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使色。」什麼意思呢?說說你的看法或者理解吧?
色即是空,我先前回答過,有位朋友給我留言讓我再解釋一下: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確實,解心經,大家都是把注意力放在色即是空上面,很容易忽略後面這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亦復如是的意思是:也是這樣。受想行識,也是這樣,什麼樣?這裡先在語法上跟大家探討一下。
色受想行識,就是:五蘊。
按照亦復如是,也是這樣的意思,麻煩點應該這樣講: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異空,空不異受。
想即是空,空即是想,想不異空,空不異想。
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行不異空,空不異行。
識即是空,空即是識,識不異空,空不異識。
異,是離開的意思,所以,再說的通俗點就是:
色就是空,空就是色,色離不開空,空也離不開色。
受就是空,空就是受,受離不開空,空也離不開受。
想就是空,空就是想,想離不開空,空也離不開想。
行就是空,空就是行,行離不開空,空也離不開行。
識就是空,空就是識,識離不開空,空也離不開識。
加到一起是什麼?眼熟不?就是:五蘊皆空。五蘊就是空,空就是五蘊,五蘊離不開空,空也離不開五蘊。
五蘊簡單的講,色:物質,受:接受承受,想:想像思想,行:運行行動,識:識別。
色是物質,受想行識,是精神,五蘊就是物質+精神,就是眾生,你、我、他,用佛經里的詞就是:凡夫。再專業一點講就是:有。五蘊就是有。
這句話告訴我們的是:有與空,是一不是二。有就是空,空就是有。佛法是一不是二,如果你認為我說的不對,你認為的正確,這就叫二,就是有區別,有不同。都對,都不對,才是佛法。
空是什麼呢?我們先看看空長什麼樣: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不生不滅就是永恆,不垢不凈就是不二, 不增不減就是無限。
永恆+無限+沒有分別心,就是空。只要是永恆無限不二的,那也就一定是無相的。
最簡單的我覺得可以把空解釋為「佛」。凡夫就是佛,佛就是凡夫,凡夫離不開佛,佛也離不開凡夫。佛與凡夫是一不是二。這樣理解你就不會:心外求佛。這樣你就會明白求佛求的就是自己,拜佛是自己在解脫自己。
就像金剛經里說的: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意思就是,佛說如果有個人不論是拜佛像還是心裡感應出佛的形象,再發出聲音求我,這個人就已經走上了邪路,不能見到真正的如來。為什麼?因為這就是心外求法,以為對面有個佛,那裡有個佛,而不知道自己的本心就是佛。
心經的這段是觀音菩薩在給我們講解宇宙人生的結構。就是有一個看不到、聽不到、觸摸不到、品嘗不到也想像不出來的東西叫「空」,這個空是永恆的,是無限的,是不二沒有分別心的。這個空才是真正的「我」,也就是佛。這個空、真我、佛,無法用語言描述,只能「悟空」。
題外話,孫悟空,說直白點就是孫佛,其實作者在名字上已經點出了孫悟空的真實身份,他本來就是斗戰勝佛轉世,完成取經任務之後,再回歸本位。
而我們現在的身體以及思維,是假我,是臨時的。但心經在這裡提醒我們,永恆的真我和臨時的假我是一體的。你不能說這個世界和自己都是虛幻的,好吧,那我就拋下這些,去西天拜佛祖。此岸就是彼岸!立地成佛。
佛經,是高度概括的智慧,而心經更是佛經中濃縮的精髓,就像油一樣,你可以拿它炒白菜,也可以拿它炒豆芽......使用起來的手段會很豐富,所以,在解讀起來,也不用拘於一格。
五蘊皆空也可以理解為我們的身體和意識都是空中映射出來的假相、因緣和合臨時的相,緣盡的時候,終究都會散去。這樣也就沒必要執著什麼,就能:度一切苦厄。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四句話出自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心經》,不管是不是學佛的,很多人都知道這幾句,很多人也誤解了這幾句佛經。很多人都以為色就是美色、色慾,這完全縮小了色的概念。空就認為是什麼都沒有,這是完全錯誤的。所以這幾句就胡亂的解釋為,反正男女之欲是空的,所以就毫無顧忌、毫無節制的沉迷於美色。為自己放縱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實這完全是錯誤的解法。
