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由心生是絕對的嗎?
這需要看單純講臉部相貌,還是包括神態、儀錶。
如果是單單講相貌,那麼相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基因,是天生的,就不能絕對地說相由心生。只能說,一個人如果心太惡,會促進他的形象衰老。
所以不能輕易憑著外表判斷一個人。
而神態就是由心而生了。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一個人的心如果光明純凈,那麼他常常雍容自然,無所掛慮,他的神態舉止就像孩子一樣純真自然,他平靜坦蕩的、悠然自得,常常心情愉悅也使他的皮膚和相貌常常呈現出好的樣子。
而一個人的內心如果充滿焦慮、怨恨、貪婪、嫉妒、自卑、野心、憂慮、戾氣等,一定會從他的眼神、表情、情緒、動作體現出來。
他常常思慮繁多,忐忑不安,緊張焦慮,吃不好睡不好,各種負面的情緒使他失去原本的純真自然,他也容易憔悴,皮膚失去光彩。
即使有人很會演,很會壓抑自己的真是心情,但即使影帝也不可能時時在演戲。
所以喜歡美容的人,不只是要在外表下功夫,更需要在心靈、修養方面下功夫,學習寬容豁達、胸懷坦蕩、仁慈慷慨。
因為容顏易老,心卻可以越來越年輕。
都說相由心生,一個人的思想、情志雖是內在與心靈深處的,卻是通過外在的儀容儀錶表現出來的。一個行善積德之人,相貌不會醜陋;相反一個大奸大惡之人,相貌也定不會好看到哪裡去。
那麼相由心生是絕對的么?個人認為,如果把絕對化作為一個量化標準,分數定為10分的話,相由心生的絕對程度至少在9分以上。雖達不到10分的標準,這個分數也著實不低了。況且這個世上又有哪些事情是絕對的呢?大多是相對而言的。
好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服:倘若一個人的心思不夠澄明,沒有表面上看上去那麼溫婉和善,過段時間就會發現,這個人不再像從前一樣看著那麼儀錶堂堂了,你總會挑出看不順眼的地方。
當然,也有好多時候,一個原本其貌不揚的人,如果他(她)一心向善、樂於助人,等過段時間再見到他(她),你會不會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怎麼突然就變漂亮了呢?怎麼突然就看著順眼了呢?
世上哪有什麼事情是絕對化的,萬事萬物都隨時處於變化之中,相由心生也是如此,並非絕對,只是還要看那1分變化而已。
針對這個問題,大家還有哪些好的想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探討。
我是kiki夜晚要去看星,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愛好我國的傳統文化。
相由心生是指一個人看到的事物,或者對事物的理解、解釋、觀感,由他的內心決定。此處「相」指的是物相,世間萬物的表現形式。人的儀容外表總受心靈思想因素的影響,所以思想感情心靈情志必然表現在人的儀錶上。也就是說,一個人的精神世界雖是內在的,不可見的;但實際也給人外在的直觀感受。
相傳,唐中期的政治家、文學家裴度,年輕的時候貧困潦倒,一次一個算命的高人說他有牢獄之災。一段時間之後,那位算命先生又見到他,可卻驚奇地發現他的災禍已經破解了,於是問裴度是怎樣化解的。裴度說他沒做過什麼,只是給主人歸還了一條自己偶然拾到的玉帶。算命先生說正是這件善事救了裴度一命,而且以後會大富大貴。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裴度還帶」的故事,這個故事說明一個道理:凡事都有轉機,人生在不斷變化。而一個人有什麼樣的心境,就會有什麼樣的面相,其個性、心思與作為,都可以通過面部特徵表現出來。這就是相由心生。
我在今日頭條寫過類似的文章。現實生活中,特別是人到中年之後,就會顯現出受性格和品格影響所致的面貌:
寬厚的人多半一臉福相;性情柔順的人面相柔和善美;性格粗暴的人總是一臉兇相;心術不正暗地裡坑害別人的人,總是寢食難安體弱多病;心胸狹隘的人大多尖嘴猴腮、雙眉緊蹙。
顯得特別年輕秀美的人,一定單純品性善良,這是長期的心與行為的修鍊在臉上的投影,相貌也預示著該人未來的命運。
有慈悲心、有愛心的人,往往從內而外散發出一種光芒,讓人越看越順眼並喜歡與其接觸,有親和力。
而自私自利、狡猾、愛算計的人,相貌往往很不耐看,即使僥倖生得姣好容貌,稍多接觸也會毫無吸引力,被人反感。
