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有些人不喝鐵觀音了?
說起鐵觀音,我家從事這一行業也有三十幾年了。
我的父親制茶也有三十幾年。我記得鐵觀音在2005~2010的茶業市場上還是非常緊俏的。
當時我老爸做的茶在我們村也算是村裡的佼佼者了,秋茶几乎每斤價格都上500+,最少也有一二百,我家的茶製作到最後一道烘焙工序的時候已經有許多茶商擠在我家門口搶購,甚至有些茶商不要我們做好就稱好直接買回去自己加工。村裡許多人也實現了脫貧(當時幾乎每戶每年收入達10萬左右)。但也僅僅是因為那幾年而已。
在嘗到甜頭後,幾乎每家每戶都把賺到的錢用於擴產,甚至以前的菜園都不再種菜,直接改種茶,但卻沒有人去關注品質,為了提高產量過量使用化肥農藥,導致農殘超標,在很多媒體包括央視的曝光下,結果已經不用猜了。
2010~至今,鐵觀音確實沒落了,以前茶商爭先搶購的畫面也只留在當時的記憶里了,現在的茶農制好的茶甚至需要自己拿出去到城市賣,就是背著幾十斤茶走在商店街上叫賣推銷,只要看到商鋪里有放茶盤,就推門問老闆需不需要喝茶。以前幾百一斤的鐵觀音現在20、30一斤比比皆是。
我父親一再堅持製作有機鐵觀音,茶商品嘗後竟然說味道比不上那些使用超標農藥化肥的茶,回家後老爸跟我講起這些事,我怎麼想都理解不了現在的市場,真的太複雜了。
畢業後到城市工作,我老爸來看我也順便帶了幾十斤鐵觀音出來賣,當時我請假了一天。於是我就跟著我爸爸體驗賣茶,老爸背50斤,我背30斤,到了建材市場,我就默默跟著他。過程是很辛苦的,全靠運氣,一般問店鋪老闆需不需要,老闆們都非常不耐煩。也有好的愛喝茶的會買幾斤。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我們當時進了一家賣水管的推銷,當時也有幾個店裡的工人和顧客。我父親問,老闆,需不要鐵觀音。老闆非常大聲說:「現在這個時代誰還喝茶,都嘛喝咖啡。」快出去吧!不需要!旁邊的人還附和嘲笑。出來時老爸一句話也沒說,但我知道他此刻的心情是怎樣的。父親用心做了三十幾年的茶已經成了一位茶業職人,卻得不到該有的尊重。
哦,我想談談我的切身感受。
在7.、8年以前,鐵觀音很出名的,我家武夷山也是生長茶葉的原產地,產武夷岩茶,武夷山大紅袍、肉桂等茶葉。
當時我在外省上班,去出差時,很多省市的人都知道福建安溪鐵觀音出名,他們也買了喝,我自己也買鐵觀音喝,茶很清香,有點甜,茶湯淡淡的。
後來我回老家做事,開始剛接觸武夷岩茶也喝不習慣,有點火功味,茶湯濃,開始感覺有些苦。
喝了半年後,就喜歡上了武夷岩茶,因為茶氣香,茶湯醇厚,火功霸道,我就自己也從事製作武夷岩茶,武夷山野生大紅袍,高山野茶等。隨意武夷岩茶知名度的提高和品質的保證,現在喝武夷山野生大紅袍和武夷岩茶的人越來越多了。
這麼說吧,鐵觀音綠茶等適合口感偏淡的人喝。
武夷岩茶適合口感偏重的人喝。
就像有的人愛吃生鮮,有的人喜歡麻辣口味。
武夷岩茶因為濃,有提神解乏,去濕氣這效果很明顯。
我最先喝茶也是鐵觀音。原先在晉江國內某大型男裝品牌上班。總經理喜歡與我們搞IT的聊天,又是他直管的部門,經常晚上9點左右叫我們去他辦公室喝茶聊天,一聊到12點多。從那時就喝上了。鐵觀音一直是很多閩南公司在全國開分公司必備的茶。在原先的分公司,就是以鐵觀音居多,偶爾會有些紅茶與各地綠茶。現在閩南以外的人喝的確實比以前少了。我們出差,也發現各地客戶漸漸喝茶的多了不少。現在我與一個同事也做濟南第一茶市做茶了,做福鼎白茶。白茶漸漸的消費群體也多了。主要是現在選擇多了,普洱、紅茶、黃茶、黑茶、綠茶等等,只要你喜歡,就是好茶,所以鐵觀音沒有以前那麼受熱捧了。
大叔我是一個地道的茶農,有種植鐵觀音也有岩茶,關於茶葉或許還有那麼這點發言權。
先談一下個人喝茶的感受。
我最早喝的茶是鐵觀音,那時候感覺茶真不好喝,苦苦的,澀澀的,還不如白開水。
後面喝多了,才喜歡上。結果呢,又開始喝岩茶,第一次感受和喝鐵觀音差不多,甚至更糟。但是喝多之後,發現岩茶比鐵觀音更有勁,更帶感,後來就不愛喝鐵觀音了!
