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一輩的科學家強調「坐冷板凳」?
上海科技報科普問答主持人:主任記者 吳苡婷
科學是一個求真的過程,科研工作者在探索和解釋自然現象中,不斷深化對於未知世界的認識,從來找出規律,為人類世界的事業服務。
科學家是一個特別不容易,為社會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群體,一個領域科學研究工作突破往往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接力式的努力。沒有智慧、能力、恆心、韌勁、嚴謹的工作態度不可能產生出有影響力的科技成果。比如陳義漢院士發現了世界上第一個心房顫動的遺傳起源,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為了尋找致病基因,分析了巨量的病例,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實驗室。
科學研究還需要被同行重複和證實,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假和浮誇。韓春雨的號稱「諾獎級」科學成果就因為無法被重複,而受到各國科學家的強烈質疑。所以有很多人無法忍受冷板凳,離開了科學界,但是真正熱愛科學事業的精英們都留了下來。
我們科技記者經常會採訪科技成果,雖然每次採訪短短1小時,甚至半小時時間,但是每個成果的跨度都有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跨度。比如中國激光表面處理技術的開拓者、實踐者和見證者之一張光鈞教授就在這個領域整整奮鬥了30年,讓激光改性技術運用到了實際生產中。另外,讓我很感動的是復旦大學的金亞秋院士、武利民教授等,他們每天一早就來到實驗室工作,很晚才回家。還有90多歲的王振義院士,每天還堅持上半天班。最近我採訪了同濟大學的汪品先院士,82歲的老人,天天在學校的辦公室里工作,每天很晚才回到家。每一步科學領域的小突破,都凝聚著科學家們的汗水和心血,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有時候覺得自己很幸運,一直和這個社會最可愛的人在交流,他們的精神讓我經常無比感動。
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淡泊無以明志。
科學家要想在學問上有成就,肯定要是有坐冷板凳的精神的。板凳要坐10年冷,為什麼是10年?因為10年大概有3650天,而每天做3小時的研究,大概10年是1萬小時,一般來說,1萬小時的努力,肯定會有成就的。
老一輩科學家受到的教育都來自民國時代,民國時代的科學家的基礎還是很紮實的,你去看看王竹溪寫的《數學物理方法》這樣的書就知道了,現在的科學家基本上計算能力都沒有老一輩的人那麼強,為什麼?因為老一輩的科學家習慣了坐冷板凳,沒那麼多浮躁的事情,現在的科學家則很多人不自己做計算,讓學生做計算,自己不寫論文,讓學生寫論文,自己主要就是拿項目賺錢,這樣的科學家,其實也就是包工頭,只不過是以科學的幌子為自己謀取私利而已。
當然了,我說的做科學家"板凳要坐10年冷",並不是說科學家不需要賺錢,科學家的事業也是需要錢的,沒有錢現在隊伍就會散了,而研究隊伍一散,要想重新組織起來又需要10來年的時間。而現在的科學研究都需要團隊作戰,自己一個人干是很困難的。在這一點上,老一輩的科學家不太熟悉這個情況,容易一味強調"板凳要坐10年冷",強調清高,這其實也是不對的。老科學家有時候也會反對年輕科學家去做科普,覺得浪費時間,是在謀取科普名利,這也是不對的,科普對國家有利,對年輕人的成長有利,是應該做的,科學家不能太自私,只顧自己不顧納稅人。
推薦閱讀:
※宇宙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第九大行星到底在哪裡?科學家信心滿滿!!
※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科學家證明靈魂存在,人死之後靈魂去哪?
※「十聾九啞」有科學依據嗎?
※內科學:消化性潰瘍知識點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