心決定性叫心性,性決定命叫性命,命決定運叫命運,運決定氣叫運氣,氣決定色叫氣色,色決定相叫相貌。
相貌是能逐步改變的,任何福報都有其必然的成因。真正的修行人特別平易近人,特別親切,特別溫暖,而且還特別的像「嬰兒」那樣天真、純凈、內心了無掛礙。小孩子之所以元氣充沛,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每天開開心心,無憂無慮過生活,把每一件事情都當做新鮮的、好玩的、享受的去做,不在乎得失利益,不在乎明天、後天、大後天會怎樣。
徹底放下身心世界的時候,你會感到能量在自動向體內匯聚,身體得到迅速補充和調整,很多頑疾不治而愈。若三十五歲後還有人誇你漂亮,誇你年輕,那你一定是個福星,而且是心地善良的人。
我是kiki夜晚要去看星,喜歡請點贊。
如果從佛教的觀點來看,「相由心生」是絕對的。這個「心」字有二解,第一個是指「一姓殊相」的本自具足萬法之自姓真心;第二個是指「心生法生」的緣起萬法之妄心。無論理解為真心還是妄心,相由心生都是絕對的。
什麼是「相」?就是所說的「世間萬法」,世諦有為法、無為法,都是法相。萬法殊別之相,就是能被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所感知的,物聲香味觸法這六塵所組成的萬事萬物的差別之相。既包括物質的物法相,也包括意識的心法相。正因為有了這些差別之相,我們才能分別萬法,才能明了一切的事和理。
「一姓殊相」,是說萬事萬物雖有千差萬別的影相,但他們的法姓只有一個。一個法姓本自具足一切法相。萬法唯心造,這些法相都是依此唯一真實的法姓而建立的,這個法姓,就是所說的真心,所有「相」皆藏於此「心」內。所以說「相由心生」。若能明了這個真心,見相非相,即可頓悟成佛。
心生則種種法生。這個心不是不生不滅真心,而是生滅的意識妄心。所有「相」都無緣不起。只有緣具足,「相」才會生起,被六根所感知。這個生滅的意識妄心,就是「相」生起之緣。噁心滅善念生,則依此善緣而生起善法相;善心滅惡念生,則依此惡緣而生起惡法相。所以說相由心生。
無論從真諦還是世諦的角度看,相由心生都是絕對的。
相由心生,源於一個故事。唐朝的這個年輕人叫裴度,據說他少時貧困潦倒。
一天,在路上巧遇一行高人。高人看了裴度的臉相後,發現裴度嘴角縱紋延伸入口,恐怕有餓死的橫禍,因而勸勉裴度要努力修善。
裴度依教奉行。而後,不久,又遇這高人。這高人驚訝地發現,裴度目光澄澈,臉相完全改變!
問他是怎樣改變的。他回答說,沒做過什麼啊,只是歸還了主人一條自己偶然拾到的玉帶而已。
先生說正是這件善事救了裴度一命,而且以後會大富大貴。甚至預言,以後可以貴為宰相。
後來如何?看看斐度的簡歷: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漢族,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東北)人。唐代中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
有附會斐度的嫌疑,是不是?根據心理學的研究認為,一個人的情緒有變化一定是身體先有反應。
如孩子哇哇大哭,他嗓子會疼,胸悶。他感覺難受。他長大以後,一旦有什麼難過的事情。他的身體就先有反應。他不舒服的感覺就起來了。
現在的觀點是,這個人生病了。其實是,心理不舒服。
因而,每個人的面相都反應著其相對應的身體和心理的狀態,比如一個身體健康、身心愉悅的人,其通常在相學中都天庭飽滿、紅光滿面、神采奕奕。
反之,一個身體有病,苦惱憂愁的人通常愁雲密布、眉頭緊鎖,多半是有了不順心的事。眼界即是心界,而面相即為心相,相由心生就是這個道理。
身體非常忠實於你的情緒。所以,不好的情緒必定沒有好身體。好身體必定沒有壞情緒。可以掩蓋一時,卻難以永久欺騙。
一般來說,大家都從思維意識心上來理解相由心生這句話了。因此,如果是這樣理解的話,相由心生也就具有相對的意義了。因為人世間的善惡也是具有相對的意義。人世間非常善良和一個比較兇狠的人,一定也都掛相,但是,一般人如果只是通過面相還是很難看出絕大多數人的內心的。
推薦閱讀:
※我媽媽因為鄰居在我們家弄了四桶水,就一直罵我,你們覺得這樣對嗎?
※如何看待在一段感情中,如果我付出的比對方付出的多的話,就會不爽呢?
※老公睡覺打呼嚕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