應該有些朋友和我有著相似的經歷吧?
如果總結一下,大叔認為越來越少人喝鐵觀音的原因有這麼幾點:
1、隨著茶葉品種的增多以及市場的變化,越來越多的茶葉出現在大眾視野。鐵觀音雖然還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但是影響力逐漸在減少,人們不僅願意,也想要嘗試其它的茶葉。
2、隨著生活的變化,人們開始喜歡刺激又重口味的東西,喝茶也不例外。喜歡追求重口味,所以今年黑茶又開始崛起,岩茶也迅速闖入大眾視野。而鐵觀音比較清淡的口感,自然選擇的人就少了。
我是福建人,曾在閩北和閩南工作過,喝了二十多年的茶,差不多有五年左右鐵觀音,後來放棄了,改喝其他的茶。現純粹以個人多年喝茶的感覺,試著回答題主的問題。
鐵觀音是我國著名的名茶,屬於烏龍茶中的一種,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屬於半發酵茶類,鐵觀音獨具「觀音韻」,清香雅韻,沖泡後有天然的蘭花香,滋味純濃,香氣馥郁持久,有「七泡有餘香之譽 」。鐵觀音市場主流分清香型和濃香型,特點如下:清香型鐵觀音:清香型口感比較清淡、舌尖略帶微甜,偏向現代工藝製法。清香型鐵觀音顏色翠綠,湯水清澈,香氣馥郁,花香明顯,口味醇正。由於新茶性寒,不可過多飲用,否則會有一定程度的傷胃、失眠。濃香型鐵觀音:濃香型口味醇厚、香氣高長、比較重回甘,是傳統工藝炒制的茶葉經烘焙再加工而成產品。濃香型鐵觀音具有「香、濃、醇、甘」等特點,色澤烏亮,湯色金黃,香氣純正、滋味厚重,相對清香型而言,濃香型鐵觀音性溫,有止渴生津等功效。
1995年到2005年十年左右時間,鐵觀音風靡一時,請客送禮都是以鐵觀音為主,到哪兒都喝的都是它,2005年以後,發現身邊的朋友喝鐵觀音的逐漸少了起來。為什麼改喝其他的茶,總結起來不外乎這幾點:
1、鐵觀音喝多了傷胃。以中國人待客之道的傳統,現在來人了光倒杯白開水的應該很少,尤其是現在很多人休息時間喝茶的更多,無論是不是節假日,朋友熟悉人一坐都是二三個小時,沒有三五泡茶解決不了問題;上班族有什麼人來辦事也首先泡杯茶,一來二去,容易喝多,倒致胃受不了,也容易醉茶。曾笑稱閩南很多人出門提一小壺、泡上濃濃的茶,邊走邊啜一口的人為「鐵胃」。再一個是酒後喝茶的人也比較多,親朋之間,酒上泡上幾泡茶的人也很多,此時如果喝全發酵的茶會好受些,再喝鐵觀音就感覺會雙重傷胃了。
2、鐵觀音口感比較清淡,不如黑茶、岩茶濃郁。人越到了一定年齡口味會變得更重些,如果不是幾千元以上的鐵觀音,沖幾次水其香氣和口感會減弱很多,而黑茶、岩茶類的雖然沖水的次數多了也同樣存在,但是至少在顏色上即視感不同,所以心理作用也不同。
