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漢服文化你支持嗎?
這幾天,關於漢服這個字眼不斷在眼前出現,前天還稀里糊塗參加了一場上巳節的漢服活動。可以說,我不反感漢服,漢服真是我們的寶貴文化財富,但是對那些無下限的所謂漢服活動有些反感。
對於漢服的復興,很多年前就有人在提倡,並且做了不少的努力,為何漢服直到今天仍然是小眾圈的興趣愛好。我覺得主要原因還是漢服沒有生存的土壤。
漢服說大了是一個文化體系,包括很多配套的文化支撐,絕對不是穿一件古裝就是復興漢服了。
很多人跟風,以為網上買件古裝穿穿就是在復興漢服,甚至有些人連漢服的基本規制一無所知,到處大談復興漢服。漢服,其實不是某一種服裝,而是某一類特定文化下的服裝。
漢服始於黃帝,定型於周朝,到漢朝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後代歷朝漢族政權承襲了這一體系所以叫漢服。後來,雖然在滿清剃髮易服的野蠻政策下幾近滅亡,其實漢服仍未完全滅絕。佛、道、一些少數民族服裝等仍能見到很多漢服元素,尤其是一些邊遠地區的漢民,也保留著傳統服飾。
上面說到的這些,為何能到今天依然保持漢服元素,甚至漢族傳統服飾?就是因為你有生存土壤。那就是文化。
現在,你在大街上看到某人穿著漢服走來,感覺怪怪的。而在一些特定的場合,如端午清明祭祀等,看到身穿漢服的人則沒有違和感。這就是土壤。
漢服,是基於階級制度、傳統節日、傳統禮儀、祭祀婚嫁等存在的。現在這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都很少見都了,單純硬生生換上漢服,那就是沒有靈魂的皮囊,且不適合現代生活節奏,是起反作用的。
對於弘揚漢服文化,我舉雙手支持,而且我也會去身體力行做點事情。但是,我仍然反對一刀切地全民復興漢服,時代有時代的需求,我們要做的不是逆時代而行。
其實中國的服飾的變化經歷了這麼多年,最終定型為現在的現代服飾,說明了其他的服飾不適應如今的社會生產和發展,但是並不代表不符合我們的審美。
我們穿衣服無非兩個目的,一個是保暖,一個是打扮。所以,對於弘揚漢服文化,個人是支持的,但是應該分場合。
現在不穿漢服的一個最大原因在於不方便,這樣一套東西往自己身上穿,有時候自己一個人還沒辦法搞定,所以古時候貴族穿衣服還得有人伺候,原因就在於確實繁瑣。在現在講究效率、經濟的年代,花過長的時間在衣服穿著上顯然不合適,所以平常的工作日子裡,我還是覺得我們現在的服飾才是最合適的。
但是,一個民族保留一些傳統的優秀文化才能更顯得魅力。漢服在平時不能用,並不代表不能當成禮服來用,用於一些重要的場合,我覺得還是十分不錯的。就像日本的和服一樣,在一些傳統的節日和晚會上,和服出現的概率其實不低,這確實是一個民族的特色。
還有從審美角度看,漢服其實很符合我們中國人的審美方式,既然如此為何沒有人想要從漢服中挖掘優秀的因素,把繁瑣的漢服加以改進呢?這種植根於悠久歷史的服飾或者可以創造出不一樣的驚喜。
因此,對於弘揚漢服文化,我表示支持,譬如婚禮、晚會之類的場合,漢服的出現真的是一道不錯的風景線,真的沒有必要一味追求西方的服飾。當然,平常工作和生活,還得以方便快捷為主。
漢服,說的直白一些,也就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具體歷史傳承不做過多的描述,只一句源遠流長就可以表達出來。
作為曾經一直流傳的服飾,其穿著幾千年,必定有其獨特的優勢。歷經朝代更替,人文變化,其樣式風格也在發生著細微的變化,但總會是越發展越適宜。
基本特點:交領、右衽、系帶
基本形制:衣裳、深衣、袍衫、襦裙、襦袴
組成結構:首服、體衣、足衣、配飾
漢服文化也算是博大精深,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即便外行,穿著也感覺很舒服。那還有什麼理由不去支持它。
漢服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儒雅,當然不一定所有的都是這樣,但每次說到漢服,腦中冒出的第一個字就是儒雅,再則淑女。
隨著現代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對漢服的喜歡,已經衍生出很多帶有漢服元素的現代服裝,看著也很讓人賞心悅目。
弘揚傳統文化決不是一切都照搬,但優秀的地方,需要我們不遺餘力的保護。
很支持,說不好意思,穿漢服的不還有改良漢服嗎?,有漢服的味道,穿起來也方便。不過偏偏有人說這是閑著沒事兒干。這種人到底是多了去了的。下午我們中國人其實都有傳統文化並沒有非常尊敬。像我們敵對的日本人,韓國人,他們到特定的節日都會穿祖國的傳統服飾。其實那些說漢服穿起來像唱戲一樣的那些人一她沒試過,第二是因為穿漢服的人少,他覺得穿出去是丟人。不過像古代人的日常裝到現在變成了表演裝那你說在未來會不會我們現在穿的衣服變成了那個時候表演裝。而且如果你穿著漢服走在日本的大街上,人人都說這樣的服飾來自於扶桑,你心裡是什麼感覺。都說漢服是日本人的傳統服飾。日本人用我們中國的東西現在反而我們中國的東西變成了日本人。像現在的茶道前面非要加個日本茶道。作為一名中國人,我自個兒聽了都心疼。我們中國人感到不齒,其他國家的人腆個老臉學著中國人,我們中國人這麼好的文化,卻要去學洋人放洋屁(不包括學外語)。什麼巴黎時裝周呀,什麼東西的中國人以為這些是榮耀,但是你看這些t台上的那些要服裝設計哪個是能穿的出門呢。不是胸前了一大片,就屁股後面都一大片的。況且現在中國的漢服已經搬上了T台,已經走向了世界的時尚。現在的中國人明明覺得這不好看,覺得這樣有失風度,卻偏偏因為一個榮耀兩字在那邊說好看,昧著良心說瞎話。能要點臉嗎?
