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一些人必須要吃鹽,而有的動物們卻不需要?


別的先不說,我家養豬的,飼料添加劑還沒有普及的時候,每次餵豬都要抓上一把鹽,一年下來,二三十頭豬也要消耗四五十斤的鹽量。加了食鹽之後,豬吃得更多,更有味道,長膘也快。可見,鹽對豬來說是很重要的。

實際上,所有的人和動物都需要吃鹽。食鹽對人來說,顯而易見是不可或缺的。古人早就發現了這個秘密,不吃食鹽的人很容易生病,體弱早亡,所以古代鹽一直是國家壟斷的,在唐朝時,鹽的收入佔了財政收入的一半,可見食鹽的重要性。

鹽除了是調味品,還是維持正常新陳代謝的重要物質。不吃鹽的人很容易生病,沒力氣,抗戰時期,鹽是維持戰鬥力的很重要的物質。

除了人,所有的動物也都需要鹽,之所以我們認為動物不需要鹽,是因為動物不像人能直接加工食鹽食用,而是通過其它渠道來補充。例如通過舔含有鹽分的礦石,食肉動物通過攝取獵物的鮮血等。

寫到這裡,我忽然想起來,是不是這也從側面證明,生命是起源於海洋呢,因為海水是鹹的,雖然後來上了岸,進化成各種動物,但仍然離不開鹽?我太聰明了。


對於這個問題,看看網友怎麼說,網友一:原因就是人類有一段時間是在海水中演化的,海中不缺鹽。上岸時間還不太長,還沒有完全適應陸地生活。證據還有很多:人全身沒毛,會潛水,濃密的眉毛用來分水,流線型的鼻子,看看靈長類的鼻子多數是啥樣的。再有人實在是太喜歡喝水了,這麼大的用水量,能在陸地上生存簡直就是奇蹟。當然還有很多其它證據,包括一些基因層面的。

網友二:吃土能補充的鹽量比起人類有規律地吃食鹽微不足道,舔岩石並不是每天都能進行,更不是每種動物都有條件。從尿液和其他動物屍體中如果能獲取足夠的鹽分肯定是違反物質守恆的,任何食物成分在傳遞過程中肯定有很大損失。人類游牧民族吃肉一樣要撒鹽,不撒鹽的肉有多淡想必大家煮肉的時候都嘗過,含鹽量幾乎可以說微不足道。從尿液汗液中重新利用的說法如果能成立,那永動機也能成立。 到現在仍然沒有一個答案能說明為什麼其他動物不像人類這樣需要系統性、日常性補充如此大劑量的鹽分。


這個問題蠻好玩的,我記得曾聽過一句話「人類的文明就是嗅著鹽的味道在前行」,雖然現在的人們很難體會到鹽的重要性,但是在以前鹽確實是十分重要的資源,在古代都是把持在朝廷手中。那麼為什麼人好像必須要吃鹽,但是很多動物卻貌似沒有這個如此硬性的需求呢?我們下面就來聊一下吧。

鹽對人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的鈉離子和氯離子幾乎參與了所有的人體內的活動,人體的水鹽平衡、酸鹼平衡、神經傳導等等都離不開鹽的參與。人如果長時間不攝入鹽分,就會懶散無力、進而可能會肌肉痙攣、頭痛、噁心,最嚴重的情況會導致心臟衰竭而致死,這也是為什麼在古代鹽是極其重要的資源的原因。

而動物雖然不用像我們一樣專門的烹飪吃鹽,但是這不代表它們不需要鹽分。我相信一些在鄉村生長或者去過鄉下遊玩的朋友都見過羊,有的人可能就會觀察到有些羊會有舔舐岩石、泥土的行為,之前在《舌尖》系列中關於鹽井的一段畫面里就有羊在舔舐鹽井周圍土地中的鹽分。而食肉動物的營養來源於食草動物的血肉,它們同樣能從食草動物身上獲得需要的鹽分。

所以並不是只有人類要吃鹽,其他很多動物也都是一樣,只不過是獲取鹽分的形態、方式和量的需求不同罷了。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這問題夠燒腦!但有點不全面,什麼叫一些人必須要吃鹽?其實只要是人都離不開鹽。在此,本人不敢就人和鹽之間的學術關聯班門弄斧地和大家科普,但斗膽從另外一個角度,循個人看法嘗試理解一下人與鹽之間那些必有原因、不可或缺的前因後果:

