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靠老師,育人由父母,孩子如何培養得更好?
一個優秀的孩子身後必然有一個負責的家庭,在他求學的路上遇到好的老師,再加上孩子的努力,三者都具備的孩子往往才很優秀,但也有個例,就是父母不管不顧,全靠孩子的自覺與努力的也有,但是很少見。
有人說一個孩子的成長百分之七十責任在家庭,百分三十責任在學校,父母當好第一任老師太重要了。很多孩子進入學校後,明顯出現差異化,有人懷疑是老師偏心,其實主因還是在孩子身上。一個班級里,同一個老師一個教學過程,為什麼別人的孩子優秀,你家的孩子成績差呢?追究原因,與這個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態度有關係。
在教學中,接觸過許多孩子,有的孩子有禮貌,上課認真聽講,就是偶爾出現問題,老師只要提醒一下,他馬上就意識到了,但有些學生對於出現的問題的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甚至感覺在課堂上鬧個笑話逗大家一笑為榮,老師可以說是軟的硬的手段都沒有用,就是一副你能拿我怎麼樣?聯繫家長,家長根本不來學校,你打電話他還嫌煩,這樣的學生你讓老師怎麼辦?
所以想讓孩子成才,家長一定要重視,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以身作則,特別是關乎人品的事一定要嚴厲對待,從小糾正,到了學校後,老師再教書育人就容易多了。有家長說老師偏心學習好的同學,我想說一下,其實老師最不喜歡的就是沒有家教的孩子,學習差不怕,可以慢慢來,但人品不正,很難糾正。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感謝邀請。
從我當老師,為人母的親身體驗來看,絕大多數人的知識增長來自老師的傳授指導,思想品德的形成,則家庭影響更為重要。都說老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不錯,老師的確教給學生知識,引導學生積極向上,但是,家庭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才最重要。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入學之前,已經在父母的幫助下,接觸了身邊的人,經歷了一些事,認識了大自然,對社會規則,也有了一點了解。也就是說,即使是剛剛走進校門的孩子,往往已經在父母有意識的教導和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形成了初步的是非觀,價值觀。這些觀念,無論對錯,往往都是很難轉變的。因為,孩子的認知,還會在父母的不斷影響下,繼續得到強化,最終形成固定的本性。
英國BBC有調查數據顯示,富人家庭長大的孩子,往往還是富人。因為父母不僅給了他優越的生存環境,更給了他眼界和格局。窮人家的孩子大多數很難逆襲成功,因為,他的家庭給他的影響,往往束縛了他的雙腳,也影響了他的視線。
教知識,要靠老師。是的,除非你是鄭淵潔,可以給孩子自編教材,自己輔導;除非你是高層次知識擁有者,懂得教育規律,可以成為給孩子傳授知識的老師。然而,我們大多數人的知識獲得,還得依靠老師。因為父母在教孩子學習的時候,往往心急,缺少耐心;孩子在父母面前,也容易犯懶,耍賴,這就是很多父母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容易發生雙向崩潰的原因。
在老師面前,孩子就要規矩得多。對老師本能的敬畏,讓孩子變得更聽話。所以家長才會說,老師說什麼孩子都聽。實際上,是孩子更清楚,老師不會慣著他,由著他。因此。現在,5+2=0的說法才會盛行。孩子在學校五天,學習習慣不錯,按時寫作業,吃飯不挑食。活潑中不失規矩,忙碌中也有快樂。但是,周末一會到家,便徹底放飛自我。周一上學,往往作業還沒寫完,或者完全忘記,為了完成任務,乾脆扯過來一本同學的作業急忙複製;上課時候,往往哈欠連天,不知老師所云何物。
我常用一句話告誡我的徒弟:要想擁有出色的學生,你首先得成為出色的老師。沒有老師不希望自己的學生成績優秀,為了這個目標,他一定會萬分努力。因此,教書的事,交給老師。給孩子立規矩,定方向,教導孩子向善,博愛,家長還要自己盡心儘力。不要因為孩子學習辛苦,就捨不得嚴加管束。往往,一點點放任,最終就會難以懸崖勒馬。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得先成為孩子的榜樣。
俗話說:「一個才子三代人」,可見,培養優秀孩子的重要和不易。那麼,怎麼樣才算是把孩子培養的更好?是重在智力智商,還是品德情商,我想,一個優秀孩子的標準,應該是德智體美勞綜合發展。鑒於這個觀點,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做起。
第一、教書和育人要緊密結合,協調發展。兩者密不可分,你中我有,我中有你,是同步進行的,缺一不可。老師就要交書也要與人, 家長去要育好孩子養好孩子,給孩子一個健康的體魄,一個健全的性格,同時還要教給孩子許多的社會常識,生活常事,做人的道理。也就是我們說的讓孩子要有教養,教養,著重指的是家庭教育,強調家長的作用。
