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跟土豆有什麼共同點?
有這樣一個故事。英國經濟學家羅伯特·吉芬對愛爾蘭的土豆銷售情況進行研究時發現,在1845年愛爾蘭發生災荒的時候,土豆價格上升,但是土豆的需求量卻反而增加了。這一現象在當時被稱為「吉芬難題」。這類商品後來被稱為「吉芬商品」,這類商品的需求量與價格成同方向變化,也就是價格上漲,人們買的反而更多,價格下跌了,人們反而不買,如果畫成圖像的話,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線就是自左到右向上傾斜的。我這麼一說大家應該就有印象了,電視中經常有這樣的場景價格標低了,人們覺得質量差,反而不會買。把價格標的很高,反而被消費者青睞。
什麼東西價格越高,人們越瘋狂的買呢?我想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比特幣了。比特幣的價格走勢和人們的購買行為,說明了它的本質上是一種「數字資產」,大家注意了,我在說「數字資產」的時候是帶引號的,其實我個人是不太願意用「資產」來定義比特幣的,因為目前來說,它更像是個投機品。這兒我只是想說,資產與一般商品的「需求規律」是不一樣的,我們前面說的需求規律描述的是一般商品,隨著價格上升,人們需求量會下降。但是在投資品市場,有兩類人,一類人是投資者,奉行價值投資理念,認為投資品的價格會回歸價值,所以他們採取的是高拋低吸的操作手法。但還有另一類人,是投機者,他們不在乎價格水位,只在乎價格還會不會漲,只要會漲,哪怕已經是被高估的狀態,他們仍然買買買。
最典型的就是股市了,有一個說法叫「買漲不買跌」,這就是跟「需求定理」相反的。還有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去年國慶節的時候,聽一個朋友說,在國慶之前看房的時候,一直猶豫著沒買,國慶節出去旅行一趟,回來漲了20萬,毫不猶豫的簽了合同。這一年的辛苦工作積攢下來的錢,算是沒了,說著都心疼。但是看到簽合約之後,房價還在漲,心裡也就踏實了。
所以,需求定律有它適用的場景,也有其應用的前提,它在吉芬商品和金融資產上就可能失效。但是對於普通商品,它仍然是成立的。
對於該問題的更多詳細分析,可以參考我們在喜馬拉雅app上推出的《復旦名師團的經濟學課》。
推薦閱讀:
※比蘋果還賺錢的中國公司:納稅額是華為15倍,近4億人幫它賺錢
※如何精準把握分時圖買賣點,依靠這幾點輕鬆成為「看盤高手」!
※「科技合作共同體」,銀行業變革的下一站?|商業封面
※9月3日比特幣及部分幣種行情解析
※風雨過後,能否有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