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奮的崇禎帝為什麼當了亡國之君?
勤奮有什麼用?勤奮並不能掩蓋他的性格缺陷啊,崇禎是勤奮,可是他刻薄寡恩,生性多疑,不能用人,更不能識人,奈何有心無力,不可回天。
先說一點題外話,開證明勤奮並不能補拙,更不能補智。想當年還在讀高中的時候,自己是一個典型的勤奮者,但每次考試都不行,再看我們那個第一名,上課看小說,晚上看小說,但是每次人家考試都是第一,最後人家考試就考上了中國前十的名校,而自己才考了一個破二本。這就讓我對「勤能補拙」產生了懷疑。
一個小小的故事說明光有勤奮是不夠的,勤奮的崇禎掩蓋不了他性格的缺陷:
一:崇禎不識人,放著大才不用;
孫承宗,大明王朝末年,最有可能拯救大明王朝的人。
孫承宗,明末最負盛名的軍事戰略家,又是教育家,曾為天啟皇帝老師,又是文壇領袖。
孫承宗,不止是理論的戰略家,他更有實際的作戰經驗,在明與後金作戰連遭敗績、邊防形勢危急的情況下,孫承宗代替王在晉成為薊遼督師,修築關寧錦防線,統領軍隊十一萬,收復失地四百餘里,選拔培養了如馬世龍、袁崇煥等一批文武將領,修築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餘座,屯田五千多頃,安置戰爭難民近百萬,逼迫努爾哈赤後退七百里功勛卓著。
孫承宗,如此大才,卻遭受魏忠賢的讒言被罷官,崇禎繼位後卻對他棄之不用,豈不惜哉。崇禎不識才,他失去了翻盤的最後機會。
孫承宗畫像二:崇禎多疑,聽信讒言,將大將下獄,殺之;
孫傳庭,大明王朝末年最厲害的大將,連續和起義軍作戰,殺死第一闖王高迎祥,殺的李自成只剩十八人突圍出去,但是崇禎聽信讒言,將傳庭下獄,這個時候起義軍由於沒有對手,迅速壯大,最終攻入北京城,滅亡大明王朝。《明史》說「傳庭死,大明亡」。
孫傳庭畫像袁崇煥,大明王朝邊關大將,曾經崇禎帝是多麼的信任袁崇煥,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崇禎帝慢慢的不在信任他了,當君主和將帥之間產生了裂痕,這便給敵人已可乘之機了,皇太極巧妙的唱了一出「反間計」,於是乎袁崇煥便死在了千刀萬剮之下了。崇煥一死,皇太極便在遼東沒有了敵手。大明再也沒有機會了。
袁崇煥畫像自毀長城者,從未有過崇禎帝這樣的,勤奮又能怎麼樣?性格的嚴重缺陷,等待崇禎的自己滅亡一條路了。
崇禎畫像有一個辭彙,叫做"效率"。好比讀書,有的人天生善於讀書學習,看書會抓重點知識,一看就瞭然於胸。有的人很不適合學習,怎麼看怎麼用功就是不得要領。我上初中的時候,班上有一個同學,他的課桌子上面總是擺放著印刷精美的筆記本,都是高檔貨,一本就要20元以上,而當時我們班上平均每個人的生活費也就200-300元左右。每次上課,這位同學都會攤開他的高檔筆記本,在上面一絲不苟的做筆記,老師在講台上說什麼,他就記什麼。他還使用一個復讀機,也可以錄音。按道理說,他做筆記做的如此認真,應該學習成績很好,起碼也得全班前十吧,可是,恰恰相反,他每次考試都是掛科。如果是七門課,他總是至少有五門課不及格。如果你說他笨,他又不笨,吹拉彈唱樣樣精通,還是班足球隊的裁判員,看起來並不笨,就是在讀書上面不得要領。這樣的一位同學,別看他平時那麼勤奮,他完全沒有效率,沒有效率,只會死讀書,讀死書,讀書讀到三更半夜,把筆記本填滿幾百本,也不能提高他的學習成績。所以說,讀書需要效率,效率很重要,與方法有關係。在其他工作方面,同樣需要效率,如果沒有效率,你出的力氣再大再多,也不過是傻干,干到地老天荒,你也不能成為一個行業內的佼佼者。
