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跟孩子硬碰硬,只會讓矛盾更加激烈,那要怎麼辦呢?
孩子首先是一個人,他和你是平等的,其次才是你的孩子,這一點一定要記住,所以和孩子說話的時候,要考慮到他作為一個正常人的感受,做父母的不應該命令,而是應該商討的語氣用鼓勵的語氣。
我的孩子上初中的時候非常的淘氣兩天老師就給我打一次電話不是在學校打架,就是在學校同學抽煙喝酒,而且他跟社會上的壞孩子在一起,我當時真的是傷透了心覺得自己教育無方,我覺得我的孩子肯定是完了,但是上初三的這一年,我把工作放在第二位,孩子放在第一位,每天除了給他做好後勤工作我就談心,哪怕他找了女朋友,我問他這個女孩長得怎麼樣,你喜歡她什麼,我們漸漸的成了好朋友在初三的後半學期孩子也不跟那些壞孩子在一起了,買了幾套中考的真題,每天晚上回來做,破天荒地考上了重點高中。
兒子上重點高中以後接觸的大部分都是正能量的老師同學,所以變化非常大,我再也沒有操多餘的心,而且他情商很高,老師和同學都說這個孩子太優秀了。
再有兩個月兒子就要高考了,希望他能夠考上心儀的大學。
父母跟孩子硬碰硬,對著干,肯定就會讓矛盾更加激烈。
伊健莉老師曾經說過,要想有個聽話的孩子,首先必須自己做個聽話的父母
但在現實生活中,往往父母是強迫孩子聽話。那長期被壓迫的孩子,就算表面上服從,孩子長大後,擁有了與父母對抗的能力,矛盾就會最終爆發。 如北美留學碩士,拉黑父母六年,寫萬字控訴,控訴父母的對他的種種壓迫。
那麼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
尊重孩子尊重孩子,首先要轉變的就是家長自我的思想,要尊重孩子各種相對幼稚的想法和行為。
不要時刻以家長的權威壓迫孩子。勒令孩子應該怎麼做怎麼想?
傾聽孩子在孩子的成長過程,孩子會遭遇各種挫折,那當孩子遭遇挫折,有情緒的時候我們,應該首先接納孩子的情緒。傾聽他們的心聲。當孩子願意向你傾訴的時候,此時如果你再給他建議,通常他都會樂於接受。
做聽話的父母
這一點最重要。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中,無形中影響著孩子。如果你想收穫一個聽話的孩子,首先必須做一個聽孩子話的父母。
當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十分和諧的時候。矛盾在無形中就會減少。就算偶爾有一些毛小矛盾,也極容易消除。你也這麼認為嗎?
我是幼師向陽,期待育兒路上與你同行,一同進步,收穫更好的自己和更棒的娃。
求關注,求點贊,么么噠。
父母和孩子都會遇到問題、遇到矛盾,解決的辦法肯定不能是硬碰硬。有效的解決方法是:
1.平復情緒、冷靜處理
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是光大人有情緒的,孩子也是有情緒的。這個時候父母也要理解孩子的情緒,繼而安撫孩子的情緒。
然後,等雙方情緒都冷靜下來後,在著手解決問題。
2.共同分析矛盾的原因
在遇到問題到,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問題的原因,自己親身示範教給孩子從各種方面分析問題的原因,共同找出矛盾的原因。
3.積極溝通、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父母要和孩子在平等、冷靜的狀態下,積極溝通,根據矛盾的原因,多渠道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是暉雪琳源,歡迎關注我的日常生活,每天分享生活中的點滴感悟,共同成長。歡迎關注,評論,點贊,轉發!毫無疑問的是:父母跟孩子硬碰硬的解決問題,肯定是最笨的方法,沒有之一!
試問如果每天有人跟你硬碰硬的干,你所有的想法都有人提出不同意見並強加指責,你的內心是什麼感受?這個人如果是你的同事,相信你再也不要跟他做同事了;如果這個人是你的領到,相信你會辭職而去,老子不幹了;可如果這個人是你的父母呢?你會怎麼做?既不能一走了之,又不能跟他大打出手,估計只能在自己內心感嘆:我怎麼會有這樣的父母!那麼,請在換位思考後明白一個道理,孩子也會這麼想!也會很討厭你!
那應該怎麼做才能讓那個你眼裡的熊孩子開始聽你的話呢?
如果你正被這個問題困擾,那麼,有一句話你一定聽說過,是你一定沒有這麼做,這句話就是:跟孩子做最好的朋友。
這句話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卻沒那麼簡單。
你每天忙的要死,下了班還要伺候這位小祖宗吃喝拉撒,你所有的努力都希望他越來越好,可怎麼他好像一點都不理解你,越來越不聽你的話呢?
我們來解決一下這個問題: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很多時候你眼裡那些孩子不好的行為,其實跟你的日常行為有很大的關係。當你發現孩子手機不離手的時候,卻忽略了自己每天也是一位低頭族。那麼很自然的就是,當你批評孩子不要玩手機的時候,孩子的內心是抵抗的,他對你說的話就是不認同的。憑什麼你每天玩手機,卻不讓我玩?
