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為何淪落到靖康之恥的地步?


一個國家如何滅亡早在它建國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這句話用在北宋身上是再合適也沒有了。唐朝亡於藩鎮,所以北宋在建立之初就刻意的貶抑武人、推崇文治。北宋設計的這套制度可以說是非常的成功,因為它成功的避免了武將的干政,但也因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北宋滅亡有三個原因:強中央弱地方的中央集權政策;先天稟賦不足;軍隊建設存在弊端

先說第一點,北宋的地方政府分路、府,州,軍,監、縣三級。剛開始全國共有15路,後來增加到20多路。每一路有4個監司官,稱為帥、漕、憲、倉。帥是指安撫使,主管軍事;漕是指轉運使,主管財政;憲是指提刑按察使,主管司法;倉是指提舉常平使,主管救恤。在這四者之中最重要的是轉運使,因為他負責要把地方的所有財政收入送往中央。在唐代的時候,地方收入一部分上交中央,一部分留在地方。可到了北宋,地方要把所有的財政收入都送到中央,自己是分文不留。宋代的中央集權是軍權高度集中,財權也高度集中,這樣做可就害苦了地方政府。後來金兵南下,汴京城一失守,則全國土崩瓦解。唐朝安史之亂的時候,叛軍的軍力並不比金兵的差,即便唐朝兩京失守,可是地方郡縣財富雄厚,每一城內都存有幾年米糧,軍裝武器也都不缺,所以各地可以各自為戰,直至收復失地。可到了宋朝,中央一敗,則全國崩潰。

再說第二點,北宋開國的時候就已經是先天不足。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定都開封;無養馬之地;喪失燕雲十六州。

開封是黃河邊上的一塊平地,太行山以東又是一片草原,騎兵從北往南風馳電掣幾天之內就能到達黃河邊上,一旦渡過黃河,兵鋒可直指開封。那為什麼還要定都開封呢?因為當時中原地區連年戰亂,錢糧稅賦都要依靠南方經濟的支撐,而隋煬帝時期所挖的通濟渠只能到達開封,通往洛陽的汴渠早已損壞。如果要靠陸路運輸就更加的艱難,要耗費更多的人力物力。宋太祖也知道定都開封的弊端,他當時說過,將來國家太平,國都還是要西遷的。可不知道為什麼一直到北宋滅亡才不情不願的將都城遷到了臨安。

中國古代王朝要對抗游牧民族,必須依靠騎兵,而要培養騎兵,又必須要有養馬地。中國的養馬地一共有兩個,一個是東北的熱察一帶,一個是西北的甘涼河套一帶。但這兩處地方,一個在遼手裡,一個在西夏手中。所以這直接導致了宋朝無大規模騎兵可用的事實。

喪失養馬之地使北宋進無可用之兵,喪失燕雲十六州使北宋退無可守之險。燕雲十六州包括察哈爾、熱河、遼寧及山西河北一部分領土,是拱衛中國的北方藩籬。在北宋統一天下的進程中,有兩個國策,一是先打黃河北岸,先打服北漢和遼,那長江流域自然可以不攻自破。這個方案聽上去雖然積極進取,但風險很大。因為一旦戰敗,宋軍將面臨及其險惡的局勢,屆時北有遼軍順勢南下,南有唐軍趁機北上,而敗軍一潰千里又無險地可以防守,到時大宋的國本一定會被動搖。宋太祖採取了第二策,先打南方,把艱難的事留給了後世子孫。宋太宗即位後,先後兩次征遼,不過都沒有取得什麼戰果。從此以後,燕雲十六州也就成了懸在北宋頭上的一柄利劍。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最後再說第三點,宋軍的軍隊建設。宋朝的軍隊分兩類,一是禁軍,一是廂軍。禁軍也就是中央軍,廂軍是地方軍。廂軍不需要上陣打仗,只在地方當勞役,所以基本上沒有什麼戰鬥力。而各地的防守還是要由禁軍來完成,但禁軍是不準在一地長久駐留的,比如今年駐留河北的明年可能就要駐留山西,但當地的將官是不換的,這就是所謂的換兵不換將,這就使得將不識兵,兵不識將。這是宋朝害怕武將擁兵自重,但這也讓在緊急狀況下軍隊的戰力難以發揮。宋朝在開國的時候已經存在地利上的缺陷,為了應付北面的遼人,宋朝不允許裁兵複員,兵是越養越多。《水滸傳》中說林沖是八十三萬禁軍教頭,實際上宋太祖在開國時軍隊只有20萬,到宋太宗時達到了66萬,再到宋仁宗時軍隊規模達到了125萬。而宋朝規定士兵不能輕易脫離軍隊,要一直服役到60歲為止。假設一個人從20歲一直服役到30歲,這10年是他的黃金時期,要是在幹下去,可能他的精神就要疲憊了,就算繼續留在軍中也很有可能會是一個兵油子。這樣的軍隊,規模再嚇人,也派不上用場。

