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教師喊累叫窮,爭相逃離講台擠入管理和後勤的社會原因是什麼?


教師喊累叫窮,爭相逃離講台,即入管理和後勤的社會原因是什麼?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學校教師爭相逃離講台,即入管理和後勤在學校當中是確實存在的。據報道有一個學校出現一個後勤保管員的名額,校長讓教師公開申報,讓校長沒有想到的是全校竟然有幾十個老師都在申報這個名額!這就是現在我們學校的事實!

第二,在後勤或者是學校的管理崗位沒有壓力。我們知道現在的教師在講台上是有壓力的,這個壓力來自於社會來自於家長,家長對教師的教學是越來越挑剔,甚至有的家長還會無理取鬧,尤其是主課的老師,要想讓學生去的成績必須嚴格要求學生,而現在的家長,既想讓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秀又想不讓孩子吃一丁點的苦,受一丁點的委屈!如果教師稍微對還有要求的有點嚴厲就會埋怨老師,甚至詆毀老師!

而在後勤崗位和學校的管理崗位這些壓力就會蕩然無存的。

第三,學校後勤崗位和學校的管理崗位,勞動強度比較小。他們基本上不會接觸學生。也就沒有那麼多繁雜的事。有的學校。學校的老師上了管理崗位。酒不在認教學的工作。工作非常的悠閑。甚至有的學校的管理崗位領導甚至不在任科,每天東遊西逛,頤指氣使。

第四,如今學校後勤崗位和管理崗位實行的是終身制,沒有輪換和競爭。只要你通過各種途徑上了管理崗位和後勤崗位。就會一輩子都幹下去。至於管理崗位和後勤崗位大多都不進行考試,基本上都靠人際關係,不是校長關係要好,就是和底下的同事們要好,至於你是不是有這方面的能力放在其次。不管是哪位老師自己有沒有這方面能力,都想擠進學校的管理層層。

我是松高尋鶴,專心教育研究多年。願意為您在教育上的問題排憂解難,期待您的關注!也歡迎您的轉發和評論!


編者按:教師喊累那是真的累,喊窮也是真的窮。不過,說老師爭相擠進後勤或者管理層,那有點太不切合實際。

一,教師喊累,累在哪裡?

1,學生難管。現在,老師不能體罰學生了,管理學生的精力和成本就會成倍的增加。以前,可以體罰學生的時候,一個人可以輕鬆管理幾個班級,現在管理一個班級都很困難。

2,額外的事情太多。除了正常的教學工作,學校或者其他的上級部門給老師的額外的工作真的比什麼時候都多。填寫的各種常規表格,檢查的材料,計劃總結等等耗費了很多時間。

3,各種無聊的任務和培訓。教學中除了正常的備課,批改作業,還有各種制定得細細的常規檢查,還有一堆沒有用的網路培訓,考試等等,又浪費好多精力。

4,迎接各種檢查,補充各種材料。似乎,什麼部門都可以過來檢查學校,檢查就檢查了還要補充很多材料,很多材料都是造假的材料,沒有一點實際意義。

5,應付家長群里各種問題。學生的安全問題是第一位的,因此家長群里家長的各種問題,都需要老師花精力去應付,除了這些還有學校額外增加的工作任務。這麼多任務,老師們不能喊累嗎?

二,老師們喊窮,窮在哪裡?

老師的窮,不是誰都能體會得到的。有一句話最能表達老師窮的這種體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老師的窮也不是說真的窮得吃不上飯,而且相對於其他職業來說,工資待遇很低很低。就拿一個學校里的同行來比較,在一線教師的老師也比當中層以上領導的窮很多。老師的窮,除了工資待遇發放的不公平之外,還窮在精神層面上。由於工資待遇的不高,老師能接觸的事物也會減少,見過的世面也會小很多,精神生活也會單調很多。總之,老師的窮,只有老師自己知道。

三,不是想進管理和後勤就想進。

題主所說的,想擠進管理層和後勤,這事不是這麼說。想擠進也不是想進就能進的。首先,能擠進管理層的,或者後勤的要麼是會拍馬屁的,要麼是有後台的,要麼是已經獲得高級職稱的人,如果某位老師只是一個老實的教書人,那麼這些就不用想了吧?

