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文化遺址考古證實了傳說中女媧的存在了嗎?


這個問題先要梳理伏羲、女媧母題到底屬於上古時期的哪個文化系統?必須先對關於伏羲女媧的史料進行考訂,然後結合考古情況,做審慎的推測。基本上,紅山文化與伏羲女媧是有一定關聯的。如下:

一、伏羲女媧題材的梳理

歷史上有幾次民俗文化的爆發期,第一次是戰國中後期,第二次是西漢,第三次是唐宋轉折期間,第四次是明清時期。由於民俗文化的介入,使得伏羲女媧的形象有了很大的竄亂,讓今人無從下手進行梳理。因此小編不再考慮戰國以後的資料,僅就先秦史料來梳理一下。

根據先秦時期的正史及較為重要的旁證資料,伏羲、女媧的源流是非常模糊的,而且起源非常晚近。先秦時代的史料中,伏羲女媧最早出現在《列子·黃帝》、《山海經》、《世本》里,形象內涵仍各有不同。另外是長沙子彈庫的楚帛書,也屬於新近出現的一手資料,其乙篇敘述了一個男女雙神天文啟蒙的故事,也被一些人認為是伏羲女媧。翻檢這些史料,可以清晰看到伏羲女媧主題存在著不同的內涵路線,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形象,大致上有三種情況:一是《列子》《莊子》諸子書里的伏羲人皇;二是跟大禹治水有關的歷史題材的衍生版本(楚帛書、《楚辭》);三是《山海經》系統的神話形象。

二、諸子書中的伏羲女媧

在第一種情況,即伏羲女媧是上古人皇的名號。可以看到《莊子》、《列子》、《易·繫辭》都有記錄,因此不能說完全沒有根據,畢竟這三部書都是先秦時代的。所以就可以認為,伏羲女媧是上古黃河下游流域土著居民的領袖人物或家族/部族,其文化貢獻相當巨大,例如與初步的天文觀測和文化符號有關(八卦)。一向嚴謹的司馬遷對此不敢肯定,只是在《太史公自序》里說到「余聞之先人曰: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

《列子·黃帝》:皰犧氏、女蝸氏、神農氏、夏後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狀,而有大聖之德。夏桀、殷紂、魯桓、楚穆,狀貌七竅皆同於人,而有禽獸之心,而眾人守一狀以求至智,未可幾也。

《易.繫辭下》: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

《莊子·大宗師》:伏戲氏得之,以襲氣母

《世本·作篇》:女媧作笙簧。

在考古上,我們知道,遼西地區的紅山文化以祭祀氣息濃厚知名(壇),因此讓世人聯想到其「女神」與女媧有關,這個也不能說安全沒道理。問題是,中國目前發現的天文觀測的遺址,主要是山西陶寺遺址的「觀象台」,而陶寺一般被認為屬於典型的龍山文化。其他零星史料,如《世本》殘文說到女媧發明笙簧,這個線索卻得到考古證據的直接支持,例如2018年報道的陝西石峁古城發現了一種骨制口弦琴,被一些專家認定為就是「簧」樂器。

總體上,諸子書這個體系的史料里,伏羲女媧是禮樂文化的創始人,但地點不能確定,因此也就無法確定屬於哪個文化子系統。說它與紅山文化有關,只能是初步設定,可以慢慢等待更多證據。

二、楚帛書的女媧

長沙子彈庫楚帛書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帛書,年代屬於戰國時代。各家文字考釋和斷讀略有不同,大體上都可以看到,其乙篇是一個天文地理啟蒙的故事,其主角名為「雹戲」或「包虛」,很像「皰犧」,應該就是諸子書中的「伏羲」;他娶了一位重要的女子,被認為就是女媧,生下來四個兒子。問題是,世人都知道治水畫九州者乃大禹也,為何就變成伏羲了呢?趙國史書《世本》的幾處殘文給出了答案:大禹治水時,娶了塗山氏之女,該女子被稱為女媧。於是懸案豁然開朗:神話和歷史混淆了。

