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人們容易同情朋友的苦難,卻很難為朋友的成功感到高興?
這個問題,需從三個方面考慮:嫉妒、悲憫、共情!
首先來說嫉妒,也就是比較心。我認為這種心理人人都有,只在多少及制衡。比較心重者,容易嫉妒別人的成功,此為小人;比較心輕者,羨慕別人的成功,此為常人;常人中以別人為楷模轉而奮發向上者,此為能人;能夠剋制自己的比較心者,則能看到別人的優點,讚美別人的進步,此為高尚的人。
嫉妒針對於別人的成功,悲憫則指向於對方的苦難。悲憫,分為悲與憫。悲,慈悲,慈為愛,悲則是感受別人痛苦的能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傷痛,哪怕是糖水裡泡大的孩子,心中也難免悲苦;而別人的痛苦,最容易激發我們內心的悲苦,看不得別人受苦,就是此意。憫,憐憫,可憐,主賓之間加上了憫這一動詞,就分出了上下主次:我憐憫你,我比你好,我覺得自己很有意義,很有尊嚴,存在感爆棚啊!
共情,是心理學專有名詞,通俗來講就是感同身受,也就是能夠體會到別人的情感情緒,喜你所喜,悲你所悲。做到這一點,既需要有非常敏銳的感受性,同時還得能夠分清楚那些是你自身的情感情緒,哪些是你感受到的別人的情感情緒,超級困難,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很難做到共情別人。但也有例外,情到深處,愛到極致,別說共情,共生都有可能!
以上!
酷拽的王爾德說:「誰都能同情朋友的困難,但是為朋友的成功感到高興,卻需要高尚的品格。」這句話真實到有些尖刻了,真不負他絕世毒舌男的稱號。
然而,這般直白揭露人際關係中微妙的一面,讓習慣於心照不宣的孩子有意無意極力否認王爾德的說法。另外一些大腦解析度偏低的傢伙,則直接痛斥道——「有這種心理,說明你和朋友的關係不夠好!」或者,「這是你心理陰暗!」
其實,據答主的觀察,這種心理很多人都有,或輕或重。美劇《老友記》和《人人都愛雷蒙德》都曾揭示了這種微妙的心理。
《老友記》中,當莫妮卡要結婚了,她的閨蜜瑞秋和菲比最初為她感到由衷的高興。歡呼片刻後,她倆發現自己竟然有點嫉妒莫妮卡,但以此為恥,羞於承認。再過一會兒,她們發現,哇,莫妮卡都要結婚了,自己還沒有固定的男朋友,不免傷感了,嫉妒莫妮卡的心理就更加強烈了。
繼而,她們發現自己根本無心為莫妮卡高興了,為自己傷感,以致更加嫉妒莫妮卡。最後,她們弄清楚了,因為莫妮卡的結婚,因為她的「前進」,讓她們意識到自己是多麼「失敗」,感受到了危機。
她們為閨蜜的幸福而高興是真的,在閨蜜的對比之下,發現自己的「失敗」,因此傷感,甚至遷怒閨蜜,嫉妒她,也是真的。但是,這是作為常人的正常心理。把這矛盾的心理理清後,她們與閨蜜的友誼反而益發深厚堅固了。
多數人都能像瑞秋們那樣較好地與這種心理相處,沒讓它進一步惡化。在答主看來,我們之所以會容易同情朋友的困難,而難以全心為朋友的成功感到高興,主要因為人際關係往往具有以下幾種潛規則:
首先,對等原則。
談戀愛,雙方勢均力敵,更容易持久不衰。友情亦是如此,雙方各有所長,能夠互相成就,「軟實力」大體相當,都不會有「高攀」或「低就」之感,友情的小溪才更容易綿延不絕。
其次,動態平衡原則。
當然,在很多時候,友情雙方的「軟實力」存在較大差距,然而,經過磨合,雙方從其他方面得到彌補,或者能夠坦然面對這種差距,從而達到某種平衡,友情的小船仍舊可以平穩前行。
然而,當一方取得「成功」,獲得了更多的社會資源和認同後,另一方在為朋友感到由衷高興之餘,時常不由得反觀自身,與業已「高升」的朋友相比,自己沒有明顯進步,潛意識中可能有種危機感——我還配得上這份友誼嗎?已經前進的朋友,還會像過去那樣對待自己嗎?如果我們之間的差距很大,旁人對我們的友誼會說三道四嗎?
