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婚,孩子長大後會恨媽媽嗎?


我和老婆是二婚。媳婦。有三個孩子,兩個女兒一個兒子,他兒子當兵六七年了。大女兒也是大學畢業,在北京上班。二女兒。跟著我老婆。也是我的女兒。隨然不是我親生的但是我對二女兒勝似親生,喊我爸爸,我和這個女兒關係就像親生一樣。她大女兒二十五六歲上班二年了。從來沒給她媽買過什麼,過年時還得給她。壓歲錢。大女兒平常回家也從沒有到俺這個家看過她妹妹,到時她當兵的兒子對媽挺好的探親回家都來看媽媽。女人一但離婚。兒女有的都不給媽媽親近在說她離婚也是她前夫找了個小媳婦。才離的婚並不是我這個媳婦的錯。我和這個老婆俺們三口過的很合適的。因為我也沒有孩子。這個女兒我對她一心一意供她上學。零花錢從沒有少過。隔三叉五的。跟我視頻。有她娘倆我覺得很幸福!一家人都談的來。我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嫂子。都很喜歡她娘倆。所以在我家裡心情也好。從嫁給我這個女兒也胖了。老婆從一百二十斤增加到一百四十斤了。隨然我倆在外面打工但是我媳婦很知足。我得感恩這個媳婦給我帶來的福。


為什麼世界上好的男人總遇不見好的女人?我是一個不嫖不賭不抽不喝的男人。全部身心都在家裡,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拚命的賺錢養家。我的前妻。每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閒。我們一起生活了十幾年。女兒也十幾歲了。生活過的一直很單調,平穩。這都沒有關係,因為當初我承諾過給她一個幸福的生活。可是她竟背著我偷偷的和別的男人勾搭上了。我一直沒有發現。可是後來她既然過夠了這種偷偷摸摸的日子,跟我提出離婚。說我不夠浪漫,沒有生活。我由她去了。她給我留了幾萬塊錢。大部分都帶走了。大約帶走20幾萬吧。一年不到的時間,她又回來了。痛哭流涕說我當初沒有挽留她。好像是她被騙了。錢被那個男人騙走了。她現在要帶女兒生活。我同意了。女兒被她帶走了。因為女兒父親帶確實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我很恨她。我不知道該怎麼接納她。很多親戚朋友都勸我說,即使她回來,你們也不會像以前一樣過的幸福了。這一年期間朋友又幫我介紹了一個新女友。可是我總忘不了她。總怕成立新家庭後我會後悔。我該怎麼辦呢?


記得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對夫妻,女方和別人跑了再也沒回來過,小孩子特別想媽媽就問爸爸,為什麼媽媽不要我了?爸爸說:媽媽不是不要你了,她是天使,要去照顧其他小朋友了。 這是一個多麼明智的爸爸,我想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應該不會有恨。

其實在夫妻感情破碎的時候,離婚未必是件壞事,但是也要給孩子一個正面積極的關愛,才會不讓他(她)因為爸媽的分離受到很大波動。我身邊有兩個朋友就是兩個相反的例子:

第一個是我同學,他爸在他上小學的時候出軌了,不僅離開的他媽還捲走了家裡所有的存款和房產,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他和媽媽只能寄住在舅舅家,但是他並沒有產生任何恨意,因為他感覺他媽對他更加愛護,也慢慢理解媽媽的不容易,所以他主動扛起家務和照顧媽媽的義務,放學回家自己洗衣服收拾屋子做好飯等媽媽下班,現在的他比同齡人更加成熟,細心,燒了一手好飯,對老婆女兒都特別疼愛特別珍惜。

第二個是我同事,他媽在他小時候因為他爸窮離開他們,所以他爸特別恨他媽,每天給他滿滿的負能量,告訴他,他媽有多壞,禁止他提他媽,禁止和他媽見面,他說他從小沒有體會過什麼是母愛,而且他不相信愛情,不相信女人,因為他恨他媽。

所以,孩子的愛恨很大程度取決於教育和環境,好的父母即使離婚也會給孩子一個樂觀積極的生活,相反的情況,孩子會背著這種恨過一輩子。


剛生下孩子,因為沒有愛,父母離婚,母親自己離開這家,十月懷胎很辛苦生下的他,孩子會恨媽媽討厭媽媽嗎?

