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旋桿菌和啥有關係?
幽門螺桿菌和很多種胃病有關係,傳染和人們的不良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
幽門螺桿菌陽性(指標比較高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胃脹、消化不良等現象。
幽門螺桿菌是導致慢性胃炎發生的一個重要的誘因,因為在感染上幽門螺桿菌之後它會破壞我們正常胃粘膜的保護機制。
並且會破壞掉胃內的其他保護層,引起我們的胃粘膜出現損傷,就這樣就導致慢性胃炎的發生。
胃癌的出現也和幽門螺桿菌存在一定的關係,
這是因為幽門螺桿菌的代謝產物會傷害到我們的胃粘膜,導致慢性的炎症反反覆復,難以有效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指標很高,再加上沒有及時有效的治療的話,就會導致嚴重病變,到最後會發展成為胃癌。
幽門螺桿菌的標準的治療方案以前常用三聯的7天的方案,後面逐漸的改為四聯用藥,療程延長至10~14 天。
四聯用藥是指聯合使用四種藥物,其中一種為抑酸藥物,一種鉍劑,以及二種抗菌葯。
再加入抑制幽門螺桿菌的舒克幽益生菌,舒克幽益生菌療程延長時間為45-90天。
據了解,幽門螺旋桿菌是存在於胃及十二指腸球部的一種螺旋狀細菌,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種類。幽門螺旋桿菌的由來是因為細菌的感染導致的,還有一種是經過他人傳播進入的到胃。
其中它的傳染途徑包括多種:
1、接吻 研究表明,唾液中也可以顯示到幽門螺桿菌的蛛絲馬跡,如果情侶深度接吻,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播將自然暢通無阻,所以接吻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最直接的途徑,望情侶們慎重。
2、共餐 這是得了幽門螺旋桿菌的重要途徑之一。就像感冒一樣,「一人生病全家吃藥」的現象十分普遍,所以建議居家中最好搞好衛生,食用公筷等。
3、刺激性食物 由於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粘膜,致使胃的體抗力低下,從而容易導致幽門螺旋桿菌的入侵。
4、生吃 幽門螺旋桿菌是胃病的高發因素,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頻繁途徑之一就是生吃膳食。現在西餐普遍,牛排七分熟甚至三分熟的習慣使然,或者打火鍋時肉都還沒燙熟,卻早已吃得不亦樂乎,這些都有可能存在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安全隱患。
5、在牙齒繁殖傳播 很多人早上的刷牙都是草草了事,須不知幽門螺旋桿菌可在牙菌斑和齲齒上生長繁殖。所以刷牙這一工作要嚴格把關,做好對幽門螺旋桿菌繁殖的隔離工作。
事實上說明,幽門螺旋桿菌跟日常生活關係非常大,一些不輕意的舉動就會導致被傳染,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範,不可疏忽大意。再者感染上了幽門螺旋桿菌也要注意治療,飲食治療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可以考慮使長白山藥谷丁香茶
長白山藥谷丁香茶葉中特有的丁香油、丁香酚、鞣質以及齊墩果酸等,煎水服用,對幽門螺旋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等有抑制作用。
丁香為常用中藥,在古代確實名貴的進口葯,是我國傳統進口"南葯"之一,始載於《藥性論》。但《名醫別錄》已有雞舌香的記載。歷史上曾有丁子香等名稱。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
1994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A)召開了一次大會,這次大會上,幽門螺桿菌被確認為胃潰瘍的元兇。
在此之前,關於胃潰瘍的發病原因有著10多種不同的假說,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沒有任何依據。那時候的醫生一般認為胃潰瘍病發有兩種可能性:
1、生活不規律,壓力、吸煙等導致胃潰瘍。
2、家庭遺傳,當一家人中有一人查出胃潰瘍,那麼全家人罹患胃潰瘍的概率便遠高於普通人。
而治療胃潰瘍的唯一方法,就是手術治療:切除部分壞損的胃。
幽門螺桿菌的確認,使治療胃潰瘍的手段從「一刀切」變成了「幾片葯」。
圖:電子顯微鏡下的幽門螺桿菌
胃酸里的細菌
在1979年的時候,一位名叫Warren的病理科醫生就在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體標本中發現細菌的存在。不過這類發現被視作了無稽之談,所有醫生都不認為有什麼細菌能夠在胃的酸性環境下存活。
唯一選擇相信Warren的醫生叫做Marshall,他們一起收集100例胃炎病人的胃粘膜活檢樣本,在這些樣本中,細菌檢出率達到90%,並且,所有的十二指腸潰瘍病人為重都有某一種細菌。
經過反覆的確認與培養,他們分離出了這種細菌,並提交了詳細描述實驗過程的論文。
圖:Marshall(左)與Warren(右)
儘管鐵的事實擺在眼前,同行科學家們卻依舊不相信有細菌能生存在酸性很強的胃裡。
最重要的是,所有動物實驗無一例成功,又缺乏人體實驗對象。
為此Marshall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在1984年的一個早上,Marshall將混有幽門螺桿菌的培養液一飲而盡。
一個星期後的早晨,Marshall剛一睜眼就感到十分的難受,嘔吐、反胃的感覺讓他明白,喝下去的細菌在作怪!
