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為什麼不收朝鮮?


上面的答案簡直就是一派胡言,一群歷史盲在回答一般。

誰說清朝沒收過朝鮮。清末光緒時期,袁世凱上書慈禧明確要求兼并朝鮮。此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對朝鮮的外交、內政、軍事經濟控制。加速兼并朝鮮。

事情要追溯到1884年12月4日發生於朝鮮內廷的甲申政變。當時中日兩國軍隊都駐紮在平壤城外,1884年12月4日當晚,日本扶持的以金玉均為首的開化黨發動政變,暗殺了7名守舊派大臣,要求脫離清朝藩屬,並發布了具有資本主義色彩的政綱。

12月6日,袁世凱決定採取強硬措施,率領清朝駐朝軍隊開進平壤城鎮壓政變,開化黨人或被處死,或亡命日本,開化黨三日天下結束。其實這次政變就是中日之間的較量,最終以中國大勝告終,袁世凱一戰成名。徹底控制了朝鮮內政,成為朝鮮事實上的「太上皇」。

1886年10月7日,袁世凱連續向朝鮮國王李熙呈送了《喻言四條》和《時弊十款》,竭力強調朝鮮必須尊奉清政府為宗主國絕對權威和地位。   

此後,袁世凱採取了一系列強化政治控制的手段。首先是維繫中朝宗主關係的傳統儀式,袁世凱對朝鮮挑戰清王朝宗主國地位的行為,採取了高壓政策。如發生在光緒十六年的朝鮮趙太妃賜奠事件。

第二,袁世凱朝鮮內政方面大力扶持事大黨,並以此達到控制朝鮮內政外交的目的。重用金允植、徐相雨、趙秉式、趙秉稷等事大成員。而在近臣方面,袁世凱也大加籠絡洪在羲、鄭秉夏、閔泳駿等,使其相繼成為親華勢力的骨幹。

第三,為加強對朝鮮外交的控制,袁世凱要求朝鮮駐外使節必須聽從中國駐外大使的節制。凡是涉及外交場合,袁世凱均要求朝鮮按照清朝的旨意行事。袁世凱向朝鮮政府提出,派遣駐外使節應商請中國同意,即先咨報後派遣。以「三端」作為條件加以限制,「三端」的具體內容是:(1)韓使初使至各國,應先赴中國使館具報,請由中國欽差挈同赴外部,以後即不拘定;(2)遇有朝會公宴、酬酢交際,韓使應隨中國欽差之後;(3)交涉大事關係緊要者,韓使應先密商中國欽差核示。

第四,袁世凱駐朝期間加強對朝鮮的海關控制。朝鮮海關成立時,即歸屬清朝海關管轄,為保證中國順利控制朝鮮海關並且掌握朝鮮稅司的任命權,在袁世凱的支持下,墨賢里在其任期內認真奉行中朝海關聯合的使命,大力整頓朝鮮海關。

第五,袁世凱加強中國對朝鮮的經濟滲透和經濟控制,引導華商東渡、對華商予以扶植和保護、努力爭取開通商船,擴大了中國對朝鮮的影響。1882年,中朝簽訂《水陸貿易章程》、《中江通商章程》、《吉林朝鮮商民貿易章程》。增建華商會館,擴充清朝在朝鮮的租界,並儘力招來華商。中朝商務取得飛速發展,到光緒十八年,中國占朝鮮對外貿易總額的2.3%上升到45.58%。其中對朝鮮輸入額,從光緒十—年的22.74%,上升為80.43%。