這位媽媽,我相信你是愛孩子的,也特別捨不得剛初生的孩子,只是在沒辦法的情況下--父母不愛(至於原因你不說那我們暫且不論吧,對現在很多8090後的三觀而言,不愛了,也許就夠了,好聚好散,還彼此一個重新尋愛的空間和機會)--才會離婚的,但是,你還是特別害怕特別擔心,自己懷胎十月生下的孩子,以後長大了是不是就不理自己不認這個媽了,甚至怨恨討厭這個生而不養的媽,所以你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吧。

那麼,好吧,長嘆一口氣之後,我把殘忍的真相剝離給你看吧。孩子認知以後,真的有可能會怨恨你,但也不是絕對的。

我們分兩種情況來看:

1,父親這邊家庭教育良好,家庭成員對孩子都十分有愛。特別是父親很關愛孩子,孩子在愛的澆灌下成長,對缺位的母親也不會刻意抹黑埋怨咒罵,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三觀相對會正。即便小時候可能對「為什麼我沒有媽媽陪伴長大「這件事比較在意,懂事之後也會慢慢理解父母的決定,畢竟,父母只是不愛了而離婚的,而父母從來都是愛孩子的,自己是一直被愛著的。(當然了,媽媽還是要定期去探視孩子的,如果媽媽一走就了無音訊,那真是沒辦法了,換位思考吧,你是孩子你怨不怨你恨不恨。)

2,父親這邊的家庭教育里,家庭成員對孩子母親的缺位一直抱著怨恨的心態。他們經常跟孩子講一些」孩子你可憐啊,你有爹生沒娘教!你媽媽剛生下你就不要你了!她太狠心了,以後你長大了也不要理她!「等等話語,那就情況不妙了,孩子小時候就一定很討厭你,甚至討厭」媽媽「這個詞。等孩子長大後,或許會有理解你的可能,但很大程度上,他會不太想理你,因為,他是心裡苦著長大的(如果媽媽定期有看孩子,對孩子關愛,那麼情況會好一點,因為你會告訴孩子你還是愛他的。孩子不會在」怨氣「中長大。)

綜上所述,希望對困惑的你有所幫助,更希望你能過好自己的日子,同時,也能盡好一個媽媽的職責,定期去看望孩子,有可能的話想辦法跟爸爸那頭家庭盡量和平相處,那就可以多一點時間去陪伴孩子了。畢竟不愛的,是大人,孩子,是你們曾經愛的結晶,晶瑩剔透,既然生了,那就值得你們用一生去呵護啊!

更多真實的育兒體驗,歡迎點擊我的頭像,關注我的頭條號(育兒路上遇見你),漫漫育兒路,苦與樂的堅持,讓我們一起分享交流吧!


在農村又有幾互人家離婚了還能好好的商量孩子的學習的事 我就是一個例子 以前的婆家 沒一個講禮的 他們只認錢 誰有錢誰好 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 撫養權歸男方 男方沒錢 還整事 我就去法院起訴 要回撫養權 撫養費也沒從他們要 孩子在我這上學到三年級了 當媽的 都在乎孩子的感受 也看出來了 孩子想他們了 這幾年 他們一次沒來看過孩子 也是可以了!! 我心思送孩子回去過個年吧 結果 不給我送回來了 也怪我自己 看孩子學習太嚴了 孩子不想回來了 現在孩子回去上學了 一個學期 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 孩子爸 把孩子帶回去不管了 把孩子給她爺爺奶奶看 一個月給些錢 她爺爺奶奶 又以孩子的名義要這要那 從來不認真看孩子學習 星期放假不寫作業 星期一早上三點多起來寫作業 大人都受不了 別說孩子了 他們也好意思說 我是想把孩子在轉回來在我身邊上學 現在的孩子被他們洗腦了 不回來 我急也沒用啊 後悔把孩子送回去了 我是把孩子未來坑了 之前孩子在我身邊上學 我看得緊 學習成績還可以 都在80分以上 那天去看孩子 她爺爺說 孩子課堂考試 零分 我一聽 完了 孩子是完了 這馬上期末考試了 給孩子打電話 關機 我就想 我的孩子我都不能關心一下了 孩子在他們那 半年 媽都不叫了 大家說說 他們這是個什麼家庭 我等五號孩子考試結束 我去接孩子回來 給孩子補補課 在帶孩子出去玩 看看 孩子還願意和我在一起上學不 我不指望孩子以後能上什麼好大學 但希望孩子以後能多一個選擇 因為你自己有文化 其實我也知道 我有做錯的地方 管的嚴厲 也打過 罵過 只要好好學習 也哄過 我都不知道 我該怎麼辦? 有沒有什麼意見可以給我的 謝謝