崇禎之所以作為一個如此"勤奮"的人,卻在最後做了亡國之君,那是因為他做事情完全沒有章法,根本毫無效率。一件事情,明明可以花費1個小時就幹完,他偏偏要花費3個小時。崇禎起早貪黑的天天操持政務累得像狗一樣,差一點就要吐血,但是下面的工作還是一團亂麻,沒有一點頭緒。這就說明,崇禎的工作能力不行,或者工作方法不對,沒有抓住重點。這樣,崇禎就應該找幾個工作能力特彆強的人,代替他做這些事情。但是,我們看見,崇禎對大臣毫不信任,10年殺了40多個內閣學士和一大批總督巡撫。但是,他又特別的信任太監。崇禎搬倒魏忠賢,卻又重回老路,最後曹化淳給李自成打開了北京城,是太監逼死了崇禎,可以說,崇禎是自作自受。該管的事情,他一件沒有管好,該管的太監他不去管,崇禎這個皇帝當得實在不算優秀。
崇禎帝就是班級里那個最勤奮的差生。
1627年,大明帝國成為一座巨大的考場,他們要在很多年以後爭奪高考第一名。而這場考試最殘酷的地方在於:
第一名將擁有一切,其他人將一無所有——包括生命。
先來介紹一下這座考場里的考生吧。
崇禎同學,現在是班級第一名。這並不是因為他的成績好,而是因為老師喜歡他,指定他為第一名。
皇太極,是農村來的轉學生。因為長得不好看,穿的也比較土,所以同學都很嫌棄他們。
李自成、張獻忠,是班級里的差生。他們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每天默默無聞。同學從來不關心他們,而且老師還經常剋扣伙食,導致這兩位同學面黃肌瘦、兩眼無神。
有一天,崇禎同學的大狗腿劉懋說:「反正李自成、張獻忠他們這些人也不好好學習,不如就把他們的課桌都賣掉,伙食費也可以節省下來,給崇禎同學補充營養。
崇禎同學一聽:「好啊,就這麼干。」
可憐的李自成和張獻忠,平時就被他們欺負,現在連坐的地方也沒有了、下課後還沒飯吃。
既然你們都欺負我,那就別怪我不客氣。
李自成和張獻忠從此就成為教室里的孤魂野鬼,這節課坐在張三的座位上,下課後去搶李四的飯吃。
他們就這麼遊盪了很多年,也沒有人關心他們。反而說:
「不做安安餓殍,猶效奮臂螳螂。」
皇太極,也是被欺負的對象。班級里的其他同學成天把他的缺點編成段子,來取笑他。
直到有一天,皇太極決定不再忍受這種屈辱。他們衝到講台上大聲宣布:「
從此以後誰再敢欺負我,就揍死他狗日的。」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皇太極就成為班級霸王。每天不是在打架,就是在去打架的路上。
直到多年後,他把班級里的所有同學全都揍了一遍。
崇禎同學依然在埋頭苦學,準備著將來的高考。
他偶爾會把李自成、張獻忠叫到身邊,打算好好教教他們語文、數學等必考科目。但他們根本沒有任何興趣:「要不您先幫我們找個位置,再給我們吃頓飯唄。」
崇禎同學聽完一臉茫然:「還有比學習更快樂的事兒嗎?吃飯做什麼。」
但是下課後,崇禎同學和他的小夥伴們勾肩搭背的沖向食堂,一人吃了一條大雞腿。
崇禎同學對李自成、張獻忠失去興趣以後,又轉頭對皇太極說:「同學,要不我幫你補補課吧。」但皇太極對補課沒興趣:「我要的是尊嚴,你勸勸同學們,對我好點兒唄。」崇禎同學一臉驚訝說:「尊嚴有那麼重要嗎?能有學習快樂嗎?」
崇禎同學沒有辦法,只好自己刻苦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很享受小夥伴們對自己的崇拜。
假如有人沒有對他表揚、讚頌,他就會很生氣,號召其他小夥伴把這個人打死。
事實證明,被別人崇拜久了,就會產生驕傲、自滿的心理。
崇禎同學也是這樣,如果有人稍微對他流露不滿之意,他就會把這個人肉體消滅。所以他身邊的小夥伴越來越少,即便以前跟他關係特別要好的人,也不願意再跟他走得太近。
而李自成,前幾天幹了一票大的,他搶了一個胖子一個月的口糧,頓時成了暴發戶。他把這些搶來的糧食分給班級的其他同學。
為了吃飯,他們決定:
「從此以後跟著李哥混。」
1644年,高考的號角吹響。
