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曾仕強認為,知識是西方人的,智慧是中國人的,這種說法對嗎?


謝謝邀請。

首先,對這個說法我認為不對。

曾仕強對中國的《易經》、陰陽及所謂的中國文化、中國人的人情世故深有研究和體驗。其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在他眼中西方人很直接,西方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要麼正確,要麼錯誤,要麼yes要麼no,在情緒、表達等諸多方面也都是直來直去。而中國人就不同,一也可能是二,二也可能是一,對的也可能是錯的,錯的也可能是對的,也可能是"呵呵",一切看對象,其實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中國人說"請你吃飯",也可能是客氣,中國人說"我不會喝酒",其實在酒桌上恨不能把你喝死,大人對小孩基本上都是騙,比如"你從哪來的","叔叔的頭髮為什麼會白","大人可以騙,小孩子不能騙",讓虛偽哄騙的基因從小就根植於中國人的內心。"對又怎麼了,有什麼用","中國人怎麼說怎麼有理"其實就是狡詐和狡辯。(具體大家有興趣自己去看)

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所以曾仕強所說的中國人的智慧,其實就是中國人長期形成的人情世故,就是中國人的面子,虛偽,狡詐,功利,這是真正的知慧嗎?是幾千年中華文化的精髓嗎?

當然在當今現實社會中,在中國幾千年封建思想仍根深蒂固的今天,從實用角度出發,可能也算是智慧吧,而且是天大的智慧,不然你怎麼死的都不知道,畢竟適者生存,這也是天道。

中國人自古以來是聰明智慧的,也創造了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文化。可是我們看看深刻影響當今世界的的現代數理化醫等科技理論,哪一項不是來自於西方。我們今天是發展了,這是事實,享受現代文明的我們真該好好想想,深深的鞠一躬,以示發自內心的感謝!


對於曾仕強中國式管理之父,特別是對中國易經研究比較深刻,並有獨到的見解。並能夠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精髓得以傳承與提升,並能廣為傳播。

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之初,在兩岸意識形態不一致的情況下,能夠非常超前的意識與脫俗的眼光。敏銳的洞察力,解決了許多中國經濟轉型時期的思想,管理,嚴格,與寬鬆寬容的對待改革中遇到的先進的西方管理經驗,特別是量化等包括泰勒,日本豐田管理,世界當時最為先進的管理經驗與管理辦法的引入給我們大陸。對於改革之初的中國職業人思想解放,學習引進消化都是非常重要的。在這個過程中,或者某些特定的環境與人員的交流中,曾仕強老師有些說法或者觀點,並不一定是正確的。就像問題上說得:曾仕強說:知識是西方人的,智慧是中國人的。我們只能說部分正確,但不全面。

我們不能用後來,斷定,曾仕強老師說過的每句話的正確一樣。我們也不會去追究孔子說過的每一句的正確性一樣。包括我們人類對真理的探索一樣都是具有歷史條件和背景一樣。只要對當時解決人們的思想認識,給社會進步帶來思想與觀念上的轉變。並培養了許多中國一代職業人的思想,成就了中國職業建設過程的成績。我們都要記住這位已經是84歲的老人,我們更尊重曾仕強帶給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而不是糾結在某句話上的對於錯。時代在發展我們不要忘記這位行走兩岸的思想家。


題主的問題有點陰險,你怎麼能將這個屎帽子扣在一個已經身患癌症的老人身上?

保哥真不知道你是從哪兒得出曾老會有這種看法的,我也看曾老的書和視頻,幾乎看完了,也沒得出這個結論啊,難道你是想蹭曾老刷點存在感?

