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過春節有哪些食俗?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宋人王安石關於春節的詩歌。那麼,屠蘇是什麼,古人過春節吃什麼呢?
下面是小編收集了傳統的過年食俗——
東漢時期,椒酒出現。據崔提《四民月令》稱:「正月之朔,是為正日。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家室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椒酒,也叫椒柏酒,或者椒花酒。魏晉人認為,椒為玉衡星之精,吃了能使人年輕;柏則是一種仙藥,吃了能除百病。
魏晉時期,人們會新年殺雞,禳惡氣。根據學者的觀點,按照五行的觀點,正月土氣萌動,草木生長,而雞則以五穀為食,羊則喜嚙百草,殺雞宰羊是有利於作物生長的。
南朝時期,椒柏酒、屠蘇酒、膠牙餳,下五辛盤,吃生雞蛋,習俗大盛。據《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正月初一之時,「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芽餳,下五辛盤,進敷淤散,服卻鬼丸,各進一雞子。
屠蘇酒
中國過年時喝得最多的一種酒。什麼是屠蘇酒呢?南朝梁人沈約《俗說》中稱,「屠蘇,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歲除夜遣閭里葯一劑,令井中浸之,至元旦取水置於酒尊,合家飲之,不病瘟疫。今人有得其方者,亦不知其人姓名,但名屠蘇而已。」正月初一喝屠蘇酒風俗,就是在魏晉時期形成的。
」五辛盤」
就是將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等五種香辛蔬菜,裝在一個盤裡子食用。「
春盤
進入唐代中期,「春盤」流行,至今未歇。「春盤」也就是春餅,《關中記》記載,「唐人於立春日作春餅,以春蒿、黃韭、蓼芽包之。」
流行至今的當然是吃餃子嘍!
餃子,出現歷史較早,最初叫「餅餌」,也叫做扁食、「水餃子」、「蒸麵餃」。傳說,餃子是東漢名醫張仲景發明的。他將藥包進麵皮子里,煮熟後連湯帶水,讓病人一起服用。
明人沈榜《宛署雜記》記載,「歲時元旦拜年:晨起當家者,率妻孥,羅拜天地,拜祖禰,作扁食,奉長上為壽。」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記載,「是日,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作角而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及寶石等藏之餑餑中,以卜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
這裡的餃子,自然是象徵團聚合歡,大吉大利啦!
此外,「雜拌兒」,是老北京過年守歲時必吃的小食品。
它由多種乾鮮果品摻在一起拌和而成,宋代時已有內裝細果的「果子盒」。明人劉若愚的《酌中志》書中說:北京正月新年有內盛「柿餅、荔枝、桂圓、栗子、熟棗」的「百事大吉盒兒」。這是北京特色啦!
廚男平時沒事最喜歡的翻的書除了地理方面的就是歷史方面的,所以對古代過年的一些風俗習慣也有些了解。
要說春節的起源,那要追溯到原始社會的末期,那時候叫「臘祭」。其實過年吃的就是祭祀用完剩下的東西,當時祭祀用品是三牲,主要是豬牛羊肉。後來用糧食釀出酒來了,酒就成了春節必備品。餃子絕對是傳承是中華歷史的美食,唐朝就出現了早期的餃子,在宋朝把餃子稱為「角子」,元朝又改名叫「扁食」,到了明朝時期,吃餃子成為北方人過年的主要食俗。
明朝時,北方就開始吃「元宵」,用糯米和細面,內用核桃、白糖、玫瑰為餡做成如核桃大小,傳到南方就叫成了湯圓。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家家必備的春節美食。年糕的式樣很多,有黃、白年糕,分別代表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臘月二十三後,家家戶戶還要蒸花饃。大體上分為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類型。前者莊重,後者花梢。這個不是用來吃的。