第六,加強控制朝鮮的電報業務和航運。袁世凱組織架設釜山至漢城的電報線,並交中國施工、管理。並約定朝鮮向中國的電報線「借款未清之日,一切局務仍由華員主持,秉承漢局總辦,以一事權」。1885年7月17日,中朝簽訂《中朝電線條約》。該條約規定:(一)中國電信局貸款十萬兩給朝鮮,架設義州線(由奉天鳳凰城經義州直達漢城),自通報起五年以後,分二十年還款,每年歸還五千兩(不計利息);(二)朝鮮政府訂定借款未清之日,仍由中國電局代為管理;(三)朝鮮政府因中國電局墊款創設電線,有裨朝鮮政務不淺,訂准水陸電線工竣後,自通報之日起,二十五年內不准他國政府及各國公司在朝鮮地面海濱代設電線,致侵本國之事權,及損華電局之利益。如朝鮮政府有欲擴充、添設之處,必須仍由華電局承辦,以免分歧,等等。《中朝電線條約》不僅明確規定了由中國電局架設與管理義州線,而且確保了清政府在朝鮮的電訊控制權。這明顯是赤裸裸的不平等條約。  

簽訂《中朝水陸貿易章程》,(又是一個不平等條約)

開闢中朝航線仁川、上海間的航線。派廣濟輪,每隔二十天左右行駛仁川一次。該輪於1888年2月中旬試航,至1888年4月17日正式開航,仁川至上海從此有了定期航線。

袁世凱駐朝期間在朝鮮實行的干涉政策,是以強化和維護清政府在朝鮮的宗主權為根本目的實施的對朝鮮內政外交全方位的干涉。


朝鮮太瘦了,吃起來不好吃!

後金和後來的清國以及後來的清朝,要消滅朝鮮軍隊佔領朝鮮領土完全是分分鐘的事。而且,滿清八旗也沒有明朝腐儒哪種「遠人不服,則修文德而來之」的酸勁,可是,為什麼清朝始終沒有把朝鮮半島納入中國領土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朝鮮半島太貧瘠,不是什麼好地方!

1636年12月2日,大明登萊巡撫袁可立僅僅去世三年,皇太極親自統帥十萬大軍親征朝鮮。清軍渡江後,揚野戰之長,舍堅城而不攻,長驅而南,僅僅十二天便抵達朝鮮京城下。此後朝鮮成為清朝的藩屬國,接受清朝的冊封, 朝鮮斷絕與原宗主國明朝的關係,朝鮮使用的年號由明朝年號改為清朝年號。朝鮮仁祖以其長子李溰、次子李淏赴清朝作人質,朝鮮向清朝朝貢。朝鮮雖然屈服於清朝的統治,但朝鮮人對清朝非常反感,稱呼清朝為「胡虜」。

丙子之役不僅解除了清的後顧之憂,粉碎了明的東江防線。從此朝鮮不再支持明朝,卻派兵、運糧參加對明戰爭,因此清的軍事實力大增。 總之,皇太極通過「丙子之役」,既控制了朝鮮,又削弱了明朝。

在朝鮮已經臣服每年送錢送美女的情況下,八旗軍還會繼續打朝鮮嗎?

不會!

因為,最大的利益已經獲得,在去攻打邊際收益為零或者負數了!

當然,最重要的是,滿洲的主要威脅來自於明朝,主要利益也來自於明朝。

滿洲能夠騰出手來打朝鮮,原因是關寧錦的拉鋸戰太辛苦了,雙方尤其是明朝有一段短暫的媾和!這次媾和,讓滿洲人徹底解決朝鮮後患,今後可以集中力量削弱明軍,進而進關搶劫,充實自己力量。

對於滿清政權,敵人主要是兩個,一個是蒙古,尤其是林丹汗,另一個是明朝。這時的戰略主要就是3步

1,消滅林丹汗,把蒙古人變成盟友。

2,消滅朝鮮和東江鎮,基礎是與袁崇煥議和。第一次議和,消滅了朝鮮,第二次議和,殺掉了借袁崇煥之手毛文龍。

3,不斷進關搶劫,搶錢,搶人,殺士兵。長期下去,明朝就被拖垮了。

不得不說,後金和清國的崛起,背後的戰略和戰術都是一流的!

清朝吞併朝鮮最好的機會是甲午戰爭前,袁世凱把韓國國王抓起來送到了保定,並且袁世凱帶領的軍隊已經控制了朝鮮政權,請求變朝鮮為郡縣!