讀完曾老的書,你應該得到知識和智慧都無國界,也無方向之說。西方也有西方獨特的知識和智慧,東方也有東方獨特的知識和智慧。

現代社會,網路時代,知識的傳播也越來越迅速便捷,使得全世界的知識早已不分東西,但智慧卻會有東西之別。西方的智慧建立在哲學理性思維基礎之上,東方的智慧則更感性一些。比如,西方追求真理,我們中華文化更追求道理(天道天理),印度更追求心理(佛性神性)。

智慧是使得一個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根源,我們不要故意去區分什麼東西方,要學習要欣賞他族的智慧,同時也不忘為自己的智慧點贊。


關於知識和智慧的區別,個人認為可以這樣打一個簡單的比方:知道是什麼,這就是知識!知道原本應該是什麼,這就是智慧!比方說,吸煙有害健康,知道煙草對身體的危害,這就是知識(科普)!而知道為什麼那就可以說已經上升到智慧了!知識總是停留在比較淺的層面,而智慧則上升比較高和比較深的層面了!

曾仕強是國學大師,是著名易學專家。他之所以說知識是西方人的,智慧是中國人的,我想是出於以下幾方面考慮(作為一個學者個人的理解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學術流派和觀點,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師的觀點也不見得完全正確!)

(一)東西方人的思維不同。西方人的思維是二元化的,東方人的思維是多元化的。比如在對與錯、是與非、白與黑等問題上,西方人他們的界限是非常明確的,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很少有第三種情況存在!我們卻是錯中有對、對中有錯,最終決定對錯主要看對錯所佔的比例大小,百分之七十是對的就可以定性它就是對的,百分之七十是錯的就可以定性它是錯的!對就對錯就錯是知識;對就是錯,錯就是對這就是智慧!比如我們既說禮讓為先,又說當仁不讓!既要堅持原則,又要靈活變通!這就是我們的智慧!既講公私分明,又講愛?如家等等!

(二)東西方的文化不同。西方文化的源頭是神學和宗教,東方文化的源頭是道學和哲學。《易經》是群經之首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宇宙自然的萬事萬物萬象都可以用易經的六十四卦去解釋!東方的文化是充滿智慧的,七千年前伏羲一畫開天創立了八卦(涵蓋了八種自然現象)奠定了中華文化的根基,後世幾經推演都離不開這個根基和源頭,唯心的東西不是沒有,只是很少很少,被後世逐漸豐富的辯證唯物的哲學思想所取代!哲學是一門充滿智慧科學!從老孟孔庄到近現當代的哲學流派都是充滿智慧的!


首先,聲明,此論就事就話不就人喔。

對這句話「知識是西方人的,智慧是中國人的」而言。無外乎自古有之的高調理論,繼承有人,無可蜀犬吠日。當然,你非要大驚小怪,吵吵鬧鬧,繼而人身攻擊了,那就是私仇嘛,呵呵。是以,此處不論人。就有此話展開探討下這樣思想思維的存在方式:

自古古人認為中原是天下之中心,天下唯我中華是文明開化之地,其餘,皆是蠻夷,所謂胡人,南蠻、北狄、西戎、東夷,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是自大漢皇權以來的民族格調,這個格調一定,深入人心,幾千年一脈相承,用專業術語說,民族主義,無可厚非,歷史的發展如此。就是響噹噹的當年大唐,開元盛世的開創者李世民血脈中有一半鮮卑族的血統,骨子裡註定了也是巧妙的所在吧,開化多元,包容並存,但也還是四朝來賀,大唐為上邦的主格調呢。貴我賤人,歷史階段局限所致,人是優劣高低之分的,譬如,元朝的苛刻,什麼蒙古、色目、、漢人、南人四等級,清朝的更苛刻,八旗制。縱觀當今世界,猶太民族,黑人歧視,中東宗教派別之爭等等這些還都是客觀常見的普遍的當今的民族對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西方要罵國人是豬,回罵他們幾句西方是走狗野獸理所應當。

所以,至於以民族為重為國家尊嚴,三教九流的罵口,中西方是對著乾的,紅髮鬼、碧眼魔、白毛怪,青面獠牙的八國聯軍,什麼奇技淫巧等這都是嘴上爭過的氣。是呀,回罵之聲,什麼什麼,黃種人是病關索,面黃肌瘦黃面鬼、支那豬、東亞病夫,劣等民族、中國人與狗不得入內等等