像宋朝這樣國防條件如此惡劣的國家,守是守不住的,如果不積極進取,以攻代守,覆亡是意料之中的事。


先從五代十國談起,其中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均被帶兵重臣取代,趙匡胤吸取前朝教訓,黃袍加身後杯酒釋兵權。

之後,宋朝一直採取重文抑武的方針。武將得不到充分信任,翻看北宋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宋朝軍隊中有許多皇帝的監軍,這些人很多都是皇帝身邊的公公,所以在宋朝我們可以看到一奇怪現象,許多太監保有軍功,甚至封王,比如童貫。

徽宗時期,武備鬆弛,軍隊缺乏訓練,朝中大臣甚至以加強邊備會增加財政支出為由幻想金兵不會再犯。當宋金聯合滅遼的過程中,金兵發現繁華的大宋不過是一隻肥美的肉羊時,就註定了北宋的屈辱。滅遼第二年,金兵南下侵宋。

宋徽宗見金兵勢大,不願做亡國之君,傳位欽宗,改元靖康。靖康二年四月,東京汴梁在一個神棍帶領七千七百七十七六丁六甲的解圍方略下成為一座不設防的城市,金兵輕易破城,徽宗,欽宗,後宮及朝中貴婦,大臣三千餘人成為金兵俘虜,東京多年積蓄,一朝成空!


北宋從趙匡胤的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到趙恆的靖康之恥,可以說從一個泱泱大國,被一個北方蠻族打得潰不成軍,俘虜了宋朝皇室幾千人,還有兩個皇帝。靖康之恥也是宋朝難以抹去的傷痛。

宋朝雖然一直比較弱小,但是還是能夠生存下去的,為什麼卻落到了靖康之恥的地步?

最大的問題就是貪。都知道宋朝的禁軍那也是相當厲害的,想當年趙匡胤帶領禁軍蕩平天下,滅後蜀,踏南唐,是何等的氣魄。而且到了後來更是有八十萬禁軍,宋朝巔峰時候何止八十萬,宋仁宗五年全國兵力達到了一百二十萬,其中禁軍82萬,即使後來經過了王安石變法之後,大量裁軍但是全國兵力也有八十萬,禁軍六十多萬。要知道金軍滅北宋也就七八萬人,這八十萬吐口唾沫也能淹死了這七八萬人。但是最後這八十萬禁軍全都被蛀蟲吃掉了。

到了這時候,別說八十萬了,有二十萬就不錯了。北宋一直以來的問題冗官,就是管的人太多,真正做事的很少,而且各地都在貪人頭,上報十萬,可能一萬都沒有。有的這些人也都被一些官員拿去繡花了,修院子去了。這些人怎麼去打仗、。

其次就是宋朝一直就是文人掌握軍隊,這個也是宋朝最大的弊端,趙匡胤就是看到了唐末以來,藩鎮割據都是一些武官造成的,覺得這些武將的權利大了就會造反,所以宋朝一直就是文人掌握軍隊,而且還有就是掌握軍隊的人經常也是走馬觀花,臨陣換將。因為他們覺得一個人掌握軍隊太久了就會收攏人心,所以一般隔一段時間就會調走。這也就造成了宋朝戰鬥力不行。

北宋末期也真的是腐敗不堪,國策也是不行。和金國簽訂了海上之盟,把遼國滅了,不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嗎?而且還接受了金國的叛將張覺,這個也是直接導致金國攻打宋朝的借口,當然沒有這個人,金國滅宋也是遲早的事,但是宋朝以為把張覺殺了金國就不打了,這個更是讓金國看到了宋朝的軟弱。

到了南宋,經過了靖康之恥之後,還是沒有多大的改變,南宋相比於北宋有過之而無不及。宋朝皇帝也可以看到在歷史上除了趙匡胤還有人知道幾個?


