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沒有郵政,普通人如何通信?


古代通信啊,先說個不正經的。村裡基本靠吼,鄉里完全靠走,跨省難度太高,通信只能靠狗。這就是「黃耳傳書」:

晉代的陸機(陸遜孫子)養有一犬名「黃耳」,平日十分喜愛,到洛陽為官時也要帶著。某年陸機老家很久沒傳來消息,陸機有些擔心,便開玩笑似的對「黃耳」說:「你能幫我帶家書往返嗎?」,這狗子傻乎乎的叫了兩聲,還搖尾巴。陸機見狀,便把書信裝進竹筒繫到了黃耳的脖子上。傻狗一看,居然來真的,那就只能跑了。結果這一跑,從河南洛陽到江蘇崑山這麼遠的路(近千公里),人往返一次需要五十天,這傻狗只跑了二十多天。了不得,驚的不止是陸機一個,於是祖沖之就把這狗子寫下來了(見祖沖之《述異記》)。狗子死了後,陸機還特意給它做了個墓,叫「黃耳冢」,距離陸機老家,就是江蘇崑山的宅子只有200步遠。

這樣利用小動物的事情還有很多,像鴻雁傳書、飛鴿寄信、魚傳尺素、青鳥傳書等等,與其說不靠譜,倒不如說太依賴巧合。像「流紅記」里那個宮女小姐姐,就因為有人(唐代賈全虛)撿到了自己寫有詩句的紅葉,一激動這緣分,就嫁給他了。

現在開始說正經的:

近代余秋雨曾寫過《信客》一文,信客這一職業直接可見於明清,類如今日快遞系統,但並無接力,需攜帶大量信件全程運送,也即A——BCDEF等地。另外也有口信傳遞,像這種:「 揚州望我急,口信賴君傳。」 (孫枝蔚 《送同游者歸揚州》),這就是作者本人亂跑,而捎帶的口信,放今天就有點明信片的意味了。再其他,便是家僕奔送,口傳消息(有時比官方邸報還快)。

但同在明清時期,一些交通發達的地方,信客無法謀生。舉例如明代上海,《上海通志》記載,明永樂年間有民信局,又稱信局,著名者有協興昌等。至清代乾隆年間,這個協興昌甚至開辦了輪船寄送業務。(如圖,協興昌輪船信局回單)

但凡信局可抵達的地點,統統都可以書信往來(有點像外賣)。

其業務範圍包括了信件、包裹、錢款及票據的傳遞,部分信局還兼營貨運。郵費的規格上,平郵叫「酒力」,帶保險的叫「號金」,加急……抱歉沒開。這個費用是各信局自定的,有寄付、到付和AA制,外帶可以月結、季結和年結,若是信件寄送的多,還有八五折大酬賓,端的是發達異常。然後,大清郵政局一開,他們這買賣就黃了……

再之前如宋代,便上述「黃耳傳書」中使用的竹筒便十分多見。這個竹筒叫「郵筒」,因為容易密封,又水火難進。宋代曾有人名陳造,好寫信,傳信詩詞,曾寫了個《寄張守仲思十首》,其中就有一句提到了「江隔郵筒已自疏」。對方復函之後,陳造又來了個「郵筒到眼還新詩」《再次韻》。雖然死磕郵筒讓人覺得有點不合適,但也確實說明了當時民間書信相對的便利性。(民國時樣式材質增加,可見有金屬皮革和竹木的樣式)

餘下者說寄信,便要談信件本身載體的發展了。在漢晉時期,書信稱「簡」,以竹製,用語極為簡練,多說兩句話那就是一捆,送信肯定沒人答應。無它,累。而後發展出了絹帛之「帖」、木片之「牘、札」,紙張之「箋」等等,輕重不一但郵費一致,絕對不按公斤計重。

這種寄送,除依靠驛站公器私用外,只能依賴往來客商行旅或出外鄉鄰,如果所託非人便沒有送到的可能。這種事也有記載,比如「付諸洪喬」,說的就是《世說新語》中的殷羨殷洪喬(南朝宋):殷羨在赴任豫章太守時,有人托送百餘封信件,他拿著信到了石頭渚(江西贛水西口)時,便將這些信全丟進了水裡,並說:「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喬不為致書郵。」 (又言自主沉浮)

當然,也有因戰亂匪盜、或收信人遍尋不見的情況,比如「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再其他像「睡虎地秦軍家書」、「漢晉時羌女情書」這種,所涉及的都是郵驛系統。自秦朝以後,郵驛制度得以明確出現,至三國魏時,曹操又頒發了針對性的政策《郵驛令》。像羌女情書發現的地點便是郵驛。而秦軍家書如無郵驛,也很難想像會有人跟隨軍隊負責送信。因此這兩封信,或可說明當時有公務員福利,或可能存在公器私用。