潛意識的危機感,讓我們從為朋友高興的情緒中冷靜下來,煩惱隨之而來。但是,這種潛意識,一般人很難覺察到。而仍在被成功喜悅陶醉的朋友,情緒還在高漲之中,在業已憂傷敏感的「我們」來看,朋友的喜悅,就不免沾上「得意忘形」的樣子了。我們自然難以繼續為朋友的成功感到興奮了。
在朋友取得成就之後,我們與朋友間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了,在新的平衡未建立之前,已然「落後」的「我們」不免因為與朋友之間「軟實力」的失衡而失衡了。
而能夠覺察到自身心理的「失衡」,並且能夠在很短時間內,重建自我與友人之間新的平衡關係,則非尋常人能夠做到。故而,王爾德說,「為朋友的成功感到高興,需要高尚的品格」。當然,這裡的高興,指的是不含有任何嫉妒及其相近的情緒在了。
第三,利他以自利原則。
感情穩定持久的一大法寶是,一方付出,給予對方以關愛和幫助,以此證明對方在自己心中的分量。對方則因被愛被承認,獲取了自身存在的價值感,對付出的一方會報以感激之情。被愛的一方本身也是施愛的一方,故而,願意為對方付出更多。如此往複,感情便愈發深摯了。
友情雖不似愛情那般熱烈,作為感情的之中,它也遵從利他以自利的原則。因此,當朋友遇到困難,處在困頓之中,我們非常容易同情他們。同情弱者,符合我們的道德法則,讓朋友在感激我們,將來可能會加倍回報我們的同時,讓我們自我感覺良好,確認了我們作為「好人」的自我期待。
同時,又因我們給予朋友的幫助,並不期待必然的回報,我們的幫助和付出,便有了「無私」的意味。「無私」作為一種高尚的情感,讓我們自覺了不起,甚至有點兒「偉大」了。
涸轍之鮒,乾渴不已,滴水之情,湧泉相報。給予困難中的友人以援手,潛在可能得到成倍的回報,因此,我們便同情其困難中的朋友,便毫無障礙,反倒像是難以遏制的本能了。
當然,同情作為一種自我認同、自我崇高化的情緒,並不必然兌現會襄助他人的行動。因為施以援手,不僅需要慈悲之心,更需要現實的能力,往往是金錢相關。這涉及到現實利害,受個人能力以及與對方關係之親疏的影響。
最後,同類相爭原則。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能夠走到一起,成為朋友,多半屬於同類人。同類人的價值取向時常相近,而當朋友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功之時,我們在為其歡呼之餘,內心深處不免有種自我實現的焦慮。朋友所取得的成就,或者說朋友成就所獲得的認同和光環,也是自己夢寐以求的,朋友已經如願以償了,而自己仍然未遂所願,心中難免有些嫉妒。大概可稱之為同類相爭原則吧。
以上四種原則,在朋友交往中,或多或少會發生作用。有些友誼歷久彌新,與日俱增,乃至堅如磐石,至死不渝,而有些則中道崩殂,分道揚鑣,甚至反目為仇。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除了個性、氣質和運氣外,最關鍵的一點便是,在與朋友相處之時,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特別是當一方或者雙方發生變化,原來的關係平衡可能被打破後,是否還願意尋求新的基於平等、互信、互相成就的新平衡。
因此,王爾德的話的價值,不在於揭示了友情這種親密關係中,在原有平衡被打破後,雙方心理可能會發生微妙變化的現象,而在於幫助我們認清自身、認識人性,順應和完善它,進而更好地與人相處。
更多綿密心理分析,敬請關註:風雅人文觀察。
如覺文章對你有所啟發,還望點贊鼓勵~~歡迎留言交流~~
這個設問本身值得推敲!在回答之前,我首先得敢問一句:您是如何定義「朋友」的?如果吃過一頓飯就算朋友,同事也是朋友...把朋友的範圍無限制放大,那確實您說的這種情形很容易出現!可是如果我們嚴格一點界定朋友,您說得上述心理傾向倒確實是界定真假朋友的較好標準!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和是否親密是相關的,一般關係的朋友具有下行比較接受的情況,而對於上行比較則難以接受。而對於非常親密的朋友是與你的各種比較依存的,你快樂他高興,你失落他悲傷。如果發生你提到的這種現象,只能說明你們的關係不夠親密。所以,情緒也不必為你成功他不高興而波動。
原因有兩點吧,首先是,朋友有了難處給你說的時候,你會覺得你和朋友之間經歷過相似的困境,會比較有共感,但是朋友成功的時候,你不一定感受過那種時刻,所以很難產生共感。其次,可能朋友在訴說苦難的時候,語氣比較真摯,而訴說成功的時候,語氣會帶上得意。
這是人們攀比和對比的心裡在作祟。當別人不如自己的時候,心裏面是幸災樂禍的。但為人的需要,還是會在嘴上同情同情朋友,當然,大多時候還是有悲憫之心的。朋友成功了,自己自卑的心裡就出來了,有其是一起玩或者一起上學的朋友,當一方越來越優秀的時候,另一方在心裡上是及其不舒服的,很少會有人真心希望朋友好的。
歸根結底,這是人心胸不夠開闊導致的。心胸開闊的人會是另外一種想法,朋友成功了,自己也可以蹭蹭別人的成功。朋友有難了,自己有責任幫朋友度過難關。
同情苦難,是從上往下看的憐憫,人皆有之不足為貴;同情成功,其一是自身也曾努力而成功,深諳成功光鮮的背後,總是伴隨著不為人知的艱辛,理解之珍貴;其二是能自下向上看朋友的成功,不妒忌不自嘲,能出於理解地同情其成功來之不易,實乃至誠至貴。我所理解的同情成功之意,大概如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