3、在鐵觀音風靡一時的時候,湧現出很多以次充好,價高質次的無良商家,還有很多是非主產地的茶葉以相同的工藝製作,冒兗正宗鐵觀音,無疑破壞了市場規律。
鐵觀音也有全發酵的,泡出的茶湯類似黑茶和岩茶。據說是老茶農自個兒喝的,十年前,曾有安溪朋友送我一些,喝後感覺相當正宗,想再向朋友要些時,朋友直接告訴我喝不起,至少要1.8萬元一斤。哈哈,不知是否如此,還請安溪的朋友批評指正。
其實,現在喝鐵觀音的並不少,我現在還喝鐵觀音呢。
那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
那主要是因為你依照你對你周圍的觀察所得出的結論。但,你所觀察到的區域畢竟不能代表全國,所以,你的認識是有局限性的。
我個人認為,喝茶是一種習慣。有人喜歡喝紅茶,有人喜歡喝綠茶,而有的人是什麼茶都喝,還有什麼茶都不喝的。
習慣於喝鐵觀音的茶友很多,他們一般都會鍾情於喝鐵觀音,你要讓他們喝普洱,他們反而不願意接受。所以,他們的習慣很難改變。
據說,鐵觀音在一些地方的銷量還不錯,精品茶還很難買到。由此說明,喝鐵觀音的人還很多呢!
謝謝邀請,歡迎關注【不正經的評茶師】
前些年鐵觀音盛行,在記憶中,過節送禮、待客,必定是鐵觀音。當這個茶需求量變大時,各種問題也就出現了,所以導致很多人對鐵觀音印象不好。
1、農殘超標
以前有些茶農在沒有受到約束的情況下,為了節省成本而違規使用中高毒的農藥,以致農殘超標,損害了大家的健康。而且鐵觀音農殘經過媒體的曝光,放大了茶葉農殘的影響,以至於大家現在對鐵觀音農殘仍然心有餘悸。
現在政府對使用農藥都有很嚴格的規定,控制在標準範圍內,而且茶葉農殘不等於茶湯農殘。噴施於茶樹的農藥是大多為脂溶性農藥,並非水溶性,脂溶性農藥不溶於茶湯。如果不放心也可以選擇大品牌茶企,安全性保證。
2、香精添加
鐵觀音的香氣來源於其樹種與製作工藝,一部分低檔劣質茶,本身樹種品質差,香氣不好,不良商家就會通過香精添加提香。化學香精對人身體有嚴重的危害,一般人對香精茶的分辨力沒有那麼高,所以對鐵觀音望而卻步。
3、傷胃
鐵觀音分濃香型與清香型,很多人喜歡清香型鐵觀音的蘭花香氣,但是清香型鐵觀音又分很多種(如下圖),其中拖酸、消酸、消青的鐵觀音,對胃腸是有傷害的。有人說喝鐵觀音喝傷了,其實就是這個原因。
還有一部分茶不是鐵觀音的樹種,因外形、香氣等與鐵觀音相似,但樹種本身沒有鐵觀音的好,這種茶不但不耐泡,刺激性物質還多,長喝胃也會不舒服。
現在的人們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更加關注,除了考慮農殘、香精等問題,還會根據季節、身體等去選擇適宜的茶,而且目前茶品種增多,大家的選擇多了,也不再局限於某種茶了。
我是一個不正經的評茶師,最擅長正經評茶!
能求個小小的關注嗎?