綜述而論,古時平民送信,至唐宋以後,隨著交通和紙張,甚至是文化普及度提高,才可能逐漸發展起來。便如百年前的電報,而今也不過只是一條人人都能讀懂的簡訊而已。


今天回答有點遲了。

其實中國古代直到清末設立「大清郵政局」以前,普通人的通信是沒有固定的方式,那些驛站都是朝廷設立並不為普通人服務。

普通人的通信據各種零星史料判斷大致有以下幾種。

一是有錢人家傳遞家書主要是派遣家僮或僕人,長途跋涉送家信或口信。如李商隱詩「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杜甫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種方式和平時還好,遇到戰亂耽誤的時間既長,也很不安全,如杜甫詩中所言「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二是請遇到的家鄉熟人或親戚朋友帶信。出門在外忽然碰到鄉鄰或親友,那真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如果這個人正好又要回去,那就寫封報平安的家書或託人帶個平安口信是最好不過了。如岑參詩「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三是農村或集鎮中常年會有一些「貨郎」之類的行商小販,他們因常年行走在外,也常常受託替人傳遞信息,當然委託人也通常會給付一定的費用,這其中有一些人會以專門替人送信作為職業,催生了相對固定的職業。

除此以外,古代人夢想的魚雁傳書、青鳥傳書等也只能是一種美好的願望吧!


中國古代並非沒有郵政,相反中國其實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郵傳的國家。烽火台其實就是最古老的郵傳體系。漢朝建立了驛站系統,西通大秦(羅馬),元朝驛站更是地跨亞歐大陸,只是歷代驛站都只為軍事和官方傳遞文件服務。

普通人要寄信就很難,一般都是通過捎帶的方式。成語誤付洪喬說的就是捎帶信件的故事,晉朝豫章太守殷羨,字洪喬,在離任時,很多人委託他捎帶書信回家鄉。他很客氣地接受了100多封信,可到了石頭渚就將信全部扔進河水裡。當人們收不到信總聯想到信是托洪喬捎帶的。

除了讓洪喬這樣的官員捎帶,普通人更多選擇讓商行捎帶。隨著商業繁榮,商人往往四處遊走,轉運貨物,順便捎帶信件便由此產生。古代的詩詞、小說、雜文中都有記載,遠可追朔到唐朝之前。如劉禹錫《竹枝詞》「日上三竿江霧消,灘頭蜀女憑欄眺,求寄狂夫書一紙,家住成都萬里橋」。

但當時依然是很困難的,所以會出現「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鈴聲從西來,忽得濠州書」,「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古詩十九首》有「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可見平民通信之難。

到了明代永樂年間,商貿活躍起來,海運和大商行有了發展,貨運同時兼帶匯銀、信物以至專遞,但是並未形成專業的民信組織和通信網路,更沒有健全的郵遞規章制度。

在古典小說中反映明代資本主義在中國的萌芽,反映商人和商業活動最為突出的是《金瓶梅》,西門慶世襲是個富商,家產幾十萬金,有幾十個商行,段子鋪就值五萬兩銀,自辦加工作坊,有大批高檔舶來品,如西洋布、金鑲奇南香、犀牛角杯、象牙牌、西洋大珠、波斯貓、洋酒、水銀鏡……等等。值得注意的還兼營長途水陸運輸,有「標行」「標船」甚至保險業務。

一直到了清朝道光年間,隨著東南沿海經濟的發展,寧波上海等地出現了私人郵局,專門提供郵寄服務的商業機構正式出現,普通人的通信終於有了相對可靠的渠道。


謝邀。古代驛站主要是供朝廷和官府用來傳遞文書和軍事情報的人或往來的官員,在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我國郵驛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官方通信靠驛站,而普通人如何通信呢?匯總一下,大體有如下幾種:

順路捎書。《三國演義》中,關羽封金掛印,千里走單騎,到胡華莊上借宿時,就請求關羽順路捎書給他兒子胡班。正是因為捎書,胡班救了關羽等人,沒被王植用火燒死。

飛鴿傳書。利用信鴿傳遞書信,將書信捆在鴿子腳上,鴿子飛行速度快,是比較迅捷的通信手段。但是受馴養等條件的限制,普及困難。鴻雁傳書更是馴養困難,非普通人都能使用。

烽火傳信。主要用於古代戌邊時傳遞軍事情報的通信方式。在城牆烽火台上點燃烽煙,附近烽火台發現後依次點燃,能迅速傳到千里之外。

燈塔指航。古人在海、湖上建立燈塔,為航船指航,尤其在夜間,能有效防止船隻迷航、觸礁等。


古代郵政就是在各地社驛站,養馬,方便送信及傳軍情。經常聽到「有八百里加急軍情」就是通過驛站不斷換馬匹,加急送來的。還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都說的是通過驛站換馬加急送,相當於今天的快遞哦!

所以,老百姓的信件也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傳送的,只不過沒有那麼緊急。


推薦閱讀:

普通人該怎麼理財?
普通人讀吳軍的見識(—)
普通人的生活寫照
為什麼古人除了名字還有字?是不是只有名人才有而普通人沒有?
作為一個普通人,如何才能追到鞠婧禕?

TAG:普通人 | 通信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