這些古時候過年的食俗,大多都流傳了下來。組成了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春節作為一年到頭至關重要的節日,在古代的食俗自然妙趣橫生,下面壹周君就為大家講解一些我國古代春節的食俗。
主食不論是在現代還是在古代,一直都是中國人過春節的重頭戲。現如今米飯麵條饅頭成為人們吃的主食是經過了長期的演變的。在先秦時代基本吃的是「麥飯」,穀物制粉的技術差不多在兩漢時期才流行起來,所以孔子孟子老先生年夜飯吃的主食也只有「粗糧」了。
在現代豬牛羊肉是家家戶戶春節必不可少的,但在古代有一階段鹿肉才是人們的大眾肉食。據記載鹿舌、鹿尾都是當時有名的下酒菜。除去鹿肉,當時野生動物數量足夠龐大,所以也成了人們的純天然肉食庫,年夜飯上野味變得極為豐富,狐狸肉、老虎肉等統統都是人們的盤中餐。
餃子和湯圓在古代也是人們春節期間必吃的美食。餃子在唐朝時期已經初具雛形,在宋朝的叫法為「角子」,在元朝則成為扁食。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就將餃子賦予招財進寶的含義,而且餃子便於人們將糖果、銅錢等包進裡面,所以自然而然能輕鬆賦予它吉利的意義。
湯圓作為南方過年的標配起源則略晚,北宋上元節吃的「圓子鼓豉」與現在的湯圓略微相似,再之後到了南宋就已經有乳糖圓子、山藥圓子等做法了。在明朝時期,北方吃的元宵的製作方法就是用糯米製成麵糰,夾心用核桃、白糖等作為食材,這種做法就與現如今的湯圓基本一致了。
愛吃辣的朋友如果穿越會古代可能稍有些難過,因為辣椒是明末才從美洲傳入中國,而且起初還是作為觀賞植物來栽培,之後才有了辣這種味道,所以在清朝之前,春節期間的美食是與辣椒無緣的。
據東漢大儒鄭玄的《禮記·記法》的說法,「(灶神)居人間,司察小過,作譴告者也。」也就是說,灶神不但掌管灶火,還考察善惡。相傳從臘月二十三日到除夕,是灶神上天述職的日子。因此,百姓過年的第一件事,就是祭灶。百姓把灶台打掃乾淨,更新灶神畫像,擺上酒肉糖果,點燭焚香。為了讓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人們有的供奉麥牙糖,為的是粘住灶神的嘴,不讓他說話,還有的把酒糟塗在灶門上,意圖灌醉灶神。總之,祭祀灶神,是百姓嚮往美好生活的樸實心愿。
聽了灶神的彙報,玉皇大帝也要下凡核察民情。古代百姓做一些豆腐,招待這位大神。這並不是小氣,而是表明生活清苦,瞞天過海,躲避玉帝的懲罰。除了豆腐,百姓紛紛殺豬割肉。古代,只有過年時,才會捨得殺豬吃肉,因此,過年得到的肉,稱為年肉。不僅如此,百姓出門採購年貨,各種集市也應運而生。
臘八節的民俗,源自皇帝的祭祀穀神的臘祭,寄託來年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不同地區臘八節的習俗也不盡相同。南方有用米、青菜、胡蘿蔔、花生、油豆腐等八種食材熬制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燒好後,先貢奉神佛,再贈送親友,最後自己品嘗,臘八粥要剩下一點,蘊含著「年年有餘」的祝願。在北方用準備好的發麵,製作各類麵食,象徵著來年的日子蒸蒸日上。饅頭的樣式各異,含義也不一樣。
除夕守歲是春節最重要的習俗之一,其實在古代,除了守歲,還有「三歲」,親朋好友在除夕夜相互饋贈,稱為「饋歲」。家人團圓,闔家暢飲,叫做「別歲」。長幼齊聚,彼此祝福,這是「分歲」。相較當下,古人注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古代吃年夜飯,十分講究禮儀。除夕,全家老少務必到齊。因故未到者,必須留一個座位和一套餐具,體現圓滿之意。年夜飯的每一道菜,都有美好的寓意,青菜稱為「安樂菜」,黃豆芽叫做「如意菜」,年糕是「年年高」,最有意思的是做成金魚形狀的糕,除夕是不能吃的,只能看,名為「看余」,等到年初一才能食用。