《長沙子彈庫帛書·乙篇》:「曰故囗熊雹戲(伏羲),出自囗,居於囗。田漁漁,囗囗囗女,夢夢墨墨(茫茫昧昧),亡章弼弼,囗囗水囗,風雨是於,乃娶囗子,曰女皇(媧),是生子四,囗囗是襄,天路是格,參化法兆,為禹為萬(契),以司堵(土),襄晷天步,囗乃上下聯斷,山陵不,乃名山川四海,囗熏氣魄氣,以為其,以渉山陵;瀧汨淵漫,未有日月,四神相代,乃步以為歲,是為四時。

《玉篇·骨部》:禹娶塗山氏,名女媧

《世本·帝系篇》:伏犧制以儷皮嫁娶之禮……禹取塗山氏女 名女媧。

結合著《清華簡·楚居》可以得到,由於楚人是從江漢平原遷徙到江淮地區的,所以後期楚人就把幾個地方性文化串聯起來了,中原的伏羲與江淮吳越地區的大禹故事合為一體,變成了伏羲女媧夫婦二人一起搞了天文地理的初步啟蒙,也就是命名山水、建立四時歲令。這個版本與第一個版本相同的地方是:天文學啟蒙。這又反過來說明:楚人形成這篇帛書的時期,應該是在遷徙到了江淮地區之後了,因為禹娶塗山氏的事情,就發生在江淮一帶。

三、神話中的女媧

《山海經》明確提到女媧時,是一個詭異瑰奇的畫面,說到西北海之外的地方,有10個神人名為「女媧之腸」,且「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直覺上,似乎是指西北方面的荒漠上的「鹿石」而言,具體位置不能確定。一般來說,這種鹿石上往往有一些怪異的人像和圖案,帶有原始宗教或神話意義。同樣,中期楚人屈原的《楚辭》 也帶有神話色彩,認為女媧擁有一個怪異的身體,不知如何創造出來。《列子》雖然說女媧氏是上古人皇,同時也說到了她是「蛇身人面」。這點都是一致的,於是引發了後人關於「蛇崇拜」這類原始宗教的研究。

《楚辭·天問》:女媧有體,孰能匠之? 王逸註:女媧人頭蛇身。

《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濕山,水東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國山。有國名曰淑士,顓頊之子。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

由於《山海經》在關於女媧的文字中,又提到了不周山,禹與共工氏之戰等神話,後世就不斷地聯想,可能延伸出《淮南子·冥訓》關於女媧鍊石補天的故事。這裡也仍然可以到作為原始宗教象徵物的「鹿石」的巨大存在感。

綜合而言,女媧單獨出現時,完全是一個神話形象,蛇身人面,且地理方向位於西北;女媧與伏羲作為歷史或傳說人物出現時,是中國禮樂文化的始祖,東夷、楚人、淮夷、中原甚至西北石峁遺址,在這點上都是一致的。因此,大致可以認為:女媧不是作為女神,而是作為人文始祖才能與祭祀特徵顯著的紅山文化發生交集;她作為女神時,很可能是與西北方面的原始宗教有關聯。(完)


紅山文化遺址出土的多件泥塑女神像,引發了學界和民眾的廣泛關注,也有不少人將其與女媧的傳說相聯繫,展開了很多討論。但我個人覺得,儘管此泥塑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研究價值,並不代表其能夠證明女媧的存在。

神秘的紅山女神

20世紀80年代,在遼寧省的牛河梁遺址中發現了一座女神廟。經過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勘探和發掘,出土了一批泥塑女神像,其中包括一具與真人大小相近的泥塑女神頭像和六件大小不等的殘損泥塑裸體女性軀體。

除了藝術造型引人注目外,神像最為神秘之處在於,經檢測發現,在一件女神像上臀部位含有肢骨。可惜因塑像經過燒制後,內含的骨骼已成為灰渣,難以得到更為準確的檢測。但也有學者提出,其中的骨骼可能為人骨。

可以說,自這批女神像出土之日起,便充滿了神秘感。因此,圍繞其展開的討論、研究和假說,也不斷產生。只是,至今尚難以達成共識。

紅山女神像的性質

作為高度發達的紅山文化,當時的人群已經具備了高度發達的思維力和創造力。而這批神像,自然也是當時人們思想文化的結晶。那麼,這些被置於女神廟的神像,到底代表著什麼呢?