為了在考試中排名靠前一點,李自成決定把好學生全部幹掉。他帶著班級里一半的同學,衝到了第一排,把崇禎和他的小夥伴全部趕出教室。
皇太極在前不久的一次群架中受傷過重,永遠的離開了他們。現在的班級霸王是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
這個時候多爾袞看到了機會。
他迅速帶著人數不多但很精壯的小夥伴,衝上去把李自成群毆致死。
現在宣布成績:多爾袞獲得1644年度高考狀元。
崇禎同學始終沒有明白,他的競爭對手需要的是什麼、自己怎麼才能對症下藥。
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意孤行。
他也從來不知道:
讀書是為了獲取力量,如果不能活學活用,就是書獃子。
崇禎是勤奮的皇帝,但是愚蠢的人勤奮的結果,往往是加速壞結果的來臨。鑒於其他回答已經涉及明末國運的許多方面,答主就僅僅從崇禎用人的角度來分析他的愚蠢導致的壞結果。
崇禎即位時,交到他手上的大明江山已經千瘡百孔,大廈將傾,氣數將盡。即便把太祖、成祖、孝宗這樣有思想和作為的皇帝換在這個位置,明朝也挽回不了滅亡的命運,至多是苟延殘喘時多喘息一口而已。
崇禎上台,割除閹黨是個重要舉措,可是他打擊的只是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而不是針對宦官。閹黨雖滅,宦官仍存。時隔不久,他又重蹈乃父乃兄的覆轍,再次變本加厲的重用宦官,比前代有過之而無不及。明太祖初年,宦官不及百人。明中期,宦官人數約增至一萬人。崇禎朝兩次招新宦官六千餘人,十歲左右的小宦官就有二三百人。保守計算,宦官總數有七萬人左右。
如此龐大的宦官群體,參與的勢力範圍很廣泛,無孔不入。崇禎派出宦官做監軍、鎮守,用來監領天下兵馬。這些人對軍事毫無所知,卻掌握著最高指揮權,高高在上,胡亂瞎指揮,常常貽誤戰機,使得軍心渙散,軍隊戰鬥力明顯下降。
以前,宦官的權勢雖然有時很大,但宦官從來沒有掌管過外廷財政。崇禎居然讓太監總理戶部、工部、兩淮鹽課,財政大權轉移到宦官手中,財政狀況加速敗壞。
為了網路人才,崇禎改革用人制度,打破非翰林不得入閣的先例,意圖不拘一格選拔人才。但選人的結果很不盡人意,縱觀崇禎朝,庸才遍地走,掌權之人非庸即佞,真正的匡世濟民之才寥若晨星。即使有個別德才兼備的人又不能很好的使用發揮,為此,崇禎自己也常常陷入深深的苦惱之中,面對錯綜複雜的局勢,他急於求成,遷怒臣下。對於功過賞罰,不深究原委,該賞不賞,不該罰卻亂罰,濫用重典,舉措失當,事情越弄越糟。
據統計,崇禎朝更換50個內閣大學士,刑部尚書換了17人,被殺的內閣首輔有2個,總督7人,巡撫11人,兵部尚書14人,其中有不少人死得十分冤枉。於是大臣們大都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唯恐因小過而被殺。
對於大臣在用人上的勸諫,崇禎也不愛搭理,我行我素,一意孤行,結果明末官場、吏治更加腐敗,在人的因素上推著大明向死亡目標奔去。
崇禎是一個志大才疏的皇帝,智商情商都不足以支撐他的理想,他的勤奮在某種程度上,是自掘墳墓。張岱對他的評論相當準確:
「先帝焦於求治,刻於理財,渴於用人,驟行於法,以致十七年之天下,三翻四覆,夕改朝更。耳目之前,尚有一番變革,向後思之,訖無一用,不亦枉此十七年之精勵哉!」
總結張岱的話,就是崇禎勤奮了十七年,結果啥用都沒有。
就是因為崇禎的勤奮、簡樸,有人說崇禎不是亡國之君,是末代皇帝。也就是說:明亡,他的責任不大。
當然,他接手的是個爛攤子?萬曆、天啟二帝,早把大明搞成了弱明!但是他也沒幹多少有利於明王朝的事,而是為明朝的滅亡,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他雖然勤奮,但缺點更多!
