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何3G的實際速度還沒有達到理論速度,就普及4G,研發5G?


本行業問題,我來回答。

必須明確的認知:理論速度只存在於實驗室,不會在現網存在的,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理論速度,其實能做到理論速度的70%就相當的了不起了。

什麼是理論速度?就是在實驗室里的速度。實驗室里先做單站功能性驗證測試,這裡的速度都是單站功能性測試測試出來的。在實驗室里,只有一個孤零零的基站,沒有任何外界干擾,天線一般都是最好的,饋線也是最好的,最主要的使用的無線電的頻段沒有任何外界信號干擾。

在這種類似於完美的純凈的環境下,單一用戶(也就是只有一個終端接入),使用高配置的電腦(不會因為電腦配置的原因造成電腦下載上傳速度慢),使用專門的伺服器(直連核心網的給電腦上傳下載用),測試專業電腦基本沒有任何亂七八糟的軟體(避免因為軟體佔用內存導致上傳下載速度變慢),才測試出來的上傳下載速度。甚至還要關閉本基站的其他小區來避免干擾。

組網測試也就是幾個基站,把天線調整的完全合理,才用上邊的辦法測試。

多用戶壓力測試也是在純凈的條件下測試的。

甚至很多測試連電腦終端都棄用了,使用的是專門的測試設備,避免因為電腦的系統問題導致速度不足。

現網首先要保障覆蓋,城市中心區域天線覆蓋重疊區域很大。郊區或者農村又會有很多地方因為基站不足導致信號覆蓋弱,再加上外界的不知道什麼地方飄過來的無線信號干擾,很難找到完美的測試點,而且手機和電腦的配置也不夠,根本不可能達到實驗室的測試效果。我們優化工程師每天進行現網優化,調整天線和參數,補充覆蓋,也只能努力做到網路效果盡量好而已。

總而言之,在實際的網路中,是無論如何也得不到實驗室的速度效果的。

網路的升級不是運營商決定的,而是國家層面的計劃。做為數字化寬頻社會建設的需要,網路的建設實際上是國家一直在推動的。比如2G到3G的推動,就是因為2G本身是窄帶網,無法支持數據的高速下載,於是國家就推動了3G建設;而3G時代,還是無法滿足人民的日益增長的帶寬需求,而且也無法滿足國家移動互聯網的建設,所以國家推動了4G網路的建設。

換句話想想,要不是國家建設了3G網路,現在的淘寶和微信,哪裡有存在的可能?2G的卡卡卡,支付都不動,還怎麼移動支付?哪裡都卡卡卡,微信也就沒有了,或者只能文字聊天了,互聯網因為帶寬不足,也就是能看看文字網站了。

3G可以基本滿足圖片類的需要,但是無法滿足視頻類的需求,於是就開始建設4G,於是我們今天的互聯網可以玩遊戲,看視頻。4G的優點還可以支持物聯網,這塊也是國家非常重視的。

為什麼要上5G?當然是為了支持中國2025製造計划了,為了推進2025製造計劃,就必須有一張速度更快,延時更小,物聯網支持更強大的5G網路,於是國家又開始推動5G網路建設。

這裡必須指出的是,每一次網路的建設,不管是3G/4G還是未來的5G,對於運營商來說都是一次荷包流血的過程,他們其實都想躺在建設好的網路上數錢,網路建設對於運營商來說是一件很虧本的事情,尤其是國家提出"提速降費"的大前提下。

總而言之,3G/4G/5G的網路都無法達到理論的上限,這是現網條件無法完成的任務,網路的建設始終都是國家推動的,運營商是不得不動,不敢不動,僅此而已。

(唯一一次很高興的就是中國移動放棄TD-SCDMA而建設TD-LTE,哈哈)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技術進步往往表現出兩種途徑,一種是小步快走、逐步優化,逼近理論極限。另一種是跨越式或者顛覆式的。當有多種路徑可選的時候,具體選擇哪種路徑,跟決策者的偏好有很大關係。

首先,移動標準不是單純的技術,其背後體現了大國或者強國的意志。出於核心技術掌握在他國手裡以及授權費用累積過高的憂慮,大國一般都是積极參与標準的制定,技術標準的達成是經過了充分的博弈。然後,即使標準已經確立,也可以通過技術升級換代來削弱他國的優勢。

其次,雖然不否認需求的拉動能力,但是電信市場同時也是通過技術來驅動的市場。對於設備生產廠商來說,每次標準升級、設備升級的時候,都是難得的盛宴。而運營商和終端用戶的投資和學習成本,基本不在資本考慮之列。而一旦新技術出來,市場會自動幫它找到合適的應用,它不怕沒人用。

第三,對於運營商來說,整個市場環境現在競爭性的,新的標準出來肯定是有技術先進性的,你不去投資,別人會投,然後客戶就會飛到別人家去。實際上我覺得運營商在投資回收來之前,內心是不想進行新一輪大規模投入的,但是沒有辦法,只有疲於奔命。沒有新技術,就難以維持一個較高水平的arpu值,從這點來說,新技術也是運營商的動力。當然,運營商的管理水平制約了他的投資回報,所以聯通才有意賣身batj,多找個新爹。

