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今生做不到的事情寄希望於孩子身上,這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矛盾嗎?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屬於消極的一面,說的是應當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不喜歡的,不強加於人,在儒學中稱為『『恕道』』,也是世界公認的道德金律。

但在您的描述中,卻不是『『己所不欲』』,而是『『己所欲』』,這應當是儒學中的『『忠道』』,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想要有所作為,也要讓別人有所作為,自己要聞達於世,也要幫助別人聞達於世,屬於積極促進的一面。

兩個合在一起,就稱為『『忠恕之道』』。您所表達的『『把今生做不到的事情寄希望於孩子身上『應當屬於『『忠道』』』,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積極地幫助孩子成長,這是正確的,時代也是在這樣的推動下不斷地進步。

至於說,家長把自己今生的遺憾寄託於孩子身上,這倒是比較常見。看看外面忙碌的興趣班,舞蹈、美術、跆拳道、書法、國畫……有多少曾是家長小時候的夢想!只是因為時代或家庭因素,小時候都沒能發展這些興趣愛好。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把孩子送到興趣班,實際上是了了自己兒時的遺憾。

家長這樣做,是不是有些『『自私』』呢?我們換個角度去看吧!孩子接觸更多方面的興趣,有利於孩子發現自己的長處;通過培養興趣,也能提高個人的審美需求,總是利大於弊的。但若是太貪心,一下子報了好幾個興趣班,讓孩子忙得團團轉,就得不償失了。

答題完畢!歡迎關注!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首先表明我的觀點,這兩點個人認為是不矛盾的,我們來看一下「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的意思,這句話出自《論語-顏淵》,《論語-衛靈公》。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對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這句話所揭曉的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重要原則。孔子所言是指人應當以對待自身的行為為參照物來對待他人。人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事之時切勿心胸狹窄,而應寬宏大量,寬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給他人,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係,也會將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確實應該堅持這種原則,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體現。人生在世除了關注自身的存在以外,還得關注他人的存在,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切勿將己所不欲施於人。

所以說你所說的「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在這裡不太合適,望子成龍這個成語放這裡,就比較合適了,那一個父母不希望孩子有出息?那個父母不希望孩子比自己強?所以「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是平輩之間,朋友之間的交往金句,不適用於長輩與晚輩之間,難道每一個家長是什麼成就,子女就只能是這個成就嗎?我覺得不合適!

當然,家長以身作則是必須的,畢竟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是如果家長做不到的,比如家長沒有上大學,難道就不要求子女上大學?所以這句話和家長嚴格要求子女不矛盾,也不應該用在這裡!

朋友們覺得我說的對嗎?喜歡的點個贊和關注,有不同意見的歡迎評論區討論!


不矛盾!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

父母今生做不到的事情並非是自己不喜歡,而是當時的主觀因素和客觀環境所不允許,所以才留下終身遺憾。

父母把自己當初做不到的事情寄托在孩子身上無可厚非,到底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有沒有矛盾,關鍵看孩子的選擇。

不管孩子選擇什麼,嚴格來講也不矛盾,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是希望孩子的未來更加美好,為人父母,至親骨肉,沒有那個父母希望孩子活在水深火熱中吧?

父母對孩子有所期盼是很正常的,也是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的,不適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父母要注重塑造孩子正確的三觀和追求,幫助孩子實現自己想成為的那個樣,至於是不是符合父母的期盼,我覺得只要是在人倫和道德範圍內,父母不必太過干涉。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出自《論語-顏淵》,《論語-衛靈公》。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對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這與父母將自己今生做不到的事情寄希望於孩子身上是相互矛盾的。

做父母的大家都有種莫名的控制欲…總覺得這樣對孩子好孩子就該這樣做…養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成為他自己想成為的人,而不是成為你的複製品、附屬品父母不要試圖扮演孩子的決定者,而應該給予孩子獨立探索的自由,那樣即便幼小的孩子也同樣是一個「成為自己的人」。

父母的職責是用愛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但至於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每個孩子一出生,天然就有一個精神胚胎。嬰兒不是白紙,不是空瓶子,父母或成人可以扭曲孩子,讓孩子成為一棵歪歪扭扭的樹,但不能決定孩子成為一棵柳樹還是楊樹。家長最多是把本是楊樹的孩子修剪成柳樹,但孩子內心總是渴望成為她自己的樣子。

精神胚胎的發育,就是孩子的感覺、注意力,不是知識、不是教導。是感覺,是孩子碰觸任一事物時,在建立關係那一剎那的產物,這份感覺,會滋養他的胚胎髮育。

待孩子,首先應該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或者做起來有難度的,不要期望孩子可以做到。進一步是「己所甚欲,勿強於人」,自己的成功經驗,不要強迫孩子去做,如果孩子願意去做又能做到那就順其自然,這當然最好了;如果孩子不願意去做或者根本做不到,一定要容後再議。

不要總是倉促地按照自己的心意對孩子精修細剪,好好呵護孩子那顆有趣的童心。

允許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總的說來,無論是否「己所欲」,都不能「施」即強加給孩子,給孩子的東西,只有一個標準,即以孩子意願為標準。要看孩子自己是否願意,而不能依據我們的標準來強加給孩子。

大家好,我是雷得教育,解決中國式家庭教育的僵化思維,成為中國新時代家庭教育的先行者,改變家庭教育在傳統父母心中的形象,從而讓家庭教育更具有意義!