1他生性多疑,錯殺袁崇煥,是他犯下的最大的錯誤!在位十七年,換了幾十個內閣大學士,都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此頻繁換高層管理人員,決不是什麼好事,能出什麼成效?這都是多疑結的苦果!
2優柔寡斷。本來有大臣建議遷都南京,崇禎也很贊成,可是遷都牽扯到很多大臣的個人利益,多數大臣反對遷都,此事不了了之。等到李自成兵臨京郊,崇禎又看到遷都南京的好處,但此時已晚!後人評價沒遷都,等於為清朝幫了大忙!清朝等於直接接管了一個王朝,所以上手很快。清朝迅速平定叛亂;南明政權無根本可言,都跟沒遷都有很大關係……
3懦弱,好推卸責任,無擔當。崇禎元年,曾派大臣跟清兵密談和議之事,因走漏消息,此舉遭到大臣們的非議。崇禎找了個替罪羊,把負責和議的官員給砍了!最終勇於推卸責任害苦了自己,內憂外患,兩顧不暇:本來李自成,不想滅明,在攻打京城時,曾派人同崇禎談判。李自成要求和崇禎平分天下。就此事崇禎曾兩次要求大臣們表個態度。結果是大臣們沒一個吭聲的!因為都怕秋後算賬,當了替罪羊!崇禎只好等著城破!再一個是下聖旨,讓吳三桂帶著寧遠鐵騎回京勤王的事。下聖旨不光是皇上一個人的事,還要經過他的內閣首輔的一道手續。下這樣的聖旨是擔著一定的風險的,他當時的內閣首輔,怕以後當了替罪羊,就是拖著不下這道聖旨!在崇禎的再三催促下,他的內閣首輔看到沒有當替罪羊的風險後,才下了這道遲到的聖旨,因為吳三桂到達京師時,已無法勤王了!
最後崇禎曾寫下文臣個個可殺之字,但他不知是否反思到自己也有不妥之處?
看看後人對他的評價,也可看出一斑:
孟森:「熹宗,亡國之君也,而不遽亡,祖澤猶未盡也。思宗而在萬曆之前,非亡國之君也,在天啟之後,則必亡而已矣。思宗而在萬曆以前,非亡國之君;在天啟之後,則必亡而已矣!」。思宗雖有心為治,卻無治國良方,以致釀成亡國悲劇,未必無過。「苛察自用,無知人之明」、「不知恤民」。思宗用人不彰、疑心過重、馭下太嚴,史稱「崇禎五十相」(在位十七年,更換五十位內閣大學士、首輔),卻加速了明王朝的覆亡。
郭沫若認為崇禎皇帝「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為政「刻薄寡恩」,「急劇失措」;「對於軍國大事的處理,樞要人物的升降,時常是朝四暮三,輕信妄斷」;看上去儘管像是想要有所作為的「明君」,會做些表面的仁義功夫,實際上卻是「十分『汲汲』的『要譽』專家」,對種種積弊並不真心設法去解決。
樊樹志:崇禎皇帝朱由檢在位十七年,以身殉國時年僅三十五歲。他受命於危難之際,力挽狂瀾,清查魏忠賢閹黨逆案,撥亂反正,營造新政,令人耳目一新。但是,從萬曆到天啟,幾十年積累下來的弊政,壓垮了明朝的統治架構,內憂與外患同時襲來。
張德信:特殊的宮廷生活環境、坎坷多事的命運,造就朱由檢的畸形性格。在皇權遞爭之中,在朝野黨爭之際.在抵禦後金、對付農民起義之時,表現出聰穎自信而又猜忌多疑、形似謙恭而又剛愎自恃、勤心圖治而又急躁專斷等複雜情性.最終導致悲劇結局。
縱觀崇禎為帝17年,雖有心強國,但明卻亡在他手裡!可以說他不像亡國之君的亡國之君。
勤奮的崇禎帝為什麼當了亡國之君?