靖康之恥,下面的很多答主都答得比較全面了。

咱家在這裡補充一下一個很特別的角度,即北宋末期對金的河北防禦問題。

北宋末期,在「收復」了幽州之後,北宋在河北地區用以備邊的主力部隊,其實並不是宋朝本身的軍隊,而是收編自遼晚期的一隻殘餘部隊「怨軍」。

這隻部隊的兵員,本來來自遼國招募的死在女真人手下的將士的親族。遼人本來想利用這些人對女真的怨恨,來進行作戰,這就是怨軍這個名字的由來之一。

但由於對這些人保障不力,所以這些人反而常常作亂,遼朝沒有辦法,只能打發這些人去防備宋朝了。

等遼滅亡的過程中,怨軍將領郭藥師率領精兵八千人,鐵騎五百人,也投降了宋朝。宋朝也想利用這隻成建制的軍隊,於是就給這隻軍隊各種優惠條件,讓他們北人守北地。他們先逐步擴充到兩萬人,後來又擴充到五萬人,再然後加上附屬他們的民兵和家屬等,人數竟然達到了二十萬之多(軍人約十萬,含騎兵約四萬)。

而宋朝本身派去的軍隊,只有不到一萬人,完全起不到監督的作用。

宋朝竭盡了北方的力量,供養了這隻軍隊,本來意圖讓這隻軍隊守護邊境。結果宣和七年,金軍南下,常勝軍的高級將領張令徽等竟然直接就投降了,之後郭藥師也投降了。

金軍收降了常勝軍一萬匹戰馬、五萬領甲胄、七萬軍人,一下就擴充了實力,打開了宋朝的北方邊境,具有直接衝擊北宋心腹的戰鬥能力了。

換句話說,如果這樣一隻總人數二十餘萬,戰鬥兵員七萬的大軍,能充分發揮它的效果,與金在河北地區進行周旋的話,恐怕歷史上也不會有靖康之恥了吧?


主要原因無非就是昏君當道。北宋由趙匡胤陳橋兵變後而建立,自然會擔心歷史重演,於是在杯酒釋兵權後,又實行了重文輕武的政策,控制武官和軍隊,讓武官只能統兵,不能調兵,最終給之後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宋太祖之後是其弟趙光義繼位,稱宋太宗,太宗也是喜好詩賦之人,因此也是重視文化事業,這使得宋朝的軍事力量一直無法提升。

在宋仁宗之後,皇帝更是一般。直到一位藝術家趙佶繼位,不僅大興土木、不理朝政、專好享樂,還把朝政完全交給奸臣蔡京處理,導致了正直的大臣全部被排擠。

公元1125年,金兵南下攻宋,趙佶嚇的立刻傳位給兒子趙桓(宋欽宗)。公元1127年,金兵俘虜了趙佶趙桓父子及趙氏皇族、後宮妃嬪、朝臣等三千餘人,史稱靖康之恥。

北宋時期真是人才濟濟,卻也比不過昏君延綿。

感謝閱讀,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靖康之恥又名靖康之難,靖康之亂,因發生在靖康元年丙午,所以又名丙午之恥。

靖康二年,金軍攻破東京,俘虜宋徽宗,宋欽宗二帝,以及大量的趙氏宗親,皇親國戚,後宮嬪妃,貴婦和朝臣三千多人,押往北國。東京城內積蓄為之一空。北宋因此滅亡。

北宋王朝由盛而滅,經歷了一百年,因為王安石變法的失敗,而亡國的原因很久一來都由王安石背負著,直到近代,對王安石得到評價才有所改變。

宋徽宗期間重用用奸臣蔡京,童貫等,天下大亂,又有宋江,方臘等農起義,後來雖然鎮壓了宋江方臘等多次的農民起義,卻給朝廷帶來了疲憊感,同時北方的女真族金國的崛起並且迅速壯大,給宋朝帶來覆滅性的打擊。