在佛教中,色是指物質世界,一切有質礙的都稱為色。而空呢是物質的一個性質,它描述物質世界存在的狀態,意思就是萬事萬物都是由許許多多的因緣組合而成的,隨著因緣的生滅而生滅,沒有什麼是獨立不變的。色和空不是兩個對立的東西,它只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色指物質本身,空是指物質的性質。
知道了空和色的定義,就很容易理解這四句了。舉個例子來說,一朵花,花的外相就是色,而空呢就是花的性質,花必須依靠水、土、種子等各種條件才能存,離開了某一個條件,花就不存在的這個性質就是空。所以 外相的花和花本身的性質根本就不是兩樣東西,都是花的一部分。花的外相側重展現因緣的生滅現象,花本身隨各種因緣而變化的性質就體現了空,離開了這些條件,花就不存在了。
所以色和空本身就是一個東西,一個是它的外相,一個是它的內在性質,哪會有什麼差異呢?
《心經》是玄奘大師翻譯的,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核心,甚至說是整個佛法的核心內容。這幾句完全說出了佛法的世界觀——緣起性空,色就側重說緣起,而空性才是物質最根本的體性。空性就是無自性。我們可以通過對有的把握來感悟空性。南無阿彌陀佛。
色即是空,不必離開色另尋一個空來。有一句俗語說遁入空門,沒有一個空門在那讓你去遁入,你又從未離開過空門,處外是色,處處是空。
常人為什麼學習佛法呢?是求了斷煩惱,求極樂。求不來空,求不來心安,求不來無念,求不來極樂。為什麼這麼說呢?佛說要無念,狂心歇處即佛。你聽進去後,就堅持要無念,一有念頭你就跟自己過不去,這本身就是煩惱,其次,你追求無念,跟追求美色財富其實一樣,再次你即使做到了心如死灰,真的一念不起,其實是住在佛法里,跟別人念念不斷同樣是極端,只是分屬兩端罷了。
常人要麼對紅塵太過執著和貪愛,要麼一心求遠離,求解脫。或求世外桃源,或獨守青燈古佛,或尋求一念不生寂靜之涅槃,此皆是誤會。色不異空,色即是空;受不異空,受即是空;想不異空,想即是空;行不異空,行即是空;識不異空,識即是空。就是讓人不要分屬兩端。
無事而生定。不求心安,不求歸處;覓心不得,歸處也無;心照四方,處處是家。
佛祖在心中。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心若不動,風又奈何?
你若不傷,歲月無恙!
心靈雞湯的毒害在於,它以撫慰之名,教人退避,教人忍耐,教人自欺,教人麻痹,在此陰影之下,其激勵作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說起來,這是一種我們再也熟悉不過的精神勝利法:首先在於承認現實的合理性,其次,縱使現實不夠合理,受眾卻無力進取,他們已經為雞湯所沉醉,所催眠,在幻覺之中,內心從現實叛離,割據稱王,他們只要做心靈王國的主人,而不會在乎自己陷入了現實的重重奴役。這樣的心靈雞湯,堪稱狗儒 犬釋奴 之激素,維穩之良藥。
《金剛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一句話就是「燒香磕頭、念佛號、念咒語」的佛教宗派都是「謗佛毀法,害人慧命」的「邪宗」的證據!因為「燒香磕頭、念佛號、念咒語」(有為法)是與「明心見性的不二正法」(無為法)截然相反的人行邪道。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所以,那些手拿、身戴「有為法」(「佛珠」之類)的人,都不是佛陀的嫡傳,而是從內部來敗壞正法(無為法)的魔王的代言人。
奴隸制度的佛法,天竺信了,亡了。西夏信了,亡了。釋迦祖國信了,亡了。滅亡釋迦的魚頭族信了,也亡了。統一印度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孔雀王朝信了,也亡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亡了。隋、唐、周 信佛則亡。滿清韃子信了,八國聯軍討伐,亡了……。以上國是真亡 包括族滅!雖然世存奴隸社會的布達拉宮 還在用大筒骨敲打著阿姐鼓,但哪位得道高僧可以教我,佛法是善法嗎?千經萬卷無一策可禦敵,萬千法門無一方可富民!
