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教師不願意被比喻為蠟燭呢?


我們這代人讀書的時候(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教師如同父母,絕對發自內心地尊重。在農村老家的神龕上,中間那一排大字就是「天地君親師位",老師是要被供奉起來的,可見老師多麼受尊重,也很有成就感。那個時候我們寫關於老師的作文時,必用"嘔心瀝血",「廢寢忘食","春蠶至死","蠟炬成灰"等詞語,我們對老師懷有深深的敬意。我小時候太調皮搗蛋,經常被老師罰站,面壁,掃大操場等,但和老師關係一直很好,也一直很感恩老師。

那個年代,師如父母,我們對老師的尊重,父母對老師的尊重是發自內心的。

世事時移,時代不同了,環境變化了,社會對教師的認知度也發生了變化,教師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的認同感也大幅降低。社會地位不高,待遇平平,發展前景單一,時常被質疑甚至謾罵等,讓不少老師甚至有自卑情緒。放寒假我們辦公室一位男老師說,現在都不敢參加高中同學聚會,一說起自己是個老師,就覺得自卑。

教師本就不是聖人,所以無需比作聖人。對於教書這個職業,我的觀點是,我既要看重這個職業,也要看淡這個職業,要拿得起,放得下。看重這個職業,因為我們是教師,我們面對的是一顆顆鮮活的生命,我們應當盡到一位教師的責任和良知,認真教書。看淡這個職業,因為我們僅僅是一位教師,而非聖人,我們盡到努力,但不可改變一切,所以不必太為學生的表現,分數過分焦慮。教師的生活空間,不僅限於三尺講台,限於學校,我的有寒暑假,可以去追尋詩和遠方。

所以,老師不應給自己貼上太多悲情的標籤,不把自己喻為春蠶,不把自己稱為蠟炬,我們周圍還有很多嘔心瀝血,廢寢忘食的老師,我們要為這些老師點贊。同時,我更希望周圍更多的老師能雲淡風輕,儘管教育很不容易,儘管當生越來越難管理,還是希望老師在不放棄努力的同時,調整心態,享受到教育帶給我們的那份幸福和快樂,因為我們一生或許只從事這一個職業,所以一定要盡量找尋職業的幸福感。

與所有老師共勉。(原創,配圖東方lC,歡迎關注)


一句話,因為老師心寒了唄,哪寒了,哪都寒。

對家長的高度不配合心寒

舉個例子,有個孩子在學校里打架了,影響很惡劣,班主任把家長叫到辦公室想和家長一起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最後把孩子領家裡去回家反省,家長說什麼?「走,兒子,媽給你回家做好吃的去。」

見過這樣奇葩的家長嗎?我們都長了見識了,你在教育他的孩子,他認為這事和他是無關的。

教室里安排座位,本就是誰個子矮坐在前面,個子高坐在後面,一個男生個子高,老師安排他坐在靠後一點的位置,家長來學校鬧,揚言就是因為沒給班主任送禮才讓孩子坐後面的,他要去找校長評理。

糊塗的孩子一定是因為有個不合格的父母,問題孩子一定有問題父母,這話一點沒說錯。

動不動就是找校長,找教育局,找媒體,我們怎麼管孩子呢?

對學生的心寒

現在說老師是用生命教學都一點不為過。不像原來一樣,學生對老師都心存敬畏之心,現在你教育他,你管他,說輕了孩子不聽,說重了對老師懷恨在心不知道做出什麼事情來。

懂事的孩子還是佔大多數,但是碰到一個不懂事的,連生命都沒保障。

對制度寒心

總說老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老師掙的比誰都少,老師也得養家,老師也得吃喝,各種職稱績效有幾樣是特別公平公正的呢?

別說老師各種不好,我見到的老師都很好,我們在學校里的時間比陪伴家人的時間要多的多。

都說給教師要漲工資,提高教師的待遇,希望能夠早日實現吧。


我是一名一線老師,我不喜歡自己被比喻為蠟燭。我願意做一朵花,釋放芬芳和美麗,凈化一方土地,滋養一代學子,圓我一個夢想。

把我比作蠟燭,更多的是肯定我的實用價值。一個老師可以為他的工作拼盡全力,盡職盡責,但是也要有自己的生活,美滿幸福,簡單充實。工作不應當只是蠟燭般的消耗,而應當是養料般的滋養。它是生活的點綴,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作為一名在農村教學的年輕的教師,經常面對著農村的孩子和家長,工作難度比較大。每一天都有很多自身的教學準備工作,還要處理其他一些教學事務。此外,還要解決學生之間的糾紛,學生各科學習的困難,處理一些家長學生學校之間的矛盾。總之,每一天都有很多很多的小事,壓在肩頭,破壞心情,不能安靜。這是一種消耗,它讓我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消耗自己,卻讓我沒有幸福感,沒有生活的快樂。

大家認為蠟燭就是發光發熱的。卻從來沒有想過,作為一個老師,他也有自己正常的家庭。他還要為家庭燃燒,為自己的親人燃燒。那麼它的消耗有多快?