圖:從胃活檢免疫組化染色幽門螺桿菌
現在的我們都清楚,當幽門螺桿菌剛開始在在胃裡建立起菌落時,會產生大量的酸,導致胃功能變差,雖然還在消化食物,卻在胃裡囤積大量的酸和水。
在堅持不治療的情況,Marshall淡定地研究著自己胃裡的幽門螺桿菌,最終在他自創的抗生素療法治療下,癥狀很快便好轉了。
最重要的是,其他科學家們也接納了「幽門螺桿菌才是導致消化性潰瘍的罪魁禍首」的說法。
幽門螺桿菌的底細幽門螺桿菌是人類至今唯一一種已知的胃部細菌。
長期的潰瘍會導致癌症,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宣布胃幽門桿菌為微生物型的致癌物質,也是第一個被確認可對人類致癌的原核生物。
幽門螺桿菌的傳染能力也很強,可視作口口相傳:你就只是和攜帶有幽門螺桿菌的人一起吃飯都有機會染上幽門螺桿菌。感染後約99%的人可以患有慢性胃炎。中標率不低,但近30%的感染者不會出現臨床癥狀或是只有腹脹、噯氣等的輕微癥狀。
值得一提的是,吸煙確實能給慢性胃炎助攻。
關於導致病症的問題,幽門螺旋桿菌是可以導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ALT) 淋巴瘤。若是發現感染有幽門螺桿菌,及早根除防止複發,利大於弊。
抗生素的使用是避免不了的,當過多依賴抗生素也不是什麼好事,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的大圈子。總之還是注意衛生,保持健康的飲食,培養好的生活習慣,少抽煙少喝酒。
一得胃病深似海,從此健康是路人。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生存於胃及十二指腸內,可引起胃粘膜炎性改變的細菌。有研究表明,慢性胃炎患者90%都有幽門螺桿菌感染,並且,幽門螺桿菌與消化性潰瘍、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胃粘膜相關組織惡性淋巴瘤、糜爛性胃炎、增生性息肉、胃癌、食管癌等消化道疾病密切相關。此外,幽門螺桿菌還有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巨幼細胞性貧血、過敏性紫癜、肝癌、冠心病、蕁麻疹、2型糖尿病、牙周炎等胃外疾病。
但幽門螺桿菌不是上述疾病的唯一致病因素,疾病的形成,與飲食、環境、遺傳、生活習慣等多方面因素息息相關。過度擔心自己感染幽門螺桿菌反而會對自己的身心將康產生不利的影響。
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很廣,其主要傳播方式為「糞-口」途徑及「口-口」途徑,接觸感染者的唾液、吃感染者的食用過的食物、共餐、接吻、家長把食物嚼碎了餵給寶寶等方式均可以傳播幽門螺桿菌。多種傳播途徑,加上現如今人們生活節奏變快,飲食節奏也越來越快,外賣興起,嗜食肥甘厚膩生冷刺激的食物,使得很多人的胃越來越脆弱,外來幽門螺桿菌一進入體內後,便有了十分有利的生長環境,肆意繁殖。正因如此,幽門螺桿菌變得越來越「受歡迎」,很多接受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的患者,常常不能規律服藥,且餐前餐後服藥也至關重要,外加服用方法不當,使得效果大打折扣。總共兩周的療程,停葯4周後複查,進行過根除治療的患者,並不一定適宜再次進行治療,反覆進行四聯療法,容易降低細菌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所以應在大夫的指導下,有效的進行治療。
本期答主:武蓓,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謝邀。幽門螺桿菌,是一種病源性微生物,他主要分布在胃、十二指腸球部。幽門螺桿菌與胃潰瘍、胃癌息息相關,所以對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應該嚴加預防。例如,接吻,共餐時需謹慎。
治療:蘭索拉唑,奧美拉唑,克拉黴素,青黴素對幽門螺桿菌效果都不錯,應該按療程正規治療,直至檢驗幽螺轉陰(一)。以後堅持隨訪。
幽門螺桿菌傳染是比較普遍的,一般是通過食物和感染者的唾液傳播的比較多,比如一桌人吃飯,有一位是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那他的餐具很可能會有此病菌兒傳染給一同吃飯的其他人,感染幽門螺桿菌也不必過分害怕,一部分人因身體抵抗力強,並沒有明顯的不適感,當抵抗力下降或胃部有潰瘍等時,幽門螺桿菌會火上澆油,大量繁殖,此時就加重胃炎等胃部疾病,此時需要及時服用四聯藥物和衛樂舒益生菌製劑修復胃粘膜併除菌。
感染途經:人是日前唯一被確認的幽門螺旋桿菌傳染源,一般認為通過人與人之間密切接觸:口~口或糞~口傳播是幽門螺旋桿菌的主要傳播途經。接吻、共餐、共用牙具等也都可能中招。其次是注意飲食規律,盡量做到定時定量,易消化,細軟食物,忌辛辣食物等,養成良好的飲食原則。
推薦閱讀:
※廣泛流傳的間歇性禁食真的能減重嗎?
※桂林星范科普:為什麼「大姨媽」來了不適合去整形!
※你的身高是長到幾歲停止的?
※蜂蜜水什麼時候喝最好,怎麼喝才可以發揮最大的功效?
※海的味道是鹹的,那樹的味道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