據清代文稿《燕京歲時記》中說:「初五日謂之『破五』,『破五』之內不得以生米為炊,婦女不得出門。」很多過年的禁忌,過了年初五皆可破除,得名「破五節」。這天是送窮迎財、開市貿易的好日子,北方要吃水餃,南方則是上香敬茶。
文:計白當黑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千百年來,人們逐步把年俗道賀活動變得反常五光十色,膾炙人口,通過活動請求調和、納福迎祥。讓人們把年過得歡天喜地、其樂融融,和和美美,能夠說,通過代代傳承保存下來,具有必定合理性的習俗是咱們先人留下來的名貴的、國際絕無僅有的精力文明財富,是價值連城。每年從陰曆臘月二十三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刻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新年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公民具有的傳統習氣,到臘月二十九,呈現一個小高潮,主婦們忙著備年貨,還要預備年菜年飯,男士們則要忙著寫春聯、貼春聯。如宋代政治家、哲學家王安石為新年習俗而作的一首《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人們請求吉利,傑出祝福,如:「天增年月人增壽,春滿天地福滿門」,橫批為:「國泰民安」。反映了人們對長命和豐盈的期望。除門上貼春聯外,屋裡還要粘貼色彩鮮艷涵義吉利的年畫,什麼「比年有魚」、「喜上眉梢」,看著就喜慶,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能夠倒貼,路人一念「福到了」,也就是福分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加滿足的喜慶歡樂氣氛。
到年三十歲除,是新年的高潮,離家在外的孩子們在此期間都要回家相聚,新年的相聚更是喜上加喜。從這天開端,孩子們都穿新衣、戴新帽,婦女們不管老少都要戴紅花,青年、小孩兒們都要在這期間放炮,直至正月十五。
年糕——新年吃年糕,「義取年勝年,藉以祈歲稔」,涵義萬事滿意年年高。漢代揚雄的《方言》一書中就已有「糕」的稱謂,魏晉南北朝時已盛行。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了製作方法。明、清時,已開展咸市面上一種終年供給的小食,並有南北風味之別。
年糕的品種有:北方的白糕、黃米糕;江南的水磨年糕;西南的糍粑粑;台灣的紅龜糕等。 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南邊年糕除蒸、炸外,還有片炒、湯煮等做法。
餃子——早在公元5世紀,餃子已是北方漢族的一般食物。其時的餃子「形如偃月,全國通食。」但其時餃子是連湯吃的,故其時稱之為「餛飩」。至唐朝時,吃法已與今日共同。宋代稱餃子為「角子」,此詞也見於明清小說中。元代忽思慧《飲膳正要》中又有「扁食」一詞。明、清時又有了「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新稱謂。明中期今後,餃子逐步成為北方新年傳統食物。因餃子形如元寶,有「招財進寶」之意。
新年餃子考究在歲除夜十二點鐘包完,此時正屆子時以取「更歲交子」之意。
年夜飯是新年食俗中最重要的一項,也是我國人最為垂青的家庭宴會。各地的遠方遊子都會想方設法盡量的趕回家和家人吃一頓「團圓飯」。但由於南北方的地域差異和各民族習俗習氣的不同,各地的年夜飯也是各不相同的。
過新年,不管南邊仍是北方都要吃年糕。「糕」與「高」同音,吃年糕意在祝福來年不管是工作仍是日子都能步步高升。年糕多是用糯米磨粉製成的,南邊當然不乏糯米。而在北方黃河流域的人們便栽培黏黍(俗稱黍子、小黃米)來替代糯米,將這種作物脫殼磨粉蒸制的黃色年糕又黏又甜。年糕的品種多種多樣,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塞外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北方的白糕和台灣的紅龜糕等等。除此之外,年糕的風味也是南北有其他,北方年糕是甜味的,有蒸、炸兩種烹飪方法。而南邊的年糕既有甜味的也有鹹味的,除了蒸、炸兩種烹飪方法,還能用來片炒和煮湯。聽說,年糕最早是用來祭神、供奉先人用的。
