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二戰中的坦克為什麼都是「皮薄大餡」?
日本在二戰中的坦克,皮很薄,不過餡也不大,都是小號的。日本的劃分標準是10噸以下是輕型坦克,10-20噸是中型坦克,20噸以上是重型坦克。這樣下來就算是日本的重型坦克在其他國家也不過是中型坦克。
日本作為當時所謂的世界列強之一,在亞洲是稱王稱霸,但是就自身的實力來說,只能是勉強算是二流國家。日本的坦克數量在世界上根本無法和蘇德這樣的巨無霸相比,頂多和波蘭相比,戰爭中的坦克產量也只能和義大利相比。
日本在二戰中的幾種坦克基本上都是在戰爭爆發以前完成的,日軍靠著這些坦克幾乎是打遍了全場,至於後來的什麼1,2,4式坦克都是在樣車階段,紙面上可以和謝饅頭對抗,但是這種紙面上的性能通常不靠譜,就像黑豹在庫爾斯克,機械故障是損失的最主要原因,自身的機械性能不過關還去打什麼仗。日本的情況也是一樣,沒有經過測試,只有樣車根本沒用,況且坦克這個東西都是集群使用,在面對幾萬輛謝饅頭和T-34鋼鐵洪流的時候,幾輛坦克沒有用處。
由於研製時間比較早,所以日本坦克就和那個時代的坦克類似,以輕型坦克為主,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當時坦克的主流就是輕型超輕型坦克,一方面是當時的技術限制,坦克太重了開不動,還有就是當時處於大蕭條時期,各個國家是真的沒錢。當時的老大英國推出了一系列的輕型超輕型坦克,這些坦克在當時已經是夠用了,況且當時如何使用坦克誰也不清楚,以及坦克會遇到什麼樣的對手都是沒有概念的。所以,當時日本搞出來的這些坦克還算是中規中矩。
但是,當抗戰全面爆發以後,巨大的戰爭消耗使得日本沒有餘力再去開發新的坦克了,戰前的這些豆戰車就接著用吧。而且在亞洲各國,包括在各個殖民地的歐洲軍隊也沒有足夠的反坦克火力對付這些鐵皮坦克,中國就不用說了那點有數的反坦克火力,只夠閱兵用的,一般的部隊根本就沒有。東南亞的殖民地部隊也好不到哪去,平時維護治安有步槍就夠了。
一方面沒有需求,而日本的國力在面對大規模的戰爭時還是力不從心,日本海軍和陸軍每年為每家分多少噸鋼在那裡吵得不可開交。日本是個島國,海軍對於日本的意義肯定是要比陸軍要來的重要,沒有鋼拿什麼去做坦克。
還有一個就是,日本陸軍的作戰地區是當時的東亞以及東南亞大陸,這些地方當時的基礎設施落後,缺乏硬化路面的公路,大部分道路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這種道路條件下,坦克太重了,行動反而受到限制,後來德軍在巴拉頓湖的反擊中,就是由於戰區道路條件太差,德軍自己說,我們在這裡應該開潛水艇,而不是坦克,在東南亞包括當時的中國,要是老虎豹子來了,恐怕開不出10公里就得陷的泥里出不來。
在這種糟糕的環境中如果想要使用坦克,那就要辛苦工兵部隊了,工兵部隊要忙著修路造橋,加固道路,讓坦克能過去,可是日本的工兵部隊基本上還是停留在拿著斧頭鋸子砍樹的階段,日軍的確是有一些機械化工兵的裝備,包括什麼萬能工兵作業車,但是在紀錄影片中基本上看不到,主要的保障手段還是很落後的。如果坦克太重,沒到戰場就自己先拋錨了。歷史上日本還真的干過這種事,日本人自己想干一個重型坦克真的是沒到試驗場就拋錨了。
還有就是坦克的動力系統不過關了,日本雖然很早就認識到柴油機更適合作為坦克發動機,但是自己的發動機還是做不出來像B-2那樣優秀髮動機,沒有一個強健的心臟,坦克就不能做太重。
89式中型坦克92式超輕型坦克95式輕型坦克。放幾個日本坦克圖片,圖片來自網路。
像這種超輕型坦克對於當時的亞洲來說,是非常適合的,對於道路條件要求低,而且省油。94式超輕型坦克在坦克博物館裡邊有一輛,是從清河裡邊撈出瀝干水分放在這邊的。97式中型坦克,應該說這型坦克是日本在二戰中最優秀的坦克,後來的1,2,3,4,5型坦克都是在它的基礎上研製的。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凱風,無授權禁轉
