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文化為什麼把家和國混為一談?


謝邀,很多朋友有很好的回答,但我覺得這個提問不太清楚,容易導致誤解。

四匆來捋一捋這個過程。

先回顧下儒家經典四書。

在論語第一章學而中,就提出了,在家族內,孝、悌為本。在外為官,對君主,敬、忠為本。朋友,則是信。這裡,家族、君臣,朋友。這是人在社會中的三種關係。內外,是出仕或不用的區別。尊道統,重人本。

中庸,緊接論語,天下之達道者五。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也是前面三種關係,國和家是分開的平行關係。

在禮記大學中,有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個人修養、家族安定、治理諸侯國、安定周天下的次序,很清楚。

孟子,繼承大學,有了「天下國家」,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春秋戰國,諸侯國林立,戰亂不休,家族的穩定才是當時社會生產力的輸出的基本保證。所以儒家說齊家治國,國之本在家。

西漢,本來還是用了郡國並行的制度,引起內亂。景帝是採用黃老無為而治。漢武帝時,大儒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天子說」迎合了專制集權的需要,這時,才有「家天下」一說。對於統治者,沒有諸侯「國」了,只有天下,天下就是國,別無分號,而天下就是自己家。

隨著廢黜百家,獨尊儒術,家和國的倒裝混淆,「家國」的概念才慢慢深入人心,所謂千秋家國,還是君主一家之言。

晉末五胡亂華,魏晉南北朝政治變遷、王朝更迭、戰亂不斷,異族佔據中原,作為遺民舊臣的士大夫們們懷念前朝,不忘故土,才把「家國情懷」由內而外推入了文章和詩歌中。戰爭失敗、骨肉分離、國破家亡的這種混合的情緒才融入到「家國」一詞中。

在這以後,才有了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捆綁。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家國,源自儒家,並由儒家文人代言,這是屬於中國人的文化,不只是儒家的思想文化。

從孔子到隋朝,經過了800多年,中國的思想文化,原本源自儒家的「家國」才有了現在的種種含義,之前的朋友們的回答就很不錯了。現代的家國情懷就應該是作為個體的人在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下,對價值共同體持有的一種高度認同。又可以回到孟子的話了。


不覺得混為一談,家國天下,符合儒家「事有終始,物有本末,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的宗旨,其實,這裡有著極強的事理次序以及邏輯關係。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儒家講究個人修身,先正心正己才能正人,所以把自身先修為好,直到內心和諧,陰陽和合,也就是一個人言行一致,德藝雙馨,文武兼備的時候了。

但儒家認為一陰一陽之謂道,在社會關係上,個人是不完美的,因為孤陰不生獨陽不長,一男一女結為夫妻後,在社會關係上,才是第一個完整的太極,經過家庭的互馴互補,相互謙讓包容,懂得責任,成就對方,才能對外有所承擔,才能生生不息。

有了家庭互化融合的能力,經過家庭以外的打拚,有了成就,那就需要有達則兼濟天下的社會責任心了,引領民眾創造更好的生活,這已是進入到更大一個層面的「太極」了。以此類推。

家國文化不可思議的超強力量。

經過幾千年的歷史浸染,家國文化的觀念已經深入我們民族的基因裡面,在中國人的概念里,社會最小的單位不是個人,而是「家」,個人可以自暴自棄,破罐破摔,但中國人為了能讓家人生活的更好,有著極強的責任心,忍辱負重,奮力進取去打拚,給個人、家庭、社會發展帶來超強的動力,這是一股看不見的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把所有人都連接在一起,群策群力,造就了我們民族特有的韌性與特性。比如:

1,造就了中國人特有的包容力與同化力,中國人的字典里沒有「侵略」的詞語,只有「同化」,甚至,把侵略者也能同化掉。

2,造就了中國人喜歡群居的特性,世界各地都有「唐人街」就是一個例子。

3,造就了中華民族雖屢經磨難,卻始終能屹立在世界上的韌性,且還煥發著旺盛的生命力,不像其他文明古國一樣消失於歷史。

4,造就了中國人一直在強調統一,西方人一直在強調分裂的區別。

5,造就了中國當今社會、經濟蓬勃發展,西方世界卻一直無法模仿複製中國發展模式的結果,家國文化,是這個問題的終極原因。

…………等等,所有這些,都是中華文明儒學家國文化濃濃親情超強互化力所致。

感悟國學魅力,正心正己正人,如覺得對理解國學有幫助,歡迎關注「紹煌文苑」頭條號,將繼續為您推出更多的國學經典之個人解讀筆記,敬請留意,感謝您的閱讀!