大部分北方人習氣在歲除夜吃餃子,還有的在初一吃,一些山區有從初一到初五有每天早上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形狀像元寶,一盤盤的餃子標誌著來年能夠「財源滾滾來」。有的當地會把餃子和麵條一起下鍋煮,取名 「金絲穿元寶」。餃子也是很有考究的一項吃食,按餃子餡的不同有有豬肉水餃、羊肉水餃、牛肉水餃、三鮮水餃、紅油水餃、高湯水餃、花素水餃、魚肉水餃、水晶水餃等等。在新年這個傳統的節日里,各地的人們更是賦予了餃子不同的吉利含義。有的在包餃子時包進糖,願新的一年日子甜甜蜜蜜;有的在包餃子時包入花生(長生果)願得長命;還有的將一個或許少數的幾個餃子包入飛水消毒的硬幣,誰要是吃到了就意味著新的一年財運亨通,多多賺錢……所以,在歲除夜吃餃子在口味和精力兩方面都是一種享用。南邊的不少區域在歲除夜吃湯圓,標誌「團團圓圓」。
北方和南邊的一些區域在新年的時分還要做「年飯」,北方是用「金銀米」(黃白米)做的,上面裝點一些紅棗、龍眼(桂圓)、栗子,然後插上松柏枝。而江南區域節前就要做好新年米飯,裝點紅橘、烏菱、荸薺、元寶糕等果品,然後插上松柏枝,盛放在竹籮中。
大年夜,一桌豐富的菜品也是必備的。桌上有大菜、熱炒、冷盆、點心。一條整魚是各地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可是切忌吃光,因「魚」和「余」同音,剩餘的魚涵義 「年年有餘、吉慶有餘」。有些當地爽性就用木雕的魚放在菜盤裡。吃火鍋在有些當地是少不了的。煮沸的火鍋,熱火朝天的不斷翻滾,闡明紅紅火火。炒青菜是家家必備的盤中餐,表明「親親熱熱」; 黃豆芽形同「滿意」,可寄語「滿意吉利」;蘿蔔俗稱「菜頭」,祝福新的一年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隆如「烈火烹油」;其他的如吃芋頭(年年有餘)、吃棗(春來早)、吃杏仁(美好來)、吃豆腐(全家福),都反映出中華民族濃郁的傳統文明特徵。最終一道多為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夜,即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
年夜飯的菜肴,不同當地的人選擇菜品是不同的。老北京人要打豆兒醬,預備芥末墩兒用來下酒、解油膩開胃;陝西家宴一般為四大盤、八大碗,四大盤為炒菜、冷盤,八大碗以燴菜、燒菜為主;東北哈爾濱一帶一般人家炒八個、十個、十二個或許十六個菜不等,主料無非是各種蔬菜和雞鴨魚肉;蘇州人喜愛取名吉利的蔬菜;上海人年夜菜必上一盤「蛋角」;紹興人歲除夜有一碗「鯗凍肉」;江西南部的年夜飯一般有十二道菜;浙江的一些當地一般為十大碗,討「十全十福」之彩;安徽中部和南部的一些區域餐桌上要預備兩條魚,一條是用來祭祖的完好鯉魚,一條是標誌人丁興隆、連子連孫的鰱魚;江西南昌區域一般為十多道菜,四涼四熱八碟菜,外加兩個湯……
我國南邊一些區域還有「新春三道茶」的說法。第一道是甜茶。甜茶是由糯米鍋巴和糖泡製而成的。首先將糯米做成飯然後在熱鐵鍋上貼,燒結成一片片的鍋巴。泡製成甜茶香糯可口。第二道是熏豆茶。熏豆茶有六種佐料包含熏青豆、胡蘿蔔絲、蘇子、芝麻、少數嫩芽茶、腌制過的桔皮絲,各種佐料都含有必定的營養成分,有必定的成效,裝備非常妥當。第三道,就是飯後解油膩的清茶。
元宵——元宵節,道教稱之為「上元節」。元代有記載:嫦娥奔月後,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見,自稱為嫦娥之使,說:「夫人知君懷思,無從得降,明日乃月圓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團團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公然來臨。可見元宵節吃元宵,是取「團團如月」的吉利之意。