一起看茶、品茶——
目前福建泉州鐵觀音如果想要喝的舒服話,那價格會比較高,這個泉州人做生意比較精明,也有一定的關係,把鐵觀音價格炒作的比較好。入門級的鐵觀音也就是我們福建人說的所謂的工作茶一斤都要兩百以上,那對我來說主要鐵觀音不耐泡,最多在7泡左右就需要換茶葉了,泡沒幾下又要洗茶杯,又要換茶葉,很累的。反觀武夷岩茶和漳平水仙入門級的在80左右,一般都可以泡到12泡左右,而且從口感上來說也不輸鐵觀音,所以我個人來說從經濟的角度和泡茶人反覆的燒水,反覆的泡茶,岩茶和水仙比較輕鬆點,福建人做下來就是泡茶,抽煙,你想想,一天坐在那泡茶,幾個小時,你鐵觀音十包,我岩茶水仙也就六包,大大的減輕了我泡茶的勞動力。反正我身邊很多朋友的想法是和我一樣的,泡鐵觀音太累了,7泡裡面只有2345這幾泡口感最好,而岩茶水仙口感比較穩定,所以越來越多人改喝岩茶和水仙,
拙閱普洱茶生活館,拙而不凡,閱享品質!專註普洱20年,與您分享茶葉那些事。
以我作為茶行業從業者來看,90年代中期台灣茶的引進,改變了以往鐵觀音中發酵的工藝,轉而以清香為主的輕發酵,也使的鐵觀音清香淡雅的蘭花香為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也成就了鐵觀音的黃金十年。
我很多朋友愛喝茶,都是從鐵觀音開始的,近些年喝鐵觀音的人少了,以我的分析還是有3方面原因,一是,沸沸揚揚的鐵觀音農殘超標;二是,傳統工藝改變的新工藝鐵觀音也是需要更多時間來驗證;三是,喝茶的人喜歡越來越豐富的茶湯口感。
沸沸揚揚的農殘超標隨著鐵觀音近些年農殘超標,稀土事件的影響,對鐵觀音本身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讓原本關注健康養生的人群對鐵觀音望而卻步。
但是,這裡也要科普一下。關於農殘,因為扦插的種植技術,使得鐵觀音不可能向雲南大樹茶的根系一樣,不斷向地下延伸。但是,隨著規範化的生態茶園在安溪地區不斷湧現,使用安全的生態肥,這樣的鐵觀音可以達到有機標準。有機鐵觀音品飲是安全、放心的。
改變傳統工藝的鐵觀音,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檢驗中國茶源遠流長,制茶工藝的多樣化從1391年(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下詔廢除龍團鳳餅)開始,很多茶從發明延續至今仍被大家所接受,所品飲,也有了幾百年的時間。清香型的鐵觀音至今也只有20年,還需要更長的時間去驗證,去積累它的粉絲。相對於綠茶悠久的品飲歷史,愛喝它的人群相對固定,不管茶葉新秀誰領風騷,依舊叢中笑。
順便說一下,傳統工藝的鐵觀音,喝慣了它的人,依舊情有獨住。
喝茶久了總是需要更加豐富的口感以我身邊小小夥伴的喝茶來看,南方人從小就有飲茶的習慣,所喝的茶品比較固定;北方,也是近些年喝功夫茶的人越來越多。新手喝茶一般更在意的是香氣,因此很多小夥伴都是從香氣優雅的鐵觀音開始喝起,隨著喝茶時間越久,對茶的口感也越加挑剔,需要愈加豐富的滋味。因此,有的人會轉而選擇喝更為厚重的岩茶,或者口感、香氣多樣豐富的普洱茶。這也使得原本喝鐵觀音的人群變得分散,需求減少了。
時間是最好的檢驗師,每一款流傳百年的中國茶都需要歲月的沉澱。
拙閱普洱茶生活館,
我們專註普洱茶20年,
是一群對普洱茶執著的愛茶人,
工作之餘熱衷在頭條號上與大家分享經驗,交流心得。