其實冷眼看待一下我們人類的形體,在適者生存的地球環境里,從背影看是不是更有點像海獸?相較於其他同是哺乳類的物種,有著細思極恐的迥異:我們可以禦寒的毛髮去哪了?同樣也吃肉,我們可以起撕咬作用的犬齒為什麼退化了?指甲作為攻擊的利器,為什麼人類的指甲長成扁平狀?尾巴處處可見的地球,獨獨人類的尾巴為什麼消失?

以上所有的問題,歸根結底都源於一個特定漫長的地球環境的改變,並且與鹽有著脫不了的關係:

首先我們來看看毛髮,毛髮屬於皮膚附屬器,是由身體里的脂肪轉化而成,皮膚附屬器包括了汗腺、皮脂腺和指(趾)甲。達爾文的進化論確實有它廣泛的論證適用性,毛髮在地球上除了能適應空氣環境里包括禦寒、散熱的功能外,還具備防止刮傷的實用性。可這麼有實際作用的附屬器官,為什麼就會在人類身上大面積的消失呢? 相對於同一地球上的其它動物(哺乳類,下同),其實人類在進化史上隨同毛髮消失的又何止是可以禦寒和防止刮傷的毛髮?比如能撕咬的犬齒、能攻擊的利爪,和能平衡身體、驅趕蚊蟲的尾巴,都不見了,為什麼?

物種的進化,說白了就是當生存環境在漫長時間循序穩定地變化後,物種體內的遺傳基因所作出的漸進適應後的改變,而代之以物種的形態亦作出了相應的改變然後產生的結果。所以現代人失去了本可禦寒的毛髮只會是不得不適應環境後的結果,包括必須還在吃鹽和其它。 那麼問題來了,是什麼樣的環境才會導致我們人類包含其它的,和本可禦寒的毛髮消失呢?

水!大量的水環境!看官莫急,且容我細細道來:

相信大家都知道,人體,需要鹽。為什麼?因為我們的遠祖在冰河時期曾經不得不面對海洋並覓海而居,當時的地球,地面以上是厚厚的冰川,而冰川上是極不安全也很難覓到食的,唯一能活下去的地方就只有海邊,因為冰河時期的海水平面比今天低的多,鹽含量更高,導致海面上的冰層並不像陸地上的冰層那麼頑固,而恰恰是在高鹽的水中和長期的濕冷環境里,哺乳類動物的毛髮失去了禦寒的作用,不信您把長滿秀髮的腦袋塞冷水裡試試,就能感受到濕冷的毛髮不禦寒的效果了。至於為什麼現在有些人體毛依然特別多?竊以為,多是多矣,也並不起禦寒作用,更妄提在水裡。

有人可能會問:那為什麼我們還有頭髮、腋毛和恥毛呢?竊以為起散熱作用,因為大腦怕高溫,而腋下和大腿內側是身體淋巴系統的一部分,故也亦然。 自然界里,基因的變異並不會隨物種的個體喜好而作出改變。比如我們曾經的尾巴、犬齒、利爪,不可能是因為我們覺著它不好看而就那麼聽話的消失的,毛髮更亦然,只有水,大量、長期、高鹽的水環境(我們現在還離不開鹽就是證據),才會讓同樣是哺乳類的我們這些本來有用的體征消失,更奇特的是,人類也因為在冰河時期的淺水裡,學會了直立行走。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們的鼻孔,兩鼻翼是可以控制張弛的,就是在水環境中差點進化到能像鯨魚和海豚一樣的自由封閉,並進化到今天趨於完美的智慧人種。作為現代人類,我們除了離不開鹽之外,目前還保留食腐的習慣,比如鹹魚、腐乳等等,竊以為也是遠祖們曾經在生存的海邊從腐爛的魚獲和鹽腌食品里,延續生成的味蕾依賴。 在動物世界裡,也有著與我們人類相似的,失去了禦寒體毛的哺乳類物種,比如大象、豬等。大家都知道,它們的祖先是擁有厚厚的可以禦寒的毛髮的,而現在的它們也居然像我們一樣禦寒體毛退化,代之以脂肪和與我們相似的需要吃點鹽的特性。

我們再把眼光放到現在的海里,大家會發現:同是哺乳類的鯨魚、海豚就沒有禦寒的體毛,也沒有犬齒和尾巴。您可能會笑我:鯨魚、海豚不是有尾巴嗎?海獅、海豹不是也在水裡,為什麼又有禦寒的體毛和一樣肥肥的脂肪呢?