恨是有很大可能的!但如你所說,已沒有愛,既然是已經沒有愛了,說明就算不離婚,孩子也會生活在一個沒有愛的家庭裡面。很有可能還是個吵吵鬧鬧的家庭。

我從小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兩天小吵三天大吵的環境里。過去很多年了,依然能記得當時那種感覺。可以用恐怖來形容,每天放學都要在窗戶那偷偷看看爸爸媽媽有沒有吵架;可能吃著飯,莫名其妙的,他們有一個就把鍋掀了;他們一吵架,我就得趕緊去請鄰居來拉架。所以整個童年我都想著如何能儘早的脫離這個家。

在孩子成家立業之前、在他不懂事、青春期的時候都很有可能會恨你。但是終有一天,他結婚生子了,就會理解你的。但前提是哪怕離婚了,也應該盡量去盡一個母親該盡的責任。

並不慫勇離婚,如果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婚姻不易,需謹慎。有了孩子的婚姻更應該謹慎。多學會包容,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婚姻。


離婚對孩子的傷害是一定的,因為他不能同時擁有父母的愛,會缺乏很多安全感。三歲之內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在與母親的親密接觸中,只有在三歲之內,被媽媽妥善照顧的孩子,才可能在成年之後不是那個缺乏安全感的人。

孩子是否會恨媽媽,要看在他成長過程中,母親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如果是一走了之,再也不出現,而父親這個時候,如果再在孩子面前說一些母親的壞話,諸如,你媽生下你就不要你了之類的。肯定會在孩子心裡留下陰影。

如果母親在合法的探視時間,與孩子有著高質量的陪伴,並且他的父母從來都不說對方的壞話,那麼這個孩子也會成長的很好,因為他有著愛他的爸爸和媽媽,只是他們不在一起住了而已。

我看過一個特別感人的繪本《我的爸爸叫焦尼》。狄姆跟著母親生活,因為前一段時間父母離婚了,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爸爸要來看他了。一早媽媽把他放在火車張,囑咐他等著爸爸來見他,不能隨便亂走。火車來了,爸爸從火車上跳了下來,狄姆很開心。他和爸爸一起吃熱狗,吃披薩,看電影,去圖書館做了許多,和爸爸在一起就特別開心的事情。狄姆特別驕傲地告訴身邊的人,這是我的爸爸,他叫焦尼。

天黑了,離別的時間到了,狄姆和爸爸去火車站。站台上,時間還夠充足,爸爸把他抱上火車,他對所有的旅客說:這是我的兒子,最好的兒子,他叫狄姆。

最後,狄姆站在站台上,看著火車開走了,但是它還會來的吧,載著我最喜歡的爸爸,他叫焦尼。

這本書,雖然寫的是離異的小朋友,但是處處充滿了溫情。我給女兒讀的時候,都是用溫柔輕快的預期,讓她感受到這個小朋友,雖然和爸爸分開了,但是,依然有那麼愛她的爸爸呢!


父母離婚,孩子長大會恨媽媽嗎?

看到這個題目就感受到這個媽媽的擔心(假設孩子是判給了爸爸)。首先,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孩子長大為什麼會恨媽媽?