而對於終端用戶來說,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果是肉眼可見的,比如單位成本下降,有更多更豐富的應用。但是總體來說,終端用戶的發言權很弱,基本是被動的跟進。難說這個市場是用戶驅動。

所以,電信市場是個比較特殊的市場,參與其間的各種利益交互,逼著其高速發展,也導致了其技術的高速演進。


技術的進步是為了更好的利用有限的資源,眾所周知,移動通信是通過電磁波完成的,適合移動通信的電磁波資源有限,如何讓有限的資源實現更快的傳輸,就是技術發展的根本目的。對於國家而言,掌握了移動通信核心技術,就等同於拿到了白花花的銀子。任何使用核心技術的公司都要向中國公司繳納專利費。

WCDMA採用的是5MHz,極限網速是21Mbps,LTE採用相同的5MHz的話,極限網速可以達到30Mbps(極限速度是一種理想速度,在實際使用中距離基站越遠,網速肯定會越慢的)。

LTE網路已經擺脫了高通對CDMA專利的壟斷,而且對LTE技術的發展中國通信公司有不可磨滅的功勞,甚至於LTE奠基性技術軟頻率復用專利就在華為手中。所以在LTE層面,中國已經實現了對歐洲和美國的追趕,實現了平起平坐。不過中國的雄心不僅如此,還想引領全球,對於5G機遇中國自然不會放棄。


3年級考試沒考到100分就不上4年級了嗎?理論速度顧名思義是理論上能達到,現實中不一定能達到,要達到是有很苛刻的條件的,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在現實中追求理論速度是很不現實的,或者說投入產出比很低。就像考試,大部分人努努力考到八九十分是能達到的,但要想得到一百分,要付出的努力可能要多出好幾倍,還不一定能達到。

4G相對於3G在技術上有明星的提升,能以更低的成本獲得比3G更高的速度,明顯比花很大代價去追求3G的理論速度性價比高。


因為我們國家不安心給發達國家打工,付高昂的專利費,國內的34g都是買的別國的專利,是要交高昂的專利費的,現在發展5g,就是在5g還沒普及前研發出來以前先建個標準,這樣等全球都開始鋪設5g的時候,就要給我們交錢,這樣就能富強??掙外國人的錢,汽車也是一樣,為什麼要吹電動汽車,因為我們國家現在汽車基本被外資和合資企業壟斷,每買一輛汽車都要給其他國家交錢,國家除了增加合資進口的稅,補貼自主品牌外,大力發展國外還沒形成規模的電動汽車,搶佔市場,形成充電標準,這樣別的國家的企業要來我們國家做生意,就得購買我們的技術標準的產品。


現在聯通把4g價格壓的這麼低,都這麼低,那些老爺怎麼發年終獎?信不信電信完全開放,阿里和騰訊能免費上網?到那個時候怎麼辦?明明是一個基礎設施產業,硬弄成了一個暴力產業。不搞5g還怎麼持續高收費?以後不用叫5g6g直接2018g,一年換一次名字。方便收錢


沒聽說過自行車沒能達到職業車手的賽車質量,就不研究高鐵了?233……設計標準不上升怎麼推動科技技術的發展,你的4g在大城市是不是可以用,鄉村基站就不是很好?運營商還要繼續推進農村4g基站,然而這時候5g標準以及技術成熟了,人家都在用5g,你還要繼續建設4g基站嗎?是不是這麼個理,科技發展不要抱著老眼光以為是運營商找你要錢了,這麼多年話費流量不是越來越多價格也在下降嗎?


在實驗室里,你要達到理論速度21mbps是不能的,大達到18mbps已經是很高了,是因為那個環境是完全沒有其它的信號干擾,也沒有任何的電磁干擾,可是只是在實驗室內,出到外面就是不行了。在外面有10mbps已經很好了


理論速度是永遠無法達到的,理論速度指的就是在實驗室情況下計算出來的數值。現實生活實用中不可能有這樣的環境,所以也就是永遠達不到。

5G網路帶來的絕對不只4G對於3G的網速提升,而是會改變世界的。誘惑力太大了!


永遠都達不到理論速度,能夠達到30%都算是優質網路了。未來數字驅動經濟,物聯網,無人駕駛,智慧城市,VR,遠程醫療等無不需要強大穩定的基礎網路支撐。5G帶來的新興經濟產業將遠超4G。


推薦閱讀:

今天教大家如何將手機號設置為Apple ID
網路經營原理——經營管理理論的發展組織管理理論
蘋果正式推出WatchSeries4配備更大顯示屏和新設計
Kafka的存儲機制以及可靠性
炭庫網:一個人服務一座城,賣炭也可以與眾不同!

TAG:互聯網 |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