可是,列強虎視眈眈,尤其是日本和俄羅斯,清朝不敢啊!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丹水秋風!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它可以有多種回答角度,我這裡則根據以前寫的論文,提供一種思考視角:清朝早期政權對自身與朝鮮關係的定位。

清朝的前身是建州女真。17世紀之前,部分女真人曾經被朝鮮納入到「小中華秩序」中,朝鮮也在北拓同時於圖們江、鴨綠江流域構建「藩胡」體系以拱衛邊疆。隨著努爾哈赤的崛起,建州女真先後演變為女真國(jus?en gurun)和愛新國(aisin gurun)後,一種「國」的意識逐漸影響到努爾哈赤處理關係的態度,即要求女真人與朝鮮人的關係對等性,而朝鮮則囿於雙方的歷史關係及明朝的封貢體系,對這種要求採取視而不見的態度。

經過丁卯之役,朝鮮被迫成為清朝的「兄弟之國」,兩國從此進入春、秋信使交涉時期。在天聰的前十年間,清朝的外交、邊疆行政機構通過信使往來逐漸完善,「國」的意識更進一步得到強化,清朝開始要求更高的東北亞政治地位。不過,此時兩國的往來還保持著相對的平等性。例如,清朝官方把朝鮮使者攜帶獻給皇太極的物品稱為「禮物」(doroi jaka) 而非日後的「貢物」(albabun)。

但是,當政權規模不斷擴大(女真整合為滿洲、吸納漢人和蒙古人、行政制度建設),清朝成為大清國(daicing gurun)後,皇太極開始提出清朝是與遼、金、元、明平等的國家,他的下一個計劃是取代明朝。新的國家意識主導著清朝和朝鮮間的關係。天聰十年(1636),皇太極要求朝鮮和蒙古一道推舉他為帝,意味著兩國的「兄弟關係」要轉變為「父子關係」,這正是丙子之役爆發的根源。

以上是清朝和朝鮮早期關係演進史,我認為這能在一定程度上回答問題:

1、關係發展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它是當時清朝政權對自身在東北亞政治定位的反映。

2、清朝雖然沒有吞併朝鮮,但朝鮮正是天聰以來國家構建的重要因素——事實上,作為清朝藩屬國的朝鮮可以與明朝、蒙古(分別成為內地和藩部)進行比較。

更多的細節無法在此展開。


不僅僅是清朝,除了唐朝短暫囊括、元朝在朝鮮半島設立「征東行省」之外,中原王朝甚少對朝鮮半島產生興趣。對於中原王朝來說,朝鮮半島就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清朝在入主中原之前,女真鐵騎幾乎踏平了半島,然而最終並沒有選擇吞併,而是讓李朝繼續成為中原王朝的第一藩屬國存在:

第一,李朝物產匱乏並不富有,沒有吞併的好處;

第二,半島地勢崎嶇複雜易守難攻,攻打容易守住難,代價太大;

第三,清朝想取代明帝國「天下之主」的位置自然不能滅了自己的藩屬國。

朝鮮王朝又稱李朝,幾乎與明朝同時開國。對明朝採取「事大主義」,忠心不二,幾乎所有制度都照搬照抄明朝,朝鮮國王與明朝郡王同級別,在所有明朝藩屬國中地位最重要。後金崛起以後,李朝聯合明朝抵抗女真,但遭受了女真的入侵。

朝鮮半島大多都是山地,平原稀少,而且氣候等條件決定其在封建社會就不是什麼富有的地方。李朝資源匱乏,糧食都不能自給自足,百姓困苦,對於清朝來說根本就沒什麼吞併的價值。

更何況,朝鮮半島的地形下場,多山地,在封建社會如果清朝想要吞併,必然要駐軍,然而這樣的地形,肯定需要耗費大量實力,且收效甚微非常不划算,對於本身人口就不算多的女真來說,是個很虧本的買賣。