魔王波旬說:「到你末法時期,我叫我的徒子徒孫混入你的僧寶內,穿你的袈裟,破壞你的佛法。他們曲解你的經典,破壞你的戒律,以達到我今天武力不能達到的目的……」
老佛祖聽了魔王的話,久久無語,不一會,兩行熱淚緩緩流了下來。
魔王見此,率眾狂笑而去。
所以,佛系末法時代的當今,廟堂之上端坐的都是魔王波旬和它的弟子們,領導著眾佛教徒修魔法,按佛教徒的自圓其說,要等500年之後彌勒佛出世,那時才可能再有真佛法。
喬達摩 · 悉達多的父親凈飯王是釋迦族的酋長之一,喬達摩出生於今尼泊爾境內的迦毗羅衛部落,十六歲娶天臂城主之女耶輸陀羅為妻,生子名羅睺羅。幼年喪母的喬達摩 青年時期生活奢侈,極盡聲色娛樂,但思想日益苦悶,產生了消極厭世的念頭,就出家尋道婆羅門教,但終於不合心意,便捨棄了婆羅門教,後來發生戰爭釋迦族被滅了族,29歲的達摩流亡他鄉,經過幾年的冥思苦想,一天他坐在一棵畢缽羅樹(菩提樹)下悟出了解脫苦難之道,就是放下,不承擔任何責任(解脫),便宣布自己成了佛了,出家沙門的門徒要剃髮和托缽,表示與婆羅門的對立,並在古印度奴隸制度社會極為動蕩的歷史條件下產生了佛教,維護剎帝利的階級利益,梵語「比丘」是乞丐,喬達摩·悉達多的兒子羅睺羅只活了50歲,佛陀晚年疾病纏身,最後覺悟者也要死了,他的弟子們懊悔不已,哭著請求喬達摩·悉達多: 「你走了我們怎麼辦哪?說實在的,除了你之外,我什麼人都信不過。」 可是79歲的佛陀在返回故鄉的途中還是逝世了,後來被追隨者尊稱為釋迦族的聖人。「釋迦」是他所屬部落的名字,「牟尼」是當時對出家修行成就者的稱謂,「釋迦牟尼」意義是「釋迦族聖者」。
可見佛祖保佑這種事,都是虛的,他連自己和家人都保佑不了,哪裡能保佑一大群 八竿子打不著的外國人。
印度原始佛教是找不到珈藍菩薩、觀音菩薩、韋陀菩薩、彌勒佛、玉皇大帝、王母娘娘、財神、土地公公……,這些都是中華文明傳承 道教的神仙,被吃裡扒外的中國家賊釋家奴 搬到印度佛釋家祠堂去當馬仔護院的。
有人還在寺廟的八百羅漢雕像中看到了耶穌,就好奇的問寺廟的老僧:這耶穌是怎麼回事?那老僧笑道:這才是佛法無邊嘛!