儒家文化的根本基石就是以家庭倫理為核心,以家庭宗族關係為紐帶,構建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國只不過是家的擴大版,皇帝詩國民為子民,最好的皇帝就是愛民如子,官員都稱為父母官,在儒家的那一套理論中,家跟國其實是一回事,家是縮小的國,國是擴大的家。

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就是一個人修養的層次,把家治理好了,慢慢就有水平去國家擔任幹部,最後是儒家的最高理想,天下太平盛世。

不是說儒家總是混淆國與家的區別,而是根本上講儒家認為國與家就沒有區別,做到了孝悌出來做官為國家服務才可以,不孝順父母,處理不好兄弟關係的人,根本沒有資格處理國家事物。古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丁憂,不管你是多大的官,多麼重要的崗位,只要父母死了就要回家守孝三年。你說我為國家嘔心瀝血,崗位重要離不開我,那不行你不走就會被全國人民罵死,所有人都會認為一個不孝的人怎麼能當好國家幹部呢。

當年張居正一手遮天,權利到達頂峰,主持大明王朝轟轟烈烈的改革,可就在這個時候,父親死了,按照管理是要回家丁憂的,但國家這個時候又離不開他。於是皇帝就下命令,叫「奪情」,命令你說不準走,國家需要你。就因為命令太殘忍,所以叫「奪情」剝奪你應有的情分。就這樣在皇帝都下了命令,皇權如此強勢的明朝,這件事也是給張居正召來了無數謾罵之聲,還有官員不怕死,跑到張居正家裡指責張居正禽獸不如,最後張居正也拿他沒有辦法。

可見在中國古代對家庭倫理的重視已經上升到了國家制度的層面。當然這裡面家與國也有一定的衝突,雖然中國古代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往往是外儒內法,很多家與國,家庭倫理與國家倫理的矛盾也體現出來了。

最典型的就是「親親相隱」這條原則,孔子說「子為父隱,父為子隱,直在其中矣」,意思就是說,兒子或者父親犯了罪,是要相互包庇不能舉報的,後來擴展到家庭成員之間,也就是親親相隱的原則。

但這個也不是絕對的,比如說犯謀反之最,國家就規定不受親親相隱原則的約束,必須舉報。古代謀反是最嚴重的犯罪,必須用國法來嚴懲。儒家倫理和國法之間類似的衝突還有很多,隨著現代化國家的發展,儒家倫理在國家層面上越來越少了,現在已經基本上退出國家這個層面了。

總之儒家對於國與家最高的理性就是不做區分,國君就是大家長,並不是儒家把國與家混為一談,而是他們的理性就是認為二者就是一樣的。


因為這是儒家文化不是基督教西方文化,前者以孔子為榜樣、後者以耶穌為楷模。不要誤解了下句的宗教「事實」:耶穌就是個叛逆祖宗、挑戰權威的傑出代表,不管他歷史真有其人還是個神學杜撰,了解米國文化的讀者應該很輕鬆地從現代西方人特別是米國人性格看到耶穌的影子。同理,三、四百年前的歐洲啟蒙運動繼承了基督教的叛逆性格,所謂的歐洲無神論主義就是對宗教傳統和王權政治的挑戰和叛逆,事實上,歐洲人權、人文主義只是基督教的另一個超自然信仰、創新理念。啟蒙運動沿襲了五百年前歐洲宗教改革的思維模式,宗教改革從正統的天主教分裂出現代宗派林立的造反教,或稱基督教新教。歐洲啟蒙不是什麼哲學運動,實為經典的宗教覺醒。

出於對中世紀歐洲王權殘酷統治的歷史教訓,啟蒙運動強調政教分開,並且把國家政權放在了個人自由和權利的對立面,可以從二百年前的米國獨立宣言清楚地看到這一點。事實上,修訂米國憲法及其後續的權利法案的宗旨就是限制政府的權力。如果在米國公開場合宣稱國就是家、總統是百姓的父母,你肯定被建議去看心理醫生。相反,以國為家、做百姓的父母官是中國文化的傳統美德、政治藝術。

再去觀察下伊斯蘭西方文化、我們的鄰居東方印度文化,他們對政府的定義、定位均有自己的傳統和說法。可見,什麼樣的政治體製取決於該部落的文化,不是曇花一現的現代文化,而是千年歷史積累的傳統文化。千萬不可進哲學系學了點形而上學的皮毛,就來上網叛逆祖宗、挑戰權威。