看官莫急,個人覺得,鯨魚自從祖先開始下了海,冰冷的海水導致它不得不只能依賴厚重的脂肪來保護心臟和禦寒,也因為完全適應了水環境,已經不用靠上岸繁衍後代,並且體型過大也上不了岸了,哺乳類原來尖長的尾巴在岸上可以驅趕蚊蟲、平衡身體,部分還能有取暖的作用,但在水環境里是沒有作用的,我們現在看到的海洋里的哺乳類所謂的尾巴是由原來曾經的雙腿進化的,如果離不開冰冷的水環境的比如鯨魚和海豚,只能以脂肪代替毛髮禦寒。而海獅、海豹、海狗,是既在水裡覓食,也要在陸地上繁衍後代,寒風中抱團取暖,所以,它們既需要皮下脂肪下海抗冷,也需要濃密的絨毛抵禦寒風,並且為了在岸上打鬥還保留了一副耀武揚威的獠牙,若環境迫使它們發展到只能在水裡不能再上岸的話,毛髮遲早會像鯨魚海豚一樣消失。而海獅海豹的腳,目前已經適應了海水的環境比陸地上的環境更多一點,所以它們的腳不得不更往尾巴的形態邁進,但還保留著為了上岸繁衍後代必須還要適應陸地環境,笨拙而艱難的往地上蹭挪的功能。而海獅海豹現在的腳,就是鯨魚現在的尾巴曾經的雛形。

最後,我想再補充一下,與同樣是靈長類的猩猩、猴子相比較:我們人類的手掌,指與指(特別是拇指與食指)之間,是長著如鴨子腳掌般退化了的蹼,而猩猩猴子沒有;我們身體沒有了禦寒的體毛,代之以皮下脂肪,猩猩猴子沒有;我們必須要吃鹽的習慣,猩猩猴子都沒有。。。


不僅人必須要吃鹽,動物們也需要攝入足夠的鹽分!

說只有人類需要吃鹽,是你沒有看到在很多地方都要定期給羊餵食鹽分。而很多類似駱駝、牛、馬等食草動物也需要在野外從岩石上面獲取鹽分。至於食肉動物,由於很多獵物裡面都有鹽分,因此就不需要額外補存了。

但是,人類為什麼需要額外補存大量鹽分,主要是由於人類有著極其發達的汗腺。而出汗以後,很多鹽分就被排出體外,從而使得人類如果不補存鹽分,就會處於缺鹽的狀態。就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比如夏季,很多中暑實際上都和出汗太多,鹽分缺失,造成脫水狀態有關。而很多時候如果單純讓患者飲用大量純凈水,反而會使得其體內鹽分更低,反而產生威脅。好的做法是,讓患者躺下,減少活動,同時降溫,減少出汗而導致的鹽分流失。過一段時間以後再飲用一些鹽水。


雖說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追求的不斷提高,對食物的要求從大魚大肉豐盛美味,轉換到了清淡養生健康長壽,但是再為清淡的營養食譜中,對食鹽的要求永遠是控制一定的量而非杜絕。

從舌尖上的中國換個頻道切到動物世界,生擒猛獸也好,蟲類幼崽也罷,純天然無食鹽添加也能活得有聲有色。

這是為什麼呢?人類為什麼相比較動物而言會對食鹽有所依賴?

