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朝鮮戰爭最後到底是誰贏了?
萬曆二十年至二十年(1592-1598)日本的關白豐臣秀吉發動兩次侵略朝鮮的戰爭,持續七年之久。
明朝萬曆應朝鮮國王請求,出兵援助,史稱「東征御倭援朝」。
我們先了解一下當時的情況,首先看看日本方面的關白豐臣秀吉,豐臣秀吉原名平秀吉,因其統一全國,被天皇賜姓豐臣。豐臣秀吉為什麼要侵略朝鮮呢?據日本學者鈴木良一的論文《秀吉的朝鮮征伐》披露了豐臣秀吉在天正二十年(1592)的一封信,信中反應了豐臣秀吉的「大東亞構想」,第一步吞併朝鮮,然後假道朝鮮,進取大陸。後來攻佔朝鮮後,豐臣秀吉提出「大陸經略計劃」,在這份「大陸經略計劃」中明確提出「把天皇駐地移往北京,豐臣秀吉則駐日明貿易港口*寧波」,在那個時代看如同天方夜譚,荒誕不經,但這個想法卻影響了日本的幾代人。
據朝鮮《懲毖錄》記載,1592年,豐臣秀吉派遣小西行長、加藤清正、黑田長政等率領的二十萬大軍於四月十三日在仁川登錄,僅僅二十天,日軍攻佔了朝鮮王城,俘虜二位王子,國王逃往平壤。朝鮮國王李昖派出求救使節向明朝皇帝萬曆說明情況。五月上旬,遼東巡撫郝傑向兵部報告朝鮮緊急情況,但明朝各部官員卻懷疑其中有詐,非常疑惑不解。隨後兵部尚書石星向朝鮮派人前去查問,在平壤見到了朝鮮國王李昖,朝鮮國王向明朝來使說「寡人失守宗祧,奔避至此」。
明朝神宗萬曆向兵部指示:「朝鮮危急,請益援兵,你部看議來說,王來,可擇一善地居之」。《皇明從信錄》記載:「廷議以朝鮮屬國,為我藩籬,必爭之地,遣行人薛籓諭其王匡複,揚言天兵十萬已環甲,……遣遼陽副總兵祖承訓統兵三千餘,渡鴨綠江援之。」從這裡可以發現明朝兵部對朝鮮戰爭情況幾乎不了解,更不知道日軍實際出兵人數及其它所需情報,更無戰場環境研判,居然只派了一位副總兵帶領三千多人與日軍二十萬大軍進行戰鬥,已然註定敗績,後祖承訓隻身逃回。
初戰失利,震驚朝野,神宗萬曆決定採取大動作,而兵部尚書石星卻對東征援朝沒有半點信心,只希望談判或者招撫。這時萬曆任命遼東名將李成梁之子李如松為東征提督,入朝作戰,而恰在此時,兵部尚書石星卻安排沈惟敬與日本進行所謂和談封貢,李如松麾下幕僚李應試提出將計就計,在其進行封貢典禮時率軍衝擊,將日軍小西行長所部趕至大同江對岸保龍山。李如松在給朝廷的戰報稱:「斬獲倭級一千五百有餘,燒死六千有餘,出城外淹死五千有餘」。明軍乘勝追擊,前後收復開城、黃海、京畿、江源四道,日軍退守漢城,然李如松取勝後輕敵冒進,碧蹄館之戰損兵折將。此時議和招撫之聲再次於朝廷處於主流聲音,萬曆二十八年八月,總督顧養謙向萬曆提出「封貢」方案:「冊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回復寧波的朝貢貿易」。
明使沈惟敬於日本進行所謂封貢大典,然豐臣秀吉卻借口朝鮮未按談判條件行事,於萬曆二十五年(1597)正月十四日再次派兵從海上進入朝鮮,萬曆二十五年十二月,經略楊鎬、提督麻貴由漢城至慶州,二十三日攻佔蔚山,大敗日軍加藤清正。可在圍困加藤清正於島山時,反遭日軍包圍,楊鎬率先逃跑,造成所部潰散。蔚山之役後,明軍退守漢城,朝鮮戰爭處於相持階段。
七月十五日,日本傳來消息,豐臣秀吉死了,日軍士氣低落,陣腳大亂,駐朝鮮日軍接到撤退命令,但要求駐朝鮮日軍嚴守秘密,撤退之時亦提出明軍撤退為條件,企圖掩飾其撤退名分。明軍將領均不理會,亦然追擊日軍,直至日軍退出朝鮮,朝鮮戰爭結束。
史學界對於此次戰爭的勝利,頗感勝之不武,如豐臣秀吉不死,後果無法想像,且耗費錢糧之巨,傷兵將無數,過程耐人尋味,結局卻如此收場,所以才爭議至今。