即使撇開文化,就純粹的形而上學理念而論,分開國與家、甚至對立政府與個體是很政治不安、社會不可持續的。一慨而論,國學、政治協商的目的是求同,西學、民主競爭的目的求異。其哲學動機在於前者求實、後者求美。中西相比,自然之道是真實唯一的客觀,不分左右,而神學童話和形而上學的原型之美總是主觀多版的假設,表現為左翼和右翼兩個極端。求美的意識形態分歧和永不放棄的美德造就了西學的政治求異和抗爭、內鬥。體制不同源於文化思維的不同,這應該屬於有關「特色」的哲學論證。


謝邀請!

1.儒家思想來源於孔老夫子,其產生的土壤是周代封建社會,任何思想文化的產生都有其時代局限,儒家思想也不例外。

儒家思想尤其是禮制思想主要是服務於當時封建社會的國家治理,也就無法脫離封建社會的權力所有形態。人類社會中,任何脫離時代的思想和理論都不可能獲得成功和發展。

2.孔老夫子之所以把家國一體化,和周代及其以前的封建世襲制和宗法制有關。 根據《史記》記載,夏以前的堯舜時代,部落首領的最高權力轉移是禪讓制,而且家庭也不穩定。夏代以後,皇權的轉移由禪讓變為世襲和宗法制的分封,也就是國家和家庭是一體的。所以古代朝代的命名和姓氏來源極為類似,每個朝代的名稱在姓氏中都能找到。每一個分封的國就是一個家族所有。

3.孔老夫子的儒家思想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由近及遠、由己及人、由家及國的遞進方式,也就是先做好自己和身邊及家庭的小事,才能做好管理國家的大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也是這種思路。這是一種遞進和類比。

4.中國的傳統決定了國家的名稱稱呼方式,之所以叫「國家」而不是叫別的什麼名字,說明「國」和「家」是密切聯繫的,「治大國如烹小鮮」道家不也是用比喻的方式解釋問題嗎?「治國」如「齊家」,也是一種類比的方式在表達和闡述問題。所以「家」、「國」連用就成了「國家」的名稱來源。

所以,以上幾個原因形成了家、國一體化,現在也稱為「家國情懷」。這並不是家、國不分,而是一種由家及國的思維方式。而且每個小家的「家庭」命運和大家的「國家」的命運密切相關,這也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


儒家學說中的『『家』』可不是那麼簡單,其實它主要是指『『執政者』』的家,也就是『』皇帝之家『』。

釐清這層關係,再看儒家學說中的『『家國』』關係,是不是豁然開朗了?『『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家天下『』的封建制,國即是家,家即是國。

儒學,也被稱為『『帝王之學』』,自古而今心懷天下的知識分子無不渴望出現聖明的君主,使天下能擁有堯舜禹時代的清明,所以,一有機會就會上書皇帝,或為皇帝講學,針砭時弊,闡述治國之學。其中,會有一部分內容要求皇帝修養自身,這是儒學的一大特色。

例如《大學》,其實整篇都是對諸侯國的君王說的,其中有段話更明了:『』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這段話意思明了,也就不啰嗦翻譯了。這種把國家興衰放在君王一個人身上的做法,在現在看來固然迂腐,但在封建社會,卻是很好的選擇。

這幾天看悟空問答,有人提出『『一個學校的好壞,是看校長好不好』』,這是實情,可見,儒家學說的家國關係,在民間仍然有深厚的基礎,您盡可自行體會。

答題完畢!謝謝關注!


謝謝邀請答題,儒家思想文化,主要就是人倫文化,而人是家、社會、國家組成最基本的一分子,個人離不開家、離不開社會、更離不開國。這個問題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回答,不妥之處請大家指正。



一,歷史緣由。

禪讓制時期,堯帝年老要退休,經部落民主推舉和長期考察,確認舜德才兼備且能勝任首領之位,於是將位置讓給舜;舜年老再次面臨退居二線,舜如法炮製傳位到禹。禪讓制實際上是以讓位傳賢帶有一定民主的首領制度,真正達到「天下有德者居之」,之後禪讓制被禹的兒子夏啟打破,徹底變成個人的家統治部落的世襲制。

