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真正的含義是什麼?


筆者在之前發表的文章中,有幾篇是論及孝道的,其中有一篇中的文字正好回答這個問題,故摘錄如下:

對父母的孝,無非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養體;二是養志;三是養血緣。養體就是讓父母得溫飽,衣食無憂。養志就是精神層面的東西,讓父母受尊重,有成就感。養血緣就是要很好地為父母傳宗接代,別讓父母擔心子孫不旺,香火不傳。這三方面的孝是有層次的,養體是基礎,為最低層次;養志次之,涉及老人的榮譽,為中間層次;老人最怕斷子絕孫,子孫興旺是人的終極追求,為最高層次,所以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東漢趙岐在《十三經註疏》所言很好解釋了這句話。他說:「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其中「阿意曲從,陷親不義」謂「一不孝」,是因為損害了老人的榮譽,陷老人於不義之地,不利於老人養志。「家貧親老,不為祿仕」為「二不孝」,是因為不能積極掙錢養家,讓老人為衣食憂,不能得溫飽,不利於老人的養體。「不娶無子,絕先祖祀」為「三不孝」,是因為讓老人擔心斷絕香火、子孫不旺,損害了人的終極追求,不利於「養血緣」。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被現代許多所謂的「先進思想家」批判為封建糟粕。是不是「糟粕」我們暫且不論,我們只知道這個思想在中國歷史上一直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古人不但以「不娶無子,絕先祖祀」為大不孝,甚至以子孫不愛惜自己的身體為不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輕棄」。子孫不愛惜自己身體,歸根到底也是影響老人對子孫興旺的終極追求的。所以古人認為一切以身體健康為代價的職業都是低賤的,因為這裡面含有對父母不孝的成分。現代許多孩子承壓能力太差,動不動就自殘、自殺,這在古代觀念中,首先是一種大不孝行為,是對父母的不負責任,是首先會受到社會譴責的。所以要對孩子加強這方面的教育,讓他明白,輕生不但是懦弱,不敢直面現實的表現,更是對父母不負責任,大不孝的表現。

孝道中還有深刻的中庸思想。比如兩害相權取其輕。曾子因除草除壞了菜苗,父親盛怒而責,竟舉杖打暈了曾子。曾子不但不走,醒來後還要彈歌安慰父親,以示自己很高興,並不怨恨父親。孔子知道後說:「小杖則受,大杖則走,今參委身待暴怒,以陷父不義,安得孝乎!」曾參聞言後方才領悟,說:「參罪大矣!」一棵菜苗,又不是故意的,何至於此!曾參對父親的過度責罰阿意曲從,陷父不義;曾參在父盛怒之下,大杖而不走,再次陷父不義;醒後又彈歌慰父,父或正悔,彈歌不是慰父,而是辱父也。在這件事上,曾子表面盡孝之至,實則為不孝也,故遭到老師的徹底否定。

我們再舉一例。孟子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後還有一句「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人們包括國學專家一直對這句話不能正確理解,解釋皆牽強附會。這句話實際是說,舜有頑父劣母囂弟,常欲置舜於死地,娶妻而告,必受阻撓,婚必不成。婚事不成則無後,故舜不告而娶,為的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告事小,無後為大,舍小不孝而得大孝,兩害相權取其輕,故不告而娶,這才是真正的孝,故君子認為舜「不告而娶」為「猶告也」。

人生的終極意義,不是自己在有生之年生活得多麼奢侈,享了多大的福,而是家道傳承,子孫興旺,不負先祖之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我認為不是封建糟粕,而是中華民族之所以歷經磨難而能生生不息的傳統觀念和優秀文化。孝道自有道,要把握其精神實質,參透聖人之心,領會其真諦,不要斷章取義,生搬硬套。讀死書不如不讀書,書讀歪了,反受其咎。孔子高徒曾參尚且如此,況我等凡夫俗子。


今天我們常常能聽到一句古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常常被老年人用來規勸年輕人早日成家生子,作為回饋父母的一種方式。那麼,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究竟是什麼意思?今天的人們用這句話時是不是進行了曲解?

