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讓孩子成為有創造力的人?


我認為,培養創造力的一個關鍵能力,是聯想性思維

我們平時經常會覺得創造力很神秘,比如家長經常會發現,孩子會有些特別有創造力、特別出乎自己意料的想法:「咦,他竟然說樹葉像潛水艇,我怎麼從來沒有看出來過?」「寶寶竟然會自己把襪子團起來當球踢,沒人教過他啊?」

創造力顯得這麼神秘,是因為它來自大腦暗能量,它的工作經常遊離於意識的控制和覺察之外。但是,並不是說我們覺察不到,控制不了,它就沒有規律。像古人說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或者西方人在古代把創造力看成是繆斯女神的啟發。

  • 從科學的角度看,那些非常有創意的點子,當然不是從天上掉下來,或者神仙給的,而仍然產生於我們大腦內部。很多時候,它不過是把你已經有的各種信息進行重新組合, 其中有些組合特別有新意而且有實際應用價值, 它們成為了新的創意。

創造力的一個關鍵能力,是聯想性思維,你能把看上去好像一點關係都沒有的幾樣東西放到一起,找到它們的關係。這幾樣東西相互之間的距離越遠,這裡面的創新程度就越高。 反過來,一個人創造力越高,也會越喜歡進行聯想性思維,這種思維能力也越強。甚至有一種創造力的測量方法,叫「遠程聯想測試」,是專門根據這個原理來設計的。

它給你三個詞,這三個詞看上去風馬牛不相及,看你能不能找到第四個詞,能跟這三個詞都聯繫起來。比如這三個詞:「遠行–紅軍–火箭」,什麼詞跟這三個詞都能聯繫起來呢?是「長征」,因為長征從字面意義上看,是遠行的意思,從歷史上看,紅軍長征的故事很有名,然後我國又有一系列火箭叫「長征」,從「長征一號」到現在的「長征十一號」。

  • 舉一反三,跟孩子把聯想性遊戲玩起來。如果你覺得寶寶還小,可以先從兩樣東西之間的聯想開始。

1. 先從兩樣東西之間的聯想開始

比如我大女兒三四歲的時候,我常常指著家裡的東西問她:「電視機和吸塵器,有什麼共同點?」她先說:「都是家裡用的東西。」然後開始開動腦筋:「都要用電,都要花錢買,都是姥姥姥爺用得多,爸爸媽媽基本不用……」你看,這最後一個,如果她不說,我自己都想不到。

當然,不能只拿東西的用途去問孩子,我還會拿生活里的其他一些東西去問她。比如說,我女兒從小對數字敏感,把我們家裡所有人的生日都記住了,有時候我們走在街上,看到一個門牌號是78號,我問她:「你看這個地址和爸爸有什麼共同點?」她一般很快能猜出來:「它跟你都是78!你是78年生的,它是78號!」

2. 讓孩子往不同的方向去聯想

這是我要說的第二點,你自己跟孩子玩聯想性遊戲的時候,也要多多發揮創造力,盡量往不同的方向讓孩子去聯想。剛才我舉的兩個例子是從物品的用途,還有相同的數字。你還可以從顏色、形狀這些角度讓孩子聯想。

前面那個孩子說樹葉像潛水艇,這是讓家長感到驚奇的例子,他從形狀上進行聯想了。這樣的遊戲其實我小時候也喜歡玩,看著天上的白雲,想像它是人頭或者大象、汽車什麼的。現在我也跟女兒玩這種遊戲,除了天上的白雲之外,還有地上的影子、家裡揉出來的麵糰等等,都會問問她:「哎,你看這個像什麼?」

還有像顏色,一開始的時候拿家裡的蠟筆顏色問女兒,「你看這支筆的顏色像什麼?」家裡買了菜之後,我會直接問她:「你看今天買回來的菜,青菜跟菠菜除了都能吃之外,還有什麼相同點?」

3. 用聯想性思維來創造

除了找共同點之外,還可以玩一些高級的遊戲。我們不是在培養創造力嗎?你可以直接把聯想性思維用在創造活動中。比如「啞巴畫畫」,拿一張大白紙,或者兩個人在一塊大白板前,各畫一分鐘,都不許看對方在畫什麼。一分鐘後,你們倆再看看對方畫的是什麼,但不許說話交流,只能默默地你添一筆,我加一划,把它畫成一幅整體有機的大圖。

這時候你孩子的大腦被激發起暗能量,在那裡琢磨:「我畫的是飛機,媽媽畫的是樹。樹跟飛機有什麼關係呢?哦,飛機從樹上面飛過。」然後她開始畫飛機起飛的場景。這就是找到兩個本來不相關的東西之間的聯繫。


謝謝邀請!