國家興廢,功罪絕不在一人一言,最根本的在乎時也勢也。
大明王朝被顛覆也不例外,只不過朱由檢雖勵精圖治、勤勉節儉,也不可能避免被歷史註定了其亡國之君的宿命。
大明王朝傾覆之天時個人乃至人類社會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渺小,直到今天,很多地方的人們依然只能靠天吃飯。
因此,天時是時代興衰的首要因素。
朱由檢被「黃袍加身」(兄弟5人僅活了他和其長兄明熹宗朱由校,皇位來自兄終弟及)時年僅17歲,適逢中國歷史上第四次小冰河期的開始。
在中國歷史上,經歷過四次可以考證的小冰河期,分別是商末,東漢末三國晉,唐末五代和北宋初,以及明末清初。
只要對歷史稍有了解,不難看出,四次小冰河期對應著我國歷史上最慘烈的四個大動蕩時期。為禍最烈的並非寒冷的氣候,而是相應更多的氣候變化及其帶來的生物適應性改變,即隨之而來的大旱、瘟疫、蝗災等自然災害。連續的這些災害,必然導致大片地區的民不聊生,隨之而來的是民亂和戰爭,最終必然是朝代更迭,人口銳減。
期間,還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北方游牧民族似乎「突然變得異常強大」,不斷南侵,甚至入主。事實上,並非他們真正強大,而是氣候改變使得他們原本的賴以生存的畜牧和狩獵的根本——草原遭到毀滅,使得他們的棲息地變得不再宜居,與其坐以待整個部族的斃亡,不如拚死一搏,以戰爭尋找可能的一線生機。
正如俗話所說的,橫的怕不要命,何況是多個民族部落同時面臨生死存亡。
體現這種危難的最直接的指標是人口的銳減。商末周初人口減少缺乏考證,據估計,最慘烈的東漢、三國、晉代以及後來的五胡亂華的長期災害和動亂,導致漢族人口減少超過9成。
唐末五代人口減少也超過六七成。明末清初人口減少還是最少的,估計不到一半。
雖然,我國經歷的第四次小冰河期在明滅亡後的1650-1700年最寒冷,但是卻恰好始於崇禎即位的時間。
我們知道,氣候變化的開始階段,由於生物的不適應,才最容易出現災害。
自崇禎即位次年,即崇禎元年的1628年起,我國北方連年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災害尤以西北要地陝甘地區最烈。
《漢南續郡志》記載,「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崇禎自17歲即位,在位17年,持續的旱澇,以及由此帶來的其他災害居然持續不斷沒有間歇。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崇禎後期,隨連年旱澇而來的是連年的瘟疫流行,最主要的是鼠疫連年流行,疫區人死十之五六,甚至十室九空。
我們曾被教導,XX時期由於統治階級的XX激起XX農民起義,這都是謊言。如果沒有連續的天災,不可能形成大片地區的民不聊生。人最珍貴的是生命,即便是最底層的人們,但凡有一線生機也不會鋌而走險成為「亂民」,把自己的生命送進國家機器的絞肉機中。
因此,陝北李自成為代表的民亂是由深刻的歷史原因的。
崇禎的敵人崇禎17歲少年即位,勵精圖治,首先剷除了魏忠賢的閹黨基團對朝政的把持,消除了危害整個明朝的閹禍。但是,結果是閹黨的敵對集團文人以及背後的士族集團一家獨大,因此,崇禎朝的時勢和政局頗似晉代。
這樣,我們可以來盤點一下崇禎的主要敵人:
1. 天災。間上文,不再贅述。