後來與金聯盟攻打遼國,宋朝是正面攻擊,金兵是側面的,但是真打起來了,宋朝的正規軍連敗下來的殘軍敗將的遼軍都打不過,這時金國發現宋朝不過是個紙老虎。於是在滅了遼後,金兵轉頭就去攻打宋朝。

由於事來的突然,宋徽宗害怕,不想做亡國之君,於是把皇位禪讓給兒子宋欽宗。開始時金兵只是圍城卻不攻打,並假意求和讓宋朝皇帝去談判。

宋徽宗不敢去,宋欽宗被逼無奈只得前去到了金營,被百般刁難羞辱,做了金的臣子。

後來就一步步的到了靖康之恥的地步!


很多人都應該看過或讀過《水滸傳》吧,這部書所講的故事就是發生在北宋末年時期。我先大概說一下「靖康之恥」事件的前後經過,「靖康之恥」又稱「靖康之亂」,靖康二年(1126年),北方的金軍攻破東京(北宋首都/今河南開封),不僅在城中燒殺掠奪,還俘虜了宋欽宗和宋徽宗父子兩位帝王和後宮幾千位佳麗以及很多的皇親國戚,被金軍押解北上,東京變成了一座空城,國破家亡的百姓民怨四起,痛苦不已,著名的南宋抗金將軍岳飛所書的《滿江紅》里有寫到:「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表現出

靖康之恥對他的深深刺痛,同時「靖康之恥」也標誌著北宋的正式滅亡。

宋朝前期當時也算是一個比較發達的朝代,有唐朝的文明作為基礎,杯酒釋兵權後,以文為治國之本,沒有了其他朝代文武並用的統治理念,文人墨客越來越多,其經濟總量佔到當時全世界的近4分之一,無論是從科技創新、教育體制以及政治制度都是領先於當時的西方,那麼為什麼北宋末期為何淪落到「靖康之恥」而被一個北方的少數民族所滅?主要原因就兩個!

一:對方的原因:宋朝建立之初,北方很有很的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起初只是以游牧為主的一些遊民,只擅長高機動性和騎馬戰的特點,後來他們學習了漢人的經驗和一些技術,開始領悟漢人在土地使用和戰爭方式等一些方面,學習的同時並沒有甩掉自己以前的本領,兩者兼用,時間久了,北方的少數民族的文明程度和軍事力量開始趕超北宋,而北宋沒有草原,馬匹稀缺,效仿不了金軍的驍勇善戰,你會的人家也會,你不會的人家還有,而且北方的少數民族體魄要比宋軍強壯,所以打不過金軍也是很正常。

二:自己的原因:北宋末年朝廷滿是奸臣當道,皇帝昏庸,很多有人都是空有一腔熱血,卻報國無門,朝廷很多有才有志之士得不到重用,並且皇帝高度集權,導致危難之際無他人救援,而且宋朝是以文治國,其弊端逐漸開始暴露,重文輕武結局就是軍隊戰鬥力薄弱,將不知兵,兵不知將,戰爭時期難以調遣軍隊,導致戰爭跟不上節奏而失敗。

你覺得還有哪些原因呢? 下方留言告訴我你的觀點


靖康元年十一月,金兵兵臨開封城下,第二年四月攻破開封,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然後以此為籌碼,逼宋朝軍民投降、貢獻金銀珍寶和美女,並保障金兵退兵安全,宋欽宗捶胸大哭:「當初沒聽他的話,才落到這個下場啊!」

宋欽宗說的這個他,名叫种師道。

據《宋史》、《東都事略》等史料,种師道於1051年出生於河南洛陽,北宋大儒种放從曾孫、名將種世衡之孫,可謂世代忠良。

幼時,种師道成為思想家、哲學家張載弟子,盡得其真傳,後因祖上功勛,得了三班奉職的官職。

多年以後,在對西夏的戰爭中多次取得大勝的种師道,升任為保靜軍節度使。

當節度使沒多久,權宦童貫就聯金伐遼,命令种師道掩護諸將,种師道卻認為這事干不得。

圖1 金遼戰爭

在种師道看來,遼國一旦被滅,咱們宋朝的緩衝地帶就沒了,就得直接面對金人,再說咱們與遼國有約,如果聯金伐遼,就是違約,首先在道義上就輸了。

童貫卻不聽勸告,一意孤行,軍隊到達白溝那旮旯,與遼軍一接戰,宋軍就被對方的鼓噪嚇得慌了手腳,傷亡不小。

遼人雖然佔了上風,但卻很「委屈」,因為兩國和平友好了那麼多年,你特么怎麼說毀約就毀約,突然搞什麼「聯金攻遼」呢?