二,家與國的關係。

由上可見,從夏朝以後,中國帝王位置變成世襲制,自秦以後的封建社會,歷代國家實際上就是全國最大的地主家統治天下,理所應當的家長就是帝王,天下即是帝王私人的家。從另種程度看,中國的文化其實就是大家庭中的制度,從個人的小家庭、到家族、到宗親氏族,構成一個完整的小型社會,「孝悌、仁愛」就是從家庭關係中產生的。帝王之家是全國最大、最有權力的超級家族。沒有人就不會有家庭,沒有無數個家,構不成社會、國家。



三,儒家思想文化發揮的作用。

儒家思想、文化是有進取的一面,利於統治階級統治人民所需,儒家文化說到底就是人倫文化。《大學》中「三綱八目」,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提出的就是一個立德、修身、齊家、治國、到平天下的過程,一句話最能說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所以,儒家思想文化把家和國連在一起是有一定道理的,故謂「家國天下」。帝王治家,把自己家齊好了,天下百姓才能太平安樂,古今帝王爭天下,就是自己的家沒齊好,家裡出了問題帶來的紛爭。

今天,建設和諧社會同樣離不開儒家思想文化的作用,我們學習國學、傳統文化的精華部分,和諧就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人與國家、人與自然的和諧。



(謝謝頭條提供的平台,個人在不停的學習中,發高質量文章,交素質頭條朋友,您的關注、點贊、評論、轉發是對我勞動的認可,謝謝朋友們的支持。)


謝小秘書邀請。家、國相混,我以為這個說法不是很準確。下面我來列舉我自己的理由。

首先,從歷史的角度而言,家、國連用是古代社會的常態,這不但早於孔子和諸子百家,甚至比商、周都早。不過需要弄清楚,是家、國連用,而非家、國相混。就後者而言,屬於邏輯概念和日常語言的衝突,因為這似乎是在說明家和國兩個概念被混淆了。其實不然,家、國連用並不是違背了同一律,而是具備辯證法的特點。

辯證法在西方最早產生於赫拉克利特,不過亞里士多德認為芝諾的才是辯證法,可見兩種辯證法是不太一樣的。就形式邏輯而言,邏輯概念和日常語詞是不同的,前者意義單一,後者詞義比較豐富。我們生活的世界,其實是日常世界,而非邏輯世界,否則你將不能說出吃飽了和餓了,因為這違背了三大規律。家和國的相連,便是在兩個概念詞義分明情況下的辯證。

就早期傳說的社會而言,這時候屬於氏族首領制時代。無所謂家,也無所謂國。一旦第一個國家被確定下來,無論是現在爭論的商還是夏,家族統治必然會代替早先的氏族首領制。如果我們說氏族首領制度時代是奉公共福利為圭臬,那麼,家天下時代很容易導致家族統治的壟斷,因此,從殷商開始,便有公卿和士階層參與到家族的統治中來平衡王權。這個時期,不但對個人行為有了明確的規定,對家庭活動也有了明確的規定,從而擴展到社會、國家,後來儒家將之概括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個人正義以及家庭正義,並非原始蒙昧的自然狀態,而是經過了文明的洗禮,人不再需要在樹上和山洞裡生活,也不用忍飢挨餓了。

所以,從個人到國家,中間是不斷拓展的,概念之間屬於種屬關係。蘇格拉底在談及小寫的人(個人)和大寫的人(國家)時,也始於個人正義,進而是家庭,接著是社會和國家。就社會和國家的構成要素而言,個人、家庭、社會、國家,是一個都不能少的。

其次,一般認為,孔子的學生——有子——是第一個試圖從哲學上將父子兄弟關係同君臣關係關聯起來的人。但這是有歷史背景的,當時的魯國屬於陪臣執國命,三桓統治之下,魯君才是伴三桓如伴虎,性命上朝不保夕。之後,三桓的家臣,尤其是權勢最大的季氏,又被自己的家臣陽虎和公山不狃威脅迫害,可說當時的魯國政權極為混亂。有子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提出這個命題,顯然是想對魯國的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但這是很困難的,如三桓和魯君本是一家,卻兄弟關係很差,連君臣關係也毫不在意,所以魯君的生死存亡都要仰仗於三桓的喜怒。

之後,曾子更是天子不能臣、諸侯不得友,他父親在季氏死的時候,曾倚在季氏家的門上唱歌訴說自己的喜悅之情,可以說兩父子都是很輕視上級的。孔子曾和子貢在鬼神問題上談論魯哀公和季氏,說這倆人已經壞到了極點,達到了荼毒百姓的地步,所以只能用鬼神這樣的說辭來恐嚇兩人。可以想見,曾子和有子關係不好,在這個問題上的爭端可能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一個想把家庭關係和政治國家聯繫到一起,一個則全然反對二者的結合。

再次,真正把孝慈和君臣統一到一起的其實是墨子,君臣父子皆能孝慈,慈指父親和君王,孝指大臣和子——至此,家和國才終於被統一起來。我不認為一定要用現代眼光去苛責墨子,因為當時的歷史環境如此,誰能跳出自己所處的時代?