有人一躍而起以牙還牙據理力爭,對著罵,這都是此一時彼一時,彼一時此一時的。需要時,自有它之用。

不過,主次要矛盾是相互轉化的。一矛盾結束就是下一矛盾的開始,往小上說,往自己臉上抹光自吹自擂盲目自大目空無人的劣根性這也都是民族氣節上一脈相承的思想思維,窩裡斗在所難免,因思想所在,它總得有用武之地呀,有利有弊自然顯現嘍。

是以,能團結一致干倒對手,也有忽悠死人不償命的所在。

對錯嘛?呵呵

人嘛,往大處覺悟,一層一層理透,才是好樣的了


回答這個問題先對曾仕強有個大概了解。

曾仕強是嚴謹務實的學者,他現任台灣智慧大學校長、台灣交通大學教授,在研究對比中、美、日管理及其管理思想方面,人際關係與溝通等,成績斐然,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

曾仕強是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者,在微博上經常發表些處事方法的言論,並用哲學的思維對現實各方面問題存在的是非進行了分析並且提出了許多解決問題的一些引導性方式方法。

曾仕強是有智慧的一個人,他曾在央視《百家講壇》欄目講解《易經》,通俗易懂的講解詮釋了《易經》《道德經》的宇宙大智慧。說起他和《易經》的關係,還有一段小插曲。

曾仕強能有如此驕人的成績與其父分不開。早先他父親讓他讀《易經》,他認為《易經》是迷信,是用來算命的,用來看風水的。父親告訴他:那是一般人的錯誤觀念,把這部經典給害苦了。《易經》,是講未來變化道理的。

他聽從了父親的建議開始讀研《易經》,當他讀懂理解的時候,原來仰慕西方的他思想徹底轉變了。也正是《易經》的宇宙大智慧使他重新思考,豐富厚植了他作為炎黃子孫的現代思想,才使得他成為中華文化的優秀傳承者和被譽為「中國式管理之父」。

他經過多年研究對比東方和西方的文化思想意識形態,發現其差異巨大,因此得出「知識是西方人的,智慧是中國人的」結論。這個結論本來是肯定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令那些抹殺中華文明的西方人生氣,但看這個問題下面的一些文字,卻出現了異斥曾仕強教授的刺耳聲音。殊不知曲解了曾仕強教授原意。

真的很悲哀。我想這可能是混淆了「知識」和「智慧」的概念所致。

與文化和文明是近似同義詞不一樣,知識和智慧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既有區別也有聯繫。

知識是感性的一種技術能力,具有無限性、零碎性,人在有限生命里只能掌握有限的知識,知識的學習增加可以更多的了解事物,幫助懂得怎樣去應用知識,但也只是具備產生智慧的可能,不一定產生智慧。俗話說這人「學富五車,卻沒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指的就是「有知識卻無智慧」的這個意思。

智慧是宏大的概念,是知性、理性、高貴、深奧的東西,這種東西可以促進人們深刻理解人與社會、自然與宇宙、過去與未來,從而擁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而這種能力亦既人類社會文化進程中的執行力、推動力,可以使人們做出導致成功的判斷與決策,從而推動人類文明進一步發展。而判斷和決策是離不開知識的,這點大家都明白,很明顯知識是智慧的基礎,知識是本,智慧是元,有智慧必然有知識。

誠然,什麼是「智慧」至今沒有明確、固定的標準,本人作為凡人泥胎亦無資格給出,但可以舉例說明有助於理解「智慧」的含義。如歷史上的「曹沖稱象」,藉助船、石頭、水可以確定象的重量是知識,但這裡面的船、石頭、水「為什麼」能確定「象」的重量卻是智慧。再如《易經》採取的占卦形式來反映事物未來變化道理,形式是「知識」,反映的「未來變化道理」則是「智慧」。再譬如「1+1=2」是知識,陳景潤的「證明」是智慧,火藥是「一硝二硫三木炭」是知識,其中的化學反應S+2KNO3+3C(點燃)==K2S+3CO2↑+X↑是智慧。

通過這樣分析,再基於對比中國和西方的文化及文明發展史的基礎上,應當不難理解曾仕強教授關於「知識是西方人的,智慧是中國人的」這句話的原初本意了吧!

