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二十四節氣是為了補充,陰曆指導農業生產的不足而產生的。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一周為一年,等分成二十四分,而產生的。


二十四節氣是古代中國人對日期的一種編排方式

根據地球和太陽的運轉關係,以太陽在黃道上位置的移動變化為標準,將黃道等分為二十四段。當太陽到達每段的特定位置時,就開始了一個節氣。

從這個表中可以看到節氣的相關信息。

每個節氣都有一個專有的名稱,這些名稱來源於季節、氣候和物候的變化。

每個節氣日都有相對應的公曆日期。每季節都有6個節氣。

動圖來源於《揭秘二十四節氣》


其依據就是地球繞日的位置,根據位置和氣候變化,有歸律的畫分出24節氣,並且設定出一條看不見的線路,叫黃道。以春分為黃經0度,每運行十五度為一個節氣也就是十五天。每月有兩個節氣,上半年大約七號,第一個結氣,隔十五天即二十一號,第二個節氣。下半大約九號,到二十三號。二十四節氣是陽曆節氣,流傳很廣,早就傳到國外,對農業種植很有幫助!現在以經成功申遺。這是我國古人的貢獻!


二十四節氣是古代人通過觀察太陽在一年四季的位置變化總結成曆法的。那時還沒有什麼赤道黃道,南回歸線,北回歸線的概念,也沒有地球360度的概念。古人在平地上立一根竹桿每天午時看竹桿的影子並在地上劃線,觀察幾年以後得出結論是冬天影子最長夏天影子最短,春秋天影子相同。看出了這個規律,在商朝時就先確定了四個節點,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到周朝時又加了四個節點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根據太陽的位置規律,發現氣候的變化規律,根據氣候變化和農作物生長的規律,把氣象變化如響雷下雨,最熱最冷的日子確定下來,再把幾個農事活動的日子確定下來如穀雨芒種小滿,最後把白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這樣就把一年分為14一15天為一個節氣,共計二十四個節氣,據史料記載在公元前104年西漢時期正式制定為曆法。


是根據中國人的農曆而來的,是老百姓根據日月變化,天氣,雨水,昆蟲,耕作時令推算出來的,每個節氣間隔半月,分列到十二個月中,是為了方便廣大農民群眾耕田種地而長期探索出來的實用工具。


二十四節氣從地理上解釋不用說了,小學生都在學了。

我這裡說的這個來曆本質上就是當時堯帝制定的指導農業活動的標準,再後面,大傢伙在這個標準的基礎上,按不同地域適當微調來應用。依據么就是糧食作物種植的規律,形成的習慣,再反推出來的一套規則。

在堯時代,人們不可能把幾萬里的氣候變化搞清楚,但總得有個區域當做基準,而四季分明的地帶最適合古代人類生活,因為冬天冷的程度能接受,夏天熱的程度也能接受,病蟲害也隨著四季運行,達到某種平衡。人類靠天也能收穫維持生活的糧食。大約四五千年前堯就組織人搞了一套標準。(丁陶文化遺址)使大家夠根據經驗記錄搞清什麼時候種什麼作物能達到最佳收穫。


推薦閱讀:

上聯:百花吐蕊邀蝴蝶;請接下聯?
賞詩,對對子。上聯:寂靜車輪響,請對下聯?
上聯:偶感風寒吟病句==下聯怎麼對?
下聯:高卧山中避俗流,如何對上聯?
臘八過後殺年豬你的老家有什麼風俗嗎?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