1. 沒有媽媽陪伴的童年是不完整的,其他家人的愛無法填補媽媽的缺失

不管孩子多大,父母離婚都會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陰影,這是毋庸置疑的。當他看到別人的媽媽對自己的孩子噓寒問暖時,自己的媽媽卻不在身邊,連最基本的跟媽媽撒嬌的機會都沒有時,心裏面難免會暗自神傷。儘管家裡人對自己再好,也無法填補媽媽在自己心中的空缺。特別是遇到那種刻薄的後媽時,對自己媽媽的缺席更是感到不可原諒。

tips:既然婚姻無法延續,離婚後,媽媽儘可能跟孩子定期見面,培養感情,盡量撫慰離婚帶給孩子的傷害。

2. 其他家庭成員給小孩灌輸媽媽不好的思想,讓孩子從小就對媽媽產生敵意

父母離婚本來對孩子就會造成影響,如果爸爸或爺爺奶奶還經常挑撥離間,說落媽媽的各種不是,孩子本來對媽媽還抱有幻想,只會對她的印象越來越差。這種敵意日積月累,就算長大了孩子自己明白事理了,也很難消除對自己媽媽的恨意。

tips:離婚是父母之間出了問題,跟孩子無關,不能把父母的感情債強加在孩子身上。既然無法控制別人的行為,只能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孩子遲早會明白。

3. 媽媽犯了不可原諒的錯誤導致父母離婚

比如父母離婚原因主要因為媽媽出軌、拋夫棄子,即使有時候父親這邊會礙於面子不會提及,但是紙包不住火,孩子遲早會知道真相。多年自己受過的苦原來拜媽媽所賜,他肯定會痛恨。

tips:曾經犯下的錯誤不能挽回,但是孩子是無辜的,既然為人父母,即便是離婚了,也需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去關心他愛護他。只能隨著時間的消逝來沖淡孩子心中的恨意。

不管怎樣,父母離婚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如果媽媽希望孩子將來不恨媽媽,離婚之後讓孩子清楚父母離婚不是孩子自己造成的,給孩子足夠的關愛,讓孩子明白即使父母之間沒有感情,也不會影響他們對孩子的關心與愛護。


這個問題需要分好幾部分回答。

我身邊有好幾個這樣的例子,結局都不一樣。

1、婆婆不從中作梗,孩子永遠不會恨媽媽,那種看著別人有媽媽,自己沒有,孩子從小對媽媽只有思念,性格會自卑,但絕不會恨。但如果這時,孩子的父親,爺爺奶奶說盡媽媽的壞話,孩子會隨著大人的思想恨媽媽的,有的甚至媽媽去看望,孩子都不見。這種情況就是大人把自己對某人的恨強加到孩子身上了,讓孩子跟著一起恨。

2、只要對前妻稍微還有一點愛,對孩子還有一點心疼的話,爸爸會主動送孩子回到母親身邊,讓孩子多一點母愛。好男人都知道:母愛才是孩子最需要的。這樣的例子我身邊有兩個。大人再怎麼有仇,不能委屈了孩子。我個人也是這樣想的。

3、我身邊還有一個更讓人心痛的例子:母親生完孩子就跟別人跑了。男人自己養大孩子,從孩子會說話那天起就一直要媽媽。那個男人最後幾乎是瘋狂的滿大街亂抓媳婦,見了單身的就問:你願意做孩子的媽媽嗎?願意的話我現在就帶孩子過來,告訴她你就是她朝思暮想的媽媽。這就是一個孩子真實的內心,所以媽媽們:不管以前鬧成什麼樣,放下面子,看看自己的孩子是有必要的。哪怕偷偷看一眼也可以呀。


我是陳建,情感親子導師。國家註冊心理顧問,二級心理諮詢師。個人心理學公眾號和諮詢預約平台:心靈魚。歡迎您來向我傾訴您的煩惱和迷茫!

這個問題背後是媽媽對離婚可能出現的情況的焦慮和擔憂。因為離婚勢必要打破原有穩定的家庭三角結構:丈夫、妻子和子女;而這其中受影響最大的必然是年幼的子女。

在現實中,確實有很多關係很惡劣的夫妻,為了孩子孩子勉強維持著表面上家庭的完整;而孩子有確實需要家庭的完整。但是這裡面有個誤區,從來沒有被澄清過的是:在夫妻關係惡劣的家庭里,孩子希望家庭的完整,

不是因為希望父母要多麼相愛或者他們多麼的愛父母,而純粹是為了求得自身安全和保護!這是由生物求生的本能決定的,

就如同一個被虐待的孩子依然願意依附於施加虐待的父母一樣,這個現象在很多現實案例包括新聞里都可以輕鬆的找到。

這一結論首先是馬斯洛總結出來的,後又被一些兒童心理學家所證實。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很少有人注意到這樣的一個研究的結果。

如果明白了這一點,父母就會知道,無法靠自己生活的孩子,最重要的需要是安全和保護,這其中最基本的保護,就是生理層面的,包括獲得維持生命所需要的飲食。但是這個需求,無論是否父母在一起,都是有保證的。而真正難的是心理上的安全感!