最後,是韓非子重新定義了三綱,把父需要諫子、君需要諫臣,朋需要諍友全都捨棄了。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君主的權威,因為他的書是給君王而非大臣和民眾看。到了這時候,傳統中的內法已經成形,君、家、國完全統一到了一處。


謝邀。

我來試試能不能把這個問題說清楚。

先說答案。

在儒家思想看來,家和國是同構的,同向的,在道理上是相通的,只是層級不同,

一方面,家是國的下層結構,國是無數同構的家組成的更大型的同構的上層結構,兩者是統一的;

一方面,以道修身者,便可以以道齊家者;以道齊家者,便可以以道治國;以道治國者,便可以以道平天下。齊家和治國的道理,是統一的。

因此,儒家思想中,會常常看到「家國」這樣的說法。

要想真正弄清楚這個問題,就要弄清楚正統的華夏思想文化的源流,這裡稍作一下解釋吧

儒家思想起源

儒家的思想核心是「禮」,從黃帝垂裳治天下,建立以禮儀為核心的天下治理模式開始,到周公制禮,孔子立教。被後世稱為儒家思想的理論,由孔子集大成。

為什麼會出現儒家思想呢?

這就要從伏羲說起。

有巢氏教華夏先民築巢而居,燧人氏教人們使用火保存食物。

安全的定居環境和可以較長時間保存的食物,使得華夏民族的人口逐漸增長,這就出現了第一個問題:

採集狩獵獲取的食物漸漸不能滿足人口增長的需求了;

伏羲回答了這個問題。

伏羲觀天,建立了河圖洛書八卦的象數模型,通過掌握天時,進而掌握了二十四節氣這樣的農時,用於指導農業生產,掌握了農時,華夏民族邁進了農耕文明,雖然這一階段的農業依然是靠天吃飯,但是通過農業生產,華夏民族獲得了充足的食物。

在這一時期,伏羲這樣的聖王通天徹底,百姓天真樸素,社會自然天人合一,人們依然本能的遵循天理生活。

這一時期的社會治理思想,就是後世所說的「為無為」的道家思想。

有了充足的食物,華夏民族的人口得到了又一次爆發。於是,又出現了第二個問題:

隨著社會組織的社會性和組織性日漸複雜,原本天造地設的本能式的族群生存模式不再適應需求,需要有一套適應更加複雜的社會運轉所需求的管理模式。

黃帝回答了這個問題。

黃帝垂衣裳治天下,奠定了以禮儀為基礎的社會治理體系,以禮儀為基礎的社會治理體系,以天倫定人倫,以人倫效法天倫,社會進入了按照人為設立的禮儀法度而生活的時代。

人倫效法天倫,所以天子效法天,百姓效法地;

天對地有無限責任,所以天子對百姓有無限責任;

地要跟隨天運轉,所以百姓也要愛戴他的天子;

這就是由易道思想而來的人道時代的國家治理觀念,後世稱為儒家思想。

身、家、國、天下,同構體

作為國家結構的細胞一一家,

它正常的運行道理同樣是按照效法天倫的人倫之道。

夫效法天,妻效法地;

夫對妻有無限責任,要自強不息,為家庭遮風避雨,妻對夫要無限忠誠,輔佐丈夫,生兒育女,操持家庭。

所謂男尊女卑,並不是有什麼人格上的高下貴賤,而是在說一一「家」一一這套由男女組成的微型乾坤系統,如何協作而順利運行。

國和家在天尊地卑的乾坤之道上,是同構的。

推而廣之,身、家、國、天下,在天尊地卑的乾坤之道上,也都是同構的。

《論語·顏淵》:「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這句話是說,皇帝,必須要有皇帝樣,要先是一個德才兼備的聖人,才能為君,大臣要有大臣樣,要盡心竭力發揮聰明才智跟隨輔佐君主把天下治理好;父親要有父親樣,兒子才能尊重父親,兒子也要去尊重這樣的父親,齊心協力把家庭搞好。