我們先從食鹽對生命的重要性說起

食鹽是什麼

食鹽是指來源不同的海鹽、井鹽、礦鹽、湖鹽、土鹽等。它們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即NaCl,國家規定井鹽和礦鹽的氯化鈉含量不得低於95%。食鹽中含有鋇鹽、氯化物、鎂、鉛、砷、鋅、硫酸鹽等雜質。

食鹽的作用

食鹽中那些微量雜質我們先不談,就說含量高達95%以上的氯化鈉,對食鹽在人體內的意義起到了非凡的作用。

NaCl這個東西,進入人體後分解成的鈉離子和氯離子幾乎參與了所有的人體活動。具體說到作用,就以鈉離子為主導說一說幾個方面。

水鹽平衡的調節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細胞外液滲透壓。

細胞外液指人體內,存在於細胞外的體液叫做細胞外.主要包括組織液、血漿和淋巴、腦脊液等。占體液總量的三分之一。

而對於兩側水溶液濃度不同的半透膜,為了阻止水從低濃度一側滲透到高濃度一側而在高濃度一側施加的最小額外壓強稱為滲透壓。

在組成細胞外液的各種無機鹽離子中,含量上佔有明顯優勢的是Na+和Cl-,細胞外液滲透壓的90%來源於Na+和Cl-。

細胞外液滲透壓高細胞失水,會刺激你的神經,你會感到口渴然後喝水補充水分;相反你則需要通過出汗排尿等排出多餘的水,以維持滲透壓的平衡。

酸鹼平衡的調節

鈉離子和氯離子會參與胃酸的形成,促使消化液的分泌,能增進食慾;同時,還保證胃蛋白酶作用所必需的酸鹼度,維持機體內酸鹼度的平衡,和體液的正常循環。

神經傳導的影響

鈉為細胞外體液中主要的陽離子,主要功能是維持肌肉及神經的易受刺激性,包括心臟肌肉的活動、消化道之蠕動、神經細胞之信息傳遞、調整與控制血壓有關的荷爾蒙分泌。

不難發現,食鹽的作用主要就是提供鈉離子和氯離子,而這兩種離子的攝取途徑中,食鹽是最為安全的方式。當我們缺乏這兩種離子時,將引起肌肉痙攣、頭痛、噁心、下痢、全身懶散等癥狀,情況嚴重的還會心臟衰竭而死亡。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食鹽作用這麼重要又是最安全的攝取途徑,為什麼動物不需要呢?

怎麼可能!動物也好,原始人類也罷,他們只是不需要「食鹽」,而非不需要「NaCl」。家畜有人餵給鹽,而野生食草動物會舔食含鹽的土。食肉動物不必舔鹽土,因為它們捕食的動物血液中含有鹽。

說個題外話,許多動物為了補充鹽分,尿液對它們來說堪比茅台對酒局的誘惑力啊。

對於生命體而言,它要的是結果,而非過程。只是為了得到鈉離子和氯離子,我們會有很多種方式進行補充,食鹽只是一種手段和載體,而手段和載體是什麼,並不重要

話雖這麼講,但是人類會選擇食鹽,不得不說是進化的智慧產物。

動物、原始人類雖說不缺乏離子的攝入途徑,卻無法控制攝入量,因此過多或者過少都會引起機體的個體危機從而影響種群。對人類而言,從食鹽的運用到成熟,是我們對攝入物質的一個「量」的掌控。對食鹽進行精確的攝入。

此外,食鹽還是一份作料,給食物冠以味覺上的享受,不得不說也是人類獨特的進化結果呢。


叮噹神技能為您解答,歡迎關注。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鹽是人類必須攝取的一種物質。像人類正常的排汗,排尿等生理活動都是要消耗鹽分的,這時候人類就需要通過不斷的攝取鹽來維持體內平衡,保證身體健康,否則會出現一系列不良癥狀,像四肢無力,頭暈目眩等癥狀,所以鹽人是一定要吃的。

但是你說動物不需要,就不正確了。動物同樣需要鹽,只不過他們跟人類不一樣,他們攝取鹽的方式,往往是直接通過食物直接攝取的,吃肉的動物自然可以通過其他動物的血肉攝取鹽分,也有一些動物會通過其他特殊的方式攝取鹽分,例如野山羊會通過舔石頭和舔自己的尿液來攝取鹽分。

我的解答就到這裡了,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謝邀。

1. 為什麼我們要吃鹽

鹽可以補充體內的電解質。是我們有體力「浪」的資本。鹽可以維持細胞滲透壓的平衡,也可以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興奮性,另外還能參與體內酸鹼平衡的調節等等。

另外,我們已經習慣了吃鹽。以至於現在很多咸奶茶也比甜奶茶更有市場。

2. 動物沒有吃鹽嗎?