佛教之所以無法在印度長久存在,是因為印度人知道釋迦牟尼的真實老底。現在印度人對佛教的認識,就是背叛婆羅門教的釋迦牟尼即是至高天神毗濕奴的第九化身,而毗濕奴的第九化身是邪惡性質的化身,是說謊者欺騙者的化身。
釋迦牟尼活著的時候,他的祖國就因為信佛而亡國滅族。
釋迦牟尼不計滅國之仇而投靠敵國宣揚佛法,敵國也因為信佛而亡國。
佛教從來不因為謊言破滅而停止吹牛,他們用新的謊言掩蓋舊的謊言,他們繼續吹牛。
和尚出生的皇帝朱元璋評價和尚: 「國家懶蟲,民間蛀蟲,色中餓鬼,財上羅剎。」
佛教的智慧就是般若,把空和有的關係複雜化、神秘化,最後搞得神乎其神。黑格爾一針見血的批判佛教的般若「佛教的哲學就是低級詭辯術」。
中華文明傳承的道教才是中國國教,中國佛教徒背棄炎黃祖宗 列祖列宗 改姓釋,大興土木 搶建釋家族的宗廟祠堂,但西域關外番邦的釋迦族認你嗎?保佑你嗎?泥菩薩入侵東土自身難保,佛教徒們都是自認為自己是姓趙的,阿Q而已,精神可嘉。
山西五台山是元始天尊的第七個徒弟文殊廣法天尊的道場,其徒弟是金吒。
浙江普陀山是元始天尊的第九個徒弟慈航真人(觀世音)的道場。
四川峨眉山是元始天尊的第八個徒弟普賢真人的道場,木吒是其徒弟。
安徽九華山是地藏王的道場,地藏王為新羅(古朝鮮)王族,姓金,為金蟬子化身,至九華山修道,坐化為菩薩。
元始天尊的第十一個徒弟道行天尊,其徒弟有韓毒龍、薛惡虎、韋護(韋陀菩薩)。
原始天尊的第十個徒弟玉鼎真人是十二金仙中能力最強的一個,但是大家只知道他的徒弟楊戩。
我們從物理的角度大致說一下。
比如我們一個人,大概100多斤,1米7左右個頭。看起來很實在的這麼的塊頭。其實,空空如野,空到什麼程度?把真正構成我們人體的物質的粒子分子原子,原子里的電子質子等等,全部拆開,緊緊埃在一起。那麼,這個人會多大呢?事實上要100萬個人,才能壓縮成1滴水那樣的大小。
我們的物理世界,僅僅是因為特定的物理作用,以及我們人類感覺的一些特性,包括末端觸覺神經的感受機制,包括光波的特性。所以才讓我們覺得這個世界是連續的、結實的,厚厚的那種感受。實際上,我們周圍的物理世界是極為鬆散細密的網。簡單的來說,一個非常密實的粒子,與另一個粒子之間的距離是粒子本身大小的一萬倍。類似於兩隻星巴克的咖啡杯,一隻在上海,一隻在北京。
你說,我們的世界到底空不空?
但人類還是有智慧啊,通過喬達摩悉達多,通過科學家,看到了我們這個世界的本質:空。
?《心經》中有一句著名的偈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偈流傳甚廣。很多人誤認為「色」,就是美色,顏色;「空」即「四大皆空」,誤以為就是「酒、色、財、氣」四大皆空,「四大」實則是構成萬物的四種屬性:地,堅固性;水,濕潤性;火,溫熱性;風,流動性。
那究竟何為「色」,何為「空」呢?
「色」,是指「五蘊(聚集)」中「色、受、想、行、識」中的「色蘊」 ,主要是指物質現象,也可以特指身體(色身)。而其他「四蘊」主要是指人的精神現象(也就是專門研究人的意識問題,玄奘法師從古印度佛教最高學府那爛陀寺取回最主要的真經《瑜伽師地論》,就是專門研究人意識的論著,此處不做詳細介紹)。人的「色身」以及「萬物」在佛教看來皆為「四大」組合而成,比如:身體由「四大」組成,其中「地」,代表身體的各個組織器官,皮膚,毛髮,血管……「水」,代表血液,淋巴液,唾液,尿液,精液……「火」,代表體溫的冷熱……「風」,代表血液,呼吸的流動性……
「空」,是指一切有形的、無形的事物和現象(法),皆是因(原因)緣(條件、關係)和合而成,緣起則生,緣息則滅,事物及現象總是經歷「成、住、壞、空」的過程,這樣的過程在身體上被稱為「生、老、病、死」。從時間的角度看,一切事物現象(包括我們的生理、心理)因為永不停歇的變化,哪怕從產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改變,故稱為「諸行無常」。從空間的角度看,由於各種因緣,將各種條件和要素組合成的事物就沒有自我獨立存在的本質屬性,即「自性」(就如同「桌子」,本質就是一堆木頭的集合體,只是按照人的需求打造成了具有暫時性功能的、人們所謂的桌子,就連木頭也是有機質,由C、H、O、N、S、P等元素組合而成,當然這些元素還可以繼續拆解。),故成為「諸法無我」。回過頭來我們就發現「空」的含義就是:「無常」「無我」。由於一切「變化無常、空無自我」的事物現象(稱之為「假有」、「幻有」)是由一定的因緣而產生而滅亡,所以空無自性(「空」、「無」),故說「緣起性空,性空緣起」。
介紹了一些基本概念,那「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究竟是什麼意思呢?菩薩又為什麼提出這樣的論斷呢?
