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要祛濕得先健脾?怎麼樣才能健脾祛濕呢?


紅豆薏米水相信大家都知道,也有很多人喝過,畢竟連明星霍思燕也在喝,說明這個祛濕減肥的效果還是有的。但是為什麼有很多小姐姐即便按照了正確的紅豆薏米水的方法來煮,喝了很久濕氣還是很重呢?其實最重要的2點很少有人知道。

1、 只祛濕不健脾

要知道,濕氣是通過我們人體的脾胃進行運化的,也就是說想要排濕的話,健脾最關鍵。脾胃不好,那麼運化的效率就會受影響,人體的濕氣就不能及時排出,久而久之也就反作用於脾胃,造成脾胃虛。

2、 分不清濕寒&濕熱

分清濕寒&濕熱其實很重要,不知道自己是什麼體質的話,亂喝紅豆薏米水別說祛濕,可能濕氣會越來越重。這裡教大家最簡單分出濕寒&濕熱的辦法。

觀察舌苔

濕寒:舌苔偏白且厚,有明顯的齒痕 濕熱:舌苔白偏黃

觀察排便

濕寒:大便不成形,容易便秘 濕熱:尿液黃色

觀察臉部

濕寒:皮膚髮黃、無光澤,眼瞼易水腫 濕熱:容易出油,長痘痘、粉刺

分清自己是濕寒&濕熱的體質之後,濕寒體質的就不要喝紅豆薏米水了,因為薏米性偏寒,所以不但不利於濕寒者祛濕,還有可能加重濕氣。對於濕熱者來說,是可以喝的,不過最好加入茯苓和芡實以及山藥,這些可以幫助祛濕健脾。

具體做法:

食材:紅豆20克,薏米20克,茯苓10克,芡實10克,山藥10克 。

做法:將薏米先炒一下,之後盛出來放入碗中,加入紅豆、茯苓、芡實、山藥,放水浸泡2小時以上,之後過濾掉水,放到養生壺或者鍋中加水熬煮45分鐘,待紅豆薏米軟了即可。

當然了,要是覺得自己濕寒&濕熱的體質都有或者是濕寒體質的話,可以試一試火麻荷葉水。

這個火麻何葉水是現成的食療液,是由火麻仁、荷葉、茯苓、郁李仁、決明子等食材發酵而成,因為食材性偏溫,所以濕寒&濕熱的人都可以喝。

火麻仁:可促進腸道蠕動,通便潤腸 。荷葉:祛濕減肥,加速新城代謝,利水消腫 。茯苓:滲濕利水,健運脾胃,祛濕消痰 。郁李仁:潤燥滑腸、下氣利水 。決明子:熱明目,潤腸通便,排肝之毒素 。

像我屬於濕寒體質的,就是喝的火麻荷葉水。剛開始喝了1個月的時候,會發現不僅臉色變好了,而且本來有便秘也好了,最重要的還是這30天瘦了8!所以濕氣重或者是想要減肥的小姐姐可以想祛濕健脾的話,可以試一試以上方法。


防濕首當護脾。只有人體脾陽振奮,脾胃健運,才能有效地抵禦濕邪的侵襲。此時人們應注意,淋雨、涉水後要及時將身體擦乾,更衣保暖,不要在游泳池或澡堂內長時間浸泡、洗浴,勞動、休息要盡量避開水濕過盛的地方,不可久居濕地,工作、生活環境及其設施要保持良好的通風。為防內濕,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膩食物,尤忌暴飲暴食,長夏飲食在清淡、易消化的基礎上,還可適當加入扁豆、薏苡仁等健脾利濕之品煮粥食用。

1、多吃健脾利尿的食物

比如莧菜、扁豆、冬瓜、薏仁、綠豆、西瓜翠衣等。莧菜梗性涼味甘,它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鈣質,也有解毒清熱、通利