其實動物也吃啦,一些動物會去舔有鹹味的土,食肉動物通過吃大量的肉,也能補充很多鹽。

所以動物也吃鹽的。只是不像我們專門去補充了。

3. 其實我們也不是從古至今都吃鹽的

人類吃鹽的歷史也不長,在吃鹽之前,他們也照樣生活著。

從這個角度看,可能曬鹽,真是完全為了好吃吧。。。

4. 低鈉飲食

中國的吃鹽量比國際標準高多了。。。一些特定地區甚至是國際標準上限的2倍以上。

吃太多鹽,小心高血壓哦!

如果覺得有用,您就給點個贊、粉個好友唄。

大約花費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畢竟,我辣么萌~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先來說第一個問題吧,為什麼人類必須要吃鹽。

我們日常食用的食鹽,主要成分氯化鈉(NaCl),其中的鈉離子和氯離子,對於人體機體的正常運行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維持細胞滲透壓的平衡,再比如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興奮性,另外還能參與體內酸鹼平衡的調節等等。

還有可能非必要但非常重要的一點,調味!鹽在所有的調味料當中絕對是c位一般的存在。

再來說第二個問題,動物需不需要吃鹽?當然需要。

動物同樣需要鈉離子和氯離子來維持他們的正常生命活動。只不過他們攝入這些離子的方式不是食鹽而已,大自然里也有鹽的存在啊。

比如食草動物會去舔岩石或者吃土,就是因為這些岩土當中含有鹽分。有些家養的食草動物,牛啊羊啊,在需要它們下力幹活兒之前,主人也會常常會在飼料里加入一些食鹽。

食肉動物吃的肉當中本身也會含有鹽分,他們通過日常的捕食就能補充到所需的鹽分啦。

題外話,其實人類吃我們現在認知上的鹽的歷史,也沒有那麼長。

從目前出土的文物推斷,中國人大概在炎帝黃帝之間這段時間開始煮鹽的。在這之前,人類同樣可以通過捕獵獲取機體需要的鹽分。

關於鹽最早的出現,有種傳說是神農氏時代齊人夙沙氏煮海為鹽,然後驚喜的發現鹽的味道鮮美,灑在肉上吃味道更好,這個無意間的發現也成為了鹽慢慢普及的開端。

從這個角度來看,食鹽進入人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能讓食物變得好吃吧。


歡迎關注「飯醉分子閆濤」,看我分享不一般的美食感悟!

鹽分其實是動物生存必須依賴的有效成分,從前看革命電影《閃閃的紅星》講的就是給山上的紅軍運鹽的故事。在今天美食家的餐桌上,鹽也是看不見的秘密武器,且不說中國最古老的烹飪思想就是鹽梅調和,用海鹽和梅子構成了「酸咸」這兩個基本的味型。還有,諸如上等牛排以及極致的日本魚生,唯一最需要的佐料也是各種昂貴的海鹽或者是火山鹽。

有些人會問,是不是因為有了鹽分,人類才進化得如此聰明?其實這是荒謬的,動物的本能會驅使他去尋找鹽分,只不過動物不像人類一樣,懂得掌握提取井鹽和曬海鹽的方法。一般,動物在自然界中尋找含鹽物質的方式,是通過咀嚼鹽鹼,比如土裡面就有很多鹽分。

我曾聽說過一個比較搞笑的場面是,從前運貨的山區馬幫們會發現這些馬和騾子喜歡去舔食男人們排隊大小便的地方,那是因為人們的尿液裡面有很多有機鹽和露天的石頭上所結晶成的鹽分,所以動物們就會過去舔食來補充身體的鹽分。

說到底,鹽對生命的意義是重要的,對美食的意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鍋湯裡面如果不放點鹽,那種鮮甜味是絕對出不來的。


推薦閱讀:

是純粹的藝術,還是偉大的科學?西方繪畫史上的那些秘密
孫小淳教授再撰文:「陰陽五行」寫入「科學素質基準」,好得很
那顆曾經轟動全世界的「東方紅一號」衛星現在在哪呢?
請不要給科學隨便捏造一個精神
科學爭論再起:請將行星身份還給冥王星!!!

TAG:美食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