父母的行為會影響孩子的行為,同意嗎?
那麼這個時候如果你再採取硬碰硬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只能讓這個問題越來越糟糕,讓孩子越來越不願意搭理你!並且學會遇到問題,就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他群遇到的問題。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的一言一行都在給孩子做榜樣!
所以,如果你不願意孩子每天拿著手機,就請你從現在起,放下手機!別給自己找理由,我要工作,很多事情要通過手機處理。。。,你在找理由的時候,孩子也會學會這樣處理問題——給自己找理由!
你想讓孩子學習成績提高,變成學霸嗎?從現在起,拿起書,給孩子做榜樣!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從討厭學習,變成學習也沒那麼討厭,因為爸爸媽媽每天也在學習。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同意嗎?
總之,你自己是什麼樣子,孩子就是什麼樣子。你用硬碰硬的方式對待孩子,孩子只能學會你這一招,硬碰硬的解決他面對的問題。
讓孩子優秀,首先我們自己要變得優秀,做孩子最好的榜樣,孩子慢慢會成為你的朋友!!
你同意嗎?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和你硬碰硬了,那麼做為父母你已經失敗了。孩子的硬碰硬是從小時候一點點積累起來的,量變積累到一定的程度而發生質變而已!
怎麼解決孩子的硬碰硬,就一個字「理」!
理,就是講理,要站在公平的、友好的、尊重的角度講理。這是唯一讓孩子感覺不到「壓迫」,感覺不到不公平,感覺不到委屈的方法。
做為父母,「威嚴」還是要有的,但必須要講理!不能把自己的錯誤變向加給孩子,而變成「真理」。你現在要做的就是站在朋友的角度,與孩子溝通、交流,要擺事明理。誰的錯誤誰承認,家長也不例外,如果強加給孩子,孩子會有樣學樣,慢慢的你會發現,孩子想什麼你都不清楚,因為孩子已經不會再和你說問題了。
孩子有了問題,需要家長平心靜氣、和顏悅色的聽孩子講述自己的理由,然後用大眾的理論引導孩子自己去意識錯誤的原因。而家長這個時候要扮演知己的角色,既要有朋友的理解和同情,又要有長輩的教導與呵護。讓孩子感覺到,有問題找你不會是「怒吼」,而是聆聽與關愛!那麼在以後孩子有任何問題了都會告訴你,而你發現孩子異常後,孩子也會主動向你交待!
感謝邀請,這裡是「勇赫大叔聊親子」,我是勇赫。
我之前給大家分享過依戀曲線理論,兒童的心理發展並不是風平浪靜的,而是跌宕起伏,經歷了三個依戀期和三個叛逆期。0-2歲、3-6歲、8-10歲為依戀期,2-3歲、6-8歲、10歲-18歲為叛逆期。我們通常所說的,可能發生硬碰硬的情況發生在叛逆期當中。
2-3歲。我們通常管這個年齡段稱之為「terrible twos」,即糟糕的兩歲。這個時候因為仍處在0-3歲的服從期中,因此家長不能因為孩子的叛逆而妥協與退讓,這樣會破壞自己的權威性。我的建議是採取「溫和而堅定」的策略,當我們提出教育口令後,孩子一定要執行,但是我們的方法要盡量柔和多樣,通過孩子感興趣的物品或其他獎勵,引導孩子完成我們的口令。
6-8歲。俗話說,七八歲討人嫌,真是如此。這個時候,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便是生活環境變化與權威角色的轉移。從家庭生活向集體生活過度,孩子存在這一定的焦慮,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平復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適應環境。另一方面,權威角色正在悄悄從家長,向學校老師過渡。這個時候,我們不要在站在孩子前面帶著孩子走,一方面給孩子成長空間,做他們夢想的協助者,另一方面,要幫助孩子認識老師的權威性,鼓勵孩子向老師提問求助。
10歲到青春期結束,這個手兒童的心理發展與能力不成比例,會出現一些特徵表現,攀比、叛逆、求關注、叛逆、自卑、自負等,充分了解孩子的這些表現,採取接納與理解的心態,減少評價、減少批評,多溝通一些不敏感的話題,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導師。
總而言之,充分的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是減少矛盾的根源。(via親子教育專家劉勇赫)
對孩子的教育歷來都是令家長頭疼的問題。父母以硬碰硬的方法教育孩子肯定不可取。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導師,孩子從小就深受父母的影響。父母的言行和人生觀、價值觀都很容易讓孩子接納和效仿。因此孩子的教育要從小開始。