小便

、補血止血的作用。扁豆有滋補強壯、補脾益氣、消暑化濕以及利水消腫的功效。

薏仁不僅含有高蛋白,而且還富含B族維生素、鈣、鐵、膳食纖維等,是一種

營養平衡

的穀物。因其容易被消化吸收,有促進新陳代謝和減少胃腸負擔的作用,可以健脾

除濕

增強腎功能

。另外,冬瓜和西瓜也屬於性寒味甘,清熱生津的食物,濕熱天氣多吃冬瓜和西瓜都有較好的利尿作用

2、排水減重,從健脾開始

脾虛的人

往往更容易濕氣大,體重也會比其他人更重。

中醫

認為脾有「運化水濕」的功能,脾胃受損後,不能正常地「運化」而使「水濕內停」。體內濕邪大量積聚後身體沉重、

腹脹

甚至腹瀉,晨起

眼瞼浮腫

等不適就全都找上門來。

夏季到來,如果冰激凌、冷飲吃太多,會加重脾虛的問題,讓體重的困擾更深。專家提醒,除了常吃山藥紅棗等健脾食物,酷

愛冰淇淋

的你更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即使吃也最好在中午前後吃,切忌在早上剛剛起床後或晚上睡前食用。另外,冰水也不宜多喝。

3、少鹽,幫助腎排水

吃太多鹽必導致更多的水攝入,很多口重的人都不苗條。許多科普文章常常提醒大家夏季要多補充淡鹽開水或含鹽飲料,這種提示是沒錯的。但這主要是針對夏日從事劇烈運動、體力勞動的人,對很少出汗的白領們來說則未必合適。因為攝入體內的鹽主要通過腎臟排出,當攝入的食鹽太多或腎臟有病變的時候,就不能及時將攝入體內過多的鈉排出。血液中鈉離子濃度升高時較多的水進入血管,極易造成水鈉瀦留,

水腫

也就不請自來。你雖沒多吃,看上去卻比別人大一號。4、勤運動出汗祛濕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飲食油膩、缺乏運動。所以夏季一定要適當鍛煉,使身體能夠時常出出汗,這樣可以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現代人動腦多壓力大、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待在密閉空調內,很少流汗,身體調控濕度的能力變差。試試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任何「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祛濕得先健脾,不用煲湯,兩招健脾。

在中醫看來,人體的水濕代謝,主要依賴於脾胃。不過,健脾祛濕,不一定是要靠吃薏米、吃芡實,吃各種湯湯水水,針對脾胃,用一些傳統中醫小方法,也同樣可以起到振脾陽助化濕的作用。

一,葯浴,健脾化濕。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名中醫姜良鐸教授曾提出一個祛濕葯浴方:將佩蘭、藿香、艾葉煎煮後,把葯汁兌入洗澡水中。

這個方子中,佩蘭、藿香都有芳香化濕之效,其實,在諸多祛濕的食療方子里,都經常會看到這樣一些芳香化濕的藥材,比如蘇葉、藿香、佩蘭、砂仁等;葯浴中也能用。

而方中的艾葉,我們都很熟悉,能祛寒散濕。

二,艾灸

艾葉本身能驅寒散濕。

而艾灸的溫熱,更加振奮脾陽,振奮陽氣;濕屬於陰邪,有了陽氣,能化,能行,能走,也就能把濕氣化掉。

當然,要注意的是:艾灸的部位,要跟著脾胃經走。可以重點艾灸脾經上的幾個關鍵穴位,如足三里、神闕(即肚臍)、三陰交、陰陵泉、商丘等穴位。

動動手試試吧。


脾胃不分家,健脾胃是一年四季,後天重要的長期養生功課。需要落實到平時生活的習慣中。

一、飲食作息

二、經絡疏通法

三、瑜伽運動法


一、飲食作息法

(1) 早睡自然醒

熬夜傷肝耗腎氣也傷脾胃,所以午休和晚上充足的睡眠就是很好休養脾胃的方法了。

(2) 健脾兩大黃金粥

淮山藥薏米芡實粥

南瓜小米粥

二、經絡疏通法

(1) 辰時(早上7-9點),胃經當令時。這個時間段應該起床好好吃完早餐。給一天能量的源頭充電值。不然,脾胃的消化之火就燃不起來,這也是為什麼不吃早飯容易代謝變慢身體堆積脂肪的一個重要原因了。