唐代孔子像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在中國文化中「孝」的含義。儒家《孝經》一開篇就講述了「孝」的意義,孔子教導自己的學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通過孔夫子這段詮釋我們可以得知,在儒家文化中「孝」的涵義遠非子女對父母關懷這麼簡單,孝敬只是孝道的開始。了解了這一背景,我們才好繼續進行解析。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原典出處是《孟子·離婁 上》,上下文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人們對於「無後」的解釋有幾種完全不同的說法。

舜帝畫像

實際上這句話的正確解釋應該是:不孝的表現很多,但其中以不盡後輩的本分為最。傳說時代中中華民族的領導者先賢舜在娶妻的時候沒有實現向父母進行彙報,這一做法被視為是沒有做到一個後輩應有的本分。但實際上舜娶妻是在堯考察了舜的德行後決定把女兒嫁給他的,而在這之前,舜的父母對舜很是不好,即便是堯上門提親或者舜向父母稟告,也並沒有什麼意義。所以舜雖然沒有預先稟告,但在有德行的君子眼中,舜的做法還是和向父母事先稟告了是一樣的。

《孝經》書影

明乎於此,我們就知道了先輩們說這段話的意義。她們並不是膚淺地把是否生育子女與兒女孝順與否聯繫起來,而是鼓勵和規勸後輩盡到自己應盡的義務,有一個做晚輩應有的樣子。推己及人,使得社會中每一個人盡到本分,做到自己該做的事情。這樣才能達到一個儒家理想中的美好和諧的社會狀況。斷章取義是做學問的第一大忌,長期以來中國人對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誤解就是一個極其「經典」的反例。希望大家也能以此為戒,在讀書閱世中懂得追尋究極、靈活變通,而非人云亦云、不懂裝懂。

參考書目:

孟子:《孟子》

孔子等:《孝經》

趙亞萍:「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釋義之辨誤

李耀宗、劉翰德、曹積仁:略析「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孝道觀

回答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雷曉凡

雷曉凡,南京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方向碩士,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長,季我努學社自媒體主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館員。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抗日老戰士口述史資料搶救整理」採訪與資料整理工作、《南京大屠殺文獻史料叢書》專卷《南京大屠殺與西方國際友人》撰寫工作、「太陽光輝暖十月」毛主席視察十月村口述史專訪、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語言學家沈孟瓔女士口述專訪等。目前研究方向為民國政治史、抗戰金融史。


關於「無後」的真正含義,爭論不斷。我之前也回答過相關的問題。您認為無後指沒有優秀的後代,我們來一起分析一下。

不孝有三 無後為大 原文

出自孟子《孟子·離婁上》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

這句說的是舜不告而娶,舜在結婚的時候並沒有事先請示父母,孟子就是就這個事情評論的。

舜不告而娶為無後,這裡的為有兩種解釋:

1.為:是,也就是說不告而娶這件事情是無後;舜不告而娶,沒有做到後輩的責任,所以不孝。

2.為:因為,不告而娶是因為無後,因為舜的父母不給他張羅結婚的事,再不結就沒有子嗣了,此為最不孝,所以不告而娶。

以上原文只說到娶,自然無法延伸至子女教育。

三不孝為何?

這個也是個千古謎題。

現在認為無後是沒有子嗣,是因為趙岐在《十三經註疏》中明確三不孝為: 阿意曲從,陷親不義;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不娶無子,絕先祖祀。

而孟子《離婁章句下》則提出過五不孝:

惰其四肢,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總結起來也是三不孝:不養父母,蒙羞父母,危及父母;

從孟子自己的解釋中是沒有無子嗣這一條的,所以無子嗣應為後人強加。

解釋為不盡後輩職責,也算勉強過關。

總之,三不孝應是虛指,而無後從原句解為不盡後輩責任;

若脫離原句,無後解釋為無優秀的後輩也是符合價值觀的。畢竟新時代對於孝也應有一些新的解讀。

聖賢書導人積極向善,只要三觀正,自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聖賢本意也旨在教化世人。


所謂無後最大,分為國家和家庭兩個層次來考慮,但這句話的意思從古至今只有執行力度上的差別,所謂對無後的理解應該自古都是一樣的。

中國古代極力推崇孝道,只要是從國家層次上講的,國家最大的任務和目標就是不絕嗣,齊桓公為什麼成為春秋第一霸,他做的主要功績就是保證小國不滅,有國主來祭祀祖先。

古代是男權社會,把祖宗香火的延續看成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國家就是皇帝代表天下祭祀祖先和天地,家庭就是男丁祭祀自己的先祖,假如有一天先祖沒人祭祀了,這就會被認為是國家和個人最大的失敗。

這種觀念在古代一直被遵循著,尤其是在民間,有些朝代的滅亡就是失去了祭祀天地的權利,但祭祀祖先的權力還是在的,只要還有人,祭祀祖先就不能中斷。

中國有四大通天姓,孔孟顏曾,全部可以一直追溯到他們的先祖,孔子孟子顏回和曾子,這充分體現了中國人重視後代傳承的觀念。中間歷經多少災難,家族有後,一直被認為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我詳細解釋一下為什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里的「無後」不可能是「沒有盡到後代責任」的意思。