當遼國派來使者講道理,指責宋朝為獲一時之利,而不惜棄百年之好、結財狼之鄰,必將給今後留下巨大禍患,這場危機的始作俑者童貫,卻像個啞巴那樣無言以對。

而保持和平,正是种師道所希望的,他趁機進諫說,咱們應該答應遼使退兵的要求。

我去,你這不是幫敵人說話嗎?童貫抓住這根辮子,彈劾种師道助賊。

宰相王黼自然站在童貫一邊,令种師道退休。

种師道倒是想得開,到南山豹林谷隱居去了,沒想到逍遙日子沒過多久,就接到宋徽宗要他立即進京的命令。

原來敵人又來了。

這回來的不是遼人,是童貫與虎謀皮的金人。

圖2 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

宋徽宗的加封命令,是同時到達的,加封他為檢校少保、靜難軍節度使、京畿河北制置使,還給了他自行徵兵征糧的權力。

在豹林谷隱居的种師道沒有直接進京,而是立即啟程往東,快馬加鞭趕到姚平仲處,帶上後者的七千步騎一齊北上。

他命人沿途張貼告示:種少保率兵百萬前來。

加上一到就毫不畏懼地直逼敵營,已經兵臨開封城下的金軍真以為來了百萬大軍,竟然嚇得拔營而走,朝北遷移了一段距離,以避「百萬」宋軍鋒芒。

那時的大老闆已經換成了宋欽宗,他一聽老鍾(种師道當時年紀不小了,人們管他叫老鍾)來了,高興得一躍而起,拜他為檢校少傅、同知樞密院、京畿兩河宣撫使,諸道兵馬全部由他統領。

种師道到來之前,宋欽宗就已與金人講和,答應給金人巨額賠款,种師道建議他拖延交納賠款,時間一長,金軍肯定會懈怠,都想回北方老家,那時再阻其歸路,將其消滅在黃河一帶。

沒想到這個正確建議,卻被主和的宰相李邦彥一口否決。

圖3 宋欽宗趙桓(1100年―1156年)

當姚平仲父親姚古率熙河兵入援,宋軍實力增強後,宋欽宗又想打了,天天催种師道出戰。

他倒是想出戰,但此時出戰勝算不大,無把握的仗,他是不會打的,等過了春分,他弟弟种師中率軍趕到,再出戰也不遲。

而那時距春分僅有八天,宋欽宗連這幾天都等不得,決定繞過种師道,與都統制姚平仲秘密商量半夜劫營。

沒想到姚平仲劫營失敗,來了個一走了之,人影都不見了!

打臉來得這麼快,宋欽宗頓時沒了脾氣,只好又聽李邦彥的,決定割地賠款,金人得到正式賠款的承諾後,退兵北返。

种師道勸宋欽宗,趁金兵渡黃河時發動襲擊,定能取勝,宋欽宗似乎被上次的劫營失敗嚇破了膽,不從。

大好時機就這樣白白浪費,种師道長嘆一聲:「他日必為國患!」

這六個字,害得他被立即解除兵權。

圖4 金朝女真文

當金兵並未撤走,而是去圍攻太原,宋欽宗醒悟過來,覺得和約不可靠,只好決定又戰。

可是,种師道已被解除兵權,若讓他復出,不是打自己的臉么?

為難之際,御史中丞許翰(主戰派)見宋欽宗來了,正是為种師道而來,宋欽宗求之不得,嘴上卻說,种師道老了,不中用了,不過,你可以去見見他。

宋欽宗讓他們在殿門外見面,种師道知道許翰的來意,卻一臉凝重,沉默不語。

許翰急了,如今國家到了危急關頭,是皇上下詔讓我來的,您不能什麼都不說啊,不能見死不救啊,這不是您老的風格啊!