進入中學時期,孩子的認知能力提高,對很多新事物敏感好奇,容易受到外界各種人和事物的影響,做出些出格的事情來。這時候如果家長只是命令或一味的打壓。孩子就容易反感,他們極度反感家長這種生硬古板的家庭教育。特別是用打罵這種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更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身體弱小,對抗不過父母,他們就會找他們認為可以對抗父母的方法來。如今我們常看到的那些孩子跳樓事件,孩子弱待殘殺弟妹的事件都是出於父母教育方法不當。
對處於生理叛逆期的孩子,家長應以朋友這種平等的身份去溝通交流,了解孩子思想動向和真實需求。針對問題和孩子一起分析利弊,那些該做,那些不該做,讓孩子理解,心悅誠服。幫助孩子做些人生規劃,樹立目標。使孩子能自覺抵制外界的不良影響,讓孩子能順利地健康成長。
父母跟孩子硬碰硬,很多時候場景最後就變成孩子哭鬧翻天,家長氣的冒煙,而問題也始終沒得到解決。硬碰硬總是兩敗俱傷,不只是父母和孩子,任何一種關係之間硬碰硬都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如果一定要硬碰硬,就拉一個第三人來緩衝兩人間的硝煙,讓結局走向更好。
在我們家最普遍出現的狀況是,爸爸跟兒子硬碰硬,可能是因為男人都沒什麼耐心的原因,昨天晚上父子兩才發生了一場硬碰硬的戰爭。
(父子的硬碰硬戰爭)
客廳里,爸爸坐在沙發上玩手機,小寶在旁邊玩彩筆,突然孩子拿起彩筆爬上沙發,想要在白牆上畫畫,看見他的爸爸可不樂意了,先是警告小寶不許在牆上畫畫,孩子一聽不許,就越發想要去做,於是爸爸一把搶過小寶手裡的彩筆,小寶也不甘示弱,瞬間撲到爸爸身上就要搶回彩筆,爸爸一邊嚷嚷一邊躲開小寶的搶奪,而小寶因為人小搶不到,就開始對爸爸又打又踢的。
(媽媽第三人來滅火)
最後可想而知,小寶在沙發上又哭又鬧,爸爸也因為不聽話的小寶氣的離開,這時就是我這個第三人出現的時候了。
抱起小寶,我先安撫他的情緒,然後再詢問他發生了什麼事,
他收起哭聲後,說「彩筆不見了,」
然後我看著他問:「你是不是想在牆上畫畫呀?」
他點點頭:「是的」,
我指著白色的牆告訴他「你看,白色的牆如果畫上畫它就洗不掉了,會弄髒它的,要不
我們在書上或紙上畫,好不好?」(因為牆上有他之前畫的)
小寶聽了後並沒有不高興,反而答應說「好的,我要畫在太陽,月亮,星星的
書上,」(幼兒園發的一本書)
其實我們應該盡量避免和孩子硬碰硬,如果沒忍住發生了,那麼就找一個第三人來滅火,處理善後工作,可能是媽媽,有時也可能是爸爸。再如果很不幸只有一個人面對孩子的時候,那就人格分裂吧,讓自己和孩子冷靜一會,自己再去做第三方做的事。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曾有個教育專家說六歲以後的孩子是在孤獨中長大的。
因為他們開始上學,家長就不像幼兒園時期那麼寵愛了,開始變得嚴厲起來。而家長的嚴苛從來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想過問題。
孩子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
知道這些,當我們家長想發火的時候,會不會想一想,有沒有尊重孩子,有沒有站在孩子角度上想一想,也許改變一種溝通方式效果會更好。
謝謝悟空的邀請,「父母跟孩子硬碰硬,只會讓矛盾更加激烈,那要怎麼辦?」既然提到矛盾,就意味著是一個成年的孩子,是的,父母與孩子產生矛盾時,硬碰硬的辦法去解決,不但沒有任何效果,反而會增加矛盾,雖然人們常說天下無不是父母,但是孩子成年後是一個獨立個體,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見解,有自己的判斷,有自己的思維方式,不需要父母處處干涉,按照父母的意願與安排去做事。
當父母與孩子產生矛盾時,父母要冷靜下來,忘記自己是父母的身份與孩子用心的去溝通交流,讓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去和孩子一起分析問題的利弊,孩子一意孤行會造成什麼後果,讓孩子真正的領悟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對自己的那份愛,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做父母的也不是聖人,永遠沒有錯的時候。
對於孩子永遠是父母的心頭肉,當孩子慢慢從離開父母的懷抱,一步一步的長大成年,父母付出的艱辛和養育之恩,孩子是感受得到的,但是不能把它當做籌碼去要求孩子如何如何,面對孩子有獨立自主的想法,應該感到欣慰,當與父母的想法發生衝突時,雙方都要根據實際情況去解決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不是用硬碰硬的方法,因為你們是父母與孩子,父母是賦予孩子的生命,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
文(原創),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你愛一個人,愛到最深的程度是什麼樣的?
※為何父慈子孝,而慈母多敗兒?
※無緣無故總擔心自己會得絕症,怎麼辦?
※從什麼年齡開始感覺日子過的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