1、從語義範圍看

「不孝有三,A 為大」,這其中的 A ,語義範圍一定是小於並包含在「不孝」中的,是「不孝」的某一部分。

但「沒有盡到後代的責任」和「不孝」,語義範圍其實是一樣的,是一回事,除非你能舉出一件又「不孝」,又盡到了後代責任的事。

所以解釋成「沒有盡到後代責任」,語言邏輯上是說不通的。

2、從文言習慣看

我們看原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偽科普里是這麼解釋這句話的:不孝有三,以沒有盡到後代責任為大。舜沒有告知父母就娶妻,這種行為沒有盡到後代責任。君子認為還是告知父母比較好。

假設「後」真的有「後代責任」這種含義,那麼文言的習慣表達「沒有盡到後代責任」,應該說「不後」,而不是「無後」。「行為」一般也不會用「為」,而是用「行」。或者用「其行」。

所以孟子如果要表達偽科普里的意思,會寫成:不孝有三,不後為大。舜不告而娶,(其)行不後也。

當然這裡面最大的問題是在「君子以為猶告也」。「猶」是怎麼都不可能有偽科普里那個「還是……比較好」的意思的。

3、「無後」解釋成「沒有後繼「是先秦和後世的常見用法。

《禮記》 檀弓下第四: 毀不危身,為無後也。

《左傳》 飲此則有後於魯國,不然,死且無後。

《左傳》 晉侯曰:成季之勛,宣孟之忠,而無後,為善者其懼矣。

那麼,孟子的原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大致意思是:不孝的行為有很多種,其中以沒有後代奉祀最嚴重。舜沒有告知父母就娶妻,以免沒有後代(的危險)。君子認為這就等同於已經告知父母了。

這裡頭涉及到一個舜的父親和後母想要害死舜的典故,所以舜認為告知父母,父母肯定不會同意他娶妻。

這個解釋可以得到孟子本人在另外一篇文章里的佐證。

《孟子·萬章上》:萬章問曰:「《詩》雲,『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孟子曰:「告則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倫也。如告,則廢人之大倫,以懟父母,是以不告也。」萬章曰:「舜之不告而娶,則吾既得聞命矣。帝之妻舜而不告,何也?」曰:「帝亦知告焉則不得妻也。」


無後為大,就是沒有子嗣,在漢語語境中就是沒有兒子;沒有兒子,就是沒有傳承;沒有傳承,就是祖宗斷了香火;斷了香火,祖宗沒有人供奉,那還了得!

無後,就是沒有子嗣。今天的人們也許會覺得,生了女兒,那就意味著一筆投資,是有回報的;

不過在古人看來,女兒是不能認為是「後人」的。 沒有了後人,沒有了繼承人(古代的女人是不能繼承家產的),這一支家族的血脈就此也就沒了。

辛辛苦苦、流血流汗一輩子的掙來財產,沒有人繼承,這個事兒還小嗎?

「姓」這個字,從字面看來是「女生」,女人生的。 不過,奇怪的是,嫁了人的女人,卻連自己的姓都沒有了。只剩下一個「某某氏」。比如當女兒的時候性李,嫁個男人姓張。從此,她就成了「張李氏」。

在男權為主導的社會裡,在講究「嫡長子繼承製」、血統純正的宗族社會中,沒有兒子就成了人生一世最大的悲哀。

在中國古代,朝廷就曾經專門制定法律將「妾」合法化,允許沒有兒子的家庭娶「二房」。

這個時候,「大房」也往往鼓勵丈夫討小老婆,為夫家生兒子,傳宗接代。 二房沒有兒子,可以討三房、四房姨太太,一直到生了兒子才罷休。

而這幾房「太太」們都可以相安無事,這也是封建社會家庭的一樁奇觀了。

總之,生兒子是「玉」(弄璋之喜);生了女兒就是「瓦片」(弄瓦之喜)。玉和瓦,哪一個值錢?

無後為大,是對「男女平等」最大的嘲笑。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之口,全文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要也。」關於這句話現在有兩種不同的解釋:

  1. 「後」被理解為後代,意思是不孝的行為有很多,沒有後代最為不孝。

2.「後」被理解為沒有盡到作為後代的責任。意思是不孝的行為有很多,而沒有盡到作為後代的責任為最不孝。

孟子在《離婁章句下》中講說: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這句話中總結了「不孝」,但沒有提及「無後」,如果說「無後」為大,那這應該在首句就該提及。所以「後」被譯為「後代」並不妥。

那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到底是什麼含義?

