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看待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話我們經常能聽到,一直把他當做古代聖賢對我們的教誨,可是問題在於,很少有人去深究這句話最早的出處。

這句話是孔子說的還是孟子說的?幾乎很少有人知道,最多含混的加上三個字,「古人云」。

實際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話,最早的記載是出自明代大畫家董其昌的一部書《畫旨》:

畫家六法,一曰「氣韻生動」。「氣韻」不可學,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學得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成立郛郭,隨手寫去,皆為山水傳神。

所以你看,這句話原本是董其昌在一本專門討論繪畫技術的專著里,對於一個畫家成長的建議,今人剝離了上下文的語境,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變成所有人的修行,這其實就並不合理。

到了互聯網時代,甚至連這還不夠,「知識段子手」們還非要做出個比較,「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那就近乎荒謬了。

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了解,無非有兩個來源:直接經驗間接經驗

我參觀了故宮,這是我的直接經驗。

我在書中讀到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這是我的間接經驗。

我被火燙到,這是我的直接經驗。

我告訴同學小明不要碰火,碰了會很疼,這是小明的間接經驗。

在古代,因為交通的原因和印刷技術的限制,有太多的知識難以廣泛的傳播。北方的人不知道南方的植物,內陸的人不知道海上的事情,有些知識和信息雖然得以傳播,但是在轉了幾手之後,可能也會變得錯漏百出。

中學我們都學過一篇課文,蘇軾的《石鐘山記》,蘇東坡親自到石鐘山下考察,才能證實酈道元在《水經注》里的說法是正確的,而唐人李勃的解釋是錯誤的。

所以,在古代,可能「讀萬卷書」之後確實還要「行萬里路」。必須親臨其境,才能得到三個重要的收穫:

第一,獲取直接經驗;

第二,獲取當地人口口相傳,卻沒能依靠書本傳播出來的間接經驗;

第三,驗證書中的間接經驗。

但即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很難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最多只能算相輔相成。

而到了今天,交通的發達,通信手段的豐富,尤其是互聯網的出現,讓全世界變成了一個互聯互通的經驗共同體。所有的經驗都在被共享,而共享的經驗又被無數人驗證。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依賴間接經驗,而間接經驗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可靠。

在這樣的情況下,「行萬里路」的作用,就被大大減弱了。閱讀,是這個時代獲取知識、方法、思想、經驗最具性價比的手段。

所以,如果你有時間,願意去做個遠行,去發現更大的世界,同時在不一樣的世界裡去捕獲新的想法,認識新的朋友,了解更全面的自己,這當然都是好的。但是,幻想飛到萬里之外晒晒太陽,就能得到人生的大智慧,那我勸你還是老老實實的多讀書吧。


  1. 多讀書,書籍是人類的良師益友,想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讀書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選擇涉獵的範圍廣一點,不要緊緊拘束於某個領域。

  2. 去旅遊,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書中的東西還需要在實踐過程中去消化,所謂,見多識廣,正是此理。

  3. 多交友,從別人那裡獲得經驗也是增加自己人生閱歷的一個好途徑,多交朋友,一些通過口口相傳的經驗才能傳到你耳朵里。

  4. 看電影,雖是一個娛樂的方式,但是千萬別小看了這個途徑,一部好的電影往往是在給你講述一個人生道理,透過電影本身,你也能知道許多東西的。

  5. 5

    看新聞,平時多關注各領域的新聞,這是一個現成的知天下大事的途徑,不過需要辨偽存真。


表面的意思其實跟實踐出真知差不多,你書讀的再多,沒有實際接觸過一些東西,其實還是不懂,或者不能完全理解。

但是按照現實情況來說,很少人能夠經常「行萬里路」,因為每個人都得生活,但是「讀萬卷書」就容易多了,讀書是只要下定決心就能做的事,而且成本不高。而且讀的書多了懂得多了,氣質什麼的就上去了,也能有目標地去行萬里路。

我們除了這一生也沒有別的時間,能走多遠就走多遠。

書還是要讀的,不然就算行了萬里路對自己本身也沒什麼升華,頂多像個旅客,走走停停,眼界無法開闊。


謝邀。

個人很喜歡一句話,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讀書固然重要,有趣的靈魂使人魅力倍增,但是比如當你侃侃而談書中描繪的羅馬斗獸場多麼恢宏壯麗時,另一人一句我去過,就那麼回事,這是多麼的尷尬。縱然那人也許去之前甚至都不知道斗獸場是什麼國家的。