种師道這才說:「我眾彼寡,但分兵結營,控守要地,使彼糧道不通,坐以持久,可破也。」

許翰深以為然,回去對宋欽宗說,種大人明明智慮未衰嘛,怎麼說他老了呢?

於是,宋欽宗加封种師道為檢校少師,進封太尉,換節鎮洮軍,擔任河北、河東宣撫使,屯兵滑州。

圖5 金軍南下攻宋示意圖

悲催的是,這時的宋欽宗已經亂了方寸,夾在主和派與主戰派之間,不知道究竟該聽誰的,但就是不採納种師道請求集中關、河兵力在滄州、衛州、孟州、滑州一帶設防,防止金兵再至的正確主張!

當朝廷誤信假情報逼大軍速戰,導致援救太原的种師道之弟种師中戰死、姚平仲之父姚平戰敗,朝廷竟然臨陣換將,召回提出正確主張的种師道,命李綱接替,指揮宋軍救援太原。

然而,救援太原的宋軍卻被朝廷遙控,指揮官李綱淪為擺設,以至於屢屢失利。

宋欽宗認為李綱不行,又想起了种師道,讓种師道取而代之。

沒想到這一換人,种師道給自己背了一口黑鍋——

當他在河陽遇到金國使者王汭,從他的言談舉止中察覺到金兵即將大舉南下,不由得大吃一驚!

金兵若大舉南下,京城必定不保,皇上和朝廷危矣!

必須馬上,儘快,立即轉移!

圖6 金代銅坐龍

他立即上疏,談了他與金使見面的情況,請求宋欽宗轉移至長安,以避金軍兵鋒,而且事不宜遲,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未能認識到問題嚴重性的大臣們,竟然認為种師道害怕了!

看來老鐘不但老了,膽子也小了,既然這樣,你就別杵在前線誤事了,給我回來吧!

种師道被召回後,前線戰事每況愈下,宋欽宗又把「希望」寄托在主和派身上。

在他看來,只要和談談得好,金兵自然就會退兵,就沒必要西去長安了。

當太原淪陷,兩路金兵浩浩蕩蕩南下,宋欽宗意識到,必須立即議和,不然就來不及了!

為了不刺激金兵,給議和創造條件,主和派竟然命令各地宋軍不許勤王,同時把主戰派主要人物李綱貶出京城,為議和掃清一切障礙。

被召回京城的种師道得知消息,在路上就因悲憤交加而病倒,到達京城後已經病得相當嚴重,連皇帝都無法入見了。

沒多久,种師道含恨去世,終年七十六歲。

圖7 靖康之變示意圖

种師道去世不久,金兵攻破開封,這時的宋欽宗即使想逃,也來不及了。

當宋欽宗、宋徽宗父子等人被劫入金營,悔不當初的宋欽宗捶胸大哭:「不用种師道言,以至於此!」

宋欽宗的痛悔,至少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未採納种師道提出的,趁金兵撤退、渡河之機發動突襲,一舉將其殲滅的主張;二是未採納种師道提出的,朝廷轉移至長安、暫避金軍鋒芒、尋機反攻的建議。

兩個主張採納其中任何一個,也不至於此!

靖康二年四月,「靖康之恥」發生,這個深深刺痛漢人內心的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也是北宋滅亡的標誌。

文:沙塵暴

參考文獻:《宋史》、《東都事略》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中國歷史上的「靖康之恥」,值得國人永世銘記。誠如題主發問,科技文化繁榮昌盛的北宋為何淪落到恥辱不堪的地步?依筆者之見,國策制定偏頗,國力必然傾斜,教訓極為深刻。雖然北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以「杯酒釋兵權」的方式,打發了有功之臣告老還鄉享受生活,成功地避免了武將犯上作亂的可能,但趙匡胤之後的幾任皇帝卻把這本經給念歪了,尤其是到了宋徽宗時期更是如此,並為此而付出了亡國的代價。一代君主宋徽宗,他的腦袋瓜里只知重文卻輕武。辦畫院,辦畫展,搞園林,自己還忙於書法創新,真是忙得不亦樂乎。那他的國防建設又如何呢?今天想聯金攻遼,明天又改變為聯遼攻金,朝三暮四,舉棋不定。那管理軍隊的又是些什麼人呢?他對能征善戰的宗澤棄之不用,倒把愛踢球的高球用來統管軍隊,於是買官賣官、吃空餉、搞副業賺外塊則比比皆是。如此腐敗的北宋朝廷,面對金軍豈有不亡之理?!