下面首先說「不孝有三」指的是什麼。

據《十三經註疏·孟子註疏》,「三不孝」是「阿意曲從,陷親不義」、「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不娶無子,絕先祖祀」。白話解釋就是: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由此可見「第三個不孝」原意指的是「不結婚的人」。

再來說「無後」,孟子此句話是對舜說的,說舜娶親是沒有請示父母,是因為「父頑母囂」(父親愚鈍,母親浮躁)。所以孟子是贊同舜這樣做,所以孟子說:「君子猶以告也」(君子認為這樣做是對的,就像已經請示過父母了。)

所以我認為,這裡孟子在說舜,並沒有不孝。因為不孝的行為,舜並沒有做。


感謝邀請

首先「不孝有三 ,無後為大」,這句話出自孟子;那從字面意思來講呢,不孝的行為有很多種,沒有做到盡後代的責任最為不孝。沒有告訴父母就娶妻,是沒有做到盡後代的責任。君子認為還是告訴父母比較好。

其實個人認為從字面意思來講有的地方是我們斷章取義了:

第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離婁章句上?地第二十六節,然而在離婁章句下?第三十節中,孟子明確指出社會的不孝行為有五種,即: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顧父母之養;博弈好酒,不顧父母之養;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好勇鬥狠,以危父母」 從這裡看出,「不孝」跟繁育後代沒多大關係。

第二:其實願意思也是在表達和強調孝順的重要性,以孝為先,但不是我們理解的結婚沒有告訴父母,沒有生孩子就是大不孝,並不是父母之間的逼迫和曲解,流傳至今一直說父慈子孝,父母慈祥,兒女孝順,這是雙方的責任;

其實作為兒女之間應該以孝順為先,結婚生子固然重要,但是平時的應當要做的事也不能無動於衷,比如贍養父母、潔身自好等行為都需自發進行;


謝謝邀請。在此之前,孟子的這段話常被引用,但是作為專題論說,又感到「無後為大」,理解有點默然。兩種意思,一是只按四個字的字面,沒有後代為大事。就是說沒有後代,不養育後代為不孝道。可是按照孟子的《孟子.離婁》整段話又不合情理。

二是按《孟子.離婁》原文:「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這裡無後為大應是:無(眼中沒有),後(晚輩),為(尊重),大(長輩)。孟子整段話說的是:舜不道德有三點,沒有把自己當作晚輩而不尊重長輩,舜不告訴長輩就娶了妻子,就是沒有把自己作為長輩的晚輩(目無尊長)。做為君子之道娶妻應該先告之長輩。娶妻不告訴長輩,就是不尊重長輩,就是不把自己當作長輩的晚輩。

尊重長輩,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文明傳統道德觀,蘊含著與生俱來的美德,這就是孝道,尊老愛幼。這是從原始社會就開始一代又一代弘揚的品德。每個人都生於父母,父母無論貧富都盡自己所能給予子女最好的生存環境,養育子女長大,在含辛茹苦中父母成了老人,這是人生的循環。而子女也開始了父母的人生,也在走向年老。而尊老愛幼就成為每一個人傳遞尊守的職責,因為現在尊敬你的父母就是你將來被尊敬的典範。

從原始社會就已經有了尊老愛幼的思想,這就是人性的善良。尊老愛幼有著它經久不衰的生命力,尊敬老人,也成了兒女對父母的感恩,家庭家風的傳承,父母養育兒女不需要兒女掙多少錢,但是他們需要的是兒女的幸福,兒女的美好生活,兒女才是父母的幸福。作為兒女就應該孝順父母,讓他們晚年的生活健康愉悅。

尊老敬老仁之本,和諧社會孝當先。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意思很簡單,不用刻意去複雜化。在古代,後和後是兩個字,它們的意思不同。我們現在用的「後」字,是把兩個字合併成一個了。

在《孟子》的原文中,是「無後為大」,而不是無後。「後」的意思就是後人、後代,孔子曰:「子者,親之後也,敢不敬與。」

古人之所以看重子孫後代,一是天性使然,使血脈延續,這一點今人又何嘗不是?二是為了使其承擔起祭祀宗祠的責任,因為古人有「事死如事生」之說。

之所以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因為其一,無後,親心不樂。不能享子孫繞膝,含飴弄孫之天倫,何樂之有?其二,使父母死後不能享春秋祭祀。

農村大媽陋見,歡迎大家留言指正。


推薦閱讀:

23歲身邊的人都結婚了而你還是單身你什麼感覺?
婚姻里只有一方付出,另一方不顧家,會不會很累?能維持多久?
裝傻才能讓愛情走得更遠

TAG:易經 | 婚姻 | 國學 | 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