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建立高效的學習體系?


建立智慧化的思維體系!什麼是「智慧化的思維體系」呢?

簡單講,就是將「複雜的宇宙」看作是一個獨立的「自我」,將「複雜性科學」看作是一門「智慧科學」。

然後再用「三維、五層、七步」的方法,直島皇巢,直指人心!

因為,在未來的互聯網背景下,萬物都將成為「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虛擬現實和區塊鏈」鏈接後的「智慧複合體」。

欲知更多詳情,可關注「定慧堂」,獲取更多的智慧化思維模式!


當下,結構化教學被許多學校提倡,學校開始注重學生學習體系的建立。為了建立高效的學習體系,你必須先掌握高效學習的方法,來聽聽心理學家對於高效學習的建議。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a67200045e917fb0e094", "vname": "", "vid": "v020195b0000bdqo6g87q8i1m6qs6feg", "thumb_width": 640, "src_thumb_uri": "a8d1000eb41ca9d0599b",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a67200045e917fb0e094",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143.0,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5873205}, "ultra": {"duration": 143.0,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13834161}, "normal": {"duration": 143.0,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3956561}}, "md5": "80b4b4b09a7010cf3ef3af0a871ba7f3", "duration": 143.0, "file_sign": "80b4b4b09a7010cf3ef3af0a871ba7f3", "thumb_uri": "a67200045e917fb0e094", "vu": "v020195b0000bdqo6g87q8i1m6qs6feg"} --}

以上視頻由「知我心理學」和「北京大學學生心理健康與諮詢中心」聯合出品。

歡迎點贊並關注頭條號「知我心理學」——2017年度健康頭條號、悟空問答最佳乾貨科普答主獲得者,4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所謂學習體系化是學習的核心,如果我們把學到的東西納入自己的有機知識體系中,那麼它才能真正的為我們自己所用。否則那些不成體系的零碎知識是沒有多大價值的。因此我們需要建立因此我們需要建立高效有機的學習體系。

首先,我們要確定學習的方向或者學習領域。換一句話來說,也就是確定我們學習的主題。建立學習提綱,也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知識框架與科學的目標。然後根據我們學習的提綱與目標去尋找資料,確定教材,確定課程。然後有序地有目的去閱讀學習,訓練實踐,讓自己的知識穩步提升。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我們零碎的學習。

其次,建立知識體系的高速公路。一門學科的知識,他們都是相關聯的,我們在學習每一個具體知識的時候,我們應該把每個知識之間的關聯,搭建起高速通道,這樣的所學到的知識,才去有效的去學,也才能發揮知識的作用,和體現知識的力量。具體來說有三點:首先理解每一個小的知識點,其次是聯繫拓展,最後需實踐運用和驗證這個知識點。我們通過三個步驟,可以最大程度地理解吸收知識以及運用知識,那麼知識就會化為我們自己的能力。而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也完成了深入的挖掘知識,從不同的角度分析知識,從而把知識變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

隨著知識點之間高速公路的不斷建立,我們不僅對所學知識的內容理解將更加深刻,更鞏固,而且我們也發現,我們學習能力在穩步的提升。

第三,我們可以簡述,頭腦風暴類的導圖來幫助我們梳理所學知識,建立知識體系。我們還可以參考那些比較有代表性的關於高效學習的著作,以及有效的學習方法,來不斷的完善我們的,高效的學習體系。比如如何高效學習,深度學習說這些書,對學習體系,學習的理念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學習角度都有比較全面而獨到的見解,十分值得參考。

最後,我們博採眾家之長,結合自己獨特的學習經歷和經驗,以及自己在實踐中所領悟和總結出的方法,摸索出一套真正適合我們的,屬於我們的獨到的,高效的學習體系。 各位小夥伴,你的高效的學習方法是什麼呢?歡迎留言,一起分享給大家。


謝邀,上啥班短視頻招聘APP為您解答。

想要建立高效的學習體系,首先你要做的就是建立一個完善的知識框架。這個框架就類似於大樹的枝杈,將大樹的框架範圍限定好,更等同於建房子的根基,先把基礎建好,再向里逐漸加高累積。一個完備的知識框架可以更好的幫助自己掌握全部的知識體系,更加深刻的幫助自己建立學習體系。

既然已經建立好完善的知識框架,記下來做的就是為這個框架添加內容,大樹的每一個 枝條都會加上樹葉,知識和學習框架也是相同的,只有框架,只有枝丫,只是一副空架子,最後還是不利於存活,對你而言,最後還是不久遠,不完備,你掌握的不紮實,你知道的不詳細,肯定是遺忘最快,最不實用的。