2.內亂。天災帶來的民不聊生帶來的多個地區的連年民亂,最主要的就是我們曾稱之為農民起義軍的李自成和張獻忠集團。崇禎集團曾把國家主要財力物力用於「剿匪」,雖一度招降了張獻忠,幾乎完全剿滅了李自成集團。
但是,由於緊接著後金的南侵成了主要危急所在,從而給了李張集團喘息之機,並很快東山再起,最終成為了顛覆明朝的直接因素。
3.政敵。那就是表面上是文人集團實質上是士族豪強代表的東林黨,文人集團政治亂世,最大的禍患就是他們的政敵軍人集團的受排擠和打壓。
這也是把崇禎的內部政敵放在後金外敵之前的原因。
所謂禍起蕭牆,文人集團把持朝政成為了對外戰爭的主要障礙。
突出表現在袁崇煥事件。多數人往往把袁崇煥之死歸罪於崇禎的多疑和猜忌,其實更主要的還是文人當政的結果。袁崇煥不過是軍人集團受壓制的一個代表性例子而已。
4.外敵。實質上,後金的南侵併非是明王朝顛覆的主要原因和力量,因而只能排在最後。
如此,時勢堪比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五胡亂華,明末的動亂和危害性後果要輕得多得多。
崇禎不過是跟其他亂世的亡國之君一樣,恰巧在天下必然大亂的歷史時期出生在皇家並不幸成為了皇帝,因而成為亡國之君是歷史的必然,跟他是不是勤勉幾乎沒有什麼關係,一如將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置於驚濤駭浪之中一樣。
文:魚包歷史課(原創不易 請點右上角關注)
看完我的回答大約需要3-4分鐘,希望您覺得值得,謝謝。
謝邀@劉下51221。關於明朝滅亡的來龍去脈,我想說的太多,但限於篇幅所限,此處只聊崇禎皇帝的個人問題,不談其他。
一個好皇帝需要什麼素質?絕不僅僅是勤奮勤奮的君王絕不代表是一個合格的君王,一個國家滅亡與否和一個帝王勤奮與否也並無關係。什麼樣的皇帝才算是好皇帝?最佳標杆就是馬援形容劉邦的「無可無不可」。什麼意思?就是要放權,授權,不被條條框框所限制,讓手下的人才發揮最大的才能,劉邦從街道居委會治保主任變成大漢皇帝,靠的就是這個。
但是崇禎呢?他的勤奮是因為,他從來沒有真正放權,他信任的只有太監。
誰敢為崇禎出主意?崇禎死後,留下遺言里說,朕非亡國之君,群臣皆亡國之臣,這就有點推脫責任了,崇禎沒有想過,到後來群臣為什麼不願意給他出主意,想辦法?為什麼讓他如此忙碌?
舉個小例子,崇禎曾經派兵部尚書陳新甲偷偷去和後金議和,結果消息泄露,弄得舉國皆知皇帝大人撐不住要和後金議和,搞得崇禎很沒面子,於是就把陳新甲殺了。
這只是一個縮影,崇禎一朝14個兵部尚書沒一個好下場,而且短短十七年間竟然換了54個內閣,這樣子崇禎怎麼會不忙碌?不勤奮又能怎麼辦?
究其原因,群臣難逃其咎,但是崇禎的性格剛愎自用,性急而暴躁,自私而涼薄是主因。
剷除閹黨,卻又重用太監是何故?這件事上,可以看出來崇禎矛盾的性格。一方面他大刀闊斧剷除魏忠賢黨羽,收服民心,重奪朝綱,可是另一方面,他繼續任用太監監軍,縱容太監在軍隊指手畫腳。
當時掌管整個北京城城防的九門提督,竟然是由大太監王承恩擔任,北京城防禦如何落實?李自成基本上就是邁著大步走進了北京城啊!
明朝的統治策略完全不需要君主太勤快明朝的國家機器運轉到崇禎時期,其實並不需要君主太勤快,只要不昏庸無道就可以了。
整個文官體系,內閣制度都是皇帝的後盾,制度不被破壞,國家機器就能正常運轉。可是崇禎毀就毀在喜歡折騰,並且是瞎折騰。
崇禎一心想快刀斬亂麻,殊不知欲速則不達。可是治國如何可以單純求快?