中國古代歷史上,北宋,文化與文明建設,以及經濟發達水平,軍事裝備及軍事實力,堪稱世界一流,淪落到「靖康之恥」,緣於治國方略及軍事體制失當,以及「聯金滅遼」的錯誤戰略決策。

北宋,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時代, 文藝復興,應該是文化、文明建設的高峰期,確實出現了,中國文學史上又一個文學高峰;代表每一個時代的文學高峰的文學體裁,上古神話,先秦諸子百家,漢賦,唐詩,宋詞,宋詞的出現,文學又呈現了一個文學高峰,空前絕後,領先世界。

北宋,無可比擬的經濟革命,據經濟學家測算,北宋時期,中國的經濟水平為發達國家,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那為什麼?作為一個文化、經濟發達的大國,而遭受北方文化、經濟並不發達的遼、西夏、金部族的吊打呢?

主要原因在於, 北宋重文抑武的治國方略、分權制的軍事體制自認為正確,而實際誤國、誤民的問題。

宋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以掌握軍事實力的軍事將領,趁後周國主年幼,發動「陳橋兵變」而「黃袍加身」登上帝位,因而懼怕歷史重演,「杯酒釋兵權」。

然而,抑制武將,重文輕武,軍事上,以不識軍事的文官統率軍隊,且統兵之官,定期輪換調轉,造成將不識兵,兵不識將,的確達到了趙匡胤所忌的武將擁兵自重、造反奪皇位的目的,然而,極大的削弱了古代親兵親將傳統的軍隊的戰鬥力。

大家熟知《水滸》中,大文豪蘇軾家僮出身、毫無軍事才能的高俅,身居相當於今天的國防部長之職——太尉,雖然《水滸》小說中醜化了的,歷史上是實有其人其事的!

且將軍隊分為禁軍——中央軍,為軍事主力,主要護衛京城,分散兵力駐各地,監視地方;遇有戰事,領兵將軍臨時選調,並不了解掌握部隊情況,且有統兵文官、宦官監軍,決策折騰來折騰去,戰機稍縱即逝,怎容時間,雖然禁軍兵力最高曾達120萬之巨,但是,形不成強大有力作戰能力,使戰鬥力大打折扣,猶如一盤散沙,不堪一擊!

地方軍為府兵、縣丁,皆農夫、市鎮遊民,毫無戰鬥力可言。

因而,北宋,已進入封建社會先進的文化、經濟實力大國,當時位居世界一流,而軍事實力,卻是與文化、經濟大國不相符,兵員雖多,為不戰之兵,將軍亦廣,而無能戰之將,一句話,將熊兵弱。

對文化、經濟落後的,處於落後北宋封建社會一個社會形態的奴隸社會的游牧民族,遼、西夏、金本身弱小的民族,反而變成了強悍的馬背民族,在錯誤的治國方略、軍事體制下,不堪一擊,唯有以先進的生產力產生的發達經濟財富,源源不斷的輸送財富以求和苟且。

面對強敵,不思進取,改革治國方略、軍事體制,乃至喪失民族氣節,卑躬屈膝,自稱「侄皇帝」、「兒皇帝」苟且偷生,錯誤的「聯金滅遼」戰略,本應金、遼戰爭,「坐山觀虎鬥」,待「兩敗俱傷」,大舉進兵,「坐收漁人之利」,金、遼國土盡收,開疆擴土!反而把金國攻擊宋朝的緩衝區遼國拱手相送,無異於敞開大門,迎接金國進入。

以至最終造成徽欽二帝北虜五國城「靖康之恥」,落井觀天,強大的北宋帝國消亡,留下先進發達國家不敵弱小落後民族的歷史笑話!

僅供參考。


推薦閱讀:

【史學新觀】中華歷史全息論(二)
中國最厲害的公主,領兵助父親平定天下,史書連她名字都不記載
孫策割據江東
宋襄公是不是春秋一位霸主?
通鑒中國1000年【第二卷】35.漠北

TAG:宋朝 | 北宋 | 中國古代史 | 中國歷史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