創造力是需要鼓勵的,要孩子有創造力,家長一定不要事事打擊孩子,而是要好好鼓勵孩子思考,不要被孩子的奇思妙想打敗,不要覺得孩子說的都是異想天開,一無是處。

甚至有時候要包容孩子的破壞力,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爸爸去呢兒5里的杜江就從不打擊兒子嗯哼,每次孩子把他懟得說不出話他也就一笑了之。所以嗯哼金句很多,語言很有創造力。


創造力是在越來越繁雜的世界生存中所必須的能力,識別出孩子創造力的特徵,才能給他們機會去發展這個能力。

孩子的創造力需要正確的回應,疑惑的確認和鼓勵,父母用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孩子就會在創造力的世界裡成長。

關於如何開發孩子的思維,我是這樣做的:

一、在孩子專註於畫畫、做手工的時候,我不會指導與阻擋。

平時我每天都接觸著幾十個孩子,每次上了手工、畫畫、摺紙這些活動課程,我都讓孩子們把自己的作品帶回家,讓家裡人也欣賞。然而這樣的做法讓很多大人覺得孩子的作品太「難看」了。比如,大人覺得太陽就是紅色的,孩子把它畫成了藍色,大人就會斥責他們;孩子第一次完成的手工帶回家後。

「為什麼太陽是藍色的,太陽應該是紅色或者是黃色的,你下次就這樣畫。藍色的太陽多難看啊。」

「老師,我家孩子的太陽怎麼是黑乎乎的?這樣好難看啊,為什麼我家孩子那麼笨呀?」

「老師,我家孩子折的是什麼鬼呀?我都看不懂,真不知道他為什麼做出那麼難看的手工。」

……

本來孩子是很開心地拿著自己的作品回家的,卻被家人嫌棄。孩子的創造力,家長你保護了嗎?

我家孩子不論做什麼手工,我都不會阻止他,我也不會提出我自己的意見讓他怎麼樣去做。因為他是學齡前兒童,他應該擁有自己創作的機會。我不希望孩子是千篇一律地再走一遍大人已有的固定模式。這樣做何來的創造性思維呢?

二、合適的藝術教育就是最好的創造力教育。

我在鄉下工作,我平時接觸的家長們大多數是年紀大的長輩,他們覺得孩子們畫畫、做手工、摺紙、玩玩具,是玩物喪志,是不務正業,他們覺得只有寫字,讀書才是正確之道。

上藝術活動時,有些孩子常常會對我說:「我不會,我不知道要怎麼去做。」這些孩子總是在等待老師給予他們指導,讓老師教他們怎麼去做。看著這樣的孩子,我覺得他們的創造力是被扼殺了。

於是乎,在活動開始之前,我會先和孩子們聊聊天,聊關於這次活動的內容,然後請孩子們欣賞大量的作品。只有孩子們有輸入,他們才會有輸出。

溫馨提示:讓孩子欣賞作品,並不是讓他跟著怎麼畫,而是讓他看了以後有啟發,然後展開想像開始他的創作。

所以我說合適的藝術教育就是最好的創造力教育。

三、不批判孩子的好奇心。

我看見過很多大人對於孩子蹲在一個地方觀察螞蟻,觀看小昆蟲的做法是斥責的。

創造力不是憑空而來的天馬行空,如果孩子連探索的精神都沒有,他又如何能發現新事物?他又怎麼在已有的認識里去創造新的創意?所以當孩子對身邊事有好奇心時之時,大人們不必去阻止,花一些時間陪著就好。

四、允許孩子有自己的內心感覺。

如前面所說,大人不允許孩子有不一樣的想法,在孩子畫畫或者做手工的時候,沒有聽孩子怎麼說就直接批判他做得不好,畫得不像樣。這何嘗不是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呀?