就目前的研究來看,學者更傾向於認同其是紅山人的祖先,是被視為祖先的化身來供奉的。另外,也有人指出,這批塑像是自然神。但不管如何,可以肯定的是,紅山女神像在當時是有著極其神聖的地位的,很可能與宗教有著緊密聯繫。

紅山女神像的發現,到底是否能證明女媧的存在?

隨著考古資料的公布,不少人指出,紅山女神像的發現,將極有可能證明傳說中女媧的存在。但是,我個人覺得,依次來認定神話傳說的真實性,還為時尚早。

儘管考古的一項重要作用在於證史和補史,但並不意味著可以通過將類似的文化遺物同神話傳說相聯繫。畢竟,傳說中的女媧補天和造人,肯定是有經過長期演變和加工才形成的。紅山女神像的發現,與女媧是否存在,是兩個問題。

但是,從出土神像來看,它們卻可以證明當時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女性崇拜,對於證實和研究女性氏族社會具有著重要價值。當然,女媧的傳說也是女性氏族社會的一種反映。只是,我們不能因為事物A產生了事物B和事物C,便用B來證明C的存在。畢竟,歷史文化不是一個平面,不能靠推理來說明問題。


  • 感謝您的閱讀,閱讀前請您先點擊本文上面的「關注」

大家看看這幾個玉器像什麼?

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回答,這是玉龍!但稍微會動腦筋的人會提出疑問,這怎麼像龍呢?分明是條蟲呀,為什麼把它叫做龍呢?因為是專家確定的嘛!如果說這幾個玉器雕刻的是龍,那麼下面這幾個又是什麼呢?

絕大多數回答的還是龍,為什麼看著不像我們傳統概念上的龍呢?因為這些像豬,所以是豬龍:我們民族傳統上好像並沒有「豬龍」這個角色,不知道是哪個專家能夠穿越到6000年前去問過,還是拍腦袋隨意給這樣的東西命名為「龍」,龍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圖騰,並不是這個模樣的呀。如果這樣隨意命名,那麼下面這個「龍」則應該叫「半死不活的龍」了。

因為中國人中不動腦筋的人很多,作為專家不能這樣隨意命名,給人民造成誤導。

言歸正傳,我們對這些玉器的根源進行討論和分析:

1、用考古鑒定的方法,確認這些玉器所處的年代是在5000年-6000年。

2、這些玉器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玉器上都有一個可以穿繩子的小孔,根據這個特徵可以確認這些玉器是裝飾品。

3、玉器的形狀並不是隨意的,而是分成幾類形狀和模樣,那麼可以確認不同的玉飾代表不同的部落、部族或不同的等級,什麼樣的人佩戴什麼樣的玉飾品。

從這些玉飾品我們可以確認,這是一個強大的氏族群體。因為在當時的加工工具和加工條件下,把一塊玉石加工成這個模樣,至少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如果部落的人不夠多,生產出來的糧食不充足,是不能供養這麼多玉匠的。

按照我們民族的歷史傳說,炎黃大戰發生在5000年前,戰後黃帝一統天下,考古得知正是5000年前產生了遍及中原的龍山文化,並一直傳承下來。在5000年起年前是傳說中的「三皇」時代,紅山文化的年代應該是「三皇」時期。所謂「三皇」時期,是由女媧、伏羲、炎帝分別號令一方形成三足鼎立的狀態。