二戰東西方戰場之間武器有著巨大的差距,不僅設計上存在巨大的代差,東方強國日本研發的武器往往就落後歐美二十年甚至更久,而且生產製造工藝的差距更大。以至於日本生產的武器裝備,不僅不能和歐美相比,甚至連自己設計規定的標準都達不到。
最顯著的就是日軍的坦克,日軍研發的坦克,無論輕型坦克還是中型重型坦克,都嚴重滯後於時代。性能不行情有可原,如果連鋼板設計標準都達不到(偷工減料造成)就千不該萬不該了。
日軍的坦克也就在一窮二白的中國耍耍威風,換成歐美蘇聯,隨便一種被淘汰的反坦克武器就能輕鬆擊穿日軍的「薄皮大餡」坦克。
更讓日本人顏面無處擱的是,隨便根本不是反坦克武器的歐美普通武器,如重機槍,也可能輕輕鬆鬆就把日軍坦克打的猶如馬蜂窩一樣稀爛!不相信?別不相信,今天我們就舉一個事例證明給你看看。
1942年7月被譽為太平洋戰爭轉折點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爆發。日軍為了扭轉中途島戰役的不利影響,妄圖重溫開戰初期的凌厲攻勢和連續攻城掠地的好勢頭,並以此為基地進一步攻佔斐濟、薩摩亞等更加遙遠的群島,進而最終拿下澳洲,在這個長期無人知道的荒島上投入大量軍隊。大興土木,興建機場、發電站、油庫等軍事儲備設施。美軍則反之,誓要終結日軍的好運,遏止日軍在太平洋的擴張勢頭,進而一步步奪回日軍佔據的島嶼。
瓜島戰役歷時半年多,包括許多大小海戰和無數地面戰鬥。雙方地面部隊在瓜島的激戰尤其引人入勝,日軍深知面對的是世界超強軍隊,所以豁出血本,從中國和本土運送許多「百戰不敗」的精銳師團,大多都是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魔鬼部隊,還調集大量坦克戰車,用運輸艦冒著被美軍艦隊或潛水艇發現擊沉的風險,運送到瓜島。
原始叢林密布、道路泥濘不堪的瓜島上,日軍各式坦克雲集,89式、95式、97式老少咸聚。然而戰鬥中日軍坦克的脆弱不堪很快讓世人大開眼界,不僅美國如何一款坦克包括斯圖亞特輕型坦克都能完虐日軍坦克,謝爾曼則直接碾壓,甚至美軍用M2勃朗寧12.7毫米重機槍也能將日軍坦克打成篩子。
M2重機槍是1921研製的大口徑機槍。一問世就以火力強大成為美軍重要步兵利器,擔任消滅敵人集結目標、薄裝甲戰車和低空飛機的任務。
面對日軍的薄皮大餡坦克,美軍為M2換上12.7*99毫米的穿甲彈,直接對準坦克狂掃,打著就透!看著日軍千瘡百孔的坦克,美軍戲稱用機槍打坦克就如同開罐頭!
日軍即便輕型坦克理論上也有17-20毫米,按道理機槍是打不透的,問題是日本人根深蒂固的「摳門吝嗇」害了自己的坦克,日本人的坦克本來是在中國耍威風的,根本就沒有為鋼材添加能夠加強堅韌性的銻鎳鉻等有色金屬,完全是純素鋼板,加上一再偷工減料,設計要求的厚度其實也是達不到的,所以這些惡習,最終讓日本坦克付出可恥的代價。參考文章:太平洋戰場上的坦克戰
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關注微信公眾號:戰爭史,多位專家將在公號中將繼續為您解讀。獨立專業,有種有料,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戰爭史,收看全部戰爭史政治軍事歷史精彩內幕解讀。
我們都知道,日本在二戰的坦克是出了名的,當然是薄飽出了名,俗稱「豆豆」坦克,全重僅15噸左右,火力弱,裝甲薄,機動性差,在歐洲人眼裡,日本坦克就是堆廢鐵,那麼,日本為什麼要造這種坦克呢?,本人認為,應該有一下三點原因