帶著心去旅行,更使得與讀書相得益彰。發現更多更新的美。

通過讀書使旅行充滿意義,通過旅行,豐滿書中的意境。二者並非缺一不可,但最好結伴而行。

最後說回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怕您變成「我去過,就那回事」之流。

所以說讀書是前提,九年義務教育就是最好的證明,隨後不斷充實自己到達更高程度之後,實踐起來也會倍感輕鬆。齊白石之蝦使之揚名世界,若大師從一開始就專攻畫虎,我想不會有如此成就。因為蝦兒,人人見,天天見。虎,他不敢見,鑒賞者亦不敢見。畫者有著萬卷書的大才,卻無法滿足與之相匹配的觀虎之萬里路。

之前個人喜愛遊俠這個詞,感覺霸氣無比,勝之於大俠,這個問答也讓我自己找到了答案。

太空,蟲洞,奇點這些理論為什麼使全人類著迷,不僅從生存出發,更是對萬里路的嚮往,人類也在圓自己吹出來的牛x。沒有萬卷書,維京人可以用萬里路隨緣的發現冰島,但是月球,太陽,銀河呢,那裡永遠只是他們的奧丁神殿。

萬里路,萬卷書,都絕非易事。心和身體,只要在路上,只有在路上,不斷的在路上。

最後個人不認為萬卷書不如萬里路,這是種狹隘的思想。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行萬里路跟讀書是互補的,讀書是靜態的,行路是動態的,書中知識有限,只有行路眼觀耳識才能補其不足。

摺疊行路

"行路"理解為在實踐中學習。人類進化是從行路開始的。從樹上到了地面,首先學會的是行走。行走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多的食物,為了尋找安全的憩息地,同時也開闊了眼界,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大禹是在隨父治水中悟到了"宜疏不宜堵"的治洪原理。孔子非常重視實踐在學習中的作用,並通過周遊列國治國安邦來印證所學。李時珍、徐霞客、馬可波羅、達爾文、哥倫布都是靠"行路"寫出了宏偉巨著或取得重大發現。可見,"行萬里路"較"讀萬卷書"要重要得多。

把"讀書"與"行路"關係作個比喻:"讀萬卷書"好比人們通過一個窗口看到了知識和能力的金山,但要想真正得到知識和能力這個金山,還要靠走出門去"行萬里路"。

摺疊讀書

讀萬卷書"之後,只有"行萬里路",走出去親自看一看,體驗一下書中描述的情景,才會發現書中所說的不及體驗的千分之一,同時也理解了作者對這種情景的感受並同自己的感受加以比較,從而放大知識層面,只有這時讀書的效果才能體現出來。所以說:讀書好比一個放大鏡,不管所讀的知識是"真"是"假",它都會放大若干倍(當然,讀書越多,放大倍數越大)。

教師這個職業,一向崇拜讀書,比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無形之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著輕視"行路"的想法。知識分子從書本到書本已經幾千年了。 可以看到,教師群體已經脫離實踐太久了,多數的教師已經被隔離在社會之外(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教師這個職業也自然被"神聖"到無以理解的地步。要得到社會的支持首先要得到社會的理解,要得到社會的理解首先要融入這個社會。 "行萬里路"互相補助,綜合運用。

還指讀書很多,行路很多的人。


這句話的潛台詞就是實踐出真知。讀萬卷書是說要博覽群書。書都是別人寫的,是智慧的結晶。但是,即使讀了,也都是別人的經歷和感悟,沒有經過實踐的驗證,是無法轉換成自己的知識概念的。換句話說,就是讀死書。而行萬里路就不同了,自己親歷親為,耳濡目染真實的現實,使書中的知識概念在鮮活的生活中得到重現。於是,自己就可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獲得屬於自己的真實感悟。是心智得到升華,從而獲取真知。這就是實踐出真知的最好詮釋。


謝謝邀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典故]《眼鏡銘》: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有耀自他,我得其助。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五,[解釋]讀萬卷書,如同行萬里路。形容多讀書,則見識多廣。第一句出自成語,後面的都是現代人改了之後加上去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修行講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知行合一。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是在講知行合一。讀書是理論道理是知的範疇,行萬里路是經驗經歷閱歷是行的範疇。理論聯繫實際才會事半功倍,理論脫離實際是紙上談兵。坐而論不如起而行。知易行難。


生活是最好的大學,經歷是最大的財富,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推薦閱讀:

TAG:萬程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