傳說中的女媧所在的部落是有蟜氏,蟜是一種蟲類,有蟜氏部族以蟜蟲為圖騰,紅山文化所出土的玉飾品應該是當時有蟜氏部族圖騰的形象,在紅山文化遺址中出土過多個被供奉的女神像,連同它們所處的年代,都與我們民族的傳說高度吻合。所以完全有理由推論,紅山文化所出土的玉飾品不是龍而是蟜蟲,是女媧領導的有蟜氏的圖騰------玉蟜。

傳說中的女媧最大的貢獻是補天,這是由於當時那個地區水豐地沃,非常適合農作物生長,但東北地區的冬天非常寒冷,原來的房屋難以抵抗東北的嚴寒;有蟜氏部落的首領女媧發明了新的房屋結構和建築方式,能夠抵禦東北的狂風和暴雪,使人民能夠安全過冬,在燕北大地生存下來,部落族群得到較大的發展,後人把她當成補天的大神來供奉。

大家都知道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文明,但是中華流傳下來的諸多遠古文物可不止五千年,目前出土的文物有的達萬年以上。而紅山文物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位於熱河地區,是在距今5000到6000年的農業文明。紅山文化遺址的考古,出土了諸多國寶級文物。

勾雲形玉佩

玉器以及陶瓷是遠古文明的代表性文物,我國早期文明的紅山、仰韶、良渚遺址出土的大多數也是玉器以及陶瓷。此勾雲形玉佩1981年出土於內蒙古巴林右旗,遠古時期古人祖先、神靈崇拜,而勾雲形玉佩可能用作勾通祭司和上天、祭司和祖靈的中間媒介。

紅山女神

出土於遼寧省朝陽市凌源,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為5500年前紅山人仿照真人形象所制,與現在東北人人臉相近。據考古專家稱,出土女神位於一「金字塔」上端而且有1500個煉紅銅的坩堝,與女媧煉五色石極相吻合;因此考古家推測此地就是女媧補天的地方。

  • 感謝您的閱讀,閱讀前請您先點擊本文上面的「關注」
  • 粉絲互動評論文章點贊每周將抽取有緣者免費贈送
  • 化太歲,保平安,開光加持護身《玉器》一件
  •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麻衣相術,結緣算命

紅山玉豬龍

出土於遼寧省凌源市牛河梁,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其實玉豬龍不單單指一件文物,而是對用玉雕刻的豬首龍身的文物統稱。但由於外形特殊,考古界對於該玉器定義為豬還是龍爭議頗多,還有人認為這是熊。用途至今為止沒能知道是啥,估計為祭祀用品。

玉箍形器

是紅山文化的代表性玉器之一,藏於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幾乎不對外開放展覽。玉箍形器主要發現於高級墓葬中,是身份等級的象徵關於玉箍形器的用途,眾說紛紜,有的認為用於護臂,但紅山出土的因為太小以及有刃顯然不是用於護臂。

玉龍

只要提到紅山文化不提玉龍那一切都白講。1971年出土於內蒙古赤峰市的這條龍被譽為「中華第一龍」,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人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而6000多年前的古人早已將龍視為至上的存在;這無疑刷新了考古界對龍的認識,不得不對龍的起源再做一番考證。對於相信龍存在的人,這無疑提供了遠古實物證據。


證明不了!不知道你說的紅山文化,能證明女媧存在的證據是什麼?難道就是那個女神廟遺址?女神廟遺址發現了陶制女神塑像,這反映了女神信仰和崇拜,那都沒問題。但實際上對於女性神的崇拜,歷朝歷代都有,比如後代的西王母、王母娘娘、黎山老母、觀音菩薩這些神仙,但是僅僅是一個女神塑像,就能證明是女媧存在嗎?那我們今天拜觀音,就說明觀音菩薩存在嗎?

