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先生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這話你認同嗎?
看過曾仕強教授的視頻,他說這話應該在十幾年前,那時的中國無論是國力和文化等方方面面還沒有今天如此強大,不得不說曾教授還是很有預見性。
同樣的說法在季羨林先生的文章中也屢見不鮮。季先生是我們語言學家,是國際公認的東方學大師。這也是他通過中、西文化的研究與比較得出的結論。
我們都知道希臘文化創造了歐洲文明。季先生用中東的一句諺語來說明中華文明與希臘文明的區別,這句話是:「希臘人只有一隻眼睛,惟有中國人才有兩隻眼睛。」而這句話的出處來自於摩尼教:「除了以他們兩隻眼睛觀察一切的中國人和僅有一隻眼睛觀察的希臘人之外,其他所有民族都是瞎子。」這些話是六百年前由中東及阿拉伯地區傳出來的。也就是說在很早以前就有外國人認識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近100多年從晚清開始的積弱積貧落後挨打,使我們從一個無比自豪的泱泱大國淪落到任人宰割的東亞病夫,我們文化自信心也一落千丈,感覺我們什麼都不如西方。從洋務運動到如今的現代化建設,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創造了經濟奇蹟,從一個落後農業國躍升為世界經濟強國,在大部分人有生之年都會看到中國會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但僅僅有物質文明第一還不足以證明我們就是第一強國,還得有文化的精神的輸出才是真正的強國!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經過一百多年的努力,到了二十一世紀,風水也轉到了中華大地。幾十年來,我們把西方的都「拿來」了,也不管是「精華」還是「糟粕」,反正掛點洋名的都拿來,最可笑的本來是中國的麵條,掛了一個洋名加州變成了「加州牛肉麵」也開始大行其道。季老說什麼事都一分為二地看,正因為什麼都拿來了,什麼都研究了一個遍,可以說歷史上從來沒有像今天如此了解西方,我們研究西方的深度要遠遠的超過西方對我們的研究,這就正好把一百年前的我們和西方角色調換了一下,所以結果不言自明。
以前的世界學習西方征服自然,也造成了對自然的破壞,造成了大氣污染,物種滅絕,征服自然反造成自然對我們人類的懲罰,所以到頭來還得回到中國人的「天人合一」,與自然友好相處的軌道上來,需要中國的儒、釋、道來解決世界問題,這一天應該不會遠了,中國人只要自己不折騰,自己不自亂,就一定會實現自己民族的復興,到那一天也就會驗證曾教授、季先生等先賢的預言,在這之前我們首先應該使自己人相信自己的文化,中華文化是經過五千年發展並被世界各國再認識再肯定的一個過程,我們每個人都不是旁觀者,弘揚自己祖先文化文明正當其時!
有如此說法的各方面人物很多,但冷靜分析一下,我認為外人這麼說,是說給自己人的,要驚醒自己人;而中國人這麼說,過高估計了本國實力在世界全球化未來的地位。至少,我是不贊成這麼說的。
我認為,二十一世紀,是中國崛起的世紀和多元文明競爭交流的世紀,而不大可能是中國人主導的世紀。所謂哪個世紀是屬於誰的,這種說法,是過去全球選霸主的舊有叢林法則下的習慣思維話語。照這種說法,中國要做二十一世紀世界的新領導了?我們還是應當謹慎判斷,這不是缺乏自信,恰恰相反,這反映了我們的文化自覺和成熟。
考察世界領導者的潛質,要從世界和自身兩方面考察。首先則要看未來世界和過去還是不是一回事。
今後世界發展與過去最大的不同在於,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深度突破和發展,是塑造世界面貌的最重要因素,它造就的新的世界面貌與世界秩序,是我們過去見到的世界秩序轉型的結果。隨著信息化擴大和深化,每一國和世界都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逐步感到誰受傷也是你受傷,都處於誰也不能獨善其身的經濟一體化格局。世界文化認同隨之加快,和平共處的機制要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穩固一些。一國獨大,領導各國,是很困難的了。國際社會更像一個議會,議長還不興由一人來當。全球治理結構,更像一個社會。新崛起的國家,對此就不要想得太多。世界進入了一個歷史性的轉型時期,正好被中國趕上了,中國再強大,也只有一個份量大一些的席位,新型的治理機制,就像拖住美國一樣,更要平抑中國可能一言九鼎的局面。
相比而言,西方國家經過調整,還有相當大的優勢繼續佔有歷史上的地位,今天我們一點也不能低估現代化起源的地方,停滯到我們後面。哪家的科技前瞻性、經濟質量和文化傳統佔有優勢,現在還是很清楚地。此外印度整合民族問題、突破發展瓶頸,阿拉伯國家逐步消化自己現代化過程的內在矛盾,拉美國家從陷阱中復甦過來,都會緊隨中國發展而發展,來平衡中國的力量的增長。
從中國潛力來說,上半個世紀主要從事崛起為強國的事業,能按時到位,已經不容易了。看一個國家的實力,首先要看其技術經濟社會發展形態和水平,也就是他的經濟基礎。從國際比較來看,以目前的經濟技術狀況,真正反映實力的人均國民收入水平,人均生產率,資源佔有率,中國還屬於較低的水平。中國在轉型,人們的利益訴求與分配關係也在轉型,財政資源將不會像過去那樣,大量用於國家支配,而是向民間轉移,這會把對中國實力的想像力降低很多。財富人均不足和財富新分布、資源新均衡,這是中國面臨的軟肋和挑戰。中國作出自己將長期處於初級階段的判斷,是很理智的。