而如果一個實質破碎表面完整的家庭,根本給不到孩子心理上的安全感的,事實上他/她很多的心理能量都消耗在如何讓父母不分開,

這樣學習的精力也是不夠,學業也會受到影響。這樣以來,就會極大可能養育出一個

拯救性」的孩子,孩子長大了也會一輩子活在痛苦裡。有一天,孩子長大並明白了,一方面同情媽媽的同時,反而會不少的可能會怨恨媽媽。

所以,我從不建議明顯已經極度惡劣的夫妻關係,還說為了孩子好擰在一起,當然如果他們自己願意並都希望改變,或者只是這樣,

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有的父母那樣做,坦白講不是為了孩子好,是為了自己好,這裡有很多心理動機在裡面,

當然也同樣有來自原生家庭成長過程中留下的創傷。這一點,在我的心理學公眾號心靈魚的很多文章里也做了闡述。

有一個案例裡面,也揭示了這樣一個情況,一對家暴的夫妻,丈夫賭博,並經常對妻子家暴,妻子為了想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

一直選擇了隱忍,在孩子面前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直等到了孩子考上大學,才正式和丈夫離婚,然後妻子很忐忑的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孩子,孩子聽了後說:你們早就該離婚了,就是你不說,我也準備和你談談,

我長大了,也知道這些年你為我吃的苦,其實你真的不必吃這麼多的苦,我內心裡那些年體會到的更多的是恐懼。媽媽聽了孩子的話,忍不住泣不成聲!

之前看《非誠勿擾2》,很多人對孫紅雷飾演的李香山和姚晨飾演的芒果之間,辦了一場和結婚典禮一樣熱鬧的「離婚慶典」映象深刻。他們把手放在錢上宣誓不再愛對方,摘除了雙方的結婚戒指,並一起剪掉了

「喜」字。這一反轉劇情,配合電影無厘頭的台詞,讓人捧腹不已。這電影中「離婚慶典」情節,其實也發生在了現實生活中。曾經一條山東梁山大辦離婚慶典的消息刷爆朋友圈。

現場背景牌上寫著「離婚慶典」四個字,還標註了時間和地點。當晚兩人宣布離婚,還當場剪掉「囍」字,一人拿一半。然後有很多人留言點贊,紛紛表示:與其最終老死不相往來,還不如好聚好散。誰規定只能歡天喜地的結婚,就不能歡天喜地的離婚的?

離婚快樂這四個字,對很多關係惡劣的夫妻即是內心的渴望又是恐懼,正是因為他們沒有認識到惡劣婚姻對孩子的弊大於利的事實,也因為種種原因不敢打破讓他們痛苦的枷鎖。這個痛苦的枷鎖不僅鎖住了他們一生的幸福,也把孩子的幸福給鎖住了。

所以,父母是否離婚不是最重要的,而是無論是在一起還是離婚,雙方都依然可以給到孩子足夠的心理營養,即:無條件的愛和接納、重視、安全感、肯定和模範作用(參照林文采博士《心理營養》一書的提法)。

最後,關於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的區別,一個重要的事實是: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是血脈相連,你爸永遠是你爸,你媽永遠都是你媽,這一點無論父母之間發生了什麼,永遠都不會改變,也不是自己可以選擇的;

而夫妻關係不是,是自由選擇的組合,當然也可以自由的選擇解散。如果把夫妻關係理解成如同血脈關係一樣,那可是極大的錯誤了!

我是陳建,情感親子導師。國家註冊心理顧問,二級心理諮詢師。個人心理學公眾號和諮詢預約平台:心靈魚。歡迎您來向我傾訴您的煩惱和迷茫!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向作者提問諮詢!


推薦閱讀:

被質疑的「陰柔美」|別向粗暴與蒼白認輸
熔斷青春,一個底層少年的自殺之路
重讀《將太的壽司》有感
於理,你可以我行我素,於情,你還是自己掂量吧……
【解讀】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價值探析

TAG:教育 | 社會 | 育兒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