更何況,並沒有證據證明這個女神塑像就是女媧,雖然女媧也是上古神話人物,但女媧這個形象更多來自戰國秦漢。戰國時期有女媧造人、女媧化生的傳說,秦漢時期又有女媧補天的傳說,但在商代西周均沒有女媧的記載,商以前沒有文字,是否存在女媧都不好說。更別說一具陶像了,怎麼證明這就是女媧呢?而且文獻中的女媧,好像和東北地區關係也不大吧。

總之在沒有文字記錄的情況下,將文獻記載與考古發現對應,都是非常危險的事。因為文獻記載很多是後來才有的,並不能反映原始社會的情況。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


樓上的回答已經很好了。本人提一個比較扯淡的考古事情。

這篇文章曾是本人在頭條上發布過的。來源頭條號《背叛哥》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這句話並非空話,儘管西方史學界一度否認中國歷代以來流傳的上古歷史,但現代的考古發現會一步步讓他們如同否認商朝歷史一樣閉嘴。中華五千年歷史,但中華文明史是長於五千年的,三星堆遺址、紅山文化遺址這些考古發現都可以證明。

河南濮陽龍虎堆

這三星堆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但是紅山遺址知道的人就比較少了。按照發源時間來說,紅山文化可以說是中華最為古老的遺址,出土的文物也非常多而且精美,其中玉龍、玉豬龍這些史前文物都可以證明中華的龍文化早在6000多年前就誕生了。

除了這些玉器以及史前遺址之外,紅山遺址出土的文物中最為出名的一件還是被列為禁止出境展覽的國寶級文物「紅山女神像」。這件文物是在挖掘紅山牛河梁遺址時,一考古家在收工之際跑到距離挖掘現場千米的地方小便,卻沒想想到他這一尿,意外尿出來這件距今6000年的史前文物。

隨著這件文物的出土,紅山文化遺址的謎團越來越多。而且牛河梁遺址出土的文物中大多數都是變現女性特徵的文物,根據出土的文物考古家確定此遺址母系社會。

而這件面塗紅彩,眼內嵌淡青色圓形玉片為睛,額上的箍狀物的史前文物更是令專家非常疑惑。此國寶使億萬中華子孫第一次看到用黃土模擬真人塑造的5000年前祖先的形象,有專家認為這和中華女神「女蝸」有一定聯繫。

而且考古家在出土女神像不遠的地方挖掘出直徑近40米,高16米,外包巨石的人工夯築「金字塔」。而「金字塔」頂部是煉銅遺址,有1500個煉紅銅的坩堝,而這與神話傳說中的「女蝸補天」的事迹相符。專家根據這幾點,推斷女蝸就是紅山遺址的母系頭領。


看到這個問題,我首先想到了紅山文化中的女神廟遺址,我想這個問題主要是針對女神廟遺址中女神像而提出,因此,我介紹一些女神廟遺址的情況。

女神廟遺址,出土一些泥塑的女神肢體,這些人體外表細膩,打磨光滑,有的比真人小,有的和真人等同,也有的比真人大二到三倍。從出土的位置看,她們之間的排列也有了主次之分 。嚴文明先生認為這個應該是反映當時社會分化,分層的一個標誌,這我們對照著墓看,它那些積石冢,它裡面也是有大有小,那個規模都有大有小,所以我們想呢,這個,一個是反映它的宗教信仰,另一方面也反映它當時的社會的分層的狀況。除此之外,在女神廟裡,發現有泥塑的龍的殘體。 此外還發現有一對長度竟然達到了15厘米的泥塑的鳥爪。據專家們分析,當年,在廟的北面的牆壁上,應當有一隻巨大的鳥神在那裡佇立 。專家們認為:5000年以前,牛河梁一帶,曾經是紅山人重要的宗教活動中心。當時人們所崇拜的神靈偶像,除了女神以外,還包括豬龍、神鳥在內,但是主要的、占統治地位的是女神。

關於女神廟遺址中女神的性質,目前學術界有三種主要的觀點,一、她們是自然神;二、她們是地母神;三、更多的學者偏向廟裡供奉的應是紅山人的祖先。當原始人的宗教主題由自然界、圖騰轉向人自身的時候,就到了祖先崇拜的階段。蘇秉琦先生曾這樣評價女神廟裡的塑像,她們可以被稱為神,但是她們是按照真人塑造的,是有名有姓的具體任務,所以,她是紅山人的「女祖」,也是中華民族的「共祖」。