第二、老師的工作需要家長配合。老師的教育教學活動,更多是集體性的,是互相交流式的,重在引導、啟發。既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工具,是基礎性的東西。那麼在學校里學到的知識,需要孩子回家之後進行鞏固,這就需要家長監督完成。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需要家長了解,好的表現給與鼓勵,不好的平行就要配合老師進行修正。
第三、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任何人無法替代的。所謂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雖然孩子在學校和在家庭是兩大塊。孩子又走出學校,那麼就是社會和家庭,家庭是孩子性格養成的地方,也是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養成的地方。而孩子的性格品行和良好的習慣,奠定孩子一生的基礎,影響孩子一輩子的幸福。所以家長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素質,主動學習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科學的陪伴孩子,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做好孩子的良師益友。
第四、從小注重為孩子築夢,放大夢想,激發動力,鼓勵孩子為夢想而戰。抓住孩子的關鍵期,掌握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因勢利導,言傳身教,這是無論老師還是家長都要常抓不懈。 第五、家長要協助孩子確立目標,並指定出切實可行的實施計劃和方案,監督執行,檢查效果,及時糾正和完善,設計獎懲,達成目標。
總之,老師的工作和家長對孩子的養育,都不是孤立的,只有相互緊密的配合,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謝謝邀請!
首先我要糾正你的觀點,教書單靠老師是不對的。有很多家長認為把孩子送進學校,就萬事大吉了。孩子學習的好壞都是老師的事情,與他無關了。理由是:我交了學費,難道學校不應該幫我教育好孩子嗎?家長,孩子不是產品,學校也不是生產流水線。為什麼同樣的老師教的學生,有的孩子學習很輕鬆,每次成績都能名列前茅,而有的孩子學習不專心,成績老上不去,文章後面我會進行詳細分析。
同樣把育人的責任交給家長一方也是錯誤的。教書育人,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孩子從出生到上幼兒園之前,都是在家裡接受家長的家庭教育,進入學校,開始接受較為系統的學校教育,學校教育中包含德智體美勞的教學內容,德育排第一,所以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延續,有了家長和教師的共同參與,孩子得到的教育才是完整的。
孩子如何才能培養得更好呢?其實家長和老師都希望孩子有更好的發展,大家在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這一點應該是一致的。那麼為了孩子的成長,我們應該做到:
1.拋開錯誤的偏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我們班有個孩子,從小由爺爺奶奶在農村帶大,爺爺奶奶年紀大了,也沒有什麼文化,每天就管孩子吃飽穿暖睡好。開學第一天,孩子午飯時把周圍小朋友的雞腿全拿來吃了,讓老師哭笑不得。老師還發現他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理解能力和其他小朋友相比差距很大。
老師及時與孩子的媽媽進行了溝通,並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給家長提供了教育小建議,家長非常坦誠地面對孩子的不足,平時經常利用早送晚接時間和老師交流,說一說孩子在家裡的進步,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平時家長對幼兒園的工作非常支持,積極報名參加各項家長志願者活動,所以她了解了很多教育理念,她的孩子進步很快。
2.家園緊密攜手,統一教育標準。
孩子很聰明,在學校老師管理嚴格他就自律自己,回家家長管理鬆懈,他就放任自己。這樣良好的習慣怎麼能養成呢?老師和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一定要統一,家園攜手,鞏固教育戰果,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謝謝大家的關注,你覺得我說的對嗎?請點贊評論!有更多的教育問題請留言。
對孩子的培養要兩者兼顧,同時各有側重。
1.家庭要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這麼重要的作用應該把重點放在孩子的認知上。
什麼是認知能力?