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頭條號——拙閱普洱茶生活館,與我們交流茶葉那些事。
感謝邀請【振農緣】回答此題,歡迎關注【振農緣】,識茶、懂茶、愛茶,養生愛生活。
對於「為什麼有些人不喝鐵觀音了呢?」這個問題,多少有些誘導各位茶友的意思:潛意識讓茶友認為鐵觀音出「問題了、不行了」!振農君認為中國原葉茶六大類,每種茶都是中國世代茶農智慧、經驗的結晶,各有所長,都有其自身發展規律,重點是識真茶、懂真茶才能愛真茶。
針對「鐵觀音發展現象」的問題,本君認為需要從發展大勢、自身因素這兩個維度來分析:
1.發展大勢中國茶在中國的發展遠不如咖啡在歐美的大眾化、生活化消費水平,六大茶種地方化現象嚴重,沒有一個茶種實現全國化消費,這就造成了中國茶「有名品無名牌」,從而形成了六大茶種輪流興起(或炒作)的現象,如2000年前的烏龍茶、2000年後的綠茶,以及最近五六年興起的紅茶、黑茶、白茶等。
從茶行業發展來說,區域化是全國化的必要階段,六大茶種的輪流復興非常有利於「六大茶種認知度的逐步全面復甦」,促進中國茶的生活化、大眾化。物極必反、任何事物發展到一定高度後,都會有個價值回歸的過程。烏龍茶、綠茶、黑茶代表著中國茶最顯著三大差異的品類,實現全國化的機會是最大的,形成類似白酒的品級生態格局、造就頂級茶品牌,振農君認為最有可能形成頂級品牌的茶種西湖龍井、鐵觀音和雲南普洱。
不能片面的說「不喝鐵觀音」,給人以誤導,客觀的說只是炒作高潮過後、消費回歸理性的狀態,本質上是中國原葉茶消費復興主旋律里的小插曲,這種回歸是理性的、客觀的,大浪淘沙,更有利於鐵觀音的科學長久的發展。
2.自身因素鐵觀音以其優質的茶品和獨特的「觀音韻」,紅極一時,部分茶友無奈地被迫轉變喝其它茶種,主要基於以下不良問題:
① 生態環境受損:茶園過度開採、農藥使用過量、利用除草劑除草、施肥方式不當等。
② 茶樹品種差異,採用「本山」、「毛蟹」、「黃金桂」冒充鐵觀音。
③ 茶葉製作工藝變化,為迎合廣大消費者口味變化和搶佔綠茶市場,鐵觀音的製作工藝向清香型轉變,清香型特點如下:
正味工藝是最接近傳統鐵觀音工藝製法的,音韻是最接近傳統鐵觀音「觀音韻」特質的,使鐵觀音有綠茶之香氣、紅茶之醇厚,以及鐵觀音原本的滋味。隨著回歸傳統的浪潮,濃香型鐵觀音興起,多數消費者僅從字面上來理解:認為「濃香型鐵觀音」就是香氣濃郁的清香型鐵觀音!因此,部分商家用拖補工藝來假冒濃香型鐵觀音,而這種工藝的音韻特質差、傷胃,香氣濃烈不持久,貌似加了香精,沒有讓茶友感受到真正觀音韻特質,為消費者帶來極大誤解。當然,部分商人的「農殘超標、添加色素」被媒體過度「解讀」,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整個鐵觀音市場被「誤傷」程度最深,產生極其惡略的影響。
此外,隨著茶葉品種復興,茶葉種類認知度增大,茶友願意、想要嘗試其它品種的茶葉。隨著生活狀態和年齡階段不同,茶友開始向黑茶、紅茶這樣口味醇厚的茶轉變,而鐵觀音主流品種清香型鐵觀音口感清淡,品飲的人相對來說也就少了。
3.茶農堅持鐵觀音具有悠久歷史,用最獨特的烏龍茶製作工藝造就的「觀音韻」特質是其發展的和成就頂級品牌的重要保證,只要鐵觀音從業者「不忘初心」,用更高品質的產品來回饋茶友,正本清源,回歸茶本真的味道!
要理性的看待:只是相關品種茶發展趨勢的必然規律,一種價值回歸,切勿過分解讀,不要片面的詆毀任意一種中國茶。
振農君歡迎大家留言探討、共同提高。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