第一,日本是島國,資源匱乏,再加上常年戰爭,日本的礦場資源嚴重不足,十分依賴進口,加上各國對日本的限制出口,使日本捉襟見肘,所以能節省就節省,反正二戰時期日本人身材矮小,小一點,薄一點都無所謂了,能用就行 第二,日本在二戰時期制定的方針是全面侵吞中國,並沒有南下進攻的打算,而在中國戰場,許多剛參戰的中國士兵連坦克都沒見過,更不要說去擊毀坦克了,所以日本坦克在中國戰場可以說是橫行霸道,讓日本人覺得中國根本不具備反坦克能力,沒必要去設計新的坦克 第三,日本坦克在中國可以橫行肆虐,那麼南下呢?南下,基本都是島嶼山林,小型坦克行動暫且不易,大型坦克更加舉步維艱,而南下作戰,要麼攻擊,那是戰艦的事情,要麼守護陣地,在戰艦的炮口下,不管重型還是輕型坦克,都只是有招架之功而無反手之力,使日本人根本沒有澡重型坦克的念頭以上僅僅是我個人觀點,如果大家有補充的請在下方留言
說到二戰時期各國的坦克,你會想到什麼?德國的虎式、豹式坦克?蘇聯的T-34?美國的謝爾曼坦克?而說到日本坦克你會想到什麼?小豆丁坦克?在二戰當中日本並沒有太大的裝甲部隊與盟軍抵抗,大多都是陸軍士兵或者海軍航空兵或者艦炮對決,基本上沒有什麼出名的坦克對決。所以日本坦克幾乎是沒有多少人知道,並且由於工業實力的原因日本製造的坦克並不怎麼樣,所以給我們留下的不是薄皮大餡就是小豆丁的形象,可事實是這樣的嗎?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可能和大家日平常的認知不同。其實日本在早期的航母和坦克領域都是先驅與開拓者,並且還是在實戰運用當中改進,在全球其他國家還在使用汽油機的時候,日本則是全球第一個坦克使用柴油發動機的國家。這是因為這些都是在實戰中打出來的呀,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滿洲事變(九一八事變),而海軍看陸軍搞事情於是也派出海軍陸戰隊到上海搞事情,於是就有了「一二八上海抗戰」。日本的裝甲部隊也出動了,雖然中國軍隊並沒有有效的反坦克炮,但是有120毫米的大口徑迫擊炮,一枚近失彈居然可以炸毀兩輛裝甲,而很大的原因就在於它使用的是汽油發動機。
而日本最好的坦克是1937年定型並裝備部隊的97式坦克,它採用了一門18.4倍徑的57毫米炮,重15噸,首上裝甲25毫米,並按45度傾斜布置。這樣的數據相比後期的其他國家的坦克實在沒法看,但是和同時期的坦克相比它性能卻是屬於中上游,像1937年生產的德國3號坦克的A-C的早期型也不過是15毫米的滾軋均質鋼裝甲,而D-F型也不過30毫米,而且3號坦克也分別用了37毫米和50毫米炮,不過倍徑較長,穿甲威力更為優秀。所以相比之下日本坦克並不差。世界坦克到1942年虎式坦克的出現之後才往重甲重炮方向發展的,而日本在東亞戰區根本沒有反裝甲任務的需求,所以在中日戰爭之後就放棄了研發坦克的任務。
早期的3號坦克德國在閃擊波蘭時還用1號坦克呢,它也是只有5.4噸,也是只有兩挺機槍正面也是只有13毫米而已先亮答案:因為二戰時日本鋼鐵資源不論在產能還是存量上都遠遠落後於歐美、蘇聯等國,產能跟不上,就只能將坦克抽條,最後成為坦克中的辣雞!
一、二戰時日軍的主戰坦克:
二戰時日軍主要使用的坦克,只有兩種型號:95式輕戰車和97式中戰車
(95式輕戰車,俗稱豆坦克)
從1926年到1945年無條件投降的近15年間,日本坦克的總產量是6510輛,其中95式輕戰車和97式中戰車佔了大頭,分別是2374輛和230輛。這些年的平均產量每年僅400多輛而已,即使是1937-1945年,年均也不過701輛。
(97式中戰車,日軍自己稱為重戰車,實際僅僅是中型坦克的噸位!)
二、二戰時制約日本生產坦克的幾大數據:
1.工業生產率佔全世界的比重:
以19 37年為例,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工業生產在全世界所佔比重分別是38 %、10 %、1 1%、5%、4%。日本居末位。而且它重工業的基礎過分薄弱,在工業結構中的比重較小。
坦克作為二戰中陸戰利器,是最為依賴重工業的!日軍可以說還沒有開始製作坦克,便輸在起跑線上了!這是先天不足,後天無法彌補的!