當你已經建立合理的知識框架,也填充了完備的知識內容,最好的就是選擇合適的應用。古語說的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是強調增強肌肉記憶,加深習慣性記憶,但是這種記憶方式會很累,想要更深刻的記住知識內容,最需要的就是將這個內容用於實踐。你知道1+1等於2,如果你去買一次東西,很快,逆運算你就會了,這就是實踐的效率,快,狠,准。

想要建立完善學習體系,你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自己監督自己學習,自己內心想要學習的同時,自己管住自己,靜下心來認真學習。別人能幫你的只是皮毛,只是方法,但是你自己能夠給自己的,是真正的實力,是真正的能讓自己進步的動力。就想阿基米德說的,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起地球,方法給你,真正動手的還是你自己,你才是真正能把自己得到提高的根本原因。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所有看法,希望對題主能有幫助,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里一起討論。

這是上啥班的第1037條原創問答。上啥班,一個幫你在職場里做的更好的頭條號。歡迎小夥伴們關注,我們一起討論,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等你哦~


制定高效學習體系要遵循腦科學規律

對大腦如何學習越能瞭若指掌,就越容易在教育教學中取得突出業績。

1、某些壓力可作為激勵學生學習的動力,可高壓必須降至最低程度時,大腦才可能進行認知學習。當課堂的氛圍是溫馨可人時,高效率的學習才會發生。

2、一個人在完成任務時被打斷,需要多花50%的時間來完成任務,而且多犯50%的錯誤。

3、運動能增加通過腦部及全身的血液流量,還能觸發腦中釋放一種對神經系統最有益的化學物質,多開展身體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

4、腦神經科學研究的一個經典結論——「用進廢退」:學習和訓練可以不斷激活腦神經元之間的聯繫,增加腦神經元上的樹突。而樹突的增加使神經元之間的聯繫增加,從而產生更多的學習成果儲存所。

5、沒有任何細節會徹底消失,只不過,記憶提取的「蹤跡」每一次都略有不同,而且永遠如此。可以通過把「陳述性記憶」變成「程序性記憶」甚至是「自傳體記憶」的方式,增強記憶。

6、 迷路、困惑或迷失方向會令人感到痛苦,為了能解除這一痛苦,大腦會進入高速運轉狀態,試圖找到甚至創造出某種意義、規律、模式,以求擺脫迷失的困境。故意把實驗者參與者繞糊塗反而能提高他們30%地辨識能力。

7、記憶失用理論認為:記憶的儲存能力和提取能力不對稱。記憶的儲存能力只會越來越強,永遠不會減弱。每一件我們刻意交代給記憶的東西都會被儲存起來,而且是永久儲存。——刻意記憶帶來永久儲存。 遺忘主動過濾信息,有助於刻意記憶。 遺忘是大自然中最精緻的「垃圾信息過濾」功能,幫助人腦專註於某一件事。 與儲存能力相比,能夠提取出來的記憶容量很小。遺忘就是一時間無法提取記憶,因為提取能力低下。在提取某項記憶的時候越是大費力氣,那麼得到之後,該項記憶的提取能力以及儲存能力就飆升得越高,也就是學得越紮實。

遺忘式學習理念認為:遺忘幫助我們更好地記憶。遺忘主動過濾信息,減輕認知負擔。學習不斷提取記憶,強化提取線索,加快提取速度。 但是每次提取都會部分改寫記憶。

8、變化學習環境,增強記憶的法寶。

《如何學習》認為,反而頻繁更換的學習環境反而會帶來更佳的學習效果,在關於學習環境的實驗中,頻繁更換學習環境的學習效率要不墨守成規一成不變的學習環境高40%以上。因為大腦在儲存記憶的時候,會同時儲存學習知識時的背景,在不同的背景下學習,關於知識的提示就會成倍的增加,這就給記憶提取時,提供了更多的提取機會。

9、拉開學習間隔,提升學習效率

《如何學習》認為,真正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反其道行之,也就是說,將一次性學習1個小時,轉換為每20分鐘或30分鐘的2-3此學習,將時間與知識打散來學習,也就是說刻意的把所要學習的知識,間隔出時間段,來記憶,這樣的效果會更好,這種方法適合對於全新內容的學習和記憶。

10、先考試,後學習,抵禦「熟練度錯覺研究認為,大腦的記憶具有存儲強度和提取強度,對於大腦來說,越是需要努力獲取的記憶,越會增加存儲和提取強度。於是,考試學習,對於知識的記憶來說,效果非常明顯。