「色不異空」,字面意思「色與空沒有什麼不一樣,色是離不開空的,做為暫時存在表象的色,本質是空」。這句話主要破除眾生對「假有」的執著。因為眾生誤認為一切事物,包括身體的存在(即生)總是永恆真實存在的,總是去追逐財、色、名、利,不願接受「生老病死」「成住壞空」的現實,貪生怕死,愛有懼空,而起「貪嗔痴慢疑」的煩惱,於是就任意妄為(造業),產生「身、口、意」三業,形成「業力」,這種作用力又作用在自己身上產生「業報、果報」,即「因果報應」,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所以眾生跳不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逃不出六道輪迴(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這是從因緣滅則色滅的角度談色的本質是空,故說「緣起性空」。大乘菩薩能見有如空,見生死不異,故解脫自在。
有些人明白「色不異空」的道理,於是又陷入了消極的虛無主義,認為反正無論什麼都是無都是空,最終結果也是什麼都沒有,於是產生兩種極端造作,要不然就任意妄為,為所欲為,殺人放火,管他死後洪水滔天;要不然就是消極不作為,不工作,不生活,不管妻兒老小,不對社會盡任何一份義務,逃避社會家庭,就坐吃等死,這是「頑空」。為了破除眾生對「頑空」的執著,菩薩又告誡我們「空不異色」。
「空不異色」,字面解釋「事物的空性是離不開假有而存在的」,用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觀點來說,「變化是事物的變化,不存在離開事物的變化,離開事物本身去談變化是毫無意義的,是空洞的」。正是因為「色、有」我們才得以認識「空、無」,離開「色、有」談「空、無」那就不是真的「空」。另一方面,雖然一切事物現象自性皆空(無常、無我),但是空有空的價值和妙用,正是因為事物由於因緣和合而變動不居無自性,才能產生各種各樣的結果,因因緣而有,這個世界才會變化多彩,否則一切就是一潭死水,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一切都是宿命,窮就永遠窮,苦就永遠苦,正是世界的空性變化,才讓一切有了可能,有了改天換命的希望,所以說「真空生妙有」,這樣才能看到「空」的積極面。「空不異色」是從因緣生則色生的角度來談空對色的依存和空對色的產生,故說「性空緣起」。大乘菩薩,因「空不異色」,住自在解脫,卻不離現實生死界,度化眾生。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簡而言之:「非有非空」,這是對空與色同時否定。告訴既不要執著於對「假有」的期待,也不要執著於消極的「空」觀。
如果菩薩只說到此為止,人們總會有一種:「色」是有 ,「空」是無,雖不相離,但畢竟有別的對立感。故接著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我們的色身,或者世間萬有,都是以四大為因緣,而起生滅變易的延續現象,色的本身就是無常(會變易的)無我(非獨立的)的,簡而言之就是空的,不實在的。此乃「色即是空」。
反過來說,這無常無我的空相(現象、表象、狀態),絕不是一無所有的空,而是有著因緣而生,宛然存在的色。此乃「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簡而言之:「即空即色」。這是對空與色同時肯定,由此可見色與空,空與色,是相互依存的一體兩面,彼此無分別。
