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初二數學一直是三四十分,初三數學還能學好嗎?
實話實說有些困難,因為要改變的地方比較多。我比較想知道問這個問題時的心態是怎麼樣的,以及初一初二幹什麼去了。
「還能學好嗎?」首先「還想學?」
若是不想學,那就不用看了。先搞定想不想學的問題,初一初二沒弄明白的問題,繼續思考人生。等想明白了,也就不用再看了。
若是想學,那非常好!前面有座山需要你費點力氣爬過去。
其次「要好到什麼程度?」這個問題必須等弄明白,你的好和我的好理解起來可能一樣。所以要知道好到什麼程度才叫做「學好」。
按學習成績來說,是到70分算好?還是要到100分算好。若是70分,那你面前的是個小山坡。若是100分的,那你面前的可能就是泰山了。若是120分的,那你面前的可能就是珠穆拉瑪峰了。不同程度的好需要的準備是不一樣的。
若是能有所準備,面前的也不過只是山而已,總歸能爬山去,但先天條件不足的話,可能就無法上去了。
按照學習的目的來說,不看成績,能掌握學習的方法和學會怎麼學了,這也可以看做是「學好」。在我看來,這比分數更重要!
所以結合目前的情況,我們可以先把「好的程度」定為學會學習和最終成績是80分左右。
既然是「一直」,那就解決一直的問題。
1、在校一直不「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喜歡,那就改一改,「天天學習,好好向上」。
這下目標明確了,至於能不能向上就不用考慮了,只要做到前半句就行。
2、一直不記課本知識,一直不主動做習題,一直不去反覆做錯題,一直不去思考為什麼?那也改一改,有時間記一記課本知識,有時間主動做習題,有時間反覆做錯題,有時間思考為什麼?時間還是比較多的,像平時晚上,周末,放假,行程應該不是滿的,就說明是有時間的。
3、一直是30、40分不喜歡,也改一改,一直是丟了30、40分。很自豪嗎?找找你那丟分的原因,去解決掉,把一直變成有時就可以了。
實在不行,周末,假期參與團隊合作活動,請別人幫忙解決,不要單打獨鬥,辛苦了可能還沒效果。
所以想學好,一是想,二是學,三是好的程度。做到這些,成績80分還是可以達到了。若達不到的話,點擊關注,告訴我一下,我再教你方法。學習是就像蓋房子一樣,前面所學的都是後面的基礎,如果前面的學的不是很紮實,那麼在後期的學習中一定會感到吃力。
數學科目有它自身的特徵,知識點不是很多,比較系統,在追趕起來還是相對容易一些。之前就輔導過一個學生,小學數學基礎還不錯,初一、初二的時候沒好好學,數學就三、四十分,初三了才知道要好好學習,初三努力了一年,最後中考時,數學考了九十多分,也算一個不錯的成績。
只要願意去學,功夫下到,再加上合理的策略與方法,從三四十分提高到八九十分還是很有可能性的。
首先,首先去學習基礎知識,熟悉基本概念、定理,熟練掌握基礎運算,把基礎東西完全學好了,數學考及格是沒問題的。
中考雖然是綜合性考試,但是還是有側重點的,出題也是很有規律的,在複習中多去翻閱往年考試的試卷,分析考點分布、重點、難點,為複習提供方向。
模塊化複習,首先理解,記憶知識點,熟悉考點,題型,練習量一定要有,給自己定一個目標,在哪個時間段內複習哪些知識。
模考卷一定要做,一個禮拜做一套,做完之後分析試卷,找到自己的知識漏洞和薄弱環節,儘早彌補。
要做好錯題的積累和改正,對每次的錯題要做好反思,改正,分析錯誤原因和正確解答方式,不斷總結,提升和練習,爭取同樣的錯誤不要出現第二次。
希望這些建議對你有所幫助。
能!因為我上初二的時候數學期末考了二十分,然後認認真真的學了一個暑假,開學九十八分,一百二的題,然後高考的時候考了一百二十多,一百五的題。數學其實找對了方法蠻好學的,不要放棄,加油哦~
學好數學是能力的培養:
一、數學運算
運算是學好數學的基本功。初中階段是培養數學運算能力的黃金時期,初中代數的主要內容都和運算有關,如有理數的運算、整式的運算、因式分解、分式的運算、根式的運算和解方程。初中運算能力不過關,會直接影響高中數學的學習。在面對複雜運算的時候,常常要注意以下兩點:①情緒穩定,算理明確,過程合理,速度均勻,結果準確;②要自信,爭取一次做對;慢一點,想清楚再寫;少心算,少跳步,草稿紙上也要寫清楚。
二、數學基礎知識
理解和記憶數學基礎知識是學好數學的前提。理解就是用自己的話去解釋事物的意義,同一個數學概念,在不同學生的頭腦中存在的形態是不一樣的。所以理解是個體對外部或內部信息進行主動的再加工過程,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理解的標準是「準確」、「簡單」和「全面」。「準確」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質;「簡單」就是深入淺出、言簡意賅;「全面」則是「既見樹木,又見森林」,不重不漏。對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是知識的形成過程和表述;二是知識的引申及其蘊涵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思維方法。