關於現在的老師為什麼想脫離教學一線的社會問題,我覺得是我們社會對教育的重視的問題出現了偏差,以及對教育的投資出現了問題,還有對教育工作的分配出現了問題。我們的社會對教育很重視,對學生也很重視,但是對老師沒有重視。

我們投了很多錢在教育上,但是老師的工資待遇卻沒有提高多少。有些教師的工資很高,職稱也很高,但是他們卻已經不用教書了。反而是工資不好的教師在一線教書,這樣的分配方式怎麼能激起老師的工作動力呢?

這些也就算了,家長也對老師不客氣了,學生也不聽老師講了,一切的一切都覺得很累,在這種情況下,誰不願意進後勤呢?


在回答問題之前,先講兩件本人親歷過的事情!

第一、西安「革命公園」,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相親角」,每周三和周日,是固定的相親日。這一天,據說是「革命公園最熱鬧的日子,相親的和看熱鬧的,人山人海!在相親角除了人,再就是各式各樣的招親便條了。它們被掛在樹枝上,或是掛在兩棵樹之間的一根細繩上。在眾多尋找對象的便條上,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有許多比較優秀的男青年,其中相當一部分對另一半的職業要求,基本上是:有穩定工作,最好是醫務工作者,或人民教師!

第二、我妹妹的一個同學,曾是我所在油田的一名數學老師,也曾帶過我家孩子的高中數學,是非常受學生,尤其是畢業班學生喜歡的一位老師。有一天,突然聽說該老師被調到學校教務處管行政事務去了。而當時她已經是高級教師了。正在上高三的兒子告訴我們,他們班的同學都對此很失落……大概是此後的三四年後的一天,我在我們油田的機關大樓里突然碰到了這位老師,一問才知道她剛調到油田公司機關的XX處了(該處與我所在處室正好在同一樓層),當時我就有些蒙圈,一位教齡都已經十幾年的高級數學老師,半路上調到機關專業處室,為什麼呢?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的才算明白了一些原因!

一方面,醫生、教師,這樣的職業,一般情況下就是代表文化、修養和高尚——醫生救死扶傷廣積善源;教師授業解惑啟迪心靈!所以,有這樣職業的人家,大都覺得比較有面子。而另外一些人也覺得,與這樣的家庭能夠結親,無異於也是在給自己和自家孩子臉上貼金!何況中國人,尤其重視面子!

另一方面,老師這個職業又有其特有的職業特性:明面上是一天八個小時工作制,但實際呢,說她們一天工作八個八小時都不過分——社會上絕大多數工作,八個小時候以後都可以擱一擱第二天可以接著干。實在擱不了的工作,下一個八小時的工作人員會接著干也沒啥毛病。但老師的工作可以嗎?下班了要備課、要批改學生的作業、要家訪……等想起自家的事情還沒幹呢,又要上課了……最具諷刺意味的是,辛苦的連軸轉,可收入呢?以前說是,教授的收入不如買茶葉蛋的。然而,現在老師的收入,又能比買茶葉蛋的高出多少?更要命的是,不知何時起,老師又成了危險職業……

2015年的一天,我在員工食堂又一次與這位老師坐一個餐桌用餐。期間實在沒忍住,冒昧的問了一句:老師,您從學校調這裡沒後悔過嗎?甚至為了表示自己的問話沒有什麼惡意,後面又加了一句:我家孩子至今還念叨您這位數學老師呢!