2.鋼產量:
製作坦克最大的原材料就是鋼的產量了!查閱資料很容易就能得到,當時日本鋼的總產量。
1939-1945年間,日本的鋼產總量為480萬噸,蘇聯是它的1.9倍,英國是2.1倍,德國是3.9倍,美國甚至達到了10.6 倍。
數據是不會騙人的,看看日本鋼的總產量,就能知道了,在製作坦克上,日本如果按照歐美甚至是蘇聯的那種製作工藝與製作流程的話,日本的坦克數量會非常少,或許會有一戰之力,但是數量過少,這個缺陷沒有辦法彌補!
3.汽車生產數:
二戰時期,各國坦克技術與汽車生產業有脫不開的關係,衡量一個國家坦克技術,參考汽車生產數及汽車生產技術,也是可以得出一些邏輯關係的!不廢話,看數據!
1930 ~ 1945年的16 年間,日本汽車總產量是39 8947輛,最高年份在1940年,達57330輛。同樣是1940 年,蘇聯生產了14.54萬輛汽車,德國約3 0萬輛,英國也有4 0、50萬輛,而美國竟達47.1萬輛,超過日本16 年總產量的10倍。由於日本「汽車工業規模甚小,故其機械化師團的裝備,絕不能及英美的規模」。
看罷,以上三個數據,縱使日本再具有匠人精神,都註定了日本坦克在數量及質量上都是辣雞!(與歐美及蘇聯相比!)
它們和歐美坦克綜合比較中的主要技術弱點是:火炮口徑小、裝甲薄弱、噸位低、速度慢、行程短等。這在實戰中直接導致了火力、防護力和持續力的低下。此外,在懸掛裝置、發電和傳動裝置、液壓氣動裝置、機件可靠性、無線電通訊、光學器材等方面也存在著顯著的差距。
三、從日軍最強坦克團說起:
號稱日軍最強的第1戰車團,在1939年6月25日起,接到命令參加日本與蘇聯在遠東地區諾門坎地區爆發的戰役開始,一直到第1戰車團被直接調離戰場(實際是為了保存這個僅存的戰車團)日軍第1戰車團的表現都可以用掙扎來形容!
整個二戰時期日軍只有這一個成建制的戰車團,只參加了諾門坎這一次戰役,之後便一直蝸居在日本本土,再沒敢出來!
不論是正常行軍、還是裝甲集群正面突擊、還是與蘇聯輕型坦克進行坦克戰,日軍第1戰車團全面落敗,準確地說,是被蘇聯老毛子,按住臉,往地上隨便揍!就這種即視感!
第1戰車團僅有70輛坦克,在諾門坎與蘇聯坦克一番纏鬥下來,一下子就損失一半,最後是日軍參謀本部特地下令,要求關東軍務必保證第1戰車團的安全,不得再讓它與蘇聯裝甲兵團對攻!
(更多精彩回答,敬請關註:豆漿的奶爸守則,不一樣的奶爸,不一樣的豆漿!!!)
二戰中日本軍隊的主力坦克基本上是這兩種,89式和97式中型坦克,這兩種坦克中防護最好的97式前裝甲厚度至多40mm,還是鉚接的。除此之外還有95式輕型坦克等一批裝甲厚度更薄,外形更小的所謂的「豆戰車」。
為什麼日軍在二戰時的主力戰車都是些「皮薄餡大」的戰車呢?