女真(滿洲)的最後目的是取代明朝成為新的天下之主,繼承華夷之辨的核心之位。既然如此那自然就不能自己先去吞併藩屬國,這有違古代華夏的王道思想與天下觀。


滿清和朝鮮的第一次戰爭,其實是滿清軍隊和大明軍隊在朝鮮境內打的一場戰爭;朝鮮方面稱之為「丁卯胡亂」。此役後金為消滅明朝東江鎮毛文龍部,解除南下後顧之憂,乘冬季冰堅,在朝鮮人的配合下出動主力圍攻東江,但戰果不大,因而遷怒朝鮮,轉而擄掠朝鮮北方。 明軍援師入朝,又將後金軍趕回鴨綠江北岸。此役參戰各方皆蒙受重大兵力損失,但後金的戰略目標都未能實現,又損失了寶貴的有生力量。李氏朝鮮史料稱是朝鮮民間義軍打敗了後金軍,明軍毛文龍部坐困窮島,毫無作為。滿清和朝鮮的第二次戰爭,清軍為了攻打明朝解除後顧之憂而發兵朝鮮的一場戰爭。這是後金第二次入侵朝鮮,在韓國史書中又被稱為丙子胡亂。1636年12月2日,大明登萊巡撫袁可立僅僅去世三年,皇太極親自統帥十萬大軍親征朝鮮。清軍渡江後,揚野戰之長,舍堅城而不攻,長驅而南,僅僅十二天便抵達朝鮮京城下。 此後朝鮮成為清朝的藩屬國,接受清朝的冊封, 朝鮮斷絕與原宗主國明朝的關係,朝鮮使用的年號由明朝年號改為清朝年號。朝鮮仁祖以其長子李溰、次子李淏赴清朝作人質,朝鮮向清朝朝貢。雖然朝鮮人很不滿,但也無可奈何,朝鮮已經被滿清徹底把控。明明滿清完全可以吞併朝鮮,可是為何沒有將朝鮮吞併呢?這還是源於朝鮮千年來的「臭名昭著」,朝鮮這一塊彈丸之地,似乎從來就沒有被完全征服過;在不斷的被征服和反叛中度過了千年,縱然中原帝國經曆數代改朝換代,但朝鮮卻依舊在那裡,也是不無道理。 這點從後世二戰日本入侵朝鮮也能很明顯的體現出來;二戰時期誰的抵抗讓日本最難受,此起彼伏不斷的起義;各種暗殺日高官政客,甚至連日本當時天皇都數次受到朝鮮刺客刺殺;雖然朝鮮國小民弱,卻從不肯屈服,這也是讓歷代征服朝鮮的強國實在難受的一件事。其實這隻能說是中原王朝運氣實在不好,碰到兩個鄰居,一個是朝鮮半島,一個是越南,都是素來以反叛背主坑隊友的存在,還特有韌性,極難征服,且國土貧瘠,宛若雞肋,食之無味。


中國除了元朝,從來都不是主張武力擴張的國家。

明太祖朱元璋欽定皇明祖訓,將朝鮮列為不征之國,清延明制,所以即便有能力將其納入版圖,卻並未出兵,而是令其臣服,作為藩屬之國。

要打真的不是打不下來,當年後金對明戰爭,朝鮮不馴服,後金打了朝鮮一次,約為兄弟之國,朝鮮卻還是暗中通明,後金再次出兵,把朝鮮打得甘願臣服!皇太極當時只出兵十萬,十幾天就兵臨都城,逼得朝鮮國王李倧出來投降,還把世子交出去做人質。

清朝真心不是打不了,是真的不想打~~

朝鮮奉清朝為正朔,理應用清代年號,清代制錢,卻因追思前明,陰奉陽違,一直用明崇禎年號,制錢也不用清的。

在制錢問題上,清朝曾有所疑,當時以流通未便敷衍過去了。

朝鮮一直都對清朝很不恭順,私下稱清帝為胡皇,然而朝鮮無論冊封世子、王妃、國王繼位等,都要得到中國的認可。

比如朝鮮肅宗奏封張禧嬪為王妃的奏疏中有「德冠後宮」之語,用詞違制,即被康熙帝申飭。

比如朝鮮景宗因為沒有生育能力,而奏請將延礽君,也就是後來的英祖立為王世弟,也要經過清朝的同意。最初,康熙帝以五十歲以上無子方可立庶子駁回,還是朝鮮走了好多門路方才得到清朝的允準的。

