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孩子得了霰粒腫必須要做手術嗎?


霰粒腫,學名叫瞼板腺囊腫,通俗來說就是眼皮上長了個囊腫。多發於1-3歲的兒童,1、2月齡的嬰兒也會出現。隨著年齡增加,4、5歲以後發病率開始下降。此病進展緩慢,短則幾周,長則可達數月,甚至更久,且容易反覆發作,因而成為很多家長的煩惱。

除了適當熱敷,促進自行吸收外,寶寶霰粒腫破口的地方要用抗生素眼膏,有助於炎症的消散。

調整飲食,營養過剩和挑食是誘發兒童霰粒腫的誘因之一。因此,飲食方面要清淡,盡量少吃甜食,多吃果蔬、多喝水、少吃太油膩的食物,盡量清淡些。喝奶粉的寶寶可以沖淡一點,也就是比標準多加點水。母乳餵養的寶寶,媽媽飲食也要注意不要過於豐盛。

定期複查,對於反覆發作的霰粒腫,家長應該定期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有以下情況需要遵醫囑手術治療。

皮膚型的,這類霰粒腫即便經過一段時間紅腫消退,也會留下疤痕。

較大結膜面的,長時間不能消退的。包塊長時間的壓迫眼球,會造成散光,影響視力;形成肉芽腫的,寶寶會有異物感,肉芽暴露在外也影響外觀。


我家寶寶一歲半了,下眼瞼長了個霰粒腫,已經一個多月了,剛發現時,就只是鼓出一個包,不痛不癢,但無論摸什麼葯,就是好不了,反而越來越腫,到醫院一檢查,醫生竟建議動手術,而且還是全麻......

「我聽著害怕就沒去做,現在長到外面來了,怎麼辦?」「不就長了個針眼,怎麼還要住院?」這位寶媽補充道。

霰粒腫,在眼科門診中很常見,多發於兒童,也是一種容易被家長忽視的眼疾。

霰粒腫

叫瞼板腺囊腫,通俗來說就是眼皮上長了個囊腫。此病進展緩慢,短則幾周,長則可達數月,甚至更久,而且容易反覆發作。

是由於脂肪顆粒堵塞了瞼板腺開口引起的炎症,分為無菌性和有菌性:無菌性一般沒有疼痛感,但很多是因為感染細菌引起了急性炎症,這類的霰粒腫,是有疼痛感的。

霰粒腫是需要及時治療

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有以下危害:

容易反覆感染,引起炎性霰粒腫;

晚期所形成的肉芽腫可在眼瞼皮膚留下瘢痕,影響外觀;

大的霰粒腫可能壓迫眼球引起散光。

據武漢晚報訊(記者唐智峰 通訊員 裴霓裳)1歲5個月的童童(化名)因為霰粒腫沒有及時醫治,導致眼皮經久不愈破潰留疤。「早知道就早點手術了,」昨日,童童的媽媽懊惱不已。

家住廣水的童童,兩個月前,右眼上眼皮長了小紅包,不痛不癢,媽媽沒有太過在意。一周後,童童眼皮越來越腫,摸上去還有個疙瘩,家人這才著急,帶她到當地醫院檢查。聽說需要手術治療,童童的父母想著孩子的情況可能會自己好轉,不願手術。

童童右眼皮上包塊越長越大,破潰並有膿性物流出,家人這才著急地把她送到眼科專科醫院。經過檢查診斷為「右眼瞼腺炎並機化」。通過右眼瞼板腺囊腫切除術,童童眼部外觀才得到一定恢復。

很多小孩在確診為霰粒腫時,家長們都容易誤認為是長「針眼」了,只要多熱敷,過段時間便會自行好了。

但霰粒腫和「長針眼」是不一樣的!

「長針眼」是麥粒腫。

麥粒腫,也稱為瞼腺炎,是細菌(常見為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瞼腺體的急性炎症。

有個簡單的辦法鑒別麥粒腫和霰粒腫:

麥粒腫是急性炎症,通常一周之內就好了;而霰粒腫病程很長,往往持續幾個月,甚至一兩年。

針對治療「霰粒腫」,較常見的方法有三種:

1熱敷

在霰粒腫早期,可以採用熱敷方法,這能幫助促進眼部血液循環,是有好處的。

2用藥

霰粒腫合併感染時候,醫生需要用藥,促進炎症吸收消散。

3手術

以上兩種是保守治療,但保守治療無效就應手術,但因患兒年幼無法配合,同時需要全麻下進行手術,這需要家長和醫師的積極配合,保證術前準備和術後護理工作的實施。

小孩手術一定要「全麻」嗎?

說到手術,尤其是「全麻手術」,很多家長就憂心忡忡:害怕會影響孩子智力......其實不用擔心,霰粒腫是一個小手術,如果是成人,可以選擇局部麻醉手術。

但小孩往往不能很好的配合,一般醫生都是建議全麻手術治療。因為,小孩子往往不能很好地配合,如果哭鬧,容易手術出血更多甚至可能誤傷眼睛等情況。

當然根據不同的情況,有些也可以選擇局麻,但局麻容易對孩子造成心理創傷。

手術只需要這簡單的3步:

① 從皮膚面或結膜面切開

② 把堵塞在裡面的內容物掏出

③ 周圍囊壁剪乾淨,結束

現在的全麻技術已經發展的比較成熟了,目前也沒有證據表明全麻會對孩子的智力發育產生影響。所以請廣大家長放心!