比如,以東林黨為代表的文官集團,崇禎是無法完全控制他們的。所以崇禎能使用的手段,只有殺殺殺!越殺越亂,越殺越離心。再加上的文官集團內部的嚴重內耗,這才是大明王朝統治機器崩壞的主因啊。
明亡原因很多,財政、軍閥、後金等等方面以後有機會再談,結尾引用我的一個朋友的論斷,我很喜歡,說的是為什麼崇禎和袁崇煥總是性格抵觸的問題。跟大家分享如下——
假如崇禎是你老闆,要你做個方案。你說最少也要五天,他也咬牙答應了。
結果到了第三天凌晨兩點半,他突然給你打電話,歇斯底里大叫:已經過了三天零兩個半小時了,為什麼方案還沒有給我?你也清楚,估計這三天他睡得比你還少。但這公司能好?
原創碼字著實不易,你的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歡迎跟我一起讀詩書,學歷史。點個贊,就像是跟我擊個掌。
崇禎有亡國之名卻無亡國之實,他勤於政事,生活簡樸,以社稷江山為重,以中興大明為己任,奈何生性多疑,刻薄寡恩,對大臣缺乏信任,以致於最終被逼上煤山,自縊殉國。
崇禎繼位之時,後金已基本佔據了整個遼東地區,只剩下寧遠和錦州兩座孤城以及毛文龍所佔據的皮島(明朝稱東江)。明朝的賦稅絕大部分都用於對付後金的遼東戰事,可俗話說得好,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局勢正在危急關頭,崇禎元年,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陝西自崇禎登基後年年有大旱,百姓流離失所,民變四起。
崇禎先後任用楊鶴,洪承疇,曹文詔,陳奇瑜,盧象升,楊嗣昌,熊文燦等人剿滅流寇,但生性多疑的崇禎每每在初見成效或關鍵時刻走馬換將,導致流寇剿之不盡,愈演愈烈。明朝陷入兩線作戰,腹背受敵的危險境況。崇禎二年,後金軍開始繞道蒙古,從龍井關,洪山口等地越過長城,突入關內,雖然沒能攻佔京師,但京畿附近州縣被後金軍肆虐,所到之處,掠奪一空,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
崇禎十七年一月(1644年),李自成率領大順軍從西安出發東征北京,一路勢如破竹,先後攻克軍事重鎮太原,大同等,大順軍於三月十五日攻佔京師門戶居庸關,三月十七日攻佔北京外城。崇禎帝在遣散皇子,令妃嬪自盡並親手斬殺公主後,走上煤山,自縊殉國,時年33歲。
崇禎死前曾留下遺言說: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其實仔細想想就會明白,有什麼樣的老闆就會有什麼樣的下屬,崇禎把亡國責任推給大臣其實是掩耳盜鈴,但鑒於他」君主死社稷「勇氣可嘉,姑且咱們就把亡國之禍歸咎於崇禎的大臣們吧!
解密歷史,暢談奇聞。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頭條號:歷史茶坊!
各位讀者如有不同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因為他生不逢時。公元1627年,在他當上皇帝的時候,大明已經積重難返。
首先是天災。在崇禎時期天災不斷,本來中國這麼大的國家出現地區性的災荒是很平常的事情,即便在漢朝文景時期都有大規模災害發生。可崇禎時期北方的災害尤其的多,以至於老百姓只能吃觀音土果腹。在這種局面下,民變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需要及時處置保證動亂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可是,明末除了天災,更讓人痛心的是人禍。北方在赤地千里的時候,南方地區依然是一派欣欣向榮。自從倭亂掃除後,那裡就像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根本感受不到災荒和兵亂。一個大一統的國家,最為人稱道的應該是抵禦災害的能力。因為只要一方有難,國家可以從其他地區調集資源支援。當北方災荒的時候,從南方地區調集糧食賑災才是當務之急。可惜,富庶的南方地區並沒有提供幫助。這說明,崇禎已經失去了對南方的控制。
崇禎所面臨的第二個人禍,就是各地的起義軍,當他無法有效賑濟災民的時候,等於將災民拱手讓給了農民軍。而隨著農民軍力量的壯大,賑災工作更難展開。越來越多的災民加入了農民軍,這導致北方局勢變得難以控制,那麼崇禎王朝的倒台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崇禎所面對的第三個人禍來自於北方的滿清。自從薩爾滸之戰後,滿清對明朝一直採取攻勢,關外大量土地人口被滿清奪走。不僅如此,1636年開始,清兵開始入塞攻打華北地區,北方地區更加破敗。而每年為對付滿清所耗費的大量軍餉,使明末財政雪上加霜。
崇禎所面臨的第四個人禍則來自於他的眼皮底下。如果說南方地區感受不到戰亂還有情可原。生活在京城的高官們面對著外敵和饑民仍然麻木不仁。國庫空虛,崇禎曾經發動京官捐錢,結果竟然連他的老丈人都跟他哭窮。岳飛曾經說過,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則天下治已!而崇禎朝的大臣們一個比一個扣。所以,崇禎死前寫下文臣人人可殺。
從崇禎自身角度來看,明朝末年的這種充滿負能量的狀態,讓崇禎成了一個真正的孤家寡人。他發現周圍站滿了自私自利的小人,他不知道該相信誰,於是變得多疑,焦慮。這就導致他難以持續的相信某一個人,因為任何人都會犯錯,只要一犯錯就會讓崇禎失去對他的信任。比如崇禎在他17年的皇帝生涯中一共換了50個內閣首輔。甚至他到了連自己都不信任的地步,在崇禎17年的皇帝生涯中,他一共下了6道罪己詔,為歷史之最!