(2) 巳時(上午9-11點),脾經當令時。脾喜溫愛甜,所以這個時間段喝一些溫水,或者吃一點甘甜的水果都是很好的養脾選擇。不過,過多過甜又會反過來傷脾了。注意適量。

三、瑜伽運動法

瑜伽的練體位法練習80%都圍繞著消化系統在練習,所以對調養強健脾胃特別有幫助。下面舉出幾個很有針對性的健脾祛濕的練習。


中醫講「濕氣通於脾」,所以健脾祛濕是末伏養生的重要環節。為大家介紹三個中醫穴位,平時按一按,能夠化濕、健脾、和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

豐隆穴

功效:豐隆穴屬於胃經,又聯絡脾經,能調治脾和胃兩大臟腑,有很好的除濕祛痰的效果。

取穴:從腿的外側找到膝眼和外踝這兩個點,連成一條線,然後取這條線的中點,接下來找到腿上的脛骨,脛骨前緣外側1.5寸,大約是兩指的寬度,和剛才那個中點平齊,這個地方就是豐隆穴。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略微用力按壓穴位,以略感疼痛為基準,按住5秒後鬆開,雙手交替互按 3~5分鐘。平時也可用拳頭輕輕敲打此穴,以皮膚會自然變紅為標準,每次5~10分鐘。豐隆穴一般比周圍要敏感,按摩時會有輕微疼痛感。

足三里

功效: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有生髮胃氣、燥化脾濕的功效。民間常說:「常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可見足三里對於強壯身體有多重要。

取穴:足三里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位置。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處,作點按活動,一按一松,每分鐘按壓15~20次,每天按壓約5~10分鐘。按摩時,有酸脹、發熱的感覺為宜。

脾俞穴

功效:有利濕升清、健脾和胃、益氣壯陽的功效。

取穴:脾俞穴位於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肚臍對應的是第二腰椎,再向上摸三個椎體,下面旁開兩指處即是。

按摩方法:用兩手拇指指腹放置在脾俞穴上,逐漸用力下壓,按而揉之,使患處產生酸、麻、脹、重的感覺。再用擦法,即來回摩擦穴位,使局部有熱感向內部深透,以皮膚潮紅為度。如此反覆操作5~1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

(來源 番禺日報 廖月堯)


健脾不止是吃食物或某一些食譜做到的,健脾的同時要知道我們怎麼傷得脾!從本質上預防,.改變自己的行為才是重點。1思慮過重傷脾。2穿衣單薄傷脾(冬天8分褲露腳腕受涼,三陰交是重要穴位)2穿露臍裝。(人體帶脈,神厥...腹部穴位太多)3冷飲。4夏天喝冰鎮飲料,水果.啤酒。5長時間在空調屋裡穿著拖鞋.涼鞋寒從腳下起。6按著自己的喜好飲食,暴飲暴食.怎麼不傷脾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按著季節健康飲食,適量運動,你吃的食物胃消化了.不沉積,脾的負擔就減輕了。人才健康,因為脾胃是人的後天之本!


健脾去濕的方法分兩種。

第一,我們的脾是不是正常的?