老師也開朗:有啥後悔的……雖然收入比之前高不了多少,但輕鬆啊!八小時以外幾乎完全可以可以不用考慮工作上的事情了。只是……每每看到自己曾經的一些學生……總有一種……不務正業的感覺……

雖然老師沒有抱怨什麼,但從老師飯吃一半就告辭走人的狀態來看,顯然是對自己半道上辭去老師一職耿耿於懷……想想也是,高級數學教師,那可是用學生實實在在的考試成績一點一點累計起來的。沒有兩把刷子,誰敢玩這一票,誰又能玩的起這一票?

誰都知道教育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按理說,依照老師職業的特性,她們是一群最不應該有後顧之憂的人群。因為,她們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到繁重而意義重大的教學工作中去!但現實是,她們為了讓自己和家人不至於太「落伍」,不得不把大把應該放在教學上的精力分出來一半,甚至是多一半,為職稱、為房子,以及養孩子、養老人、還房貸操心。

更糟糕的是,近年來,一些不學好的學生,不知何因匪氣加重,動不動就圍毆同學,有的甚至對老師動手;尤其糟糕的是,一些家長為縱惡子,盡然不分青紅皂白,衝進學校對老師大打出手……老師,一個神聖的名字,盡然有一天在中國成了危險職業!這或許是一些老師,甚至是高級教師,不惜放棄教育事業而轉投它行的重要原因吧?


真實現象,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1、一線教師工作壓力山大,負擔超重,本職工作還有形式主義,壓的老師喘不過氣來,而且出力不討好,領導鞭打快牛。2、待遇差,一線教師頭上有很多緊箍咒,無數個唐僧緊隨其後,每天累死累活還拿不全績效工資,更別說什麼評聘職稱了。3、風險大,後勤老師搞好工作簡單,一線教師讓領導滿意太難,更別提一些愛挑刺、不懂教育的家長了。一旦學生出事,百口莫辯,比竇娥還冤。所以老師都想搞行政後勤工作。


我認為應該有以下原因。

一,個人職業追求。

一線的教師具備教育教學技能,這點不可否認。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期待有朝一日得到上級的賞識,躋身管理階層,成為中層領導。有教育工作轉向管理工作,實現職業大滿貫,這是部分一線教師的職業追求。

二,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管理層也好,後勤工作也好,屬於他管理的人在數量上遠遠沒有一線教師每天所面對的學生那麼多。

中層管理者的工作對象無非是班主任或者個別教師。後勤只負責吃飯睡覺衛生等工作,也只是面對個別班主任或者學生幹部。

而一線教師,所有的教學教育工作都是面對全班幾十個人,而且還不是成年人。

工作開展難度之大,對比一下就有天壤之別。

從這點來看,一線教師更像勞力者,管理層更像勞心者。

三,蛋糕就這麼大,近水樓台先得月。

中層管理者或者後勤,每個月會多上一筆領導補貼,可以少上課或者不上課。績效工資又向他們傾斜……

試問,誰還想老死在三尺講台上?

以上觀點,歡迎評論!


有深刻體會的人來為你回答:

我認為教師想逃離講台的工作崗位,無非來自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工作壓力大。

這種工作壓力來自於各個方面。

1.學校層面,教學成績仍然是壓在教師頭上的一道硬杠杠,對學生是不可以排名,但對於老師所任教的班級的排名一點也沒有減弱。還有各種各樣的活動、評比。如果您是班主任,在三次講台上講課,可能只是你所有工作當中的1/5,甚至更少,各種各樣的事情擠佔了你大量的時間。

2.社會層面,都說現在教師難當,全社會都盯著你,很多人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不管怎麼做都拚命指責你,現在社會的尊師重教氛圍確實沒以前濃,不可否認,隊伍當中有那麼幾個敗類,但社會的眼光就對所有的教師都打上一些不利的標籤。

3.家長層面,當然首先是可以理解,哪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應該來說很多家長還是比較理解支持老師的工作,但我過去的每一年,每一個學期,總會有些不講道理的家長,別看那麼幾個人,足以把你搞得精神崩潰。