可惜這一切都是白費的,他越是焦慮和多疑,局面就變得越發糟糕,於是他就成了亡國之君!
崇禎是很勤奮的一位皇帝,上台以後剷除宦官魏忠賢及其黨羽,整頓朝綱,是一個精明的皇帝。但是在他的統治下,大明最終走向滅亡,他也成了一個亡國之君。當時北京被圍困的時候,崇禎也有一個選擇,那就是遷去南京。永樂十八年明成祖正式遷都北京,從此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轉到北方,但是在南京,仍然保留了一套完整的行政制度可以隨時運轉起來。但是崇禎皇帝在還都南京以暫避起義軍和滿清的威脅的這個選擇上卻遇到了阻礙,最終只能死守北京。
崇禎就是遇到了什麼阻礙,以至於沒有退路,只能眼睜睜看著明朝玩完?在當時,崇禎時期,皇帝和大臣存在著很大的矛盾,崇禎剛愎自用,疑心猜忌,冤死在他手裡的官員非常多,當時的官僚士大夫對皇帝非常不滿又敢怒不敢言,於是在某些重要的政治決策上,給皇帝施加阻力,而往往這些阻力或者說主張都是以政治正確為理由而不是實際解決問題。
導致大明朝最終滅亡最重要的兩個政治主張都遇到了大臣們的諫阻,官員對皇帝的不滿都在皇帝的各種主張和政治提議上表達出來,故意與皇帝唱反調。
那麼關乎大明覆滅的兩個主張是什麼?一個人與關外滿族政權議和,一個是遷都南京暫避李自成大軍。首先第一個:
崇禎上台以後,當時的明朝經濟蕭條百姓生活貧困,各種天災人禍讓農民苦不堪言。於是爆發了以李自成等人為首的農民軍起義,讓面臨北方滿清威脅的明朝內憂外患。為了先安定國內,李自成想集中力量平息陝西、河南的「匪患」,於是想試圖和滿清政權議和。本來這是一個看起來無可厚非的決定,但是卻遭到了強烈的反對,因為中原王朝向來與蠻夷是不平等的,與談和意味著大明向蠻夷屈尊,這是莫大的恥辱。因為朝廷的反對,最終皇帝無法集中力量先安定國內,內憂外患四面楚歌讓大明搖搖欲墜。
第二個,皇帝遷都南京,暫避李自成威脅。仍然遭到了強烈反對,對於文官,天子面臨危難怎能帶頭逃亡,對於武將來說,為了平定和鎮壓匪患付出了巨大精力和資源怎麼能半途而廢退向南方。
與大臣的不和導致了大明沒有凝聚力軍心不齊,最終走向滅亡。個中緣由還是皇帝猜忌心重的性格導致了和大臣的矛盾。
推薦閱讀:
※為國獻身百餘年,民族英雄終於回家!
※康熙愛懟,雍正愛哄,最牛的還是朱元璋
※孫堅討董時間考
※伍子胥——春秋牛人亂談(一)
※明朝與清朝,反覆被網民對比的兩個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