11、主動回想比被動重複效果好。以背誦為例,學到差不多的時候最好先放一放,然後盡量用心去回想剛才的內容,這樣的學習效果比直接再看書要更好。也就是說,閱讀加背誦,效果好過純粹的閱讀。專家通過實驗發現閱讀和背誦的最佳比例是3:7。

12、刻意去學習,不如交替來學習效果明顯

《如何學習》認為學習時把不同的物件、技巧、概念等穿插到一起來練習,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之後,不但能使我們更清楚地了解每一項之間的不同之處,還能使我們更徹底地掌握好每一項內容。

13、合理安排時間,睡眠也是很好的學習助手。

更多的研究表明,良好的睡眠其實是學習的一次深層過濾,睡眠時大腦會把它在清醒時學習到的知識綜合在一起,把一些不重要的細節忘記,這種遺忘是很重要的,它為新的學習和新的記憶創造了空間。也就是說,睡眠可以讓我們的大腦保持可塑性,並且能夠不斷學習新事物。

14、頓悟需要孵化時間;頓悟需要大腦搜集線索;頓悟需要打破思維定勢;頓悟需要休息(遺忘)來過濾線索。

15、滲透看作是拖拉習慣的一種正面認可。 從此,拖延成了醞釀。滲透(醞釀)的第一要素是打斷,打斷帶來執念。滲透的第二要素是被調動起來、不斷到處搜索的感知系統。(被打斷激活的)目標會調動感知系統。滲透的第三要素是有意識的反思。滲透的第四要素是儘早啟動。

16、交替訓練效果明顯優於固定訓練。簡單重複練習容易帶來「熟感」和「熟練感」錯覺,使人高估自己,相對而言實際發揮就不盡如人意了。訓練和比賽是兩回事,交替學習更加貼近真實應用場景,釋放了「環境還原效應」,收穫了「訓練遷移」的紅利。以考試為例,因為考試是打亂順序的,交替學習組在學習時就是打亂順序的,所以更加適應。集中學習組顯然不適應。同理,帶有對抗性,環境多變的體育項目,訓練和比賽都差別很大。所以「以賽訓」是更好的選擇。如果是純粹的簡單重複訓練,就容易遇到賽前信心滿滿,上場瞬間懵掉的可能。交替學習的難度要高於簡單重複練習,交替學習者獲得更多磨練,因此知識和技能掌握得更好。

17、交替學習和知覺學習可以相互補充,相輔相成。知覺學習模塊的目的在於提高判斷的精準度和速度,也就是提高感知能力,讓你只須掃上一眼就「知道」自己看到了什麼,連解釋都不需要,至少不是當下需要。

18、夜班理論:不同階段的睡眠鞏固不同類型的記憶。第一階段:淺睡眠階段,睡眠的開頭,效果未知。REM階段:夢境階段,情緒記憶的專場。大腦詮釋帶有感情色彩的記憶內容,剝離情緒激動時形成的記憶中的內心感受,保留其中主體信息和具體細節,即在何時何地發生什麼。REM睡眠是「夜班心理治療期」。(情緒記憶)大腦忙於模式識別,有助於滲透效應。 作者由此推斷,如果次日考試模式和規律判斷,那麼不如多睡會,多做點夢,讓REM階段長一點,充分加工。第二階段:運動記憶的專場。音樂學習、體育學習、機械操作技能的學習等,都在該階段鞏固記憶。如果在該階段喚醒當事人,其運動進步就會受阻。(程序性記憶) 作者由此推斷,如果次日有技能考試,則要睡足,讓第二階段睡眠的時間足夠長。第三、四階段:慢波階段,深度睡眠,延長記憶的關鍵階段,對陳述性記憶尤為重要。如新學的數據、信息、辭彙、姓名、日期、公式等記憶。 作者由此推斷,如果次日有知識考試,那麼就早睡,先把深度睡眠時間睡夠,然後早起(少做點夢),繼續利用早上的時間複習,繼續鞏固記憶。

19、午睡效果和通宵睡眠差不多。一些實驗發現,白天睡上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所獲得的學習輔助效果,跟一整晚8個小時的通宵睡眠幾乎不上上下。也就是說,死記硬背的人搭配多相睡眠最好。大家對自己犯困、睡覺、偷懶等坦然以對,因為「睡覺就是學習」。


推薦閱讀:

小孩子把作業借給同學抄,同學自願給報酬該收嗎?
藝考生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
十幾年的學習生涯,你喜歡過多少個漂亮女老師?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