記憶是個體對其經驗的識記、保持和再現,是信息的輸入、編碼、儲存和提取。藉助關鍵詞或提示語嘗試回憶的方法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記憶方法,比如,看到「拋物線」三個字,你就會想到:拋物線的定義是什麼?標準方程是什麼?拋物線有幾個方面的性質?關於拋物線有哪些典型的數學問題?不妨先寫下所想到的內容,再去查找、對照,這樣印象就會更加深刻。另外,在數學學習中,要把記憶和推理緊密結合起來,比如在三角函數一章中,所有的公式都是以三角函數定義和加法定理為基礎的,如果能在記憶公式的同時,掌握推導公式的方法,就能有效地防止遺忘。
三、數學解題
學數學沒有捷徑可走,保證做題的數量和質量是學好數學的必由之路。保證數量就是①選准一本與教材同步的輔導書或練習冊。②做完一節的全部練習後,對照答案進行批改。千萬別做一道對一道的答案,因為這樣會造成思維中斷和對答案的依賴心理;先易後難,遇到不會的題一定要先跳過去,以平穩的速度過一遍所有題目,先徹底解決會做的題;不會的題過多時,千萬別急躁、泄氣,其實你認為困難的題,對其他人來講也是如此,只不過需要點時間和耐心;對於例題,有兩種處理方式:「先做後看」與「先看後測」。③選擇有思考價值的題,與同學、老師交流,並把心得記在自習本上。④每天保證1小時左右的練習時間。
保證質量就是①題不在多,而在於精,學會「解剖麻雀」。充分理解題意,注意對整個問題的轉譯,深化對題中某個條件的認識;看看與哪些數學基礎知識相聯繫,有沒有出現一些新的功能或用途?再現思維活動經過,分析想法的產生及錯因的由來,要求用口語化的語言真實地敘述自己的做題經過和感想,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以便挖掘出一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思維方法;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元歸一。②落實:不僅要落實思維過程,而且要落實解答過程。③複習:「溫故而知新」,把一些比較「經典」的題重做幾遍,把做錯的題當作一面「鏡子」進行自我反思,也是一種高效率的、針對性較強的學習方法。
四、數學思維
數學思維與哲學思想的融合是學好數學的高層次要求。比如,數學思維方法都不是單獨存在的,都有其對立面,並且兩者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相互轉換、相互補充,如直覺與邏輯,發散與定向、宏觀與微觀、順向與逆向等等,如果我們能夠在一種方法受阻的情況下自覺地轉向與其對立的另一種方法,或許就會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比如,在一些數列問題中,求通項公式和前n項和公式的方法,除了演繹推理外,還可用歸納推理。應該說,領悟數學思維中的哲學思想和在哲學思想的指導下進行數學思維,是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方法。
只要我們重視運算能力的培養,扎紮實實地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學會聰明地做題,並且能夠站到哲學的高度去反思自己的數學思維活動,就一定能把數學學好
能!我上初中的時候,學校不怎麼好,每次考試都把前50明寫在一張紅紙上,開家長會擺在門口,每次有我都沒有他,根本就沒有人知道他是誰,都初二下學期了他突然就冒出來了,而且直接衝進了前5名,他說他一天像精神病似的就知道學習,初中畢業只有3個人考上重點高中,就有他一個,太神奇了!
當然可以,只要你努力,這個暑假把九年級的數學好好補一下,然後有時間就把七八年級的給好好看一看,多在網上找一些題或者是自己買一些資料在家寫一寫。而且不是發了暑假作業嗎,也可以自己好好在家做一做,
能,從翻書本,先找到這一路過來的學習數學的邏輯主線,只做最基本依附在邏輯主線上的簡單課後題或例題。大概需要兩三個月時間你就能夠學完整個初中數學。但是,要應付中考,你就需要做大量的複合題。建議你收集一百份近些年中考試卷和模擬試卷,自己邊做邊研究出題人的各種花樣,數學拿高分是很容易的。
你問的不是廢話嗎? 學不好完全怪你不努力。我之前初一英語45.50,初二為了不拉分,考的70左右(其實還是拉分),初三,為了中考還有失戀的不爽,硬是學到了100分。 多抓基礎,光基礎都有80多分,再抓中等題,然後難題會寫第一問就好了。
跟我小孩一樣的情況,初三一年分數到了100多,自己學的,沒找老師,中考基礎題有100分,只要這部分分數拿到手,難題稍微得幾分,那就很不錯的啦。
我把各科學習經驗分享在我的頭條號里,家有中考生的朋友關注一下吧。
首先肯定能學好,但是需要比別人更加努力,初一是數學的基礎,初二是重點和難點,尤其是初二下學期,初三上學期也有重點和難點,到了初三下學期到了總複習了,所以把握好這個時機,你一定會能學好的。
推薦閱讀:
※python 高級函數
※數學題編成的兒歌,你的孩子聽過嗎?
※【Numberphile】數學魔棒
※利用ComplexHeatmap繪製熱圖(一)
※【數學】美術館最少需要多少個守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