上學期的某一天,我正在讓孩子自由畫畫,一個家長提前到了,他要接他的孩子去打預防針。他家的孩子比較矮小坐的是第一桌,他來到教室的時候,正好在窗口看見他孩子畫了一片黑乎乎的畫。他當時就在窗口說:「這個蠢貨,你怎麼畫了一堆黑色的,顏色筆就有很多顏色,你怎麼就不選其它顏色。」

因為那家長的聲音大,讓我班的孩子都看著他。我安撫了孩子們後請那家長站在門口旁(班上孩子看不見的牆背),然後請那孩子說說他要畫的是什麼。

「小陽,等一會兒你要請假,但老師想知道你接下來要畫什麼,可以告訴我嗎?當然,你也可以大聲地告訴其他孩子。」

(當時孩子回答的聲音很響亮)「我畫的是過年的時候放的煙花!我家沒有放,我想放!我的煙花都沒畫,我不去打預防針。我要畫了再請假。」

孩子說完後,我讓那家長等一會兒,等孩子完成他的畫再請假。對方還想進教室催他孩子,我這時態度不好了:「你覺得孩子蠢笨,其實是大人做得不對。正如剛才,我們才開始畫畫,你就說他畫黑乎乎的畫,難道你的夜晚是白的嗎?請你等一等,尊重孩子,讓他堅持做完一件事。」

對於那些動不動就罵孩子蠢、笨的大人,我是態度不好的。

五、支持孩子自己親自操作。

孩子想要自己完成某一項「工程」,請支持他,讓他親自操作,只有孩子自己經歷過,他才會知道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有自己的想法與體會,「親自操作」是需要創作的前提。

溫馨提示:切記不要覺得孩子完成不了、做得不好,大人就代替孩子完成「作品」。你的沒耐心,你的不信任也是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啊。

藝術是激發創造力最好的方法。兒童天生具備的創造力,通過經常進行的高品質藝術實踐,可以在成年後依然保持鮮活。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要相信兒童有能力構建自己對世界的理解,會永遠創和發明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他們材料、工具和豐富的信息刺激就好了。


什麼是創造力

  創造力和智商有點相關,但不是絕對有關。一般而言,有高智商的人,不一定有高的創造力;有好創造力的人,卻要有中等以上的智商。創造力除了「智力」之外,還包括了5個重要的能力:敏覺力、變通力、獨創力、精進力、流暢力。

  創造力也是一種思維能力,它並不是漫無邊際、天馬行空式的創意,而是能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創造新事物、幫助人適應環境的能力。但相對來說,並不是比較聰明的人,就一定有較高的創造力。事實上,歷史上有很多有成就的人,本身智商不一定很高,書也不一定讀得呱呱叫,但因為他們點子多。心思巧,遇到問題決不放棄,所以成就反而比一般人高出許多。

  培養寶寶創造力的作用和意義

  創造力貫穿於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國最新的研究指出,相比智商而言,想像商數更能準確地預知寶寶未來的學業是否成功。因此,培養寶寶的創造力是爸爸媽媽能為他做的最好的事。讓你的寶寶成為原創的思考者,讓他從小就明白:許多問題不是只有一個正確答案。當寶寶長大以後,他會擁有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出與眾不同的事物,創造力本身會讓他一生都感到幸福和快樂。

  3-5歲是寶寶創造性思維發展的關鍵期

  美國創造性思維研究專家托倫斯等也發現,3-5歲是寶寶創造性能力的高速發展時期,而5歲以後有逐漸下降的趨勢。我國的寶寶同樣也存在著先上升後下降的現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家庭和學校兩方面的影響造成了這樣的現象。寶寶在嬰幼兒期在幼兒園或者家庭中主要的活動是以遊戲為主,家長和老師對寶寶的遊戲活動很少約束,寶寶有很多自由的空間,去隨意地玩、隨意地想、隨意地發揮。而這時家長和老師也不會對寶寶的想法或行動進行過多地干預,寶寶不會因為自己的胡思亂想遭到別人的否定和指責。所以創造性思維發展良好。但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寶寶就要開始面對學習活動,這時的家長和老師就變得「嚴厲」起來,因為他們此時強調的是寶寶應該掌握更多的知識,更重視寶寶能否正確地思考。他們會告訴寶寶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該做什麼,不要做什麼。因為有了統一的標準,寶寶的行為又隨時受到成人們的監督和評價,當寶寶沒有按照成人教給他的那樣去做,寶寶就會受到批評和懲罰。這樣寶寶為了迎合成人,漸漸放棄了自己的「胡思亂想」,乖乖地向著成人們想要的答案思考著,這樣自己便能得到大人們的讚賞和獎勵。因此,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受到了限制。

