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這麼貪婪?


一次偶然買福彩,居然中了3000塊,大喜,就以為自己要時來運轉了,於是用這3000塊繼續買,夢想有一天能中500萬。後來呢?結果誰都猜得到。

哥們有老婆孩子,也有點小錢。俗話說飽暖思淫慾,這廝就和一個女孩扯上了。那個女孩很好看,也有心計,哥們如沒錢是萬萬不能隨了他的。好了一年,哥們離婚,三年後女孩和哥們離婚,且是凈身出戶。現在這哥們在一倉庫打更呢。

單位有一副處長,特想再上個台階,此人資質平平,能力一般,但個人認為正處非他莫屬。於是就上下活動,使了些見不得人的手段。此公現已退休,因違反組織紀律,降為主任科員待遇。

這就是貪婪惹的禍。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這句話禍害了多少本來自身就不咋地的好孩子!貪婪也可說是慾望,這個是人類與生具來的天性,但如何把握慾望,就需要審時度勢,張弛有道了。


這是由人的本心決定的,它隨著社會的潮流走。人們常說,人心不足蛇吞象。說出了這種貪婪的心裡慾望是沒有止境與限度的。驕妻美妾,金銀財物,房產物業,越多越好,越大越好。貪心與德行緊密相連,與人的修行密切相連,隨社會發展的大眾心態審美情趣標準而動,而影響。人是大眾生,生之於大眾,存之於社會,個體是受整個群體影響的,受社會群體的態度利益現去趨向的。個人價值觀,隨著整個社會價值觀的改變而變化的。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指人的生活潮流。潮起潮落,涌心潮澎湃,弄潮兒勇立潮頭,這就是社會生活。誰能置身其外,置功名利祿,錢財於不顧。在古代社會裡,那可是君子中的君子,忠臣中的忠臣,良將中的良將。君子以德修身,忠臣取義以品行出端正清廉,良將以身作則,恪盡職守,以身報國以美德。瓦器蚌盤有君王,清正為官有臣子,捨身取義有帥將,如陳霸先,如觸龍,如包拯,如岳飛,如文天祥……他們生之於大眾,出之於眾人,高之於眾生。雖生之於世內,而德之於桃園世外而超人。在人不為己,天殊地滅的過去社會裡,也有例外。

在大眾真與美,善與美的全體眾生審美為標準的社會裡,人不為己,天殊地滅,利己貪慾,會被社會潮流審美觀與道德建設標準所拋棄,所淹沒。利己貪慾也是精神倒外。

所以,人的貪婪狀態,是因為人的生存心,社會大眾心理態。它是跟著社會的潮流方向走,方向變的。人在生活中,心隨社會變,人隨眾心轉。也有例外的,無論什麼社會,有的是正的表率,有的是德的罪魁。

不一樣的社會,不一樣的環境,不一樣的生活,不一樣的審美。貪心或者不貪心都來自於個人,取決於社會。同化作用或者異化標準去審美……


貪婪來源於慾望,而慾望又來源於人的需要,任何人都有需要,因為需要是任何生命體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必備條件,譬如空氣,水,食物等基本的生存需要,也包含在生存需要得到滿足之後產生的生長需要,如安全感,愛和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只要人活著,就必定產生需要,形成慾望和貪婪。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慾望和貪婪並不是一種罪惡,畢竟誰都想多獲得一些東西去滿足自己的各種需要,這是人類的生存本能,所以對於貪婪這件事,我們沒必要抱著一種排斥和厭惡的態度來對待。但貪婪不可抽過一定的限度,一旦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會成為一種巨大的惡習,妨礙人的發展。

譬如那些貪官污吏,明明本身待遇就不錯了,滿足他們個人的生活物質需要完全足夠了,可是卻依然不知足,採用各種方式去獲得額外的利益,這樣的行為嚴重傷害了公眾組織和國家的利益,而最終他們也因為自己的過分貪婪而鋃鐺入獄,被人們所唾棄。

所以貪婪不可過分,否則只能是自食惡果,所以一個人可以貪婪,但是貪婪控制在一個範圍之內,不能毫無底線和原則,如同饕餮一般,來者不拒,並且自己的貪婪不能以損害他人的利益為代價,譬如一個人可以有理想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你可以通過正大光明的方式去追求金錢,對於這樣的人我們會很欽佩,但是如果一個人通過坑蒙拐騙的方式去賺取本不該屬於自己的金錢,就是一種貪婪了,會被人厭惡和唾棄。凡事不能過度,否則會過猶不及。