中國文化在將來的世界文化體系中,佔有獨特地位是可以預期的,但不能過高估計自己的比較優勢。未來不存在一個脫離外來文化滋養、脫離西方理性思想的中國文化。而且,世界文化的主流,必然是多樣化存在和競爭與交流,不會存在一種獨霸世界話語權的文化。中國文化很偉大,但離現代化距離比較遠,新的文化資源還沒有積累起來,舊有的文化資源適應於現代化的部分不像想像的那麼豐富和易於轉化,消化吸收和轉化需要比較漫長的過程。所以,中國文化的強大往往要晚於經濟的強大,中國文化還會表現得既自信又謙虛,積極與各個文化互動,使自己既有世界性的包容開放,又有融匯傳統和現代的獨特個性。
中國在多年來快速發展,但文化影響力卻和經濟實力不相稱,這背後的原因,要從中國文化本身去找。這種原因,關鍵在於,要考察文化自覺和現代化的配合關係,考察適應和有用的文化存量和質量,考察能夠進入現代化過程的文化資源和文化創造。中國經濟發展很快,但並沒有出現很多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著作,輸出可觀的文化產品,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文化現代化的難度。這麼看,對中國文化就沒有那麼多的怨言,同時中國文化也沒有那麼多被攪起來的泡沫。
中國前半個世紀是走向強大的時期,後半個世紀是競爭、鞏固和交流的時期,可能沒有機會造就一個獨霸力量崛起的時代。這麼說的話,二十一世紀,很難說是中國人的世紀。
曾仕強等先生弘揚中國文化的拳拳之心十分可貴,令人尊敬,但給我們一個錯覺,就是我們翻出來的那麼多好東西,好像比經濟實力更容易超越世界。其實相反,中國文化對發展的影響比較複雜,哪些是阻力,哪些是動力,需要鑒別和形成主張。將來主導社會發展的價值觀,來自馬克思主義和西方優秀文化、新的歷史傳統,也來自中國傳統文化,但是傳統文化的份量,要恰當地估計,要和其他文化有合適的比例。
讓傳統文化和現代化相融合,有兩種角度,一種是從現代化看傳統文化的啟發和價值,一種是從傳統文化觀念分析現代化進程中的課題。現在宣示文化優勢的名人,從他們的話語中不難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傳統文化是由外來文化解讀的。對現代文化和外來文化理解到什麼程度,中國文化就發掘到什麼程度。對傳統文化價值的發掘,好像只是秀一下姿態。發掘傳統文化需要真誠。
名家有一些解說,並非出自傳統文化的原意,傳統文化被隨意附會解說;有一些解說,也不像是傳統文化優秀的內核,很多恰恰是被魯迅等人反覆批判的東西。這些東西發揚光大,恐怕不是發展的福音。傳承文化是反思的結果,現在有些領域的反思,缺乏理性的標準。好像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實際在培養新一代的私塾子弟,這樣培養出來的聽眾和學生,怎麼會是優秀文化的傳人?
孔子所謂「不佔而已矣」,只有當你憑藉經驗和日常智慧無法作判斷或計劃時,才可以用占卜作預測,這也是曾先生的易經之說。作為一個易學專家,如此說法想必有他的易學之理。雖然曾先生對國學熱、提高國人的文化自信功不可沒,但對此話不必過分閱讀。文化自信必須建立在對中西文化的如實理解之上。愛國不錯,民族主義思潮最好不要。況且,易經哲學主要針對個人、家庭,就國家、民族而言,變數太多。
與曾先生相比,易大師也有類似的觀點,最近看到他的一個文化視頻,聲稱華夏文明是與基督教、伊斯蘭並駕齊驅的世界型文明。這算得上是易大師基於亨廷頓文明論的理論創新,因為亨氏並未提什麼文明的世界性、區域性之分,或者可以理解成亨氏所謂的文明均為世界型,不然怎麼會有衝突呢?就此類觀點一概而論,頭條上對中外種族的智商、成就、前途的比較也屢見不鮮,特別受到了名嘴如胖曉和老梁等的網路引領。要知道,比較個人智商可以,比較種族間的智商就是種族歧視、政治不正確,這一點國人應該多多向米國人學習。
事實上,這些名人還沒有真正理解自己的文化。道家無為不爭、儒家禮讓不爭,加上外來的佛家出世不爭,三家均提倡和而不同、與世無爭。和而不同就是在政治哲學或宗教神學上提倡區域性,保持區域性和文化特色才能做到和而不同、天下大同。傳教、同化異族、遠征他國、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就是世界性的擴張,算得上易大師的世界型文明。日本帝國也有過如此企圖和行為。什麼是文明?文明不是教會組織、科技財團和經濟總量、軍事實力,文明是做人、為國、邦交,和平共處、不輸出價值觀或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人。
二十一世紀可以是中國的,但絕不可以前二、三個世紀是基督教西方的擴張模式。基督教統治世界的前二百年造就了歐洲的分裂、歐洲外的全球殖民化、美洲的種族殘殺、非洲的奴隸貿易及其對非洲人口生態的持久性破壞,更別提兩次世界大戰帶來的全球性人工災難。最嚴重的恰恰是西學價值觀的全球化普及,卻正是普世尚不理解的價值觀強加於人的不道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妨結合現代思維重新解讀下孔子的這句話?
