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產後抑鬱症,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產後抑鬱症的產生並非突如其來的,而是由許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來自老公,產後媽媽最需要的就是老公的關懷,要是老公給夠關懷的話,准媽媽的心情自然就開朗很多。

那麼,哪些原因會引發產後抑鬱呢?

1. 親人之間的不理解

很多寶爸覺得女人生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因此在老婆懷孕期間和坐月子期間都是不冷不熱的。特別是老婆生了孩子後不感激還反而覺得小寶寶太吵鬧的。還有一種就是婆媳關係比較緊張,老公夾在中間不去勸說還反而說老婆不是的。

2. 遺傳方面

如果准媽媽的直系親屬中曾經出現過產後抑鬱的,那麼產婦得抑鬱症的概率會比普通產婦來的高一些。如果准媽媽在懷孕的時候情緒就比較不穩定,那麼產後抑鬱的概率也是高很多。

3.情感

生完孩子後准媽媽的身心是疲憊的,這時候需要好好的休息。可是照顧小寶寶是個技術活,一些沒經驗的媽媽被寶寶折磨的寢食難安,如果沒得到合理的調節,也是很容易抑鬱的。

一旦產後抑鬱,該怎麼調節?

家裡一旦有產後抑鬱的新媽媽,最能調節的就是准爸爸了。因為患有產後抑鬱的新媽媽普遍存在孤獨感,要杜絕這種情況就要依賴准爸爸的陪伴和其他家人多陪產婦聊聊天了。

如果產後抑鬱症確實嚴重的話,光靠家庭護理是不夠的了,需要心理醫生及時治療。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抑鬱症,39健康網小編特意邀請了廣東省人民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的精神病專家張斌先生,來為大家解決疑問。

問題一:按理說,生寶寶應該是一件高興的事,為什麼很多女性反而得了產後抑鬱症呢?

張斌:女性在生產前後,情緒上都會發生變化。再加上初為人母,面對一個活潑可愛、無生存能力的孩子,難免會手足無措。當然,並不是所有生完孩子的新媽媽都會得產後抑鬱症,它的形成主要跟三方面因素有關,如社會因素、自身因素和家庭因素。

社會因素:很大一部分女性患產後抑鬱的原因是缺乏他人的精神支持。現在生孩子的女性大多為職業女性,有自己的生活圈、朋友圈,生了孩子後,每天就只能圍著孩子轉,社交面變窄了,再加上照顧孩子的壓力和勞累,這時候如果再得不到愛人的體貼照顧和安慰,新媽媽的情緒就會變得很差。

自身因素:女性生產後無論是身材還是生活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些變化會讓她們無所適從,從而影響心情。另一方面,分娩後的數小時內孕酮和雌激素水平急劇下降,這一變化也會觸發抑鬱症,這就跟經前綜合症的情況極為相似。

家庭因素:現在的很多夫妻都沒有跟父母、公婆住在一起,但生完孩子就不同了,雙方家長都會參與進來,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小孩轉,難免會發生分歧,這些瑣事經歷多了,也會加重產婦的抑鬱情緒。

問題二:抑鬱症有哪些表現?

張斌:其實產後抑鬱症與普通抑鬱症的癥狀一樣,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少、不開心等。此外,如果新媽媽總覺得很累,做事有心無力,總自責,這些癥狀也是抑鬱症的前期表現,要及時做好應對措施。

問題三:產後抑鬱可以自愈嗎?如何治療?

張斌:大部分的產後抑鬱症是可以自愈的,但如果非常嚴重就需要進行治療。

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有兩個:心理療法和物理療法。心理療法不單單指的心理醫生,還包括家人行為和言語上的支持,家人也可以改變產婦的生活環境,來調整產婦心態;物理治療則指的是靜宮磁、光照儀等。

問題四:產後抑鬱症可以食療嗎?

張斌:產後抑鬱症食療效果並不大,但家人也要多注意產婦的飲食,這樣有助於產婦身體的恢復,比如月子期就要多攝取含有維生素B、C,礦物質的食物,另外,堅果和牛奶也要堅持食用,它們具有抗抑鬱、改善情緒的效果。

39健康網 查看官方網站 專業健康網站,提供有趣易懂的健康科普


為什麼會得產後抑鬱症?

1、受激素和環境變化影響。孕期女性的激素分泌會持續增加,但產後48小時內隨著胎盤的娩出,激素會急劇減少90%-95%,激素變化會擾亂大腦神經傳達系統,導致抑鬱症的出現。

親朋好友們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寶寶和新媽媽身上,都在高興的祝福中,新媽媽也不好意思表現出抑鬱的情緒。

2、壓力大、睡眠不足導致的。剛經歷生產的產婦身體尚未恢復,加上寶寶每隔兩小時就要吃奶,使新媽媽的睡眠不足,會覺得一切都不耐煩。如果新媽媽不能很好的分泌乳汁而受到壓力,或家務不稱心,都會使新媽媽感到抑鬱,覺得自己是否能夠當好媽媽而感到不安。

克服產後抑鬱的方法:

1、冷靜觀察自己。回想自己一天中鬱悶的時間是多久,什麼時候開始鬱悶。如果一整天就鬱悶,而且時間持續了幾天,就一定要告訴自己的老公,尋求解決方法。

2、坦誠告訴親近的人。

(圖片來自網路)

3、每天吃點巧克力或糖果。吃點甜食,會使心情變好。多備點零食,情緒低落時,就吃點。

4、到戶外走走,轉換下心情。將孩子託付給家人,自己一個人外出,或者和朋友見面,逛街、看電影。

5、如果癥狀一直得不到緩解,還有嚴重的發展趨勢,應該及時諮詢心理醫生,必要時接受治療,這樣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