首先,日本主要的作戰對象是中國以及後來的東南亞等國家,這些國家大都是農業國家,反坦克武器奇缺,這種薄皮的坦克已足以應付這些戰場的作戰,沒必要生產裝甲太厚的坦克。
不過,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在太平洋島嶼作戰中,日本的97式坦克和美軍坦克交手那是真正見到「天」了,這薄皮貨色才終於暴露了缺陷。
其次,日本列島是個資源奇缺的國家。日本列島內很多資源要靠進口。而日本到了近代,海軍才是最強大的。日本海軍也最被軍方所倚重,相反,陸軍有時卻成了配角。這樣,很多有限的優質資源都向海軍傾斜了,所以,二戰時日本能造出性能優異的航母,能造出新潮的「潛水航母」,能造出世界上最大的「大和號」和「武藏號」戰列艦,但是,陸軍武器卻一塌糊塗,不光是坦克,日本二戰時的槍支性能也不算太好(三八大蓋除外)。所以,「皮薄餡大」的日本戰車也是日本軍方「宮斗戲」的必然產物。
不過,日本在二戰時也製造過一些「皮比較厚」的中型或者重型,乃至超重型坦克。
比如日本的三式,四式,五式中戰車,相比於97式坦克其裝甲厚度有了極大的提高,原本這幾種戰車是用於「一億玉碎」的本土決戰,只不過,這幾種戰車還沒來得及使用,小日本就投降了。美軍進駐日本後發現了這幾種戰車,後來,這幾種戰車就被銷毀了。
上面三種中型坦克外,小日本還製造過戰鬥全重100噸的超重型坦克
以及戰鬥全重120噸的超重型戰車——歐伊戰車。
這兩種戰車的前裝甲厚度均超過100mm。
不過,這兩種超重型坦克實戰價值太差,加上製造出來後日本也離投降不遠了,所以,最終,這些坦克也被肢解了。
其實不光是坦克這種陸戰小王子,所有的武器,甚至所以現實中留存下來的東西都是更具需求來設計的,題主既然問坦克,我也就談談坦克。
日本其實也是很早研發坦克的國家之一了,二戰結束之後本子問英國佬買了Mark IV,MarkA惠比特和法國佬的FT17之後就開始自己 搗鼓第一輛坦克,87式 Chi-I
長得就像像是MarkA惠比特和雷諾ft的私生子,特點,皮薄。
但這時期(20年代)全世界的坦克都是個撐死十幾毫米鐵皮的貨,包括毛子和漢斯。大概也就法國人開始研發B1這種重型坦克算皮厚的。但你得考慮到歐洲戰場經過一戰之後已經開始重視坦克戰了,尤其是你得防禦反坦克武器了。
話說合金彈頭裡的坦克是不是B1給他的靈感?
好了又要跑題了,再說到侵華戰爭時期,日本主力的坦克是97中戰和一堆豆丁坦克,裝甲約等於沒有,防步槍彈問題不大,遇到反坦克武器的話是基本無解的,可惜那會我們反坦克武器數量...
所以日本在中國或者東南亞戰場就沒有厚裝甲的坦克需求,能擋住步槍彈就行,而到太平洋戰爭就被美國吊打了,美國M2HB老乾媽這種12.7重機槍都能直接乾死豆丁坦克。M4雪曼這種歐洲戰場上的打火機在太平洋戰場就是虎式一樣的存在。
M4背著一台被俘獲的94豆丁坦克。
總結兩個原因,一個是日本在中國和東南亞戰場這種缺乏重武器的地方,脆皮坦克夠用了。
第二個是日本,尤其是日本陸軍缺乏鋼鐵資源,為數不多的鋼鐵掌握在海軍手中造船,陸軍根本沒有足夠的物資去造坦克。
主要原因就是資源和戰時的要求導致的。由於本子二戰中那個規模世界第二海軍的海軍艦隊的存在,導致陸軍得到的鋼鐵資源不足,也就沒法製造那些陸上大傢伙。
其次就是在日本軍隊內部海陸軍之間的鬥爭,在日本明治維新後,歷次對外戰爭,日本海軍都出盡了風頭,陸軍反倒是處處被壓制,這就導致雙方相互看不上。一直到日俄戰爭時雙方由於矛盾問題造成了許多不必要的損失,在日俄戰爭中,日本陸軍寧願冒著俄國人的炮火阻擊搞板載衝鋒,也不原因在有無線電的情況下向近在咫尺的本國軍艦請求炮火支援。於是乎這種爭吵一直到二戰結束都沒有停止。
另一個原因就是戰時需求沒有這麼大,日本二戰期間坦克的主要戰場是中國,而當時中國軍隊的武器五花八門,能擊穿日系十幾毫米裝甲的武器一個手就能數過來。而且在39年之後,日本為坦克大量的換裝柴油機,用步槍打發動機最多讓坦克歇菜,而不能引發爆炸將其摧毀。所以戰場反饋中日本人對自己的坦克評價都比較不錯,所以雖然日本二戰期間坦克有許多型號,但是總重量和防護性能基本沒太大的變化
當然戰場上沒有出現不代表日本沒有重型坦克,比如這老鼠有一拼的日本的百式重型坦克