紅山文化發現的大型祭壇、女神廟和積石冢群址,表明這裡曾經存在過一個,具有國家雛形的原始文明社會。這一重大發現,把中華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為夏代以前的「三皇五帝」傳說,找到了實物依據,對中國上古時代社會發展史、思想史、宗教史、建築史、美術史的研究,將產生重大影響。 但是,這是否證實了女媧的存在,還是一個值得繼續探討的問題。


上古的神話傳說未必就不存在。原始社會沒有文字的記載,生產力相當落後,這個時候出了一個能人,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環境和條件,人們自然就崇拜他,仰慕他,由於沒有文字,只好口口相傳,在傳播的過程中難免會誇大其詞,最後神話了他。現代人不也會經常這樣嗎?十里無真信,像王林這樣的偽大師不就是被神話了嗎?

紅山文化是位於我國北方西遼河地區的一支重要的原始文化,距今大約5000年前。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其中有很多龍型的玉器,如圖

仔細看看這些龍型玉器,感覺倒是挺像蛇的,也就是長蟲。那麼長蟲有什麼講究呢?

傳說女媧所在的部落是有嬌氏,嬌就是一種蟲。有嬌氏以嬌蟲為圖騰,紅山文化遺址出土的大量玉器應該就是當時的氏族圖騰的形象。誰能說這些玉器是龍而不是嬌呢?如果是嬌的話,那麼女媧的傳說就可能是真實的了。

這就是我的一點粗淺認識,說的不一定對。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紅山文化時期屬於新石器時代,屬於農業文明時期,距今五千年以上。紅山文化的主要遺址位於內蒙古赤峰市。最具代表的出土文物為玉器。紅山文化時期的玉器製作精美,體現了古人的高超智慧。

其中玉豬龍是極具代表性的產物,被後世認為是中國最早的龍的雛形。龍是中華圖騰,具有象徵意義,玉豬龍的發現對我國歷史文化發展具有重要研究意義。

女媧屬於神話傳說人物,一般神話傳說源於上古時期,歷史可追溯天地產生時期。地球歷史已經幾十億年,所以可以說紅山文化的產生與女媧是否存在並沒有什麼直接聯繫,而是古人作為人類起源的一個自我解釋,不具備科學性。女媧屬於杜撰人物。

紅山文化遺址

玉巫人

C型龍

玉豬龍


糾正一下。女媧不是只有一個人,而是上古對母系氏族女頭領的尊稱。類似女王。7000年前的上古,處於新石器,人們基本告別全靠打獵的生活,開始農耕。也有了織布、制陶、結網,等手工業。號令部落的,大多掌握在女人手裡。以甘肅天水的華胥氏為例,她們有明確的分工:有的氏族負責獵捕。比如軒轅氏。有的負責管理火種,比如燧人氏。有的負責占卜易卦。比如伏羲氏。有的負責農耕,比如魁隗氏,神農氏。


並不是說考古遺址上發現一些五彩石,或者其他的一些文物,就可以證明女媧補天這個傳說是史實。在古代和現代的伏羲女媧畫像里,伏羲代表的男性是拿著一個尺子丈量土地,女媧代表的女性或者女巫,是拿著一個圓規去研究天文曆法的,女媧補天的意思是指,她經過計算曆法,發現每4年2月份會少一天,所以就補了一個閏月的29日,這是補天的本意,後來傳說就成了煉五彩石了,所以出土彩石並沒有什麼佐證傳說的意義


推薦閱讀:

安南病逝,為啥全是「一路走好」聲?
光緒28年清朝官員行禮問候的老視頻
漢之西(37)
江南這個家族富過十五代,憑什麼?
【優秀】大佬玩跨界,只掀桌子不搶碗

TAG:女媧 | 文物 | 文化 | 考古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