首先抑鬱症的原因是不明確的,沒有一個確定的原因說抑鬱症,包括產後抑鬱是因為什麼。只有誘因和可能的影響因素,比如遺傳,神經遞質的改變,環境的改變等,都共同作用,促使抑鬱症的發生。

對於精神障礙來說,問原因,其實都是沒有一個確切答案的,只能盡量去了解誘因然後避免這樣的情況。對於產後抑鬱,可能就是女性激素水平的變化,因為剛剛生完寶寶,所以激素水平改變,引起了心情的變化。除此之外,新的角色適應也是問題。從妻子的角色到媽媽的角色,需要照顧一個孩子,本身就需要一定的心理準備,對於角色轉換的適應,夫妻關係的變化,是可能的心理因素。最後就是生理因素的改變,最明顯的影響就是睡眠問題,因為哺乳寶寶和對寶寶的照顧,基本父母是沒一個好覺可以睡的。睡眠不好,人的情緒就會出現問題,容易暴躁容易衝動,產生各種情緒問題。而產後這種情況又是沒法改變的,必須接受與適應,所以更會積累這種消極情緒。

總之,導致產後抑鬱發生的不僅僅是一個因素,和抑鬱症一樣,都是各種因素的結合造成的,需要做好很多方面的準備與打算。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大部分的媽媽是不會有產後抑鬱的,能順利渡過這樣的階段,所以要充分了解做好準備,但是也不要過於焦慮擔心。

你的心事與困惑,我們願意傾聽,歡迎關注「青音約」的頭條號,向我們提問,我們幫你解憂,讓我們一起變得更好


不管是在醫院門診還是一些新聞報道,我們都會看到這樣的報道,孕婦在經歷分娩後,進入了人生的新階段,成了偉大的母親,但是在哺乳期間出現了產後抑鬱,而且有很嚴重的後果,有的甚至選擇了輕生,給家人留下了巨大的痛苦。這種報道不勝枚舉,那麼,新手媽媽們為什麼會患上產後抑鬱呢?和什麼因素有關係呢?

首先肯定是和家庭有關係,家庭對於女性的支持被認為是一個重要因素,其中丈夫、家人的支持以及女性自己對於家庭的滿意情況都是有影響的。生活在大家庭的產婦比起獨居的產婦是不容易患上產後抑鬱的。產婦初為媽媽,生活習慣被打亂,變的忙亂、緊張,脾氣容易暴躁,如果有大家庭的幫助,這種情緒可以較好的緩解。經濟情況,低收入、低學歷、低社會地位的女性更容易發生抑鬱症。性格因素,以自我為中心,性格孤僻,固執,敏感,但是社交能力較差的女性,心理耐受差。有的研究顯示,分娩的方式,分娩是否順利、有沒有併發症等等還是有影響的。

早採取措施,避免產後抑鬱的發生是很重要的。要加強宣傳教育,提前開展產後教育,普及相關的知識,構建產婦的強大心理。加強心理治療與護理,對於不同情況的產婦,在日常產檢時就應該積極和其溝通,及時了解其心理的狀態。如果出現了抑鬱了,那麼就要慎重使用鎮靜藥物,產婦一旦出現癥狀時, 除必要的心理治療護理外,宜早期給予鎮靜。

本期答主: 閆培瑛 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杏花島,了解更多有趣的健康知識!


您好,我是暖心理諮詢師楊湛德,很高興為您解答。這個問題不僅有生理原因,也有心理原因,還有社會原因。產後抑鬱症,從發病時間來看,一般都會和懷孕生孩子有關,所以它會帶有一定的迷惑性,也很難被多數人識別,甚至婦女還有可能被誤認為是很作。產後抑鬱症的情況會和抑鬱症很相似,但因為產後抑鬱症是發生在一段特殊時間段里,在這段時間過去之後,產婦會恢復到原先的狀態,但同樣也會因為產後抑鬱症而留下很多傷害。從生理上來看,產婦在產後因為身體激素和懷孕時有很大的改變,整個人的生理狀態也會出現很大的變動,同樣在經歷了這種大的手術疼痛之後,也會影響到整個人的精神狀態。有種不恰當比喻,當一個人發燒的時候,整個人就精神狀態會比較萎靡。所以產婦在產後也會因為身體虛弱、生理改變等等原因而導致了精神狀態不佳,更加會出現抑鬱,易激惹等狀況。從心理上來看,產婦在生產之後,身體是經歷了很大的創傷,所以產婦的內心是很渴望家人關心陪伴呵護。如果此時老公和婆家兒只關注孩子,而忽略了產婦的內心需求,那這就會給產婦帶來很不好的影響,會讓產婦覺得被忽略了不被重視了,從而導致內心失衡。甚至也會因為這些事情將以前壓抑的感受或者不被父母重視的負面情緒給勾引起來,那可能就會導致情緒失控低落。從社會因素來看,產婦在產後需要一段時間的恢復,而特別是在中國更有所謂的坐月子習俗,這個時候產婦和外界沒有過多交流的,此時更多地只能和老公家人相處,相當於是處於一個封閉空間當中,一方面這有可能會導致了原先的矛盾更加激化,另一方面產婦也會因為沒有得到更多更好的社會支持而產生很多負面的感受。當然,產後抑鬱症的誘因有很多,具體問題還必須具體分析。而每個家庭要學會去識別家人是否遇到產後抑鬱症,這才能夠更好的幫助產婦走出來。答者:暖心理諮詢師、釋夢師楊湛德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推薦閱讀:

哺乳期能吃西瓜嗎?
電地暖帶給寶寶健康成長的舒適環境
新生兒:寶寶有眼屎就是上火?
最好的早教,就是和孩子好好說話!
寶寶很久不嗯嗯……便秘?未必!

TAG:健康 | 抑鬱症 | 產後抑鬱症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