再比如朝鮮國王李倧,就是先前提到的被皇太極打怕了的那位,他廢光海君而自立,有明人著《十六朝紀》記載李倧借救火為名實篡位之實,朝鮮肅宗奏請清朝刪改明史中的記載。康熙帝聞此擲還奏疏,認為此事自有定論,我朝修正史也不會採納野史的說法,朝鮮此舉不當,且違禁:「該國癸亥年廢立始末,及庄穆王李倧實跡,自有定論,並無旁采野史諸書,以入正史,應無庸議。至外國使臣來京,禁買史書。今違禁購買,應遣官往朝鮮國,會同該王,嚴加詳審議處。伊所進禮物,交來使帶回。」

非但拒絕了朝鮮的要求和呈進的禮物,還問責其私買史書之罪責。一直到了五十年後,走了雍正帝的寵臣愛弟怡親王允祥的門路,在皇帝面前進言,才得以滿足朝鮮方面改史的要求。

再比如朝鮮英祖餓死王世子,對清朝方面謊報是病故,清朝派敕使前來致祭,當時應當是通過一些渠道知道世子死因了,所以很是不遜,當時英祖不讓敕使見世孫,敕使就以致祭哪裡有不見主人的道理懟了回去,朝鮮國王也無可奈何!

朝鮮對清朝無論怎麼YY,其實內里都是慫得不行。


關於國家擴張,大家的直觀認識是,國家強大就要擴張,擴張能增加領土,何樂而不為。就像清朝如果早早吞併朝鮮,就不會有後來的甲午戰爭,也不會有新中國成立之初的抗美援朝。

那麼,清朝為何不吞併朝鮮?答案是清朝並不是一個真正的擴張型政權。

滿洲八旗入主中原是唯一一次擴張,也就是為獲得經濟收益而擴張。可以說,入關前的清朝稱得上「掠奪型政權」,這從其屢屢扣邊入關擄掠,就可以看出來。

但是清朝入關底定中原之後,其主要精力就是恢復秩序、穩固政權。後來擊敗噶爾丹、打擊羅不藏丹津並非主動出擊,而是面臨後者擴張帶來的地緣政治威脅。當時噶爾丹的目標是佔有蒙古草原。一旦其戰略目標達成,清朝的都城就危在旦夕。事實上,二百多年後,中國再次面臨類似威脅:20世紀60年代中蘇關係破裂後,蘇聯在中蒙邊境陳兵數十萬,重裝機械化部隊劍鋒直指北京,對中國造成巨大威脅,成為我國開展三線建設的主要刺激因素。

18世紀中期,乾隆主動出兵西進,最終滅掉准格爾政權,本質上不是擴張而是預防性接管邊塞地區。其根本的戰略考量,在於其祖父兩輩持續遭受新疆方向的戰略威脅,並且中央政權與准格爾部落的穩定關係難以維繫,清王朝已經無法信任准格爾部落。由此,乾隆帝的出兵堪稱預防性打擊的經典。

需要注意的是,乾隆的主動出擊還有一個背景,就是清王朝在康熙、雍正兩朝的竭力治理下,積累了大量財富,能夠主動用兵不毛之地。可以說,乾隆之前、乾隆之後,清王朝幾乎不再具備主動用兵的能力和意願。因為,單單是維繫既有的統治秩序都已經讓王朝統治者不堪重負,更無力氣繼續收納領土和人口。

換言之,真正有可能收納朝鮮的只有乾隆朝,但是當時的清王朝有實力卻沒理由、沒必要收納朝鮮。

此外,關於擴張型政權,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蒙古帝國。蒙古帝國賴以生存的主要手段是戰爭和掠奪,他們以戰養戰、以戰養人(元朝時大量資源從內地運往蒙古草原)。這是封建社會之前的國家存在形式。例如,奴隸制社會的國家幾乎都是通過戰爭獲得財富和人口的。而清王朝顯然是封建政權的傑出代表,其財富生成方式不是戰爭,而是農業生產。事實上,擴張型政權雖然能快速擴張和崛起,但是其崩潰也非常迅速,只因一旦達到擴張極限,連原有領土和人口也可能難以維持。