第二,責任重大。

身上的責任很大,從各種責任來說,教師簡直需要無所不能。

尤其是體現在安全責任上,舉個例子吧,現在社會上總議論,為什麼現在學校喜歡把孩子關在教室,不出去活動。為什麼呢?一旦把孩子放出去,不管是不是老師的責任,最後都需要問責到老師頭上。更可笑的是,放假了在家裡甚至還涉及到老師,你比如暑期防溺水安全,有些學校甚至安排老師去附近的小河、湖邊巡邏。

對待學生方面,本身要求嚴格,就是為了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可是一旦你一不小心話說的太重,學生想不開怎麼辦?

確實一個家庭就那麼一兩個孩子,他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教師一個人身上,可以理解他們對孩子的重視,但是他們也不知道教育不是教師一個人的事,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努力。

第三,責任與收入不成正比。

這一點確實是這樣的,但是無需我多說。在職教師,或者說從事過教師職業的,對於這個問題是有苦難言。而對於一些網路噴子,你說什麼他都是不會相信的。

感謝邀請。

歡迎關注,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文明拍磚。


這就像企業里的生產車間一樣,誰願意當個一線工人啊,有機會做管理和後勤當然不能錯過啊!即便是暫時的收入比一線工人低一點兒,但從長遠來看,比一線工人有前途得多,人也看起來體面,等到了中層以上,收入更會有個質的飛躍。「不怕不識人,就怕人比人」教師喊累叫窮,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心裡的不平衡,那些管理和後勤人員在學校里每天都忙什麼?串來串去,可有可無。說句心裡話,他們的大部分活兒隨便找個人都能幹,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卻是風光無限,一線教師們累死累活,還得看他們臉色,收入是稍低點兒,但和他們的付出相比,那是賺大發了,等人家一旦有個正式的職位,你就更不敢得罪他了,收入也遠超你一線教師,每天還是那些事,看起來忙忙叨叨的,沒一件正經事兒。教師除了每天的正常授課以外,還有兩塊兒比較耗費精力,一是職稱晉級,這個影響收入;二是積极參加學校相關活動,希望被領導器重,找機會離開講台擠入管理和後勤崗位……你說教師能不累嗎?多少年前,各行各業都呼籲要向一線傾斜,可事實是從未曾真正落實過,我也希望能有一個讓教師專心授課的環境,可目前來看很難,環境不可能改變。


首先肯定現在基礎教育的管理模式既有不合理的地方,也得承認學校的各個角色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譬如,過去學校只設教導處、總務處。而現在又增加了政教處(原來政教由教導處管)。 90年代以後,學生違規行為、外界干擾越來越多,就另立一個政教處。教導處改為教務處。一般第一線的教師到中層住職都不想撂開原來的專業,多數仍然兼一定班級的課,甚至校級領導的副職也兼至少一個班級的課程。這既是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也是本人的自願。以備評定職稱和離職以後作準備。

為什麼教師要離開教學第一線,往管理層面擠呢?原因是:

(1)基礎教育(小學、初中、高中)教師壓力大。考核多,"備講批輔"任務重。時時刻刻處於緊張狀態。

(2)教師一生上講台,35歲是巔峰期,40歲開始往下滑,50歲就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了。特別是初中、小學教師。

(3)上進心。兼一個中層職務,總算是一個長進吧!


謝邀!

教師喊累叫窮我相信,但說爭相逃離講台難以苟同。

先說老師的累。

老師的累,指的是心累,壓力大。

窮,不是指的生活難以維持,而是物質上的餓不死,精神上的假、大、空。

但要說爭相逃離講台,是有點誇大之嫌。

首先說擠入管理,如果上面沒有人,你不會進入管理。如果你情商差,進入管理層你也搞不好。管理層的崗位,也並不輕鬆。老師所說的什麼檢查呀,評比呀等等,你老師可以不當回事,可管理層一碰到上面各項檢查,他們最緊張。