每一個孩子背後都是一個家庭,一個老師,要為那麼多孩子,那麼多家庭燃燒,他擔不起這樣重的責任,也沒必要有這樣的稱呼去束縛自己。

看看當下社會,動輒出現一些害群之馬,人們變會對教師的貶多於褒,只因為個別教師不好,就以偏概全,一棒打死。這讓好老師傷心、寒心,叫他們怎麼願意盡心儘力呢。

作為成年人,我們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世界,所以不要用任何稱呼來左右我們,該做的一樣不落,不該做的,我們也會去衡量。社會輿論的評價,盲目誇大一些不好的現象,損壞廣大教師的形象,讓教師得不到尊重,讓教師寒心不已。

我們不想與任何人為敵,但是有很多人與老師為敵,以偏概全,潑髒水,讓人不堪,讓人失望。

我們絕不跪著教學,絕不做委曲求全的老師,我們要理直氣壯的做人,然後才能教育孩子怎樣去做人,不是嗎?

一個委曲求全的,骯髒齷齪的,思想低下的,溜須拍馬的人,成不了一名好老師。

我們可以像蠟燭一樣的筆直,付出光與熱,但是一味燃燒消耗,尤其是無謂的燃燒消耗,我們堅決say, no!

今天是大年初三,我們在家裡邊閑著,還在想平時的生活與教學有什麼樣的關聯?因為我們大多數人熱愛這份工作,享受這份快樂。我們的快樂能夠帶給學生快樂,而這大多源於我們的自覺。我們要做像蠟燭一樣的發光體,我們可以發光,但是至於發出多少,我們不願意受束縛,燃燒消耗的過快,都是一種痛苦。

我更願意做一朵花,貢獻美與芬芳,讓它可以傳播得更加久遠,讓看到的嗅到的人感到快樂、幸福、充實。

我願意做一棵樹,一棵筆直的,挺拔的,乾脆的,沒有旁逸斜出的樹。我要靜靜的站著,靜靜的貢獻,學生可以取所需。

希望這個社會給予老師更多的尊重,對於一些有不好行為的老師,做出決絕的裁決,沒人會說什麼,但是不要大肆宣傳或者污衊教師這個職業,否則我們的孩子將得不到好的教育,我們的社會也沒有經過正規教育的人才,我們國家的文化歷史得不到傳承和發揚,這是最可怕的。

國防是最廉價的教育,頂尖大學是國家利器。一名合格的老師一定會嚴於律己,我們一定要尊師重道。


關於蠟燭燃燒自己,成全別人,照亮別人,春蠶到死等等這些詞語,對於老師的比喻,現在已經幾乎不用了。

我想這些詞語不用是反映了社會的一個進步,也反映了社會對於教師這個職業的變化。

社會在發展過程中,每一個職業都在奉獻,比如說我們的改革開放之後,每個人都在努力,都在做出自己的貢獻,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勞動和報酬都必須取得相對稱的關係,沒有人在自願自覺的把自己當成蠟燭,當成春蠶,這樣的做法其實也不符合持續發展的觀點。

老師作為一個普通的職業,和社會上其他的職業都比較類似,我們現在的職業已經細化出很多,比如說送餐員快遞員等等,這些職業和老師都差不多,沒有什麼高貴不高貴的說法,老師也是一個普通的職業,也是依靠自己的勞動拿去工資報酬,就是這個情況全社會都認可了。

在原來的社會中,我們說老好人,實際上就是在說這個人沒有原則,善於奉獻自己,也就是傻子的另一種說法。

作為老師,如果僅僅只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那麼自己的家庭呢?自己的未來了?自己的後代呢?

難道這些有別人替你照亮了著嗎?這是不可能的,所以說萬事還要靠自己,作為一個老師,希望不希望別人用什麼語句來比喻自己,這些都是一些表面的現象,因為實質上已經發生了改變。

在這個社會上,任何一個職業都是一個平等的職業,沒有什麼高低貴賤,可能有些社會貢獻度要大一些,比如說袁隆平老先生。

總之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愛家,就是愛這個國家。


蠟燭,燃燒自己,給世界帶來光明。用蠟燭來比喻老師,是讚美老師的奉獻精神。人們就認為老師就應該是蠟燭,就應該多奉獻,就應該忘我。長此以往,老師這個職業就被道德綁架了。任何一種情感上的綁架都是很自私的。老師就成了這種奉獻精神的犧牲品。

老師不應該被神化,很普通。和環衛工人一樣,和農民工一樣。每個行業都有它不同於其他行業的優勢和不足。但不幸的是,老師被外界寄予了太多的希望。有些人都是拿放大鏡看待老師。這樣,對老師不公平。

蠟燭精神就是奉獻精神。一個人在什麼時候,會奉獻自己的一切。要麼什麼都不在乎,靠信仰活著。要麼什麼都有。老師的隊伍里,確實有一批老師,靠信仰活著,他們為教育事業奉獻了一切。這些人值得所有人敬佩。但不是所有老師,都有那麼崇高的信仰,有的老師都是普通人,養家糊口是第一要務。當老師養家糊口都成問題的時候,你讓老師講奉獻,讓老師奉獻什麼,讓老師奉獻生活的殘酷和無奈,還是奉獻對生活的怨氣。

