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結束到二戰爆發前,有好多國家研製了多炮塔坦克,但為什麼沒有被大量運用?
T-35重型多炮塔坦克體積大,裝甲薄,速度慢, 在戰場上基本就是同級別對手的活靶子。
多炮塔坦克的設計思路主要是當時的軍艦設計影響,一些坦克設計師對戰艦上的多門火炮設置很「鍾情」,火炮多自然威力大,因此多裝幾個炮塔讓火炮多起來,威力會更大。
而且在早期坦克面世後,英國人就認為在面對多個方向來敵的情況下,只有一門火炮是無法應對的。所以自然那時多炮塔坦克的出現就不奇怪了。只不過英國人的第一種多炮塔坦克由於造價太貴只造了一輛就沒下文了,而這唯一的一輛獨立號多炮塔坦克被藏在伯文頓坦克博物館中成了珍品。
另外,從裝甲材料方面來說,上世紀30年代時反坦克武器才剛開始發展,而坦克裝甲普遍很薄也就是10-30毫米左右。另外坦克炮的口徑也不大以37毫米-45毫米為主,口徑小自然體積也小,這樣就能在有限的空間內多裝幾門。所以多炮塔坦克在那個年代因為一定特殊的條件才出現。
炮塔多自然坦克噸位也要大,基本上那時的多炮塔坦克都是重傢伙。而噸位大自然目標就大,很容易被發現成為活靶子,加上當時的裝甲防護水平也不行,越大的坦克越容易被對方早早發現從而進行重點摧毀。前蘇聯也曾搞過一款著名的T-35多炮塔重型坦克,結果在閱兵式上被斯大林鄙視了,最終只造了61輛就停產了。
英國維克斯公司1926年製造的「獨立」號多炮塔重型坦克
原因很簡單,這些坦克的設計思想比較落後,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發現並不像在設計之前設想的那樣強大,實屬徒有其表的雞肋,最終被各國停止發展,最終讓位於二戰中開始流行的中型坦克,成了武器發展史上的奇葩。
首先說一戰,一戰中坦克這種兵器首次亮相,給當時的世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憑藉著火力、機動、防護的完美結合,給當時的塹壕戰造成了嚴重的打擊。英軍最早的馬克1坦克其實就是多炮塔坦克,裝備有多門火炮和機槍,而像法國的聖沙蒙、C2重型坦克、德國A7V重型坦克,嚴格來說也能屬於多炮塔坦克,但是都存在著機動性能差的問題,而且其很多武器並不是搭載在獨立炮塔上的。
而在一戰中,雷諾坦克開啟了炮塔坦克的時代,而在一戰結束之後到二戰之前,不少國家也開始繼續研製多炮塔坦克即重型坦克,比如蘇聯的T35坦克,SMK坦克,德國NBFZ坦克,等等,按照他們當時的作戰理論,這些坦克將會發揮巨大的作用,但是實際情況卻很不理想。
這些多炮塔坦克的最大問題在於機動性能差,比如蘇聯的T35坦克,整體車身過長,機動起來很是費力,而且其多個炮塔裝備的火炮機槍看似火力兇猛,實際上由於彼此之間的角度限制,使用起來很是麻煩。甚至還曾發生過炮塔由於延誤誤擊另一個炮塔的嚴重事故。而且這些多炮塔坦克最大的問題是目標太大,幾乎就是活靶子,尤其是在己方失去制空權的情況下,只會淪為敵方轟炸機的刀俎。
而這些多炮塔坦克的火力並不佔優勢,其主炮一般和同時期的中型坦克差不多,但是機動卻大大不如,因此戰爭中後期各國開始轉向研製虎式坦克、IS2坦克等這些裝備大威力火炮的重型坦克,而不是徒有其表的多炮塔重型坦克。
最近正好在寫多炮塔神教系列。
多炮塔的鼻祖可以追溯到法國人生產的2C坦克,前後各一個炮塔,裝備75毫米短管火炮和8毫米機槍,車身上另有3挺8毫米機槍。
而第一款典型的多炮塔坦克——英國A1E1「獨立」則裝備了一個裝有3磅炮的主炮塔和4個各裝1挺機槍的小炮塔。
看起來很威風是不是?
