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分辨心學中的我心中的「善」是否真的為善?


我思,我想,我行,我做,能夠真正使別人得到益處的,即是真善;反之,我思,我想,我行,我做,是為了自己獲取利益,則非善。具體來說,善又分為大善、小善,滿善、半善,正中之偏善,偏中之正善,陽善、陰德等等等等的區別。

大善:身居高位,掌天下之樞紐,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皆牽連萬民。此時,如能心系蒼生,善達萬民,則一事可抵萬事,可謂大善!

小善:普通尋常之人,能力有限,如能一心向善,能常常善達個人,則為小善。

滿善:一個窮人,全身只剩下10元錢,但碰巧遇到寺廟破舊殘損,此時,如能不顧個人得失,心懷一顆赤誠之心,把身上錢財盡數捐獻。如能這樣,則雖然只是捐獻了小小的十元錢,則也能造無邊無涯的福啊!

半善:家財萬貫的富貴之人,進入佛寺,期望捐獻錢財以得福報,搜遍全身,有點心疼的捐獻出身上幾千、幾萬的錢財。如是這樣,則哪怕捐獻十萬、百萬的錢財,也只是半善!

正中之偏善:好心做壞事,即是正中之偏善。

偏中之正善:壞心做好事,即是偏中之正善。

陽善:做好事被別人知道,即是陽善。

陰德:做好事別人不知道,即是陰德。

希望以上所寫內容,能有所幫助!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謝華利:

看到這個問題,我首先有點暈。第二,我覺得提問之人一定對王陽明的心學有一定的了解與思考,才提出如此深刻的問題。感謝您的提問,讓我也對心學有了重新思考。

說到心學中的「善」的真偽,我們需要理解心學的核心思想「知行合一」。王陽明將知與行概括為統一的一個狀態,將道德意識與實踐合一,同時強調「求理於吾心」。他要人們樹立一種信念,在剛開始意念活動時就依照"善"的原則去做,將不善和惡,消滅在剛剛萌發的時候,這也叫"知行合一"。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也就是到達「致良知」。

那麼意念中哪些是真正的「善」呢?

從王陽明的人生經歷中或許可以得到一些啟示:他經歷當眾廷杖的奇恥、下獄待死的恐懼;流放南蠻的絕望、瘟疫肆虐的危險;荒山野嶺的孤寂、無人問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靜後,王陽明不但求得了內心的安寧,而且逐漸通過「知行合一」擁有了足以改變世界的力量。憑藉此,他蕩平了江西數十年巨寇;以幾封書信,一場火攻,三十五天內平定了寧王之亂;從根本上掃清了困擾明政府多年的廣西部族匪患。

真正的「善」,應當是順勢而為,努力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要做什麼像什麼,比如他治學,做到對學生不分高低貴賤,一視同仁,傾囊相授;帶兵,他對敵人狡詐多端,陰狠毒辣。

做不同的事情都要體會其內在規律,並遵循這些規律靈活運用。比如,在與人交往過程中,要深刻體會與人交往的規律,根據不同的人的特殊情況,靈活運用。把事情做到最完美,做到止於至善。在把事情做完美的過程中,自己的心智也同時得到了升華。所謂「知行合一,止於至善」。


心「誠」那麼你心理的這個「善」就是真善。什麼是「誠」,就是不偏不倚沒有私慾在裡面的心理就是「善」。

但是還是要說明一下,問主的這個問法是不嚴謹的,學心學,平時心理應該處於一種無惡無善的狀態。當有事情來的時候,再根據這件事情,取一個「善」。


善惡本無界,而良知是經過多少年,人民大眾行善而|積累的好的思想意識。個人可以改變善惡之界,而無法改變良知。因為良知是公眾認知。比如一個貪腐的人用貪污的錢去做公益。他覺得自己做了善事,但他卻違背了奉公守法的良知。良知是最公義的,博大的。行善,善心,善行僅是有良知前提下的一種行為結果。



推薦閱讀:

《武林外傳》中有哪些發人深省的經典台詞?
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形式主要有哪些?
上聯,方竹之人話方竹,方竹筍飄香,千萬家。如何對下聯?

TAG: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