我們沒有蠟燭那麼高尚。很普通。我們不想被神化,我們只想能夠養家糊口的同時,安安靜靜地,把學生教好,不求學生將來多麼優秀,只要學生將來能夠做個好人,就可以了。


我認為教師不是不願意被比喻辦蠟燭,春蠶,和聖人。首先要做好一名老師,你必須比一般人對自己要求要高要嚴,因為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在學生中起示範作用,你不準學生做的自己肯定不能做,如學生不能玩手機,你上課包括自習課你也不能拿出手機來看玩。同樣老師最好不能有賭博,喝醉酒,在上課時抽煙這些不良習慣。同時老師這個工作本身就是吃良心飯的事,老師要盡心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要別人把老師比做蠟燭,春蠶,聖人,不是『那麼容易,你沒做好,人們不但不會誇你是聖人,還會罵你是二百五.混國家的錢,不配當老師,連個普通百姓都不如。同樣不是被人們稱為塔燭,春蠶,聖人的老師,就不要你拿工資,而且政府是不會虧待一個真心為教學盡心工作的好老師的,相應職稱會給這些老師的。


在師範院校的宣傳標語中,總會有幾個字「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幾年渲染下來,這幾個字就會鐫刻在大多數從事教師職業的師範生的靈魂里。

但我們拒絕一味的道德綁架。把教師比喻成蠟燭,燃燒自己照亮他人,好像從不謀求個人利益。

這樣的比喻一多,於是很多問題一涉及到老師就會無端升華。甚至很多時候,因為你是教師,社會就會無端對你有很多嚴格的要求。

而對大多數老師來說,教師就是一個職業,養家敷口的一個工作而已。比喻成蠟燭,只做貢獻不求回報,是不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

在現代社會下,教師早就被趕下了神堂,就是這社會上一個普通的職業。

按照報酬認真工作,努力教書育人,但是拒絕道德綁架。

不管是社會地位、經濟地位還是其他方面,都已經不再具有超常地位。所以也就不要用超常的道德進行要求。

所謂蠟燭之類的比喻,只會讓教師處於更加弱勢的位置。


我是教師但不喜歡這些比喻。教師也是普通人,悲歡離合,八小時之外私人時間與所有人一樣。那種不顧身體家庭專心工作的所謂奉獻,我不贊成。老師工作時間盡心儘力,八小時外有剩餘空間時間從事教研是可以的。但孩子父母自己身體病了還堅守崗位的做法實在不值得提倡。學生會感受到老師無情無義。試想,一個父母孩子妻子自已都不愛惜的人,你能相信他真愛別人?那是對名利的極端追求,不是奉獻!


謝謝邀請!可能有些片面,但還是說說我的看法吧。

想必大家經常聽到「道德綁架」這個詞,被「綁架」的人往往處於傳統道德文化的「劣勢」。各種讓座,扶老人等等社會問題的傳播,更讓大家學會了披上冷漠的外衣保護自己。教師這個職業的處境,就像坐在公交車上的那個累了一天的20歲年輕人,自己很疲憊所以坐在座位上,總有那麼幾個為老不尊的人指桑罵槐,甚至當面破口大罵。教師說自己不是蠟燭就是表態:「自己很累,不要過分要求我!我也要養家糊口!也要休息!」這種表態會讓自己在還沒有登上「輿論博弈」檯面時就已經取得優勢,這種表態會取得較為容易被引導的理性分析問題人士的支持,最壞也是保持中立,這樣便能保證自己的權益不被過分剝奪。

我繼續分析,毫不客氣的說,教師這個群體也是魚龍混雜,也有部分濫竽充數的人。這群人如果表示自己不是蠟燭,他們的目的又是什麼呢?顯而易見,他們會聰明的站在優勢的一方,進一步出更少的力取得更多的利益。本來應該自己做的事也丟掉讓家長做,拋出一句「家長就應該承擔課外監督孩子主動學習的擔子」,反正家長拿他沒辦法,有些事該不該自己做心裡沒點數嗎?相同的,那些公交車上不讓座的年輕人都很累嗎?不盡然吧!不累的人同樣可以說自己被道德綁架了,從而輿論優勢中免去讓座,呵呵!累不累也只有你自己知道。

社會上的很多人失了心中的那桿秤,人人都將天平偏向自己,不論你打著什麼旗號,這本質上就是自私自利。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認同我的看法??


社會對教師期望值太高!

經濟發展迅速,教師收入卻跟不上節奏!

教師也有人情來往也要吃飯!

最後教師也是平凡人!

大家都有奉獻精神都辛苦啦!

都做蠟燭精神就對了!


推薦閱讀:

導遊有年齡限制嗎?
棚戶區改造必須應符合什麼條件?
馬克龍會成為「西方最具希望的領導者」嗎?
7歲孩子愛玩手機怎麼辦?

TAG:教育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