莊子認為,宇宙的結構,在最大的尺度上,是一個整體,天地萬物都是一體的同一物。在局部上,則是一層層同構的宏觀或微觀組成部分。

細胞,人身,家庭,國家,天下都是生命,只是結構上尺度不同,在原理上他們都是同構的。

治身,治家,治鄉,治國,治天下,用的都是同一個道。

能明白治身的道理,就能明白治家的道理,家能治好了,子孫興旺,接著就能明白治鄉的道理。一步步升華,到治國,最後就是治天下,聖人治天下,如同治身。

人、家、國、天下,共同體

天地,因造化萬物而存在,沒有了萬物,也就沒有了天地;

同樣,天下這個社會,因華育人類而存在,沒有了人類,也就沒有了天下;

國,為了延續族群而存在,沒有了族群,也就沒有了國;

家,為了延續家族而存在,沒有了家族的子孫後代,也就沒有了家;

人,為了生而存在,沒有了生,也就沒有了人;

人、家、國、天下,是細胞、人、家、國為了追求長久的生存而以血脈關係匯聚的群體。

所以,他們在生存的命運上,同樣也是共同體。

這就是脫胎於易道思想的儒家思想,為什麼經常有「家國」之說的原因。

--------------------------------------------------------------------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我們的文化正統,從修身,而後齊家,而後治國,最後才能平天下,完成這樣的進階的前提,就是先內聖,而後外王。

對我們中國人來說,作為一個大家庭的成員,要齊心協力,以道正國,把國家治理好。

天下有道,國富民強,百姓安康,進一步,華夏之盛德,還要澤被中國之外的所有地方。

先正中國,推而廣之,後正天下。

這便中國曆朝歷代的君王們,士人們最高的追求:

平天下。


謝小秘書邀!任何文化都是人的活動和創造的結果,文化的產生有其自身特定的社會和歷史背景,並且人創造文化的初衷和目的還是用來服務於人,使人的生活變得更好而不是更糟。

以孔孟思想為核心的儒家思想文化本質上是源自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農耕文化,其一切立論和推演的基礎就是周王朝時期的分封制與血親宗法制。如下圖所示:《左傳》里有一句對周王朝分封制和血親宗法制非常概括的經典之言:「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

天子以武力和「忠孝仁義禮智信」為號召,圈一地而成域,就是國。然後就是天子建諸侯,「諸侯立家」,即諸侯立卿大夫,「卿置側室」,即卿立下級之卿或大夫,「大夫有貳宗」,即大夫立下級大夫或「屬大夫」(貼身隨從)。「士有隸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是指士以其子弟為隸級,庶人不再分等級而以血緣親疏為若干等級之別。從中可以看出明擺著的也是為時人共同認可的人身依附關係鏈,這種人身依附關係鏈以分封製為法律形式,最終最基礎的落腳點卻是血緣關係的血親宗法制。分封制與血親宗法制就像一把打了雙保險的雙扣鎖,上下相承、層層制約、相互和諧,共生共榮。在這個自我圓滿自我封閉的國與家的雙向循環中,根本無法分清國與家、家與國、公與私、私與公之間的明確界定和清晰界限。宏大的天下理念與細膩的家庭個體情感,想不混為一談,難於上青天。周王朝時期的這種家庭模式和社會管理模式是孔子最為醉心嚮往的理想家國天下,周公「制禮作樂」,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人、萬民各等級之間,秩序分明,和諧共處,惹的N年後的破落貴族子弟孔子也發自內心的讚歎「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儒家思想認為,在分封制與血親宗法制的所有關係鏈中,「孝」是一切關係的核心價值觀。孟子就簡單直接明白的說過:「事孰為大?惟以事親。」因為按照農耕社會的常識,很難想像一個對自己生身父母都談不上「孝」的人,會對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陌生人——天子或國君——竭盡自己的「忠誠」,更遑論信義了。這就很容易理解明代身為帝師權傾朝野的內閣大學士張居正原本必須「丁憂」卻被皇帝「奪情」,造成被儒家思想死忠粉們和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唾罵而無可奈何百口莫辯的困境。所以,家與國,在儒家思想文化里,在數千年中國人的心中是一個密不可分的自足自為的整體。無論承認還是不承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是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國家、社會、家庭、個體就這樣成為一個「剪不斷理還亂」,不可分割的整體。這種無比宏大的天下國家理念,這種無比細膩的家庭個體情感最終被中國人歸納為四個字——家國天下。


推薦閱讀:

「魏晉風度」的前世今生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論語》479-48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非相 荀況
中國人必知的國學常識,你能說出幾個?

TAG:國學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