元宵用面除江米面外,還有黏高梁面、黃米面等。餡則有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錦、豆沙、棗泥等。形制上,或大若核桃,也有小如黃豆的「百子湯元」,還有實心圓子和簿皮的「碌皮湯圓」。
春餅——立春吃春餅是我國一種陳舊習俗。晉代已有「五芋盤」即「春盤」,是將春餅與菜同置一盤之內。唐宋時立春吃春餅之風漸盛,皇帝以之賜近臣百官,其時的春盤極為考究:「翠縷紅絲,金雞玉燕,備極精巧,每盤直萬錢」。民間也用以相互奉送。
春餅開展到今日,形制隨地域而異,食用時刻也因地域而別。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團扇,或小如荷甲。
古代春節食俗
先秦吃「麥飯」,唐朝以後米面才普及
無論年夜飯上有什麼山珍海味,人們也少不了要吃主食。米飯、饅頭、麵條成為今天中國人最重要的主食,走過了一段漫長的道路。先秦時期,中國人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所謂「五穀」中的粟、黍、稷,第一個對應的可能是「小米」,後兩個則可能是「黃米」。
中國是小麥的原產地之一,但長期不被重視,吃的話,也只是用麥粒煮飯,製作「麥飯」。要到兩漢時期,穀物制粉技術才逐步推廣開來,出現了饅頭、餅、麵條等食品。這意味著,孔子、孟子們要是吃年夜飯的話,主食只有「粗糧」。
中國人的糧食結構在唐代發生歷史性改變,粟、大麥、小麥在北方,水稻在南方成為主要糧食作物。這個時候,在較少種植水稻的北方地區,大米的價格超過粟米和麵粉很多,通常只有富人才吃得起,屬於糧食中的奢侈品。
在南方,麥類種植範圍則很小,直到金人南侵,大批北方人逃往江南,麥類需求大增的情況下,種植面積才逐漸擴大。臨安城(杭州)中麵食店隨處可見,飲食上「無南北之分」了。
餃子、湯圓寓意美好,過年必吃
說起中國人過年必吃的東西,餃子在唐朝時已出現雛形,在宋朝稱為「角子」,在元朝被叫做「扁食」(來自蒙古語或回回語,在一些地區沿用至今),後來也有「水點心」、「煮餑餑」等名字。
因餃子形如元寶,被人們賦予「招財進寶」的含義,同時又便於人們把各種象徵吉祥銅錢、糖果等包在餡里,久而久之,到了明朝,餃子成為北方人過年的必備食品。
南方過年的「標配」湯圓起源略晚,前身是北宋上元節(元宵節)吃的「圓子鼓豉」,南宋已有「乳糖圓子」、「山藥圓子」、「金桔水團」等不同餡料的做法。
明朝時,北方在正月初九後吃「元宵」,製作方法是「用糯米細面,內用核桃、白糖、玫瑰為餡,洒水滾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稱湯圓也。」這顯然已經和今天沒什麼區別了。
湯圓因其形狀,被賦予「團團圓圓」的意思,過年時吃確實吉祥、應景。因此理論上,如果我們回到明朝過年,我們在北方就能吃上餃子,在南方就可以享受湯圓了。
魏晉至唐宋吃羊為主;鹿肉曾是「大眾食品」
過年餐桌上當然少不了肉。現在中國人吃豬肉最多,牛肉和羊肉次之。但是在魏晉直至唐宋這段時間裡,由於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養羊區域擴大,羊肉超過豬肉,成為中國人餐桌上最主要的肉食。
在唐人韋巨源《燒尾宴食單》記錄的58種菜品中,有16種是羊肉或乳酪做的菜。宋朝更有「御廚止用羊肉」的規定,以至宋真宗時,宮中一年要殺數萬頭羊。在這種示範作用下,老百姓不免爭相食羊。金朝佔領北方後,江南羊肉產量不足,豬肉的地位上升很快。臨安城內肉鋪眾多,在過年前後,每家能賣出數十頭生豬。
當時數量依舊龐大的野生動物群,成為人們的「天然食庫」。現代人很難想像,周武王一次狩獵,就能捕獲麋鹿5000多頭、犀牛12頭,以及大量的虎、豹、熊等「珍稀動物」。
因此要在古代過年,年夜飯中的野味將極為豐富,甚至孔雀肉、老虎肉、狐狸肉無不是人們的盤中餐。其中鹿肉尤其常見,鹿尾、鹿舌都是有名的下酒菜。
不過古代因要用牛耕田,歷代政府大都禁止殺牛,違反者會被施以重刑。過年時,大家如果要吃燉牛肉,只能冒險到黑市上去買「非法牛肉」。這裡多說一句,在宋朝賣牛肉那是真正的暴利行業,因為買一頭活牛5—7貫(1貫通常合1000錢),而牛肉一斤100錢,那麼一頭兩三百斤牛能輕易賣出20—30貫了。
唐朝禁吃鯉,生魚片是文人最愛