支持!
支持!
非常的支持!
漢服歷盡多少代的沿襲,經歷多少朝的傳承,經過多少次風格改變,經過多少年的封鎖(滿清的剃髮易服),但漢服的精髓還在。一直沒丟!漢服的交領、右衽、系帶等漢服標緻一直在。其實漢服也沒有真正的完全斷代,我們這裡的剛出生的嬰兒穿的「毛衫子」還是漢服式樣。
漢服的精神還在,那就是堅強??堅韌!堅持!漢服必須傳承!!!
1,中國精英階層人口越來越多,許多高級的精神文化享受和傳統文化認同。
精英階層需要需要繼承傳統文化,需要高規格的享受,需要精品漢服。否則精英階層會倒向認同西方精英文化認同,或者沒有精英文化,這樣不是更可悲么?
2,中國需要共同的文化認同。
中國人需要了解自己的歷史,需要共同的文化認同,隨著各種公祭祖先活動的展開,各種了解古代文化活動的舉行,試問,沒有漢服怎麼可能?難道我們要穿著西服去祭祀祖先嗎?成什麼樣子?
3,百姓需要傳統文化產品進行消費。
隨著普通百姓有了富裕資金,需要精神文化產品享受,需要自己民族文化產品消費,所以需要一些大眾化的漢服產品。否則,沒有漢服,他們會買外國服飾,什麼東歐女僕裝,西歐公主裝,日本和服神馬的。與其那樣,還不如提倡漢服。
那麼,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提倡漢服呢?
不知從什麼時候,莫名其妙的流行起一陣「漢服」熱,大吹復興「漢服」之風,整日鼓噪著恢復古代漢服,人類都已進入二十一世紀,卻有人極力要復興百年千年之前的服飾,真是讓人匪夷所思!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自然界的存在法則,凡事存在才是理由,任何東西只要是被歷史和社會所淘汰,說明它就一定具有存在的不合理性、不適應性。漢服穿戴繁褥複雜,製作廢工廢料,浪費材料,尤其最為致命的是寬衣闊袖,穿戴起來後行動極為不便,因此,隨著時代的發展、時間的證明、實踐的檢驗,顯露出它存在的不合理性,漸漸地被社會淘汰,退出歷史舞台。這一點遠在兩千多年前的就已得到例證。當時的胡服騎射就是最好的證明。社會已經發展到高度文明的現代,有些人卻整天痴迷於撿拾被社會遺棄,被歷史所淘汰的東西,還拉虎皮當大旗,美其名曰「恢復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我們設想一下,如果我們現在恢復漢服,那將是個多麼可怕的場景,我們先不說農民穿上漢服如何種地,工人穿上漢服如何做工,就是各行各業穿上漢服能瀟洒的工作、做事的有幾個行業呢?整日鼓噪漢服穿上漢服如何如何的人,我猜想定是衣食無憂,整日無所事事,諸事不做,要麼就是不食人間煙火,先單不說讓你做事了,就是讓你穿著漢服擠個公共汽車、跑個步健健身試試?我想這些吹捧漢服多好的人,都應該是怎樣職業、什麼階層的人?整天就穿個褒衣廣袖,齊胸襦裙,衣裙拂地,只需整日端坐不動或像個模特一般,擺個造型,天天展示自己的仙袂飄飄。因為就是在人類社會活動極少,職業分工單一的古代,著漢服也是達官貴人、公子小姐之流,普通百姓也是無法整日穿著去謀生計。這也就是在滿清覆滅之後,一個時期也有過一段恢復漢服之風,為何沒有興起,無疾而終,就是它已根本無法適應和滿足現代社會的需要了。有人更為可笑的是認為著漢服是弘揚漢族文化,是愛國的表現,真是一個荒謬可笑的無稽之談。權且就先按持這種觀念人的理解,從膚淺的表面來說,目前大家熱衷的漢服,只不過是在古代服飾的基礎上的一種衍化,而每朝每代都有自己的一個特有的服飾符號,不可能某一個朝代的服飾就可以代表漢服飾文化的傳統。