二十一世紀不該是中國的,而該是世界各族、各國的。這便是孔子所謂的天下大同。
曾教授的這段話,我是比較認可的,大致直覺的判斷也是如此,為何這麼說?這要從中國歷史的發展尋找答案。
雖然,本人對歷史常識的學習,僅限於在課本中獲取的知識,但從中國歷史的發展中規律就可看出,中國這個國度跟世界其他國家不同,有自身發展特有的歷史規律,那就是興起與衰落 交替進行。
為何世界上只有中國是這樣?我認為中國是一個相對封閉的,自成體系的歷史文化傳統造成。
中國文化自始至終,無論誰來當政,只要是不按照中國傳統文化進行管理,退出歷史舞台是遲早的事,中國人口基數大,只要有1%的精英階層奮發圖強,就是一個人口基數可達上千萬人團體;
中國在清朝那麼積貧積弱的時期,都沒有分裂成數個國家,沒有滅亡,中國度過了最危險的階段,中國這個概念完全是在中國人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中國,即使支離破碎,這個基因應該是已經融入到中國人的基因了。
看看中國歷史就會發現,中國每次被外族入侵動蕩之後,都會有一個相對繁榮強盛的時期。
中國人,不能太安逸了,實際美國有些學者提出一個看似荒唐的建議,我倒覺得很有道理:那就是讓中國再次沉睡!美國人不刺激中國人,將台灣做個順水人情交還中國,多多吹捧中國,讓中國在安逸中再次沉淪,我覺得這是個可怕的建議,反而目前 ,美國的咄咄逼人,返到替中國的未來放心了!這是一個勃論。
通過最近幾年美國的不斷在中國周邊刺激,中國無論從上到下,都保持警惕,奮發有為,這是個好事,只要中國精英層,不犯大的戰略錯誤,成長為世界第一,是必然的,但中國的學者必須給世界一個交代,那就是,後美國時代,中國如何帶領世界前行,我想,中國核心層已經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中國主政世界的時候,才是真正的王者歸來!家天下的人文關懷,公平、公正、平等的理念,必將帶領世界進入一個新時代,但每個中國人要做好自己的準備,不要把眼光只局限在小家,自私自利上;只有多數中國人成為 一個有文化,有知識 ,「德智體」全面的發展的人,才能使中華民族引領世界前行。
這個時代離我們越來越近,困難會越來越大,青年人要有全球視角,不斷在中國發展中發光發熱,讓理想之花盛開,不要讓金錢限制了自己在這個偉大時代的光芒。
謝謝邀請!英國著名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在上世紀70年代看完了老子的道德經,孔子的易經說了這樣一段話::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到了21世紀,人類會因為過度的自私和貪婪而迷失自已,科技手段會毀掉一切,加上道德論喪,信仰疲乏,心靈空虛,世界必將出現空前的危機,唯有中國儒家孔孟之道和大乘佛法,所以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
他的論斷不無道理,但要看中國最高領導層的決策,如果一方面加強科技建沒,促進經濟發展,強國富民,另一方面堅持以法和德兼備治理國家,提倡儒家孔孟之道,那21世紀當然是中國人的世紀。
(圖:仿書毛主席詩詞)
認同,因為中國的實力在不斷提高,不管是那個領域,中國的綜合實力都在不斷的增強,在過去很東西我們國家都要進口,但是現在我們國家的製造的很多設備到達國際化水平甚至超越國際水平,我們國家正在從一個製造大國變成一個智造大國。還有就是我們國家一帶一路給其它國家的基礎設施的建設,讓其它國家和中國一樣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同時也將我們國家的就業機會增加。我的回答就是這樣。
謝謝邀請。不太認同,中國雖然比以前進步了很多,但是這還不夠,還需要進一步的發展,要文化和經濟一同發展,不能顧此失彼,要穩紮穩打,步子邁的太大了容易扯襠,現階段就是要進一步加強國力,軍事方面一定要徹底拜託外國的限制,自己能夠掌握高精尖技術,只有這樣才能不會受制於人。要盡量發展實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認同。經過20世紀的發展,中國已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21世紀初,中國已經顯露出強勁發展的勢頭,所以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是應該的,必然的。
我只希望國泰民安,人人都能過上幸福生活。全世界人民都能和平相處,沒有戰爭,沒有飢餓。當然,隨著我們國力的不斷增強,在世界上的話語權會越來越大,朋友會越來越多,中國的聲音會從音符的第一聲變成第四聲應該是不爭的事實。真心希望國人團結,努力奮進,真正實現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