我們出現了脾虛的癥狀,不一定就是脾真的虛了,有可能是我們的生活習慣使得我們的脾超負荷運轉。無法去把它運化代謝掉,產生了脾虛的現象。

這個時候脾是正常的,只是說我們的生活習慣超出了他的工作範疇。這個時候我們健脾是沒有作用的,只能減少我們生活當中錯誤的生活習慣。

打個比方,冬天屋裡不熱不一定是暖氣沒燒熱。有可能是你一直開著窗戶了,造成你屋裡的溫度不高。這個時候你把暖氣燒的再熱,你屋裡的溫度也不會提高。正確的方法是你把窗戶關上,然後你屋裡的溫度自然就提高了。

這就是我們說出現脾虛的癥狀,不一定是皮真的虛了。

第二,是脾虛,而不是生活習慣造成的。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健脾了。健脾也不是說我們要吃什麼東西,而是說我們要給脾能量。換個中醫的詞兒,就是要給脾陽氣。

換個普通的詞兒,就是要增加皮的溫度。想做到這個很簡單,就是給我們的脾做一個艾灸。


要祛濕,肯定得先健脾,

很多人可能難免身體內都會有些濕氣,濕氣一年四季都有,而冬春之交的季節最濕寒,特別是南方的回南天,潮濕的環境更讓人體內濕氣加重。濕氣是百病之源,祛濕很重要,不少人都知道,中醫告訴你,祛濕不健脾,濕氣飆升!但是卻用錯了方法。

提起祛濕,很多人第一推薦你喝紅豆薏米粥,可是其實效果卻不明顯,為什麼食療祛濕,濕氣還這麼重?這是因為偏方用錯了,且祛濕的時候不健脾,白搭了!要適當健脾!重要的是祛濕的同時也要健脾。脾是負責把身體里的水汽運送到各個地方的,比如運送到毛孔,就可以通過出汗排出去;運送到腎臟,就可以通過排尿排出去,所以很重要!如果想要真正祛濕的話,一定要祛濕+健脾同時進行!希望大家身體健康

兩者健脾+祛濕的正確做法:

槐米薏仁茶

所需材料:芡實10g、薏仁10g、赤小豆10g、馬齒莧5g、淡竹葉3g、槐米3g、綠茶3g。正確做法:一、赤小豆、芡實冷水浸泡2小時以上,或者直接用熱水浸泡1小時;二、薏仁用文火炒一炒,炒到變成微黃色,注意觀察顏色變化;三、然後把所有材料一起放鍋里,加水,熬煮1個小時左右,注意看好時間;四、取水飲用,每天喝2~3次即可!這樣做的功效:薏仁和赤小豆是祛濕的黃金搭檔,但是薏仁偏寒,因此炒過更好。芡實、槐米是健脾的,脾好,化濕能力加強有助於祛濕。至於馬齒莧、淡竹葉、槐米、綠茶都是清熱解毒、消炎殺菌的好食材!你們學到了嗎?


清熱、祛濕、健脾都是夏日養生的重要部分,很多人都是到了病倒之後才開始急忙地尋找治療的辦法,或者到了病倒了才來搜尋如何保健,殊不知生活點滴與健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其實,了解了保健的小竅門,你就會知道祛濕健脾其實並不難

  一、飯熟後要先放涼

  在過去,人們煮飯都會有3個步驟:煮、濾和蒸。但是現在,人們有了電飯煲就省卻了很多步驟,但是在養生方面來講這些缺失的步驟對於人體的健康其實很重要。稻子是生活在水中的,它是帶著濕氣的,如果用電飯煲來做飯就會有更大的濕氣,而帶濕氣的米飯進入胃部裡面,會增大了脾胃的運化難度,濕氣滯留在人體之中就會帶來無窮的危害

  因此,在做飯時,飯熟了之後就應該打開蓋子,讓飯透透氣,稍稍冷卻,等濕氣散去之後再吃。如果可以的話,不要天天都食用米飯,可以米飯與麵食交叉著吃,這樣就可以減少濕氣的堆積