按這個荒唐的邏輯從深層次的講,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凡是漢族統治的朝代服飾都應歸為漢服,就連近代的的中山裝也應該是完完全全的漢服,我們是否還需要把這些朝代的服飾拼湊起來,設計一套現代版的奇裝異服,這不就更加弘揚漢族文化,更加彰顯愛國了嗎?弘揚民族文化,倡導愛國,是對一個民族優秀的文化、優良的傳統進行傳承與弘揚,愛國意識是發自內心和靈魂深處的一種樸素的意識與思想。不是穿個什麼衣服,就體現弘揚文化、彰顯愛國了,那麼,是不是那個女性穿個旗袍,就是不弘揚漢族文化,不愛國了嗎?男士穿個西裝就叛國了嗎?以後我們是不是只要穿上一套漢服就代表我們的傳統被繼承了,文化就弘揚了嗎?只要穿套漢服我們的道德水平和知禮水平就提高了?多麼幼稚愚蠢可笑的邏輯。歷史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我們應在人類社會發展的腳步,不斷保持和發展自己民族優秀的東西,把內在好的文化傳統發揚光大,不是不思真正意義上的對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弘揚,而去抓著被歷史遺棄淘汰的落後的一些表象東西去糾纏不放。細探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就是利益!利益!利益!每次各種「熱」的興起,後邊都必然有與之相關聯的利益關係,之所以會興起這股風,其實一種利益原因,背後有一種商業推手,有人把漢服當作一種商機、一種產業,而要想興起和做大這一產業,所以就必須得給它找一個由頭、一個具有響亮效果的名號,因此,就給冠以恢復民族傳統,弘揚民族文化。緣何冠以這麼大的名號?因為名號越大,越有煽動性、越有蠱惑性,受眾就會越來越多。這就好比市場上那些假保健品、假藥品都標榜繼承傳統醫藥和弘揚中華醫藥文化、採用千年古方等等這些伎倆如出一轍。無論是當年的氣功熱、保健品熱、直到今天的漢服熱等等各種熱,採用的炒作手法莫不如是,不出左右,其實這些都是對中華文化的玷污和褻瀆。為何會這樣,因為每次的一種熱後邊都有一個龐大的與之相關的利益鏈條,處在這一龐大利益鏈條各環節的人,就要為了自己的商業利益大肆宣傳、蠱惑,按照「三人成虎」的現象,很快就會成「熱」的,形成較大的受眾,但是,時間已經證明,凡是被社會和歷史淘汰的東西,再逆行胡為,也終將被遺棄,即使「熱鬧」一時,很快也就會被「冷卻」的!被人們所遺忘的!漢服倡導者們常說漢服:「驚艷」了人生、「驚艷」了歲月。我的感受是「驚詫」了現代人,「驚詫了」了這個時代!
感謝邀請。頭條已經有很對關於「弘揚漢服文化」類似的話題,所謂「弘揚」我覺得有點不太現實,個人喜歡穿的話盡可以隨意穿,我不會相信大街上能夠經常看到穿著漢服的人群,不過一些傳統的祭祀活動比如清明端午可以穿一下,但也要分場合吧,你總不能穿著所謂的傳統漢服跑到山上老祖宗的墓地前告訴先人們「我是在弘揚漢服呢!」,還有千萬不要學那些所謂的「世界反香菜聯盟」那樣就好了,當然那些「愛狗人士」就更不能效仿了。
特別特別支持!每個少數民族都一直傳承著自己的民族服裝,平時節假日都一直在穿,唯獨漢族沒有傳承漢服,太遺憾,太心痛!很多時候為了照顧情緒漢民族作出了很多犧牲,太不公平!一個國家的主體民族連自己的民族服裝都不能穿還談什麼民族自信心,傳統文化的發揚繼承?漢服,漢字,中醫等等都是我們民族值得驕傲自豪的文化,為什麼傳承漢服如此艱難?希望漢家子孫常著漢家裳,不忘自己的根!
推薦閱讀:
※下聯:磕磕絆絆又一年。撫古憶昔迎今瞭遠,見雞飛狗跳新景歡?
※下聯:魚醉戲水游,上聯怎麼對?
※上聯:披星戴月為生計,求下聯?
※人在曹營心在漢,怎麼對下聯?
※傳統武學能不能回歸本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