認知能力屬於通用型能力的範疇。由分析能力、處事能力、實踐能力三部分組成。
之所以要把認知能力放在家庭的環境中,一方面是因為孩子的性格秉性是家長熟知的;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家庭環境就是孩子最重要的社會環境,遇到的事情和人的機會多,同時家長可以隨時教育引導,實操性強。
2.學校要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專業學習。
學校老師掌握了大量的、優秀的教學資源,同時有比家長更豐富的學科知識。這就確定了學校的定位---在教授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傳播學科專業知識。
我是知踐,專註於傳播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孩子學習能力,成就人生理想。歡迎關注!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是最佳的選擇,這是我一直的價值觀。
先說教書,老師顯然是專業的,不管是形式上擁有的教師資格證書賦予的資格,還是實際上願意不願意都得了解學習的教育教學方法,教學理論,直到每天必須面對的一個個活生生,性格各異的孩子。浸泡在校園環境中的教師,肯定是教學的不二人選。因為懂教育的都知道,教書不是僅僅教知識,教孩子能夠理解知識的方法和技巧,這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面對面的取得孩子的信任,讓孩子因為老師喜歡上學習。而能做到這些的,只有教師這個群體。
再說育人,老師肯定承擔了學生在校期間的那部分的責任,但是離開學校的時間段,老師是無能為力,鞭長莫及。所以育人更多的是家長的責任。家長能專業的育人嗎?答案是NO,因為家長合不合格沒標準,千人千面一般,完全是各顯神通,這也是育人方面,千差萬別,孩子的做人方面被人詬病的原因所在。要想育人有成,作為育人者,家長需要首先合格,這就需要引入另一個職業,家庭教育指導師或者是心理諮詢師,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家長會在教育子女方面少犯錯誤,這樣育人的成功率就會提升更多的可能性。
謝邀回答:
要想將孩子培養的更優秀出色不是靠一兩個人的努力就可以出結果的,它是由大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要求積累起來的。所以人常說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大概就是這道理吧。
要想孩子更出色需父母老師共同引導和教育。
父母方面:
首先、孩子出生之後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個相對安穩的成長空間,這也包括需要提供必須的物質用品,這樣了確保孩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其次、父母應該正確引導孩子去學習,處理自身事情,有時為了孩子的成長父母必要時還要和孩子一起去體驗生活的不易。
再次、父母伴隨孩子成長的整個過程,所以父母對孩子的言傳身教至關重要,這就要求父母在生活中的說話做事方式,包括為人等都要有所考慮萬不可隨意為之。那樣你的孩子會和你學習的。
最後、父母有必要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信守諾言,獨立自主,不說謊,遇事要冷靜等等,都是有必要的。
老師方面:
一、為孩子學習文化知識做好領路人。
二、為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觀以及價值觀。
三、將孩子教育成一個有思想,有道德的有志青年。
四、為孩子步入社會打拚做好前期的知識鋪墊工作。
所以,養孩子不易,將孩子養的更出色更不易。
在這裡感謝父母和老師的辛勤付出。
歡迎點贊評論,謝謝!
孩子能不能成才,培養教育很關鍵!一個人的健康成長受到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影響,需要三方或多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會更好。其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尤其重要。
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價值觀等等。父母性格開朗,孩子一般也是外向型性格。父母為人大方,待人真誠,孩子一般也是如此。俗話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性格形成,行為習慣的影響十分深遠。
學校教育中,教師的影響也是相當重要。教師不但要向學生傳授知識,也對學生的學習習慣,思想品質的形成影響巨大。教師的任務是既教書,又育人。並且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常常老師有什麼優點,特點,學生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去模仿,去當習,把老師當做自己的榜樣。俗語說得好"跟著啥人學啥人"。
如果喜歡禾的回答,請你點個贊,並關注我,謝謝!
孩子的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孩子本身同心協力才出來效果。
作為家長,身教大於言教,待人處事,生活習慣,作息規律,衛生行為,興趣愛好,孩子們都可以從家長的一言一行中受到感染,家教家教,是家長潛移默化中對孩子的教育。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
老師面對一個班的學生,更多的傳授知識,解感答疑,系統的從簡單到複雜,根據孩子們的身心特點傳授知識,更多的是共性,而對於每丁孩子的個性特點則發展的少一些,老師掌握了大量的、優秀的教學資源,同時有比家長更豐富的學科知識。這就確定了學校的定位在於教授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傳播學科專業知識。老師教會學生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而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社會的關注與呵護,全社會為孩子提供安全,和諧,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樣很重要。
而其根本是孩子們愛學好學,有堅持堅持再堅持的毅力,有不怕苦不怕累的準備,有耐挫能力,有遠大的志向和抱負,這樣形成合力,才能學好!才能走遠!
推薦閱讀:
※十一將至,帶著孩子奔向大自然吧
※卓越不只是舉動,而是習慣
※美國試管嬰兒成功經驗談:這樣備孕,越備越懷不上
※嘴甜套路深,教你實戰化解老人帶娃的「十宗罪」
※德國華德福幼兒園初體驗,幼兒園究竟如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