  3-6歲寶寶創造性思維的特點

  創造思維是衡量一個人智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3歲以內寶寶的創造思維還處在萌芽狀態。3歲後寶寶的創造思維才會有較大的發展,但仍存在很大的直觀性、不穩定性。例如要求孩子說出「水可以有什麼用」?他們會說出洗手、洗腳,洗衣服、洗碗等,但這些發散只局限在同一類別的用途---洗滌。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幫助孩子積累生活經驗,使孩子知道可以用水澆花,可以用水養魚等。在培養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激發孩子的求知慾,鼓勵孩子進行幻想,並通過智力遊戲來訓練孩子的創造性思維。

  父母如何培養寶寶的創造力

  提起創造性思維大家似乎覺得很神秘,並經常把它與愛因斯坦等大科學家聯繫在一起。當然,科學上的新發明、新發現、文學藝術上的傑出作品等都是人類創造性思維的豐碩成果。但事實上,創造性思維並不是少數發明家專有的,凡是思維健全的成人和兒童都具有或多或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比如,一個寶寶發現了擺弄玩具的新方法,一個學生想出了數學題的新解法,一個人設計布置他的新居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創造性思維的例子。可見創造性思維的本質在於一個「新」字,提出新問題,用新的方式解決面臨的問題,創造出新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等。創造性不同於模仿,模仿只不過是在相同的情境中重複別人的行為或反應罷了。具體方法有一下一些:

  1、創設良好的條件發展寶寶的動作。大腦是思維的主體,動作的發展(特別是四肢的精細動作)對大腦的靈活度起催化作用。所以父母應盡量使寶寶的動作得以發展。

  2、發展寶寶的語言能力—包括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和表達形式,語言能力的發展可使思維更清楚地表達。

  3、豐富社會經驗。知識源於生活,日常生活經驗會給寶寶的思維提供豐富的素材。

  4、啟發思維。爸爸媽媽應隨時隨地啟發寶寶就日常生活中簡單的事物展開聯想。

  5、利用故事引發寶寶的聯想。故事是寶寶喜歡的一種形式,讓寶寶續故事就是一種培養創造思維的理想方式。

  6、創境設疑。爸爸媽媽有意設置些情景疑問,讓寶寶設法解決。比如:爸爸給寶寶講故事,小朋友玩球不小心球掉到小土坑裡了。這時可問寶寶:「有哪些辦法可以把球拿出來?」寶寶會說「用手拿」、「用棍子挑」、「用鐵鉤鉤」、「往坑裡灌水讓球浮上來」等,聰明的寶寶甚至會說「到動物園請大象來用鼻子吸出來」,這些都是創造思維的表現。

  7、利用遊戲進行教育。如:爸爸媽媽給寶寶準備一個勺、一根皮管、兩隻桶(一隻裝水,一隻空桶),要求寶寶儘快把水從一隻桶轉移到另一隻桶中,但不能倒的方法。一般情況下寶寶會拿勺去舀,這時父母應教寶寶把皮管一頭插入裝水的桶內,一頭插入空桶,水就會順皮管流到空桶里。

  8、利用看圖改錯。如:衣服穿得對不對?將動物身體部位移動後還原、猜謎語、連貫提問、歸類對比、找異同等方法訓練寶寶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準確性和創造性。

  家長應該避免的錯誤態度:

  1、對寶寶的想法不屑一顧。即使在你看來寶寶的想法很可笑,但那一定有寶寶自己的道理,你或許應該去認真地聽聽。對寶寶的行為漠不關心。寶寶在進行遊戲或繪畫等活動時,家長不要不聞不問,你可以多關注寶寶,當他有創造性的表現時,應該給予鼓勵和讚美,這樣寶寶的創造性就更高了。

  2、佔用寶寶的活動時間。家長不要一意孤行,按照自己的意願把寶寶本該自由活動的時間都拿來練習小提琴。這對寶寶的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將會造成阻礙。