再說後勤。壓力不那麼大,相對輕鬆,但一般都是對年老體弱多病的教師而設。年青人一般不爭著去後勤。沒有職業任同感。

再說一下為什麼老師雖說不爭著逃離講台,但也不反對進入後勤和管理。

1,壓力大。

一種是外壓力:考試,排名,檢查,評比,聘任,晉級。

二是內壓力:學生不學,學生難管,職業良心讓老師深感無奈,總感覺對學生,對家長懷有負罪感。不上講台,心理沒那麼多負罪感。

2,應試教育,讓老師、學生都感覺太累。

老師上課,不是欣賞,探索,從興趣出發。而是強制,死記硬背,除了考學,沒什麼理由找出學習的目的。

副科還好點,老師還能讓課堂活潑點,輕鬆點,特別是主科,是嚴肅的,強制的。

3,對教育茫然。

不但學生對學習感到茫然,就是老師,也說不出讓學生學習的理由。

除了上學,考好大學,找好工作外,還有什麼現實的目的?按理說,高一級的學校的畢業生,應該比低一級學校的畢業生,無論在個人修養,道德素質上,還是工作能力,社交能力,理事能力上等,生存能力應該強一些。可是,現實並不是如此。

除了大學。你認為高中生比初中生強嗎?上學,如果考不上一個好大學,等於上學是個失敗。一個小學畢業生,就能把大學生騙去給賣了,現在大學生成了被騙對象,真是對教育的諷刺。「百無一用是書生」那是過去的科舉制,可現在呢?如果不是人為的有學歷歧視。進入社會後,除去文憑背景,高一級學校的畢業生,並不比低一級學校的畢業生強多少。別說什麼平均,根本是哄人的話。

4,教育內容與社會要求不能協調一致。

文科的東西,如歷史,政治,語文等科目,你不能有自已的答案,按標準答案來答。理科的東西,不能轉化到生活用處。學了物理,家用電器上的線路圖看不懂。學了化學,不知道藥物的化學反應,學了生物,養個花養不活。學了外語,衣服上的英語看不懂。

除了考學,能不能說點其它的用處?

5,社會對老師的要求太高,老師自我要求太完美。

社會對教師標準太高尚了,往往與無私,奉獻等高大上的字眼聯繫起來,老師這個職業被神聖化了。可老師也是普通的一個社會人,也食人間煙火,也有瑕不掩瑜的地方。但只要媒體上冠以「老師」這個名詞,馬上就成為社會聚集。好像老師個個都是聖人似的。

自我要求苛刻,恨不得自已的學生都學有所成,可現實學生自覺學習的很少,大部分學生不學,造成老師心焦,抑鬱,無奈,迷茫。如果按過去的管理方法,能提高學習成績,但是現實行不通。如果按現實的教育方法來實施,但難以提高學生成績。沒人為你排擾,解難。

本人最反感說老師在教學上有好壞之分。承認,在教學能力上,確實有差別的,但絕不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教學好的老師,也有不行的學生,教學水平差的老師,也有學習好的。不要對老師有教學上的歧視。

只要學生願意學,沒有不教的老師。


謝謝邀請。

如果是從工作壓力及個人收入角度出發,很多人會選擇做後勤工作人員。

從工作壓力角度出發,普通前線教師工作量較後勤工作人員大得多,來自領導、家長、學生的壓力更大。

從收入角度出發,普通前線教師的績效收入每月平均也就比後勤員工多二百元左右。兩相比較,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做後勤工作。

現實中,普通學校還有一個現象讓人擔憂,那就是能者多勞,多勞者承擔的風險及壓力更大,但多勞者的收入卻沒有相應的體現。

所以,學校要改變的是績效的分配製度,真正的是讓能者多勞,多勞者多得。


推薦閱讀:

匹夫一怒,血濺五步
唐家三少:「我的木子走了」
伊萬.伊里奇著《去學校化社會》
第六章 生存之道【43-立華再現】
「共享體育」項目分析

TAG:社會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