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怕黑?
我克服怕黑的經歷常常和孩子說。我出生在70年代初,那個時候晚上是沒有什麼燈光的,家裡也是昏黃的小燈泡,我能夠記起很早的事情,印象中最初不怕黑,4-5歲時候到農村生活了一段時間,在傍晚吃飯時候大人們時常說起靈異的事情,我聽的很投入,於是我就怕黑了,80版的畫皮繼續加深我的害怕,但是無畏的解放軍形象和現實中的膽小鬼無法融為一體,對於自己的表現我有點生氣,不能容忍自己的表現,比如夏天的晚上全家在外面納涼,媽媽讓我進屋拿蚊香,這時候我很害怕,猶豫著進入黑屋,當拿到東西的一剎那飛一般逃出來,不過我出來後不單單是如釋重負,還有對自己害怕心理的不屑和回味,我回味到底怕啥,黑屋不過如此嘛。於是我重新進入房間,並自己規定要大搖大擺的進出,如果速度過快要罰再進去一次,雖然身上冒著冷汗但還是完成了任務。很久後一天我又被大人命令進去拿東西,這時候怕的程度已經大幅度降低了,屋裡很黑,憑記憶走到爸爸的畫案前坐下,眼睛慢慢適應了黑暗,看到桌上物件的輪廓,模糊中看到幾件奇怪的物品,拿來仔細一看是日用的尋常物件,於是摸摸這想想那,一坐就是很長時間,忘記了來幹什麼。這時候我看見媽媽進屋了,當時我腦子裡也不知道在想什麼,一動沒動,當媽媽摸摸搜搜走到桌前翻東西時,我好奇的問「你要找什麼?」,這一問不打緊,媽媽嚇得跳了起來,原來她等不到我,以為我跑出去玩了,所以自己進來找東西。經過這件事情,我發現在熟悉的環境黑暗不可怕,但是外面就不同了,我還需要加強膽量。我們家所在的學校禮堂從前是開公判大會的,很大很空曠而且破敗,校園裡有很多樹,特別是秋冬季節,晚上北風一刮,陰森森的,大人晚上都不願意走禮堂那條路,同時嚇唬我們說禮堂里有捉小孩的白鬍子老頭,於是這裡基本是孩子們的禁區,於是也成了我的目標,晚上我做好了充分準備,裝備有麻竿,斧頭和打火石的槍(能亮,上海知青送的),我發瘋一樣衝進禮堂大吼大叫,挑戰白鬍子老頭,轉幾圈後大搖大擺的出來了,此後的幾天我按時完成功課,心理獲得了極大的滿足,開始藐視黑暗。再然後就是操場後的墳場,因為解放軍的偵查員捉特務曾經去過墳場,我當然要去,學校的後門出來就是,於是同樣的信心同樣的裝備,我從一座墳跑上另一座墳,一連去了兩天,但是感覺並不好,不僅僅是害怕,好像很有其他的感覺,說不上是什麼,反正沒有成就感,我就不去了。於是練膽結束,那年我二年級,直到現在也不怕黑。
推薦閱讀:
※「兒子,千萬別幫老婆做家務!」爸爸寫的這封信火了
※生活在一個悲觀主義情緒的家庭,很壓抑,該怎麼辦?
※愛自黑的人,人緣都不會太差
※小米電視機和海信電視機哪個品牌好?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