  3、輕視寶寶。家長有時不能輕視了自家的寶寶,以為寶寶什麼都不懂,當寶寶向你提出一個讓你看似已經超出了他的智力水平的問題時,也要盡量地向他解釋,而不是粗暴地對他說:「說了你也不懂!」

  4、以不變的教育方法對待你已經變化的寶寶。隨著寶寶年齡的增加,家長的教育方法需要做相應的改變。讓你的寶寶時刻能接受你的教育,為寶寶的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很多家長對「創造力」的概念是很模糊的,創造力是孩子智慧的泉源,也是促進潛能發展的原動力,是將來孩子腦力潛能發展的基礎,愛因斯坦在5歲時,他的母親就開始讓他開始學習小提琴激發他的創造力,美國盛產諾貝爾獎得主,因此大家毫無疑問地把這種成功歸功於美式教育,認為美國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到底什麼是創造力?父母應該如何激發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什麼是創造力?

創造力是發散性思維(DivergentThinking)與聚合性思維(ConvergentThinking),前者能產生很多個不同的想法,現代神經科學的研究證實,負責聚合性思維的是左腦,它憑藉邏輯和分析來檢測細節與過程,但缺乏一種高度、抽象的聯繫。負責發散性思維的則是右腦,它與直覺和非言語思維有關,具有音樂、繪畫、綜合、整體性和幾何空間的辨別能力,能將信息的碎片組合成整體。

當你試圖解決一個難題時,大腦的第一個反應是聚焦在明顯的事實和熟悉的方案上,尋找是否有現成的答案,這時主要是左腦的工作,如果答案沒有出現,左右腦會同時激活,右腦的神經網路開始搜尋可能相關的記憶,為左腦的神經網路提供陌生的模式、不同的意義、更高層次的抽象,在搜尋到一個可能的關聯之後,左腦迅速鎖定這個念頭,注意力系統從閑散狀態進入高度集中狀態。

大腦在瞬間內將這些分散的線索組合成一個新的想法,這就是俗稱「靈感迸發」的瞬間。所以,創造力既非偉大的發明,也非彈鋼琴、畫畫,或者穿奇裝異服,而是一個過程,左右腦協作的過程——它需要大腦在發散性思維與聚合性思維之間不斷轉化,從新的、舊的、被遺忘的信息中產生一個全新的、最佳的結果,這個過程並不容易,但每一次努力與挫折,都將內在的思維建構往前推一小步,直到你開始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世界。

研究發現, 一個人兒童時期的經歷影響終生創造力,最具有創新力的成人往往在小時候最不屑爭當老師的寵兒,他們更習慣于堅持自己的原創想法,最具有說服力的是諾貝爾本人不僅僅是科學家,還是一位投資家、文學家和詩人,顯而易見,沒有人迫使這些諾貝爾獎得主學習藝術,但是他們比常人興趣更加廣泛,更有探索積極性,取得世界級創新的專才往往是因為他首先是一位通才。

左腦主要是偏重邏輯推理,是一種線性,右腦則是一種綜合的,可以說是非線性的,多半都是情感方面的內容,在過去百年,教育主要是在開發人的左腦,例如,信息時代的編程就是偏向於邏輯推理方面,而右腦還有待於開發,我們將要從現在的信息時代邁向未來的什麼時代呢?誰在創意時代可以作出更大的貢獻呢?就是像喬布斯、比爾蓋茨這樣的具有創造性頭腦的人,他們對創意時代會做出更大的貢獻,從這個意義上講,現在全世界小朋友的教育,從小就應該關注啟迪好奇心、培育想像力、激發創造力。

例如:美國太空梭上的機械手,這個球最大的時候可以伸到直徑六米,也可以逐漸縮小,這個球有什麼特點呢?這個球的最大特點就是,在伸縮的過程中,這個結構的表面都在一個球體上,所以這個球的設計不僅僅有機械結構的知識,而且有非常巧妙的設計思想和設計方法,設計者是個非常具有創造力的人,所以他就能夠做出重大的貢獻。

全天下的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將來也要做喬布斯、比爾蓋茨這樣的人,那麼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1、通過交流、互動也是提高孩子深度學習的一種方法