但是,看起來帥是一回事,實際用起來就是另一回事了。
為什麼諸如獨立、T35這樣風光一時的多炮塔坦克最終只是曇花一現呢?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1.車組成員較多,指揮協調困難。以2C為例,整個車組有12名成員,分別為駕駛員、指揮官、炮手、裝載機、四名機槍手、機械師、電工、助理電工/機修工和無線電操作員,指揮官需要綜合判斷多個戰位傳遞過來的信息,在早期坦克那種惡劣的工作環境下,顯然很難做到有效指揮。
2.車體構造複雜,總重較大,機動能力低下。多炮塔結構使得車體變得十分複雜,一方面降低了可靠性,另一方面使得結構重量大大增加,導致車重居高不下。再受限於當時的動力技術,多炮塔坦克的機動能力也十分有限,2C坦克和T35等的最高時速僅十幾公里。更不用說複雜的結構帶來的造價和產能等一系列問題。
3.最致命的是,多炮塔的火力和防護相對較弱,且改進空間有限。多炮塔坦克看似很好地解決了火力覆蓋區域問題,但是主炮塔尺寸受到小炮塔限制,無法安裝大威力坦克炮,對新式坦克的毀傷能力嚴重不足。而其餘小炮塔裝備的多是小口徑火炮或機槍,僅能對付無裝甲目標或有生力量。因此,多炮塔坦克實際上還是典型的步兵支援坦克,無法作為裝甲突擊力量,作用十分有限。而在防禦方面,結構重量的增加勢必需要削弱裝甲來控制整體車重,因此多炮塔坦克裝甲的最大厚度普遍也就30毫米左右,很難再有提升空間,加上較為低下的機動能力,在威力日漸提高的反坦克火力面前也只不過是個活靶子而已。
多牟蒸鋼,億萬的炮塔億萬的榮耀。這是我多炮塔神教的教育。
開玩笑了,多炮塔坦克是參考海上戰列艦多炮塔的特點設計出的一條坦克發展路線。
畢竟坦克就是英國這種海權國家的海軍發明的。(陸地戰艦委員會啦)
至於為什麼多炮塔坦克並未發展起來呢.以下6條都是和同時代單炮塔坦克相比較
1.坦克的炮塔過多需要補給的彈藥種類太過複雜,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後勤補給負擔。
2.坦克炮塔過多導致,坦克內部人員過多。對協同指揮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3.多炮塔坦克一般造的都過大, 相較於單炮塔坦克更容易暴露目標。
4.多炮塔坦克因為體型較大 ,導致了裝甲較為分散,所以裝甲較薄防禦力較差。
5.當時的發動機並不過關,導致了多炮塔坦克的速度較慢。
6.在坦克對戰中一發37mm火炮打不穿的敵人,兩發也打不穿。但是如果把裝兩門37炮的空間裝一門75炮的話,很輕鬆就可以打爆對方。
在二戰中十幾輛美軍坦克對著一輛守橋的虎式坦克打了100多發炮彈卻無一擊穿。反而虎式坦克一發一輛打爆了這些美軍坦克,全身而退。
綜合上述原因,多炮塔坦克在與單炮塔坦克交鋒時。往往都被打的很慘,所以多炮塔坦克就漸漸被淘汰了。畢竟真實的戰場並不是遊戲中的血條系統。
多炮塔坦克,是在坦克上安裝好幾個炮塔的坦克。這種坦克,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國在面對日後坦克設計以及使用戰術上所做的嘗試。多炮塔設計,在兩次大戰之間盛行了一段時間,也有數個國家採用,但是在實戰中發現,多炮塔的設計並不符合新一代坦克戰術的需求,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很快退出戰場。
T-28重型坦克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國軍事研究者對於坦克的使用方式仍然沒有統一定論,但當時主流意見認為,塹壕戰在下一次戰爭中仍是戰爭的主要方式,作為突破壕溝的坦克,必須擁有多個炮塔才能發揮更大作用(目的是在突破敵方壕溝後,可以對周圍進行攻擊)。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英國、德國、蘇聯、法國和波蘭均設計和裝備了多炮塔坦克,但是最早將其投入實戰且有一定經驗的,只有蘇聯。
T-35重型坦克
蘇聯在諾門坎戰役和後來的冬季戰爭(蘇芬戰爭)中投入的多炮塔坦克,立刻就暴露出其重大問題。由於原先這樣設計出的坦克,主要是用來突破壕溝,除了正面裝甲以外,側面和後面裝甲並不厚,對於側後方敵軍是希望用機槍直接壓制,但是對於非壕溝戰場,這種想法完全行不通。
在這諾門坎戰役和冬季戰爭後,多炮塔坦克以下幾個問題暴露出來:
- 為了安裝多個炮塔,導致坦克大型化,重量直線上升,機動力很差。
- 為了減輕重量,使得坦克無法安裝厚重裝甲。
- 操作人員過多,導致坦克內部指揮混亂。
- 由於內部空間不足,導致整備維修困難
NbFz重型坦克
總的來說,多炮塔坦克是對未來戰爭形勢估計錯誤,所誕生的產物。因為塹壕戰並不是未來戰爭的主要方式,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設計出來的坦克,自然也就難以發揮作用,最後只能被後來出現的坦克所取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