  二、不穿露臍、露背裝

  很多女生一到夏季就喜歡穿著清涼,露臍、露背,雖然這樣可能會涼爽,但也會讓寒涼之氣悄然進入人體內。對於肚臍保護非常重要,小腹要經常保暖,避免寒氣入體,刺激脾胃

  另外,夏天最好少吃冰凍寒涼的食物,尤其是在月經期間要避免食用生冷食物,注意保暖,這樣才能對付濕邪

  三、調整生活作息

  濕邪過重的人,在早上起床的時候就會覺得頭暈、腿肚發酸。而在排便的時候,大便會出現排便不暢、容易粘附在馬桶上,小便的色、味就會特別重。這都是因為濕邪入體

  脾虛的人,舌苔會很厚,舌頭兩邊沒有鋸齒狀的齒痕,而且舌頭很胖很大。有時候,咀嚼或說話是會不小心咬到舌頭,這就表示出現了脾虛濕熱的情況了

  應對以上問題,最佳的方法是調整飲食結構與生活作息。每天要保證充足的睡眠,至少7小時,給身體一個自我修復的過程,另外在出現以上情況的時候,飲食上要注意清淡,少吃生冷或煎炸食物

  四、站養生樁

  站養生樁是如今調整身心最簡單、安全的方法。它能夠在根本上消除陽虛所導致的各種身心問題,比如,健脾、祛濕

  方法:

  1.兩腳保持與肩同寬,雙手抱胸前,呈抱球的姿勢,雙腿同時彎曲,膝蓋不要超過腳尖,全身都要放輕鬆

  2.在站養生樁的時候,可以在心中冥想,到感到自己的手掌心有一種酸麻的感覺時,將胳膊舉高或放低,高舉時不過眉,放低時不過肚臍。兩隻手可以左右調整位置

  注意:站樁時間不宜過長,要循序漸進,初學者站10分鐘就可以有效果了,之後可以漸漸加長時間

  夏日養生健脾祛濕:3個飲食小竅門

  一、擇食祛濕

  濕是長夏主氣,和脾土相對應。所以,在中醫方面,對付濕邪的重要方法就是健脾祛濕、溫補脾胃,做到增進食慾,排除身體內的多餘水分

  在食療方面,要排出多餘水分,可以選擇如薏苡仁、白扁豆、赤小豆等的祛濕食品,而需要健脾、補脾胃的話,就可以選擇馬齒莧、鯽魚、淮山、蓮子、茨實、豬肚等

  濕氣過重,身體很容易會感到困重和乏力,這個時候就可以喝些含有粉葛的湯水

  二、薏米紅豆湯

  在南方地區,氣候濕熱,濕邪入體的情況很多。今天小編在此為大家介紹一款薏米紅豆湯來預防濕重的情況

  紅豆具養血工呢過,薏米則偏寒涼,兩者一同熬煮,有助於清熱和利濕,在夏季,喝薏米紅豆湯就能起到養血、祛濕的作用

  原料:紅豆、薏米同等分量,生薑片若干

  調料:紅糖適量

  做法:在前一天晚上先把紅豆放入水中浸泡,隔天就能泡軟。第二天,將紅豆與薏米一同放入鍋中煮,最後加入適量的紅糖調味即可

  三、自製健脾飲料

  夏日誰都愛喝冰鎮飲料,但是常常喝的話會導致體內的鈣質大量流失,並使腎陰不足,損害腎陽和脾陽,女性也會很容易造成痛經和不孕

  若喜愛飲料,不妨自己DIY一款健脾的飲料,同樣好喝又開胃,還具有一定的養生效果,小編在此先將它命名為酸甜健脾果汁

  原料:生黃芪30克、大棗15枚、枸杞子10克、烏梅3枚、山楂10克、生甘草3克、陳 皮3克、鮮薄荷3克

  調料:冰糖30克

  做法:將原料加適量的清水放進鍋中煮,待其均勻出味後,加入冰糖混合煮一會兒即可

  因為以上的材料都屬於偏溫的藥物,即使是放涼後來喝也不會令脾胃感到不適,經常飲用也可以增強食慾,調理脾胃


推薦閱讀:

中國的醫學生去美國行醫可能嗎?
做什麼事起點要求高的人是不是更容易遭遇挫折?
吃藥時能喝咖啡嗎?
查出艾滋病毒,病人不治療,疾控中心會釆取什麼措施?
嬰兒可以喝礦泉水嗎?

TAG: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