孩子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除了自己獨立思考之外,也要善於和同學們交流,了解別人的想法,使自己得到收穫和提高,這有利於深度學習,培養創造力的第一步不是要為孩子多做點什麼,相反,是少做什麼。因為打壓孩子的創造力要比激發創造力更容易,所以家長要少給孩子制定具體的規章制度。

2、通過元認知概念,推進深度學習

例如:孩子看見大象,他腦子裡就在問:大象的耳朵為什麼是大?兔子的耳朵為什麼是立起來的?人的耳朵為什麼是小的?但有的小朋友看到之後得到了知識:大象的耳朵是大的,兔子的耳朵是立起來的,人的耳朵是小的。

所以孩子經常會想為什麼,而另一個小朋友經常會想是什麼,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應就是認知。

例如:當我們看到一個白色的物體,大腦就會認為這是白色的。但是有一個「假想小人」在大腦後面,質問大腦為什麼認為是白色的。這個「假想小人」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叫元認知,就是是什麼的為什麼,這個「假想小」人問的問題這就是一種深度的理解和深度的學習,所以我們看一個問題,不僅要知道是什麼,還要知道為什麼,提出為什麼,就可以說是一種深度學習,就培養創造力來看,問問題要比只掌握知識強得多。

3、深度學習要學會思考與提問

例如,到科技館參觀一定要注意思考為什麼,培養創造力要多參加有益於培養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的活動。

例如:一個長塑料袋把一頭拴上,如果小朋友拿嘴堵上吹,使了很大勁兒也吹不起來。但是如果離開一定距離,再使勁兒吹就吹起來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口和塑料袋離開一定距離後,氣流在長塑料袋裡流速大、壓力小,外面的空氣就鑽到塑料袋中去了,這就是引勢作用,這就可以引申到流體力學的定律,伯努利原理,速度大的時候壓力小、速度小的時候壓力大,我們可以用這個原理做一個活動,啟發孩子們想辦法如何把塑料袋吹起來,這類活動不僅是知識傳播,而且培養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科學的思維。所以孩子們應該多參加這樣的活動,來培養自己的創造力。

4、培養創造力要通過觀察了解深度知識

例如:魔術中有很多科學、光學、聲學甚至心理學的知識,孩子們也可以通過深度學習,了解魔術中的各種知識。

除了深度學習、觀察、參加活動之外,要掌握一種培養自己創造力的方法。例如,一張A4紙張怎麼可以讓一個人鑽過去,有什麼辦法?我們可以把紙疊起來,通過一定的方法撕開,人就可以從中鑽過去了,這個方法把一個面變成了一條線,具有非常巧妙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可以培養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們要多參加這樣的實踐活動,培養左右腦同時開發。

5、在思考問題時,我們要改變一下思維方式,打破思維定勢

思維定勢就是習慣上的認識。例如一個燒杯裡面放了只跳蚤,跳蚤可以跳身高的四百倍,小朋友怕它跳出來就拿蓋子蓋上,但跳蚤向上跳碰了二三十次後即便把蓋子拿掉,它也不往外跳了,因為它以為上面有蓋子,這就是一種思維定勢,我們要培養自己的創造力,一定不能有思維定勢。此外不能依賴「過去我是這麼做的」、「別人是這麼做的」,要敢於打破過去和別人的界限,培養自己獨立的創新思維方法。

所以,孩子們一定要多動腦筋、多想像。例如,同質性發明原理,冰激凌放到杯子中可能會杯子不幹凈,後來有人說能不能把玻璃杯也做成可以吃的,於是就發明了冰激凌蛋卷。過這些例子我想,我想說明,我們進入了一個右腦要開發的時代。過去幾百年,我們一直更多的是在開發左腦,而現在要開發右腦,左右腦的協調和融合會使我們更加聰明,形成一種全新思維。

培養創造力五個實用小貼士:

(1)以問題回答問題:當孩子問你問題的時候,你可以用另外一個問題來回答,鼓勵他自己找答案。

(2)陪伴孩子一起尋找答案: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家長可以陪伴孩子一起探索答案。

(3)教孩子做菜:可以嘗試做任何形式的菜,既開動了腦經,又增強了親子關係。

(4)不要急於糾正錯誤:如果孩子犯錯了,比如便後不洗手,不要急著批評或者告訴他應該如何,而是以商量的口吻問他為什麼不洗手?這就是讓孩子「為自我行為規章做探索和建設」。