讓我們在成長的汪洋里,化成指引方向的繁星!


我認為不矛盾吧!人的一輩子想做的事情很多,但是不是每件事情都能夠如願。就拿讀大學這件事來說吧,就曾經是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的人的最大的夢想。但是那個時候的高考,正如那個的時候的一句話: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錄取率是很低的,我們讀大學的時候錄取率是百分之三點幾,那個時候的高考是人生最大的夢想,一個高考成功考上大學的人,是何等的風光和榮耀!因為那個時候是真正的知識改變命運的時代。特別是在廣大的農村,通過高考跳出農門走上人生巔峰,屬於一個巨大的成功。相比之下那些人沒有考上大學的,是多麼的榮光!

現在時代變了,人的想法和以前也完全不一樣了,社會發展、經濟發展,各行各業都在發展,就業機會多了起來。人們不僅僅是靠讀書一條出路。這輩子自己人沒有好好過一個大學,很多人自然而然就把這個夢想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不過,現在的很多媒體也有一些錯誤的導向、另類的導向,比如說比爾蓋茨大學沒畢業就畢業出來創業了、誰誰誰小學畢業就賺了很多錢!人們在巨大的生活壓力下衍生出來的唯金錢是論的價值取向,導致人們什麼都用錢來做為衡量標準。從而大量出現讀書無用論。這是不正常的社會現象。當然過去自己沒能力上大學,現在希望小孩能上一個好一點的大學,這還不算根本意義上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現在的小孩,除了在校讀書以外,還要在校園以外學習各種各樣的東西,比如樂器、舞蹈、畫畫、書法等等等等,這其中可能有一些小孩自身不願意參與學習的東西,但是作為家長就有很多人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把這些強加在孩子們的頭上,其實家長們就希望小孩從小努力、有所成就,多學才藝多長本事,豐富自身,也為長大了就業鋪墊道路。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年代,真可謂可憐天下父母心。

如果孩子們的一切學習計劃都來源於他們的興趣和愛好,或許就不會有勿施於人的說法,中國的應試教育正在一步步改革。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能看到一個被社會、家庭都能接受的教育模式,讓孩子們能夠在輕鬆快樂,自覺自愿的學習環境里,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謝邀!

我們分析一下這兩個話題:

1、自己今生做不到的事情寄希望於孩子身上。

這件事情是自己今生做不到,可分為能力不足做不到;這個事情可能需要幾代人才能完成。這件事情是為了一個願望和目標,需要持續進行。沒有不願意或者是強迫的成分在裡面。

2、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們先看這幾句話的意思: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出自《論語-顏淵》,《論語-衛靈公》。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對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根據這句話的意思,上下兩個話題沒有對立觀點,因此不矛盾。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出於孔子的論語里。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不想做的,不要強行施加於別人身上。跟你自己沒做到一樣道理,這句話孔子主要強調的是人應該寬恕帶人,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帶人處事不要心胸狹窄,如果自己討厭或做不到的事物硬是要讓別人來做,不僅和他人的關係疏遠,也會將事情弄的僵持或不可收拾的地步。對於你這種矛不矛盾在於孩子是否喜歡做這件事,喜歡那就皆大歡喜,不喜歡,你強行要他做也沒啥意義,身為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喜好來,你強行要他做不喜歡的事,那就變成為做事而做事,一點意義都沒有孩子的心身也會有一定的傷害。那有什麼用。


我來說說我的觀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出自論語,是說自己不想做和做不到的事情不要強加於人。一個人的能力和天賦是有限的,做不到的事情很多,把自己的夢想寄希望於孩子,從一方面說剝奪了孩子自己的想法,天天為了你的理想而努力,你覺得為孩子好,但這會影響孩子長大以後做事的方法,可能一代一代傳下去,那就不好了。所以,自己的事自己做,能做多少做多少,可以把這種朝著目標前進的精神說給孩子,為了目標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這應該屬於強迫症吧。當然一個人在感覺自己一些事情無法辦到,寄希望於下一代能夠實現,也應該叫理想,只有有了這樣的理想人才會在有限的生命里不斷的奮鬥,為下一代創造實現夢想的條件。我們的國家不也是這樣發展過來的嗎?如果沒有這樣的念力支撐下去,只怕會失去活下去的動力,畢竟有希望才有動力。


我覺得大人做不到本身就說明大人的思想落後,不讀書,你沒有清楚認識到你為什麼做不到,以你的教育方式教你的孩子能有多高的水平?孩子必然也做不到,為什麼富豪家的孩子都有點作為,因為家長的思想高度非常高,很有智慧,會教育孩子,從小深深的影響著他,再愚蠢的孩子成天聽爸爸講知識,也比普通人家的孩子強上百套


推薦閱讀:

我們需要西方節日嗎?過西方節日怎麼樣?
上聯:曰月為明,寸土成寺,寺旁言詩,雙人歸從,詩曰:人從明月歸古寺;如何對下聯?
上聯:挑簾閑看月,如何對下聯?
文化自信只是傳統文化的自信嗎?

TAG:教育 | 育兒 | 生活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