希望希瑪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歡迎關注頭條號【希瑪愛眼】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如果您有眼科疾病等相關問題諮詢,歡迎私信。


嬰幼兒瞼板腺囊腫形成的原因還不是十分確切,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較為可能的原因是眼瞼的慢性炎症, 如患結膜炎或瞼緣炎時引起腺體排泄口阻塞,腺體分泌物不能正常排出而發生瀦留淤積,刺激腺體及周圍發生慢性炎性肉芽腫性改變; 還可能與腺體分泌功能旺盛有關。所以,雖然有一些預防性的建議,比如建議患兒少揉眼睛什麼的,但這種建議究竟有多大價值就難說了。

瞼板腺囊腫病程進展緩慢, 表現為眼瞼皮下圓形腫塊, 大小不一。小的囊腫經仔細觸摸才能發現,可致使眼部皮膚隆起, 但與皮膚並無粘連。大的瞼板腺囊腫腫塊可壓迫眼球,甚至產生散光而使視力下降。與腫塊對應的瞼結膜面,呈紫紅色或灰紅色的病灶。一般無疼痛感,腫塊也無明顯壓痛。小的囊腫有可能自行吸收,但多數長期不變,或逐漸長大,質地變軟。如任其發展則可能自行破潰後, 在眼瞼形成瘢痕, 這就是「

疤瘌眼」。現在由於醫療條件好了,幾乎沒有這樣的情況,但在我小時候的農村,差不多每個村子都有一個這樣的疤瘌眼,不知道我們村的那小子現在怎麼樣了,應該也娶妻生子了吧。

很多家長在告知需要手術治療時,往往對手術心存顧慮,希望可以經非手術治癒,目前雖然有一些保守治療的措施,但總體上就治療效果來說遠不能與手術相提並論,更別說替代手術了。值得探討的細節是,這雖然是一個眼科的門診手術,但有學者提出這樣的方式容易對孩子造成心理創傷,因此建議進入手術室在全麻下進行手術治療。這種擔心可能並非多餘,只是治療費用無疑將會大大增加了,在小兒醫保還未覆蓋的地區,經濟負擔也還是個不得不考慮的因素。不過這次手術似乎沒對憨憨造成什麼心理陰影,她現在已經四歲了,翻看當時手術後拍的照片時,她還會說:「爸爸,當時我做完手術,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像一個小海盜似的,是吧。」

只是燕子偶爾會對這個瞼板腺囊腫的病因耿耿於懷,我對她說:「我不是都告訴你了么,是瞼板腺腺體排泄口阻塞,腺體分泌物不能正常排出而發生瀦留淤積造成的。」她問道:「那怎麼別人家孩子不得,偏你的孩子得,你敢說沒有你的遺傳因素么?」「這……這個嘛……」我支吾道,「這個提法,暫時沒有確切的證據支持呀。」

《時尚育兒》雜誌,為孕、0~3歲家庭提供權威育兒、生活消費指南,點擊右上角關注。


我女兒現在四歲半,三歲時得了霰粒腫。先是去推拿控制住了大部分,然後一直堅持熱敷,現在沒有褪盡,但是不影響生活。去醫院複查也說既然控制住了就不需要手術。朋友家鄰居據說手術了還長,所以也不想去手術!


霰粒腫又稱瞼板腺囊腫,中醫名為胞生痰核。是瞼板腺的排出管道阻塞,腺體分泌物滯留在瞼板內,形成的一種慢性炎症性腫物。本病多見於兒童及青少年,無大痛苦,不影響視力,有自愈傾向,預後良好。 [臨床表現] 患者可無任何不適,或有重墜脹等不適感。本病病程進展緩慢,患者來診時患病往往已數周或數月。多發生在上瞼,可單個也可多個先後出現,常緩慢長大,橋樑少數有停止生長或自愈者。檢查時,大者可在皮膚面見結節隆起,觸摸皮膚面有黃豆大或綠豆大小的腫塊,質地較硬,無壓痛,與皮膚無粘連,邊緣清楚。翻轉眼瞼,可見患處結膜呈紅色、紫紅色或灰色。 有時病變進展到一定大小,可自結膜變色處破潰,排出膠樣內容物,腫塊變小,但逐漸產生肉芽組織,形成息肉樣物,此時患眼有摩擦感,並刺激結膜,產生分泌物(眼眵)。霰粒腫有時發生繼發感染,癥狀、體征與麥粒腫相似。

1.瞼板腺上小腫物,病程較長、無紅腫、無痛,邊界清楚,與皮膚無粘連,即可作出診斷。

2.應注意與下列病鑒別(1)瞼板腺癌:瞼板上腫物發生在老年人,或手術刮除後在原處複發,應考慮本病的可能。 (2)霰粒腫繼發感染與內麥粒腫的鑒別:前者先有無痛不腫的結節或腫塊,日後才有紅腫痛的癥狀。而後者起病急,紅腫痛結節同時出現。

1.中醫多從痰濕內聚,痰熱阻結論治處方,但療程長、收效慢、效果差,病人也難以堅持,故目前較少以內服中藥治療者。

2.臨床常作霰粒腫切開刮除術,有立竿見影之效。由於切口在結膜面,術後無瘢痕,安全、無礙美觀,易於被人接受。

3.對於懼怕手術又不願長期服中藥者,可試行霰粒腫囊腔內注射強的松龍,有報告效果良好者。

4.霰粒腫繼發感染時,應按麥粒腫處理,炎症消退後,最好做手術切除


推薦閱讀:

生了女兒,我為什麼要更加努力?這位媽媽的回答戳心了
寶寶很久不嗯嗯……便秘?未必!
嬰兒大便顏色常識,掌握這些知識寶寶健康不用愁!
22個月寶寶發育指標:寶寶開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寶寶拉綠色便便的各種原因,你都了解了嗎?

TAG:健康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