曾仕強教授即宏揚了中華文明的智慧,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的文化積澱,也肯定了西方知識技術的先進,找出了差異,才有利於中華文明的智慧與知識朝著更完美的方向發展。知識具有明顯的時代性,少了缺點可以短期掌握補充,而智慧是一個民族的「天性」悠久歷史的優秀文化積澱,非一日之寒,而西方缺乏的恰恰是這一點,是不可能逾越的,相比中華而言,這是西方人的宿命。

曾仕強教授研究了一輩子中西方文化及文明發展進程的優劣差異,或許這句話體現了他對《易經》「陰陽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宇宙大智慧的深刻認知,以及源於此發展的中華文化及文明產生的一種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博大情懷,是對自己的一生所作的極致總結吧!


不知道樓主是從哪裡得到這個信息?個人覺得曾教授應該沒有說過這樣的話。任何國家都有知識和智慧,只是高低程度的不同。

曾教授說過這樣的話,大概意思是:「西方人重視『器』,也就是重視物質,我們現代世界物質生活豐富,科技高度發達,的確得益於西方國家的創造發展。而中國人重視『道』,也就是重視精神,我們有很高深的智慧。東西方文化的結合可以實現世界大同。」

本人很認同上面曾教授說的觀點,而且越來越多的中外學者專家,都有共同的認識,能解決世界難題,實現世界大同的智慧,只有從東方國家找,也就是從中國找。


知識是對客觀世界的認知認識,跟什麼人無關。智慧是辯知的能力,也跟什麼人無關。我想,老先生所說知識指的是現代科學,比如高新技術、西醫,近現代西方人更擅長。所說的智慧指的是謀略,中國人更擅長,比如三十六計、厚黑學。通俗一點,近現代西方人更會做事,中國人更會玩人!這也是我不喜歡老先生的主要原因。中國人的窩裡斗、耍心眼,坑害了一代又一代人。那為什麼中華上下五千年不斷傳承,根本是實實在在祖輩工農!如果農民工人都學會了厚黑、陰謀,結果一定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毀了我們的傳承!該醒醒了,踏踏實實、實事求是、是非分明、光明正大,團結,團結,再團結,延續我們的血脈傳承!


曾先生確實說過那樣的話。但這並不奇怪,能理解。因曾先生是研究以《易經》為代表的中華文化的,《易經》的確有人類很高的智慧。其次,曾先生是很熱愛中華文化的炎黃子孫,推崇中華文化的觀點和態度自然會表露。但要從全人類起始歷史的大環境大背景下看,此種說法的格局似乎小了點。


謝邀!嚴格的來說:知識與智慧是無國界的!之所以曾仕強有這樣的認識是源於對知識的片面認識。有些知識卻實是西方的,而且佔比大一些。但並不代表全部!有些知識是中國的,也不代表全部。從清朝以來到2000年這一階段卻實西方的科學知識要先進的多,但到了現在就是中國的科學知識更先進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新中國成立以來西方科學技術的發展就緩慢了,被中國追上了。

現在有不少學者一發表文章就抓西方名人,基本公式是這樣表達的:「XX名人寫的XX書上如此如此說,云云」。然而細一分析卻發現是二、三十年以前的理論了。其實沒有多少先進性!現在最先進的理念應該在中國而不在外國。

當然這不代表中國不會幫忙國際社會共同探討科學技術!


推薦閱讀:

一代天驕後人頌,怎麼對下聯?
曹操真的會為江東二喬而興兵伐吳嗎?
門前近水,戶後倚山,所以才悠然。請下聯?
上聯:春光明媚辭舊歲;請接下聯?
上聯:時光未老人心老,怎樣對下聯?

TAG:文化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