(5)自己修理東西:家裡東西壞了,如馬桶、燈泡、水管等,大人要自己修,可以參考網路上的視頻進行自我學習;在保證安全情況之下,也讓孩子參與。修東西是最好的探索過程,可以刺激創造力。


研究創造力的學者喜歡將創造力比喻為「點石成金」的技術。他們鼓勵家長:如果沒有能力給孩子金塊,那麼,就教給孩子「點石成金」的功夫吧!的確,創造力能化腐朽為神奇。人類進化史上,那些林林總總的「發明」,就是創造力的具體表現。 「創造力」尤其適合於未來生活。因為隨著電腦的發展,「記憶」不再重要,最重要的是如何以創新的觀念和態度,解決問題。因此,如何啟發孩子的「創造力」,是今後教育的重點,家庭教育自不例外。

1 鼓勵孩子扮演演戲角色。家長讓三五個孩子在一起分角色朗誦莎士比亞的著名片段,朗誦名詩是很常見的,有時還讓他們自編自演啞劇、小品和滑稽劇等。鼓勵孩子做小實驗、搞小製作等。許多孩子都有「家庭工具箱」和「實驗角」。「小科學迷們」做實驗、搞製作、種花、植樹、飼養小動物等,許多孩子每年都有新創造發明比賽。

2 鼓勵孩子自制不花錢的禮物。在孩子需要送給別人禮物時,家長鼓勵孩子自己製作禮物,而不是花錢買,如新年賀卡、祝賀生日卡的節日小工藝品等,這些小禮物新穎、獨特,飽含著濃濃的情誼和美好的祝福。

3 放手讓孩子自辦家庭小宴會。家長允許孩子邀請鄰居家的小夥伴和同學來家裡辦家庭宴會,房間的布置、裝飾和美化都由孩子自己設計,招待飯菜、食品也是孩子自己去超市選購的,孩子還跟媽媽一起下廚,並給自己做的菜肴起藝術名稱,通過這些小宴會,孩子學會了交際禮儀和生活技能,同時也培養了創造性思維能力。

4 支持孩子在家裡辦畫廊。孩子在家裡大多有自己的「作品角」,他們在牆上開闢自己的園地;有的布置一些照片以及一些汽車、飛機、星球或寵物的圖片,有的用藝術字寫名人名言、座右銘或理想等。家長鼓勵孩子畫想像畫、科幻畫,越是異想天開越好。讓兒童接觸更多的遊戲。搞一些單詞連接、智力測驗之類的遊戲。他們鼓勵兒童講笑話、做各種運動遊戲等。

5 利用周圍的環境誘發兒童的好奇心。例如:有時可以讓兒童看一看,是否電視機出了故障?插頭是否插好?看看家裡人穿的衣服是用什麼工具和材料做的?向兒童提出「假如發生緊急情況怎麼辦?」等問題。例如「貓掉在井裡怎麼辦?」等等,別忘了,對孩子的回答要給予鼓勵。

6 讓兒童集中精力做事情。精力越集中,創造力就越強。不妨讓兒童多做些手工,例如削木頭、針線活兒、紡織活兒等。採用創造性解問題的方式。講授科學知識,不妨一起商量在失重的房間里繪畫的方法。在兒童睡前活動時間裡,不妨讓兒童猜猜,17世紀的兒童是怎樣生活的?

7 為兒童的想像力加油鼓掌。培養他們用獨特的方法觀察問題的能力。如在家裡捏粘土團或者麵糰給兒童看,讓兒童照此做各種形狀,然後晾乾,塗上顏色,交談時給兒童看他們從未見過的東西,告訴其出處或者作用及方法.

8 要常向兒童發問。比如「結果怎麼樣?」「與什麼有關?」等問題。這樣,兒童自然會對所提出的問題有新的想法和思考,創造力往往就是這一瞬間產生的。


推薦閱讀:

家裡有不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嗎?
孩子上補課班,大多不能提高成績,是什麼原因?
明明條件不符合,為什麼還要約我去面試?
2020年兒童體適能教培機構或超5000家,如何應勢吃機?
或許這才是大家看重家庭教育的原因

TAG:教育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