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小時候的教育應該經常誇獎還是嚴肅點好?


很高興看到您的提問是該多誇獎還是該嚴肅,作為一個心理諮詢師和兩個孩子的媽媽,我經常聽到家長們問孩子是該多誇獎還是多批評。實際上,我們更傾向於對孩子進行溫和而堅定教育,無論孩子行為合適與否,父母都堅持原則,該肯定認可的肯定認可,該提醒糾正的就提醒糾正。教育的主體是什麼?是人和人的行為及認知,而非評判或情緒。

對這個問題可以分兩個方面來回答。

首先,對孩子的教育是否該分年齡階段?小時候一種教育標準?長大點(多大?)另一種標準?我想答案是無論年齡大小,都應該予以一貫的教育標準,家長應秉承一貫的價值觀,是非對錯應一致,在長期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影響孩子,不能孩子年齡小的時候一套說法,長大一點另一套說法。需要區別對待的只是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發展特點進行引導達到的程度不同而已,但方向不變。否則,就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無法一如既往地形成經驗判斷及構建自我認同感。

然後是對待孩子行為的態度和方式,做得對的是否該及時誇獎認可、做得不對的是否該嚴肅指正。不能昨天開心就允許,今天不開心就不對挨批了;哪天高興就誇獎,不高興的時候孩子做得再好也不理不睬。家長的評價系統前後一致、言行一致之餘態度就基本奠定了基調。在此基礎上溫和而堅定地對待處理問題,才能幫助孩子形成穩定的行為規則和界限意識,不至於不斷地試探家長接受行為的底限,有利於形成並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與此同時,對孩子的評價還應遵循對事不對人的原則,談論行為時應該具體避免寬泛模糊,家長的語言和態度還應該傳達你的教育是針對當前的事情而非對孩子人格的評判。

最後,我們建議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父母可以適當地進行角色分工,這樣更利於孩子的心理成長過程中建立起不同性別角色的榜樣和依戀模式。

作者:余曉潔(韋志中心理學網校積極心理學與本會團體系系主任、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治療師)、李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韋志中心理學網校學員)


這沒有固定的答案哦,要依據孩子性格還有所處的事情來,如果你的孩子自信心不足,那肯定要多誇獎孩子,但是不是天天說寶寶你真棒,你太厲害了而是要落實到事情上,例如孩子你照顧妹妹真棒,自己收拾玩具真棒,寶貝,你幫媽媽提東西,好厲害,等等,不要空洞的誇獎哦,同時要劃定界限,告訴孩子是有底線有規矩的,這時候就需要嚴肅點告訴孩子,他們這件事是不對的,跟孩子說出哪點不對,明確告訴孩子規矩,不能無底線的誇也不能天天板著臉裝嚴肅。

總而言之,兩者都要做,依據孩子性格來選擇適合他的。不要一刀切,也不要主觀臆斷,牢記孩子是主體,一切從他出發。


有人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本人對這句話不敢恭維,因為對於孩子來講,老是誇獎而沒有批評,這種教育是偏激的。

(1)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家長就要及時地誇獎孩子,鼓勵孩子再接再厲。

(2)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家長就要批評指出,告訴孩子以後不要犯類似這樣的錯誤。

總之,寬嚴相濟才是愛,讓孩子懂得,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一味地誇獎,對孩子的發展很不利。


該誇獎時誇獎,該嚴肅時嚴肅,該打時就打。不管怎樣,小孩子還小時,規矩一定要學,一定要懂,不懂時,犯了錯,該打時就要打。對於三歲以內的小孩,聽不懂道理,那犯錯誤時就應該打,打了,他才知道不能做。就像周歲內早長牙的小孩,吃母乳會咬,沒道理可講,一巴掌打過去,他就再也不敢咬了,別說狠心,這麼小也打,你不打,要麼斷乳,要麼忍著。熊孩子都是三歲內沒規矩卻不願打形成的,別說孩子小,不能打,就是因為小不懂理,就只能以痛治熊!三歲以後,能不打盡量不打,長成青少年(初中以後)後最好不打!到了初高中的孩子,打罵只會產生叛逆,不打不罵,溝通交流交心,立規矩,立懲罰。孩子長大了,要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感覺還是獎罰分明的好,小孩子其實一方面會知道去證明自己,另外一方面,也會幼稚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所以當孩子證明表現自己的時候,只要是對的,那麼就應該積極去響應,而不能打擊到孩子的積極性,反過來,如果是錯誤的,那麼就不能助長,要第一時間去教育他認識到錯誤,當然,這裡說的嚴肅不是說打罵,而是讓孩子從內心認知到錯誤,並非為了逃避打罵或者責罰而被迫表現出認錯態度,這樣根本不利於以後孩子的成長

所以教育,不論是誇獎還是嚴肅,只要家長做到教育孩子有擔當,有責任感,並且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才是對孩子對好的教育方式

誇獎,是告訴孩子你做的是對的

嚴肅,是告訴孩子你做的是錯誤的

因此,誇獎也好,嚴肅也好,有個尺度,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未來對社會有用,對家庭負責,對事業有動力的人


推薦閱讀:

怎麼追回前女友的心?
一當眾講話就緊張,怎麼克服緊張心理?
為什麼說童年的陰影影響一生?
有哪些事讓你覺得力不從心,但最終卻做的很好?

TAG:教育 | 育兒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