發生於明朝萬曆年間的援朝抗倭戰爭,是一場對之後東亞歷史走向以及政治軍事格局影響深遠的「國際戰爭」。對於這場戰爭,涉事諸國有不同稱謂,明朝稱其為「抗倭戰爭」,朝鮮稱為「壬辰、丁酉倭亂」,日本稱為「文祿、慶長之役」。
史載,明神宗萬曆十八年(公元1590年),被譽為「 戰國三英傑」之一的太政大臣豐臣秀吉統一日本,遂於1593年4月發兵20萬進攻朝鮮,久經沙場的日軍登陸後攻城拔寨、勢如破竹。
應朝鮮政府之邀,明朝大軍四萬餘人自該年7月起陸續開拔,入朝抗倭,並於1593年1月取得了平壤大捷。不久後,明軍因主帥李如松輕敵對情勢發生誤判,遂被日軍擊敗。之後,雙方形成對峙之勢,後日軍回撤,基本停戰,並與明軍進行談判。
公元1597年秋,豐臣秀吉再次派遣水陸大軍侵朝,明、朝聯軍與之激烈鏖戰數次 ,並在同年秋擊潰倭軍,倭軍殘部被迫退守朝鮮半島南部沿海的狹窄地帶。
此後,雙方數次交手,互有勝負。1598年秋,豐臣秀吉病死。日本諸大臣決定:秘不發喪、慢慢自朝鮮撤兵。9月,五大老以豐臣秀吉的名義,指示侵朝前線將領「爭取最體面的議和,有尊嚴的撤退」。豐臣秀吉已死的消息最終還是傳至朝鮮,倭軍頓時士氣低落,毫無戰鬥意志,陣腳大亂。
11月,倭軍開始大規模從朝鮮乘船撤退返國,明、朝聯軍乘勢追擊,在鳴梁海域與回撤日軍血戰一場,斬獲甚多。明、朝聯軍取得了萬曆朝鮮戰爭的最終勝利。
有史家評論日本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發動了一場錯誤的戰爭」。然而,400多年後的今日,當我們回望、分析這場戰爭之時,卻發現明朝贏得並不輕鬆。
當時的大明最高決策層 ,對於是否出兵援朝一直猶豫不決, 朝臣竟分為主戰、主和兩派,爭論不休,弄得最高負責人明神宗不勝其煩,加上他能力確實有限,其判斷亦大受影響,乃至於貽誤良機,數年無功。整個戰爭期間,文、武高層頻繁更替換人,且朝廷直接干預前線將帥,使赴朝主將無所適從,頗受掣肘,提督、經略們畏首畏尾,顧慮重重,雖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然統兵在外,卻顧忌、偷窺於內,不能因敵而變,進退自如,至數次坐失良機,導致戰期延長,犧牲加劇。若不是豐臣秀吉病死,最後戰局如何還不一定······總之,這場歷時7年的戰役雖以明朝、朝鮮勝利而告終,但也暴露出大明許多體制性的積弊和短板。
【原創問答 剽竊必究】【網路配圖】
這場戰爭,日本是拼了老命,朝鮮是差點沒命,而大明全然沒有玩命的架勢,只派了幾萬軍隊去朝鮮,軍餉糧草全是自掏腰包,就把日本給辦挺了,打贏後戰爭賠款也沒要(估計日本也沒什麼錢給)!甚至,大明史書上關於這場戰爭的記載都甚少。什麼叫強大,這就叫強大!所謂正義、邪惡、侵略、暴行,大多時候都是毫無意義的胡扯,衡量戰爭唯一且永恆的標準就是勝利或失敗。用黑暗的暴力維護了光明的正義,這是大明王朝建立的不世功勛。這場戰爭的結局即如此,十分清楚!
當然是中國獲勝因為日本沒有達到目的(獲取朝鮮的土地)實際上日本人認為秀吉之死導致戰爭失敗完全是不甘心失敗的心理(二戰失敗後也是如此心理至今)事實上這種心理不僅反映在秀吉身上其實在武田信玄的問題上同樣如此,認為信玄只有一步之遙就能上洛進京,統治天下,而完全枉顧當時的實際客觀的情況!事實上秀吉即使沒有病死以當時日本或者說豐臣秀吉的財力物力也已經無力繼續戰爭了,後來的關原戰役的重要誘因就是主管財政的石田三成拒絕對加藤等侵略朝鮮的將領予以獎勵而原因就是豐臣家財政緊張,無力發放!
日本和大明都沒贏,只有朝鮮贏了
推薦閱讀:
※歷史故事——李豫導演的大唐謀殺案
※第三十九章 雙面人:木增
※天下最善之人
※歷史書單
※通鑒中國1000年【第二卷】40.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