清朝不收朝鮮的原因有三。

其一,起初明朝和朝鮮共同對付後金,皇太極曾為此數次親征。但那時他的主要敵人是明朝,所以不能過多地陷入對朝作戰,見好即收。特別是毛文龍被殺後,清朝無後顧之憂了,朝鮮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認清形勢,已做了臣屬。在這種情況下,他的主要精力是對付明朝和蒙古族。

其二。清朝成立後,以及甲午戰爭階段都有並朝鮮的議論,之所以沒有成型。前者是因為,朝鮮作為屬國已經千年,你無緣無故吞併,其他屬國會怎麼看?你的宗蕃關係如何維持?特別是清朝建國初在世人心中是不合法理的。

後者的主要障礙是列強,清朝本來就被人欺負,他們不可能允許中國緩過勁兒來。中國最有利的一次可能中興的時期是左宗棠活著的時候,左宗棠死後,清朝朝中無帥才,根本不行了。

其三,雖然唐高宗時期,新羅侵佔了朝鮮北部把屬於我國的領土納入朝鮮,但問題是,已經千年了,現在的國際法是分離六十年,當然這個我也是聽說,不知確否。咱們中國有民粹,有噴子兒,朝鮮似乎更多。現在如此,一百年前一樣如此。

所以就算沒人攔你,你付出多少代價?國際形勢一變,你在道義上,情理上都很難立足。當然能噴子會說無所謂,但這和居家過日子一樣,不可能關起門來,沒朋友沒交往。


從兩方面來講,一是朝鮮在明亡後對清形式上非常恭順,清朝沒有正當理由去吞併朝鮮。另外,身為外族的清朝需要用「德政」宣示合法性,因此也不能對朝鮮做出侵吞的行徑。

題目還問道,自古以來為什麼不吞併朝鮮,清朝南下前為什麼沒有滅亡朝鮮,在此一一作答。

對外擴張並不是無限度的,攻伐和統治都有成本,漢武帝舉全國之力征伐大宛國,死在路上的兵士民夫比死於沙場的還要多。唐朝攻滅突厥,也是在休養生息多年後才敢動念。

另外,歷史上也有政權對朝鮮半島用兵,但多半沒有好的結局。隋煬帝楊廣舉全國之力向當時的高句麗興兵,前後三次,跨度兩年,總動用兵力達三百萬,結果是兵力損失數以十萬計,死於期間的民夫不計其數。隋朝也因此大傷元氣,為日後的覆滅打下了伏筆。

隋亡後,唐朝希望收復「舊中國之有」,決定把征伐高句麗作為中國統一戰爭的最後部分。在長期的騷擾作戰後,唐攻滅百濟,後趁高句麗內亂之際於公元668年將其攻滅。朝鮮半島大部歸於中國。

唐朝滅亡後,異族崛起,天下四分五裂,直至南宋滅亡漢人政權也沒有收復北方的唐朝舊土,更不用提觸及朝鮮半島。元朝時,面對蒙古人的強大軍勢,朝鮮最終選擇歸附元朝,成為其附屬國。

驅逐蒙古人入主中原後,明朝試圖通過元朝降將招撫女真人。期間降將和高麗將軍李成桂交戰。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朝鮮高麗王朝在與朱元璋發生領土爭端之後謀划進攻遼東。將軍李成桂率近四萬人向遼東進軍。而他們的敵人——駐守遼東的明軍,剛剛打敗了納哈出的二十萬元軍。面對明軍,李成桂最終選擇回師,並掌握了朝中大權。之後廢黜末代國王,建立了李氏王朝。

