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現在的人還在乎嗎?
兄友弟恭,父慈子孝。是中國傳統倫理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最經典的說詞是「父子和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今天的人都信奉『家和萬事興』。或綉金匾懸於廳堂。或踐行於兄弟父子。
《增廣賢文》與《育兒經》中曾曰,打虎還要親兄弟,上陣只有父子兵。這是前人總結出來的,危難之時,存亡之秋只有父母兄弟會不顧一切捨生相顧。兄弟一奶同胞,是天然的同盟軍,在這裡我說兩個例子,
我母親有兩個親舅舅,在抗日戰爭最艱難的時期,也就是日本鬼子攻打湖南的時候。國民政府攤派他家抽一丁,扛槍打鬼子,依慣例留兄去弟。況母親的大舅已是五個孩子的父親,而小舅婚後尚無子嗣。但母親的大舅卻毅然決然地堅持自已去,留弟弟在家中。抗日戰爭勝利啦,解放戰爭結束了。台海解禁三通啦,母親的大舅仍然沒有回來,家中的小舅撫育五個侄子侄女成家立業。還不乏優秀者,有工廠的廠長,有工廠的技師,有黨校的教授。
我祖父的妹夫,也是我姑奶奶的愛人,顧及弟弟年青及社會經歷不足也替了弟弟的丁去了抗日的前線。拋下了我年青的姑奶奶和年幼的兒子與襁褓中啞巴的女兒。那是四零年的事。二0一六年,我九十多歲的姑奶奶在望穿秋水,望斷人生都沒盼到我姑爺爺的回歸,去了天堂。
希望集團他們最初是兄弟創業,成為中國當代最好的兄友弟恭的典範。
兄友弟恭是我們文化的基因,社會在發展,時代在變化,給兄友弟恭注入了新的內涵。五湖四海皆兄弟,誠信,道義,博愛是兄弟的情義,更是人間的大道。2016年春節晚會佟鐵鑫與楊洋一首《父子》很好地闡釋了當代父慈子孝的角度與觀念。
心裡有滿滿的愛,可是說不出,無論你的繁華蔓延到何處,不要忘記腳下的泥土,只能望著你遠去的腳步,給你我的祝福,我怕自己有一天蒼老,成為你的袍衭。你是世上唯一的男人,讓我牽腸掛肚,我會在你身傍攙扶,就像你帶著我走出人生第一步。
兄友弟恭,父慈子孝,是構成和諧社會最本原的基礎,也是人生親情追求的最高境界。當然在乎,必須在乎,不在乎坑的是自己。
一、兄友弟恭,父慈子孝,並不是一種簡單的要求,而是對人處理事情的一種高度凝練的概括。就是說你應該這樣做,你不這樣做,會導致你的家庭不和睦,不和睦就不興旺,不興旺你個人就無法發達。而不是你不這樣做,比人就怎麼制裁你。
二、反觀其他方面。有很多人不認為這是生活經驗,而是道德要求,其實不然。比如婆媳和睦,一些人不認同。但反過來害的是你自己。你家婆媳關係不和睦,你家就天天鬧的雞飛狗跳。就不興旺,最後害的還是自己這個家。害了這個家,就害了這個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
三、有很多人總是問老祖宗這些要不要遵守,其實,這不是老祖宗提的要求,而是生活經驗。沒人要求你遵守,但是你不遵守,你自己就要吃虧。
綜上,這些東西是一定要在乎的。
有的人可能會錯誤的覺得,現在那還有什麼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現在這個社會只是衝刺著金錢的味道。現在離婚的比結婚多,如果有孩子,這也只是他們的負擔,父慈子孝還存在嗎?為了自己的利益,管你是親兄弟還是鐵哥們,此時只有自己那還有別人。兄友弟恭還在嗎?
從很多現象來說確實不在存在。但任何事都有雙面性,在完美的人,也會有厭煩的時候。當看著病重的父親躺在床上,覺得不管花多少錢都要把他醫好。開的公司破產了,債主天天上門要債,是大哥一次次把他們抵擋在門外,鼓勵自己,支持自己。總的來說兄友弟恭,父慈子孝才是我們生活的核心,社會才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題主,這個話題說的也是一些人現在的人的迷茫,我們可以調過來看一下你的問題,現在的人在乎什麼呢,也許你看到的是現在的人都唯利是圖,這是一個不可爭辯的事實,畢竟天下嚷嚷皆為利往,不可直視的是陽光和人心,但是不要只看事物灰暗的一面,孔雀開屏我們要看正面,正能量的一面,很多時候我們覺的不澄明,是心灰暗,回到題中你說的仁孝的精神,這不是你我提出的,是我們必須持守的精華,在這大是大非面前,相信人們都是清醒的。
當然在乎,別聽那些儒黑忽悠,他們可不是真為你的家庭好,為國家好,他們只是發些憤世嫉俗的話,吸引些眼球,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甚至不過是通過罵儒家罵孔子來當做獲取某些勢力認同的投名狀。如果你真以為儒家所講的倫理道德是愚民的,那麼恭喜你,你已經成功被儒黑愚民了!
推薦閱讀:
※有沒有什麼東西是屬於你自己的?
※流浪在街頭的我,想你了,以此為意境寫一首詩?
※離別頻舉三杯酒、下聯.怎麼對?
※自古以來是否感情最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