以及日本沒有量產的345中戰車。當然日本的相對正常的重戰車也有,只是沒有量產,也沒有上戰場。關於具體的內容大家可以去看軍武次位面262對日本戰車發展的講解,這是相關視頻在B站的av號:av2736213
首先讓我們看看二戰中日本的坦克
在戰爭初期中期日本主要使用97式坦克,但重量僅為15t。而且火力薄弱。這是因為什麼呢,因為戰爭初期,日本主要侵略對象都是亞洲國家,比如中國,緬甸等等,工業薄弱,軍隊實力差,沒有大規模坦克部隊,也沒有像樣的重型炮火,連像樣的反坦克武器都沒有。以至於在影視作品中經常看到一個日本鐵皮裝甲車,普通反抗武裝都一點辦法沒有。所以小日本的這種97式坦克,在國際上是輕型,但在亞洲戰場上那真是耀武揚威。
但正是這種環境讓日本坦克研發止步不前,要知道日本前期研發能力並不弱,零式戰鬥機剛出來的時候吊打任何一個國家的戰鬥機。後來在戰爭後期也研發出來能和m4 t34 相抗衡的坦克,但那是後話。
還有因為日本是島國資源有限,加上戰場97坦克都沒有敵手,也沒必要有研發新式坦克的必要。
後來因為太平洋戰爭爆發。讓日本看到了美帝的坦克威力之後,才讓日本認清現實,趕緊研發出了新式的3式坦克,重量為18.8t。研發出來的時候已經1944年了。生產了約為150量,這種數量坦克在美帝面前已經顯得不堪一擊。所以也只是幫日本投降拖了一點時間。末期日本又研發了4式5式坦克,這時候日本對於坦克概念有了值的轉變,因為重量已經發到30-35t,這也就是能和m4 T 34 相抗衡坦克,但是戰爭已經快結束了。
4式製造出了幾輛,5式只有樣車。這也可見日本高層多麼愚蠢,在與蘇聯的諾門坎戰鬥中,沒有打醒,去惹了更強大的美國,初期戰場還是用97去打,真的可以說沒腦子,研發出來的3式也只是18.8t而已。
所以為什麼日本坦克都是一種薄皮大餡的感覺呢,因為他就是這麼脆,後期皮厚的,但戰爭已經到後期。沒用了
舊日本帝國作為軸心國的一員,其無論是陸軍還是海軍都有很強的實力,侵略的鐵蹄幾乎踏遍了大半個中國以及東南亞,1942年初更是將戰火引向太平洋和澳洲。作為一個實實在在的侵略國家,日本的軍國主義使日本窮兵黷武,幾乎在任何與日本交戰的國家中都取得勝利,唯獨蘇聯。諾門罕之戰中,日本士兵血肉之軀面對鋼鐵洪流直接被碾壓,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日軍坦克質量極低。蘇軍僅僅使用了T26和BT7輕型坦克和少量T34就完成了碾壓,日軍裝備89式和97式戰車的第一坦克師團被打的滿地找牙,隨即日軍放棄了北上的戰略計劃。
日本陸軍在1939年仍然主要依靠步兵集團作戰,機動能力比較強的部隊只有少數的騎兵部隊。日本作為島國,其軍事發展方向必然是側重於海軍,而且其本土資源貧乏,本土鋼鐵產量加上從佔領區出產的鋼鐵,只能勉強滿足海軍聯合艦隊需求和步兵輕武器需求。如果批量生產坦克,那麼也不可能生產出足量的高質量坦克裝備部隊,而且裝甲部隊的後勤要求是非常高的,連飯都吃不上只能去自行解決的日本陸軍,哪裡有多餘的後勤資源供養裝甲部隊呢?
再來看看日本的戰術思想,日本陸軍的戰術思想在德國觀察員筆下仍然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水平,對於步兵仍然作為主要戰鬥力使用,與德軍以裝甲部隊為突擊核心的戰術思想已經差距20年左右,大部分的日軍指揮官認為坦克只是步兵的輔助,不是單獨作戰的單位。這種思想雖然落後,但是面對積貧積弱的中國和東南亞殖民地同盟國軍隊也足夠了,這使日軍愈加不重視坦克的研究。
從此以後,直到戰爭中後期,日軍拿美國坦克沒有一點辦法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坦克技術是如此薄弱,慌忙研製出來的三式、四式、五式由於資源運輸已經被封鎖,產量根本不夠改變戰敗的結局。
原創不易,軍情系悟空問答簽約作者,求各位觀眾老爺點波關注
推薦閱讀:
※世界上最危險的動物園,入園要先簽生死狀,遊客傷亡責任自負
※怎麼評價日本首相安倍?
※橡皮章的印台能用多久?
※日本留學「專升碩」要讀多久?花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