李成桂建國後,制定了對朝事大的國策。

事大主義即小國侍奉大國以保存自身的策略。李成桂深知朝鮮半島國力遠不如明朝,因此以事大作為保全自身的策略。對明朝侍奉極為謙恭,甚至遣使請求明朝賜名,朝鮮王朝的國號即是由此而來。由於李成桂一直沒有得到明太祖的冊封,在上書明朝時仍然使用「權知高麗國事」,國號更改後則使用「權知朝鮮國事」。朝鮮史官對李成桂屢上書明朝的事件,則謂之「我太祖有百折不撓之毅」。

直至明亡,朝鮮和明朝關係相當和睦,朝鮮被明列為「不征之國」,朝鮮也定期向明派遣使節。而到「壬辰倭亂」時朝鮮被日本入侵,明朝舉兵擊退日本,光復朝鮮,之後依舊保持了屬國關係,沒有藉機吞併朝鮮。此役之後朝鮮上下無不對明朝更有感激之情。可是,從長遠來看,此役明朝儘管擊敗了日本,卻損害了明朝的國力,間接促成女真崛起。以至於朝鮮的肅宗國王都「內疚」地認為「皇朝之速亡,未必不由於東征」。

到後金崛起,女真人勢力逐漸擴張,皇太極稱帝之時,朝鮮因不堪後金的各種勒索令雙方矛盾激化。皇太極決心在登基伊始便征服朝鮮。史稱「丙子虜亂」,李朝孝宗李淏和哥哥李溰、弟弟李浚都被清軍擄到瀋陽,當了很久的人質。這些舉動帶來了長久的怨恨。

當時李朝上下皆視清朝為「犬羊夷狄」,私下稱清帝為「胡皇」,稱清使為「虜使」。除對清朝的公文賀表之外,一切內部公文,包括王陵、宗廟、文廟祭享祝文,仍用崇禎年號。

他們認為「我朝三百年來,服事大明,其情其義,固不暇言。而神宗皇帝(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再造之恩,自開闢以來,亦未聞於載籍者。宣祖大王所謂義則君臣,恩猶父子,實是真誠痛切語也」。

但幾代清朝皇帝勵精圖治,國力大盛,朝鮮沒有機會發難。之後明朝的反抗力量一一被消滅,台灣被收復後南明正式滅亡。

可以說,對於清朝的威脅,朝鮮一直是對清朝有所提防的。另一方面,由於入主中原的滿族是來自東北的異族,合法性先天不足,所以清朝對自身正統性的塑造不遺餘力:完整接受傳統中國的禮儀制度、尊奉孔子與理學。清朝對李氏朝鮮王朝的政策,與以上論述的正統性關係深切。李朝對中華的文化心態是慕華,始終拒絕承認清朝的正統地位。清朝一方面打壓朝鮮義理派,另一方面施恩籠絡,試圖取代明朝在其心中的崇高地位;但仍不忘提防。

而且從政治上來說,消滅朝鮮並不能比維持現狀對清朝更有利,以一個藩屬國來評價朝鮮,其侍奉無可挑剔,貿然進兵佔領,不僅要付出巨大的經濟和人員代價,也損害執政合法性。這才是清朝統治者最為注重的東西。


清朝不把朝鮮納入帝國版圖,主要是不收比收更有益:朝鮮自古就是難剃頭的夷族,隋煬帝唐太宗都沒解決,即便佔領也難有效管轄。朝鮮半島山多地少,人多排外。滿族和高麗人歷史上沾親帶故,清初對東洋西洋基本繼承明制,不對朝鮮用兵是朱元璋下過詔的,朝鮮和明清兩朝關係都不錯,把朝鮮納入朝貢體系,表懷柔恩澤顯帝國雄威,也順帶把朝鮮做其近鄰不安分的日本的緩衝區。


推薦閱讀:

西夏窯有官府瓷嗎?也需要研究揭秘
中國人取洋名和人名結構內涵的變化
歐陸風雲-多瑙與萊茵
王讓新,李 弦:歷史唯物主義作為新世界觀的出場邏輯 ——在當代哲學語境中重新理解馬克思
唐三彩枕的工藝特點和拍賣市場

TAG:中國古代史 | 歷史 | 清朝 | 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