人之貪婪源自慾望。完全扼殺慾望,人就不貪婪了。

但對於慾望,要辯證的去看。完全放縱慾望。可以讓人成為惡魔。

當今社會,人對金錢、美女和地位的慾望最大。

杭州保姆縱火案源自對金錢的慾望。楚平王搶了太子的未婚妻,最終導致國破家完,自己還被伍子胥鞭屍三百。是對美女的慾望,就是色慾。

所以,墨子提出存天志、滅人慾的思想。滅絕人的一切慾望,只要吃飽,穿暖就可以了。一切慾望,一切審美需求,全部要扼殺。

易中天說的很對,楊白勞給女兒買了個紅頭繩戴起來,喜兒高興萬分。即使最貧窮之人,也有審美需求。

所以,孔子才提出適欲節慾。即人的慾望要適度,有節制。過分放縱慾望,人就會貪婪。甚至成為惡魔。完全壓制慾望,則是扼殺人性,社會則無法進步。

這就是儒家的中庸之道,以中為用,不走極端。


人貪婪的核心原因是一個,內心的饑渴。當內心有饑渴時,無論多少外在的滿足都沒有用。要解決貪婪的問題,首先要解決內在的饑渴問題。

內在的饑渴是焦慮,也是恐懼。在成長的過程中,環境可能灌輸了太多的危機意識,或者在小時候,物質匱乏,都會導致這樣的心理。

也可能是缺少愛,就會用這種方式來滿足自己。但是無論如何,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真正的解決貪婪問題,還是要回到自己的內心,去修復那些匱乏,那些空洞,平復那些恐懼和焦慮。


人的慾望是無窮的,這才促進了人類的進步。貪慾是慾望的一種,所以貪婪也不奇怪。走正道滿足自己的慾望在法律和道德上不受指摘,損害別人或國家利益滿足自己就為人所不恥或受法律制裁,強迫別人做某些事滿足自己屬於抑制了別人的慾望,也為法律不容。慾望本身屬於思想狀態,無所謂好,也無所謂壞。只是實現慾望的手段是有區別的,有合法不合法之分,有高下之分,有光明與陰暗之分。一般是對物質需要無節制的追求叫貪婪,一旦越過這個界限,不僅人成了物質的奴隸,而且可能成為社會的對立面。


這是本性!貪婪好像是一個貶義詞,但在人類社會形成的過程中,人類貪婪的本性也發揮著實際的作用。如果人們都對權力和財富沒有無窮的佔有慾望,人類社會就不會形成了。


人的貪婪,可能是與生俱來的。我的貪婪則在15年行情中表現得淋瀝盡至。二三十萬資金加上融資七八十萬,在3600點殺入了股市,到5148點的時候凈嫌了50萬,本該收手的時候,卻沒有及時剎車。最後的結局確實有點慘,慘不忍睹的慘。一反一正,一把掌的財富打了水漂。命運對我這個」老司機」也殘酷了些吧,近三十年的股市「投資」歷史,總安排在波谷里沒有一點點「子彈」,每次都是漲得差不多了,手裡搛著大把的銀子,癢得難受!

如今我手裡只有太極了,把太極應用於股市,這裡我當下正在研究的課題


貪是人性中存在的一個屬性,而貪婪是你對別人的一個定義,只是你覺得他得到的他原本該得到的東西,還想得到,這是你主觀的認為。

就像很多富豪已經很有錢了,夠他們子孫後代花幾輩子的,可為什麼還是一直掙錢呢?為毛不去週遊世界,挑子一撂,還在一直掙錢?你怎麼不說他們貪婪?

佛說人都有貪嗔痴,沒有貪的人,他怎能站在很高的地方呢?

你所說的貪婪,只是你的狹隘的心理去看別人,你這是人性中的嗔痴,當你講人貪婪的時候,說明你已經生氣了,心裡不滿意,他肯定得到的比你多,說明你笨,這是痴。


推薦閱讀:

48歲的男人對待感情是什麼態度呢?
有一個特別讓你心靈受傷的母親,導致童年都有陰影,你是選擇繼續堅持還是逃離?
如何理解「別人怎麼樣我不管,我肯定不會這樣」的心理呢?
自己孩子的玩具能不給其他小朋友玩嗎?

TAG:社會 | 財經 | 心理 | 生活 | 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