過年餐桌上當然也少不了「天上飛的」和「水裡游的」。古代養雞業很發達,人們也習慣吃雞肉,孟浩然就有「故人具雞黍,約我至田家」的名句。河中的魚那是捕撈不盡,價格相當便宜。只是唐朝時候,皇帝的姓「李」和「鯉」同音,於是禁止吃鯉魚。
魚在古代有一種特殊的吃法,即所謂「膾」,也就是生魚片,唐宋時期頗為盛行。唐人在大量食用後,總結出「膾莫先於鯽魚,鯿、魴、鯛、鱸次之」的經驗。
李白詩中「呼兒拂幾霜刃揮,紅肌花落白雪霏」,說的正是「膾」的具體做法。現代人要是穿越回唐朝過年,吃上一盤鮮美的鯽魚膾,也稱得上別具風味了。
到了明清時期,人們的飲食習慣已趨同於現代。如乾隆舉辦除夕宴,他桌上的肉食大都屬於常見之列,包括豬肉65斤,肥鴨1隻,菜鴨3隻,肥雞3隻,菜雞7隻,豬肘子3個,豬肚2個,小肚子8個,膳子15根,野豬肉25斤,關東鵝5隻,羊肉20斤,鹿肉15斤,野雞6隻,魚20斤,鹿尾4個,大小豬腸各3根等。
宋朝有反季節蔬菜;快炒普及晚;冷盤五辛盤
由於科技的發展,現在過年時,各個地方、各個季節的蔬菜,在市場上都能找到。但是在古代冬季,尤其是北方,能吃到的蔬菜實在少之又少。普通老百姓為了在冬天有菜吃,需要提前腌制鹹菜。
沒錯,年夜飯也只能吃這個。貴族的情況會好一些,唐朝時在長安附近,利用溫泉產生的地熱栽培反季節蔬菜,供皇室享用。到了宋朝溫室技術進一步發展,出現了利用糞土發酵供熱,栽培蔬菜的技術,讓更多北方人的年夜飯中有了「綠色」。
如果你生在古代南方,過年時有蔬菜吃,那很可能吃到牛蒡(東洋參)、紫蘇、白蘘荷這些現代人已經不太知道的蔬菜,而作為調味品的姜,也會作為一種菜肴,出現在餐桌上。
愛吃辣椒的話,那隻能生在清朝了。辣椒在明末從美洲傳入中國後,起先是被當作觀賞花卉,後來才成為一種調味品。至此,中國飲食中才真正有了「辣」這一味。
有了好的食材,還要配合恰當的烹飪方法,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中國菜現在最常見的烹飪方法「快炒」,南北朝時才出現,相對普及,更要遲至宋朝。這意味著,你要是在唐朝以前的時代過年,年夜飯上只能吃到烤的肉、煮的羮,或者前面所說生吃的「膾」。
除了炒的熱菜外,中國人還習慣吃冷盤,有名的如夫妻肺片、皮蛋豆腐等。最有意思的是,大約從晉朝開始,古人過年都會吃一種很重口的冷盤——五辛盤。
五辛盤通常為大蒜、小蒜(山蒜)、韭菜、芸苔(油菜)、胡荽(香菜)五種辛味食物的拼盤,因有時也會放胡椒、花椒等,故又稱「椒盤」。宋詞中「節物映椒盤,柏酒香浮白玉船」等句子說的就是春節吃五辛盤的風俗。
在中國古代,無論生活富庶還是物質匱乏的時候,對於過年時的「吃」都是格外在意的,怎麼吃和吃什麼,在不同時代都各有講究,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過年食俗。
雞——古人過年位居第一的吉祥菜肴
魏晉時期初一殺雞圖「吉」利「禳惡氣」
中國目前過年食俗,基本都是在魏晉南北朝時形成或出現雛形的。如今人們過年時必吃雞,便是受魏晉人過新年習俗的影響。一直到今天,人們都把雞放在節日食品首位,年節供應品順次稱為「雞魚肉蛋」。
古人過年喜歡討吉利,雞正符合這種消費心理。雞諧音「吉」,過新年時燒只雞,圖的就是這個「吉」字,而且最好燒一隻全雞——整個吉祥。廣東人、香港人過年時則喜歡吃雞翅,或許與人們將雞說成鳳凰有關,取「鳳凰展翅」寓意,在新的一年裡大展宏圖。
但魏晉人新年殺雞,首先想到的並不是現代人的吃,而是另有用意。
秦漢時期,正月初一人們是不會殺雞的,因為這一天是傳統說法中的「雞日」。但到了魏晉時期,人們的節日觀念發生變化,按照五行的觀點來說,正月土氣萌動,草木生長,而雞則以五穀為食,羊則喜嚙百草,故而魏晉時過新年時一改以往,既殺雞,又宰羊,以利農作物的生長。
魏晉人正月初一殺雞還有「禳惡氣」的考慮。《晉書·禮志上》記載,曹叡(三國魏明帝)當皇帝時大興禳禮,所謂「禳禮」,就是在今人看來是迷信活動的祈禱消除災殃。曾被曹丕稱為「假子」、擅玄學的何晏,當時提議用雞供禳釁之類的祭祀,於是出現了「磔雞於宮及百寺之門,以禳惡氣」的現象,即把雞殺死懸掛在門上,以禳除惡氣,鎮守平安,由此形成了那個時代正月初一殺雞的風俗。