上面簡單論述了,「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佛法觀點。大乘菩薩是如何將色空理論落實到實踐的能?大菩薩,既不執著於世間的假有,而生期待,產生「貪嗔痴慢疑」的煩惱,也不產生虛無主義的「頑空」,消極厭世,更不像小乘的阿羅漢那樣「偏空」,逃離世間,而是了悟空有,見有不貪愛,見空不恐懼,無「人我執」「法我執」,了悟生死超越生死,在世經歷生死,以無智亦無得之心度化眾生,有求必應。
我們該怎麼做呢?如果你學習的是禪宗,可以按照達摩祖師所言「二入四行」而修行(修證自己的身、口、意之行為,以符合佛法教義,獲得般若智慧,明心見性,達到彼岸)。二入,即理入行入。理入,即知正確的「空」義,即「有,空,即空即有,非空非有」,或者《心經》所言「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也可以用龍樹菩薩的「八不中道」來說明「不生亦不滅,不斷亦不常,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行入,實踐佛法的「空觀」智慧(般若智慧),具體的是四行: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
以上論述如有不妥之處,希望各位同修批評指正。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這幾句話道出了宇宙萬物的真相,有無同體,佛教和道教在這一點上異曲同工,佛教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道德經》稱: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佛教釋迦佛和道教老子對萬物真相看法一致,色空一體,有無同出而異名。科學發展到今天,也初步印證了這個真相,物體從分子原子一直分下去,分到最後最小的粒子是沒有實體的,只是震動的能量,這說明我們看到的有形物體,是一種假象,其實並沒有實體。幾千年前,兩大聖人就看到了這真相,釋迦佛講的要更透徹,不光是色,包括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釋迦牟尼本師佛是覺悟清醒的,而我們一直在夢幻中,釋迦佛在娑婆世界示現成佛,其實就是要喚醒夢幻中沉睡的眾生,跳出這苦難夢幻的六道輪迴。
醒來吧,有緣。
南無大慈大悲釋迦牟尼本師佛。
《金剛經》乃群經之釋,可曰:釋書。今便再以其註解,借其演說,以釋惑疑。
一日,須菩提玩起了今日頭條,見一問頗有見地,便白世尊言:何為色?何為空?
世尊告須菩提:如來說色則非色,是名色。如來說空則非空,是名空。
須菩提不解,再白佛言:若色非色,空非空,那何以為色?何以為空?
世尊告須菩提:汝觀風,可曾見色乎?
須菩提白佛言:未曾。
世尊告鬚鬚菩提:如觀樹,可曾見空乎?
須菩提白佛言:未曾。
世尊告須菩提:樹可有色?
須菩提白佛言:有色。
世尊告須菩提:樹可有心乎?
須菩提白佛言:未有。
世尊告須菩提:汝何以知樹無心?
須菩提默然。
世尊告須菩提:汝言樹無心,乃因觀生念,因汝觀樹,知樹有色,而未見其心,故言無心。
須菩提大驚,幡然醒悟,進而白佛言:如來說無心則非無心,是名無心。何以故?我觀樹,只見其色,不見其心,故言無心,而樹有心無心,我何以知之,唯樹自知。我非樹,樹亦非我,此乃彼我之見也。
世尊告須菩提:樹可見空乎?
須菩提白佛言:未見,但如來說未見則非未見,是名未見。故我雖未見空,但樹卻有空,譬如,樹會有空心,有空枝,有空果。我雖未見,其卻實有。
世尊告須菩提:今既見空,可見風乎?
須菩提白佛言:見矣,何以故?如來說色則非色是名色。風雖無形,不可以目見之,然其卻有體,故可以心感之。故其為物,為物則有色,此色目不可見,唯心可見,故曰:色非色。
世尊告須菩提:今空色具見,可還有疑?
須菩提白佛言:何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世尊告須菩提:人以目觀物,見形為色,不見形為空,如此可知乎?
