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去世,穿過的衣服,用過的被褥怎麼辦?
不同的地域,風俗習慣也會不同,我現在說說我們這裡的習俗。
老人去世,穿過衣服,用過的被褥,並沒有什麼太過傳統的要求。聽老輩人講,過去家裡窮,只要是能用的東西,老人去世以後,後人們接著用並沒有問題,而且很人性化的觀點就是:老人用過的東西是「福」要留用更好。我想老輩人的講究里這樣說,應該是怕後輩嫌棄,所以用這樣的話給後輩解心疑的,因此上如果有喜歡的,盡可以留用做紀念。
現在人們生活條件好了,所以老人用過的沒什麼實用價值的衣物,盡可以燒掉或扔掉,現在火葬場就有專門焚燒舊衣物的焚燒點兒,如果火化時沒來得及收拾,在清理遺物的時候,沒用的東西扔掉也可以。
我也曾經跟信奉佛教的人探討過這問題,他們的觀點是:物盡其用,不浪費最好,實在沒用,扔掉也行。
現在的年輕人,對一些喪葬習俗很不屑,不過在經歷過葬禮之後,我發現有很多傳統習俗是有它的根源的。下面我就我們這裡的幾點習俗講講自己的看法:
第一,在給老人穿壽衣的時候,不允許把眼淚掉到壽衣上。這一點好像不太合人情,親人去世,哭是最正常不過的,可習俗卻不讓掉眼淚,細想想它很有道理,在親人去世的時候,活著的往往很悲痛,如果一味的哭,可能顧不得處理後事,而這一習俗,就讓人們盡量控制自己的情緒,趕緊操持喪事,避免過份悲傷,畢竟悲傷解決不了問題,事得辦,生者也得好好活。
第二,出殯的時候,配偶不許去送葬。這一點也貌似不講情理,其實它也很人性化。習俗是從古代遺留下來的,過去尤其是男性去世,女性配偶的日子會很難維持,改嫁難,養育子女難,有些在夫家根本沒法生活。所以有的女性在配偶死後,尋死覓活的,為了更好的控制局面,也為了讓她們能控制情緒,所以不讓送葬也是很有道理的。
第三,守靈的時候,有弔唁的客人來,不允許家人送客。我覺得這一點也很人性化。有了這樣的習俗,客人就沒有理由要求主人送客,也不會覺得主人待客不周了。畢竟家裡有人去世,要操辦的事情太多,禮數不到肯定有的。有了這樣的習俗,也就不用在百忙之中考慮送客的禮數問題了。
還有我上面提到的遺物處理等習俗也同樣透出來古代人們的理性和智慧——活著的要活得更好,去世的能安祥死去,平安入土。不過現在人們憑空加入了許多的講究,有些是勞民傷財的,有些是居心叵測,心懷不軌的,在移風易俗的時候,大可以化去了的。
(配圖來自網路)
我看著奶奶去世,在滿屋子哭嚎中悄悄地流了一串眼淚,之後再也沒哭過,奶奶經過專人(村裡懂喪事的長輩)穿上黑色的紙衣,放入棺材,棺材裡放上貼身的衣服和喜歡的衣服(不多,通常只有一套)。等到入土為安之後,死者的東西不要的燒掉,新的好看的看誰要就給誰(奶奶的遺物由她的子女處理)
我覺得這個要按當地人的習俗去做,畢竟這個是有忌諱的,這些起居日用品跟死者一段日子,如果全部拋去,心理上又過不去,但如果保留下來,不管是空間上,或是心情上總是成為後人的負擔。
去世老人的 衣物被褥等的處理有六種:
1, 出殯的時候,放進棺木一起火化;
2, 火化場的寶爐燒去;
3, 做七送去寺廟燒給他/她;
4, 留給子孫,俗稱"留庫";
5, 送給親友;
6, 捐給慈濟機構義賣。
各個地方風俗不一樣,也應該不盡相同吧!我就說說皖北這邊的風俗,父母去世,穿過的衣服可以讓親戚挑選一件自己喜歡的,留做紀念或自己穿。出殯的前一天晚上要把老人蓋過鋪過的褥子連同老人喜歡的衣服是從裡到外的,一同燒掉,剩下的衣服被褥可以第二天的時候再燒。
我們老家那裡是選一部分燒了給老人送過去,但不能太多,太多了說是背不動,然後剩下的扔了
被褥老人下葬的時候裡面會鋪一層,剩下的好像就留著了,(前提是不是老人去的時候蓋的)特別舊的就扔
我姥姥是意外去世的,三年了,現在家裡還有好多她的東西,不捨得扔啊!怕扔了再沒有東西提醒我了
我姥姥手藝特別好,繡花做衣服做的特別好,現在看到她的針線繡花啥的,就想起來我跟姥姥的相處時光,我都覺得姥姥沒有走。她依然在
父母去了,留下了不盡思念
他們去了天堂靈魂化作了仙
父母去了,留下了兒女的心痛糾纏
他們的衣服也就一起化作了一陣陣青煙入土為安,他們在那個世界裡也就享受著難得的清閑
仙境有魂兒掛牽
乘風而去游九天
推薦閱讀:
※熬夜對人體的危害有多大?
※剛才看到一帥哥打賞主播一個億,值多少錢?主播能拿多少錢?
※如何看待學校宿舍限電問題?
※腎不好的人,身體會有哪些信號?
※聽別人的話後悔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