魏晉人迷信正月初一殺雞能辟邪,可能與上古時的一個傳說有關。傳唐堯時代,祗支國進貢一隻重明鳥,眼似雞,鳴聲如鳳,展翅一飛,能搏擊猛獸、惡鬼,各路妖魔鬼怪均懼而避之,不敢再禍害民間,後人於是便把雞看成可以替代重明鳥禳災的牲畜。
到了南北朝時期,南朝人還喜歡在正月初一吃生雞蛋。《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初一,「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芽餳,下五辛盤,進敷淤散,服卻鬼丸,各進一雞子。」
《荊楚歲時記》為南北朝時梁人宗懍所撰,記載的就是時人過年的食俗。南朝人吃生雞蛋可不是取「元旦」之意,而是出於強身健體的目的。時人認為,喝生雞蛋可清熱降火、防治瘟病。
「五辛盤」——古人過年必不可少的一道冷盤
隋唐時期「正月之節食五辛以辟癘氣」
到隋唐時代,魏晉時期形成的過年食俗被進一步強化。《荊楚歲時記》提到的南朝人過新年餐桌上常見的「椒柏酒」、「屠蘇酒」、「五辛盤」,均為隋唐人所接受,並發揚光大,特別是「五辛盤」這道菜,在中唐以前,時人過新年時必吃。
所謂「五辛盤」,就是將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等五種香辛蔬菜,裝在一個盤裡子食用,有點像今天過年餐桌上的素菜冷拼盤。這個拼盤的營養價值,全在於其保健作用。
唐代名醫孫思邈在《食忌》中說,「正月之節,食五辛以辟癘氣。」他在《養生訣》中也稱,「元旦取五辛食之,令人開五臟,去伏熱。」過年時,正值寒盡春來的時節,氣溫仍較低,人們極容易患感冒生病,而這五種蔬菜都有疏通臟氣、發散表汗的功效,能起到預防時疫流感的作用。所以,正月初一吃「五辛盤」在隋唐時特別流行,是少不了的一道冷盤。
魏晉時吃「五辛盤」一般放在正月初一的早晨,即晉周處的《風土記》中所謂,「當迎晨啖五辛菜,以助發五藏氣而求福之中。」唐代是不是一早上吃,似乎尚無記載。
中唐以後,又流行起了「春盤」。春盤又稱春餅,是在「五辛盤」的基礎上變化出來的,在五辛之外又增加了一些時令蔬菜,匯為一盤。之所以稱「春盤」,是取其生髮迎春之義。《關中記》記載,「唐人於立春日作春餅,以春蒿、黃韭、蓼芽包之。」從這段文字中透露出的製作方法來看,如今同樣盛行的炸春卷或源於春盤。
不過春盤不是在正月初一食用,是立春日的必食。杜甫《立春》詩:「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記述的就是這種立春食俗。
可以說,「五辛盤」是中國古人過年時必不可少的一道冷盤,明嘉靖福建《漳平縣誌》中便稱,「人家無貴賤,咸御鮮衣,詣所親賀歲,主人輒出辛盤與其款洽,過此日以為常。」意思是過年家裡來人,必定端出五辛盤待客。
明代「五辛盤」的菜品比唐代有所調整,明代名醫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義,謂之五辛盤。」
「五辛盤」在中國古代流行不衰,說明古人過新年時很重視飲食健康,「椒柏酒」、「屠蘇酒」,與「五辛盤」一樣,也都是古人眼裡的保健食品。
清代年畫《合家歡》
「屠蘇」「椒柏」——古人過年最青睞的兩種佳釀
宋代喝「屠蘇」飲「椒柏」除百病「辟疫癘」
宋代,人們的過年食俗與隋唐並無多大變化,但宋代城裡人過年時的消費形式出現了新風尚。這種新風尚,就是現代流行的過年「下館子」,喜歡在飯店吃年夜飯。
宋代過年的喝酒之風大概是歷朝中最濃的,時人即使再窮,過新年也要有酒喝。宋代吳自牧的《夢粱錄》(卷一)「正月」條有這樣的文字: 「家家飲宴,笑語喧嘩。」宋代把酒當飲料來喝,故將喝酒稱為「飲酒」,當然這種酒不會是高濃度的白酒,而是酒精含量較低的屠蘇酒飲,「世俗皆飲屠蘇酒,自幼及長。」
屠蘇酒,是中國過年時喝得最多的一種酒,它實是一種藥酒,可防治瘟疫。南朝梁人沈約《俗說》中稱,「屠蘇,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歲除夜遣閭里葯一劑,令井中浸之,至元旦取水置於酒尊,合家飲之,不病瘟疫。今人有得其方者,亦不知其人姓名,但名屠蘇而已。」正月初一喝屠蘇酒風俗,就是在魏晉時期形成的。