須菩提豁然開悟,了了如來,白佛言:人不見風形,故曰:風乃空,人見樹形,故曰:樹乃色。然,風有體,為物,為色,樹有空,是以眼觀風為空,心觀風為色,故見空是色,又眼觀樹為色,人不見樹心為空,故見色是空。風與樹,兩物,一物也,何以故?風中有樹,樹中有風,樹亦風兮,風亦樹,空亦色兮,色亦空,何來兩物,實一物也,觀樹亦空,觀風亦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千八百羅漢具聞此言,醍醐灌頂,深感佛趣,其樂無窮,空兮空兮,空非空,色兮色兮,色非色,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異色,色不異空。
世尊誦歇語: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可見如來,所謂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非常出名的《心經》中有這麼一段經文「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它裡面的道理含義是什麼?
《心經》這段文字大家都非常熟悉,其中的「色」就是指的是眼睛根識的色法,換句話說就是你看見的一切景象,這些景象稱之為色法。這個「空」指的是空性,就是說萬事萬物的本性是空性的;假使它不是空性的,就會成了真實有的,如果一旦成為真實有,就不可以緣取它。換句話說就是眼睛的根識不可能看見它(這裡的「它」指的是眼睛前的景象等色法。所以說,不空之法就是真實有之法,它不會被分別念所緣取,也不會被眼的根識所看見)。
那麼如何解釋四句偈子世呢?有人曾經這樣解釋過:「色不異空」是說一切諸法都是空性的,「空不異色」是說除色法外,有一個實質的空性。「色即是空」是把空性和色法融為一體,「空即是色」時,一是從方法上來分的,二是從法性上來分的。這是小乘原始佛教的方法。大乘行人對此很不滿意:「像你們這種說法,是理解上的一種反反復複,你們這種分法就像『柱子不空,以實質來空』的說法,沒有多大的差別,這就造成了對《心經》四空很難解釋。」
還有人是這樣解釋的:「先是諸法空性,空性是顯現,空性見應斷除輪迴的根,再除去斷除輪迴的空性見,世界上再沒有比這個更殊勝的見解了。」
智者們聽到後又指出:「好像你們的認為空性是最高的見解,實際上你們的空性衹是一個單空,並非是顯空雙運的大空性。」
由此可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顯宗大乘四空是很難解釋的。
那麼顯宗最高境界的四空是怎麼解釋的呢?這裡只提供一個解答,僅供參考。
顯宗四種空性次第為:空性、雙運、離戲、等性四空。
一,空性:「色不異空」世界上沒有一個法真實存在和永恆不變的,所顯現法就是空性。
二,雙運:「空不異色」是指天上的月亮可以想像在水中,水中的月亮和天上月亮是一個,是一味一體,這叫做雙運。
三,離戲:「色即是空」是指遠離有的執著,也遠離無的執著,非有、非無的執著,就是叫做「離四邊八戲」。
四,等性:「空即是色」是指一切萬法全是大平等的,這個叫做等性。「佛我,眾生我,器情界都是我。」這是講離開一切戲論的等性之意。
提問 回答
提問:「什麼是自然本智?」
回答:「沒有因緣分所成的智慧,就是自然本智。」
反駁:「如果沒有因緣所成的智慧,就是自然本智,那麼虛空就是沒有因緣所成的,不就成了自然本智嗎?所以回答錯誤。」
正解:「這裡所謂的自然本智指的是本基上的智慧,是沒有因緣所成的智慧,它是原原本本具足在它的果位上面的。」
動靜生聲,誰知,聞性也。聲生聞在,聲滅聞仍在。聞性恆常,包涵全部動靜聲生聲滅。反之,動靜聲塵不離聞性,皆聞中事也!聲之塵,生滅無常,色也;聞之性,不生不滅,空也。入世而論,一切聲塵同於聞性,聞性同於一切聲塵,此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也;究出世觀之,一切相當體即空,聲塵由聞性所彰,聞性因聲塵而現,此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
進一步,四科七大皆空,乃至六度、涅槃亦空,直到寂滅,歸無所得,方為心經真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