與以前朝代不同,宋代過年喝屠蘇酒已不滿足於在家裡喝,有條件的人一改老習慣,而選擇下館子,出去消費。在正月初一這天,北宋都城東京(今開封)異常熱鬧,以賭博形式進行物品交易的「關撲」活動十分受民間歡迎,街頭酒店生意自然也最好做,酒館裡客人多多。宋人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正月」條記載,正月初一這天晚上,「貴家婦女縱賞關賭,入場觀看,入市店館宴,慣習成風,不相笑勵。」
除了喝屠蘇酒,椒花酒也是宋人喜歡的酒水。椒花酒又叫「椒柏酒」,其歷史與屠蘇酒一樣悠久,也是魏晉人過年時喝開的。魏晉人認為,椒為玉衡星之精,吃了能使人年輕;柏則是一種仙藥,吃了能除百病。所以,用這兩種東西泡出來的酒,自然受到古人的青睞。
宋代人也特別迷信椒花酒的保健功能。宋人趙彥衛《雲麓漫鈔》中稱,椒花酒「元旦飲之,辟一切疫癘不正之氣,除夕以椒三七粒、柏葉七枝浸酒一瓶。」
古人過年時喝椒花酒還十分講究順序,不像現代一樣從年長者喝起,先敬老人,而是從最小的孩子開始,即年齡最小的先飲,年齡最大的後飲。古人認為,孩子增一歲,漸趨成熟;老人失去一歲,日趨老邁,故須先祝少年人健康成長,再祝老年人健康長壽。
煮餑餑——古人過年不可或缺的一種美食
明清時期「皆以白面作角而食之」
現代的過年習俗其實是在明代時定型的,最典型的是正月初一吃餃子的食俗,就是明代人吃出來的——餃子,也成為明代以後中國古人過年時最喜歡吃的麵食。
餃子是中國一道著名的速食麵點,其出現歷史比較早,最初叫「餅餌」,傳說是東漢名醫張仲景發明的,他將藥包進麵皮子里,煮熟後連湯帶水,讓病人一起服用,這就是民間傳說的張仲景「祛寒嬌耳湯」。
到三國時,有一種「月牙餛飩」與今天的餃子外觀一樣,也被視為水餃。在唐代,餃子則被稱為「牢丸」,如果是水煮的叫「湯中牢丸」,蒸餃則叫「籠上牢丸」。
餃子的歷史雖然這麼長,但吃餃子這一過年食俗,到了明代才盛行。我查了《中國飲食史》、《中國風俗通史》,在明以前均不見大年初一吃餃子的食俗。
明代又稱餃子為「扁食」、「粉角」、「水餃子」、「蒸麵餃」等,概因熟化的方式不同。明人沈榜《宛署雜記》記載了明代人過新年風俗,「歲時元旦拜年:晨起當家者,率妻孥,羅拜天地,拜祖禰,作扁食,奉長上為壽。」
明朝時,宮裡還把餃子稱為「水點心」。劉若愚《明宮史》「正月」條記載:「正月初一日五更起,焚香放紙炮……飲椒柏酒,吃水點心,即『扁食』也。」
現代一些人家有在餃餡中塞金屬錢幣,以占卜家庭成員新年財運的風俗,也是明代形成的。明代嘉靖山西《曲沃志》中便有這樣的記載,「二日制扁食包金,邀婿爭福。」
到了清代,大年初一吃餃子這一食俗進一步鞏固。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元旦」條記載,「是日,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作角而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及寶石等藏之餑餑中,以卜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
此外,明宮還有一種特殊的食俗,在大年初一有吃驢肉「嚼鬼」的說法。《明宮史》稱,「又騙頭肉,亦以小盒盛之,名曰『嚼鬼』,以俗稱驢為鬼也。」
春節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虞舜時期,公元前2000多年,舜率領百官祭拜天地神,從此成為按例,繼而傳承下來,並且在全國各地形成不同的習俗。今天縱古君帶大家看看中國古代春節有哪些習俗,這裡應有盡有。圖為曾國藩家書的過年插圖,這裡有一個習俗,叫做守歲,源自西周時期,長幼聚飲,祝頌完備,是為守歲。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長幼都要來守歲。
那就多了,不同的朝代過年吃的習俗自然不同,就比如說宋朝人的過年,他們羊肉是必不可缺的,因為宋朝人素來愛吃羊肉不愛吃豬肉,尤其是貴族,所以這也造就了宋朝羊肉天價的狀況,很多窮人家根本吃不起羊肉!就只好吃豬肉。這其中較為出名的故事很多,就比如說就像我們的所熟悉的大詞人蘇東坡就因為吃不起羊肉,才發明了眾多豬肉的做法包括東坡肉在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