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岳飛傳》的原作者是岳飛的孫子岳珂,為什麼不用其他南宋作者寫的呢?


感謝邀請。

沒想到這個問題在同一時間有兩個網友同時問我,詳細的解釋可以參照我上一條回答。

我們先不說《岳飛傳》的作者是否真的是岳珂,歷史上他倒是真的有幾部作品是為自己爺爺打抱不平的,這是事實。

關於岳飛和秦檜的事情,大家當做研究的焦點,吵吵也挺好,吵吵有益於身心健康,起碼比混日子強。不過,我們心中所需要的岳飛,是一個精忠報國的民族英雄。作用是用來教育國民,警示後人的。只要它起到了良好的榜樣作用,我們何必糾結那些雜七雜八的說法?

至於岳飛的身世之謎、被殺真實原因以及生平貢獻的爭議,作為一個正常的人,我肯定也喜歡八卦一下,沒事兒了躲在沒人的地方,偷偷看看。但我還是非常富有文化教育的責任感的,沒有確鑿證據的東西我從來不亂說。

一般人物傳記都是改朝換代之後,文人才敢去寫,當朝的人怎麼敢撰寫當朝被殺的將領呢?因此,《岳飛傳》的作者是兩宋年間的人,這種說法,實在讓人難以認可。


岳珂書中的很多文獻資料其實是他父親岳霖收集之後留給他的(主要指《金陀粹編》和《金陀續編》兩書)!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岳飛冤案平反之後,岳飛三子岳霖就承擔了整理與其父岳飛相關文獻史料的工作,岳霖收集整理與其父岳飛相關資料距郾城之戰不過20多年,原岳家軍的一些軍官和士兵健在的還不少!岳霖臨終時將顧杞整理出的那份岳飛傳記草稿以及所收集到的關於岳飛的其它一些資料,一起託付給其三子岳珂,囑咐他繼續其父未竟事業!1204年(嘉泰四年),今存《金陀粹編》的前二十五卷已經被岳珂整理出來並呈送南宋朝廷和史官審核!岳霖為岳飛三子,號商卿。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十五日, 生於宜興唐門軍中,母李氏。南宋紹興十一年除夕(公元1142年1月27日)岳飛蒙冤遇害,其時岳霖年僅十二歲。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 ,宋孝宗即位,岳飛冤案得以平反昭雪,此時岳霖年方三十二歲。淳熙五年(1178年)五月五日,宋孝宗在便殿詔見岳霖說:「卿家紀律,用兵之法,張、韓遠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之!」 岳霖稽首涕泣說:「仰蒙聖察撫念,故家臣不勝感激」!岳霖遂上疏請求歸還宋高宗當年所賜岳飛的御札、手詔、南宋朝廷發給岳飛的省札以及岳飛的部分奏章,宋孝宗隨即詔令准左藏南庫還之,將尚存於世的那些與岳飛相關的原始文件歸還岳家。岳飛冤案平反昭雪之後,岳霖就承擔了整理與其父岳飛相關文獻史料的工作,岳霖發了很大的氣力,在各方的幫助下,搜集到與岳飛相關的部分資料,其中就包括宋高宗當年賜岳飛的御札、手詔八十多份以及岳飛的部分奏章。同時,岳霖還「考於聞見,訪於遺卒」,廣泛收集時人關於岳飛的見聞和記述,拜訪那些尚健在的原岳家軍的部分士卒,通過他們的回憶講述來了解岳飛的部分事迹,並記錄下來。南宋國子博士顧杞同情岳飛冤案,故顧杞也幫岳霖收集了不少與岳飛相關的資料,並且顧杞還整理出一份岳飛傳記的草稿。而顧杞整理出來的那份岳飛傳記的草稿其實正是得以流傳後世《鄂王行實編年》的底稿。     

岳霖的工作尚未完成,卻於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年)十月逝世,這位前半生飽經憂患的老人,在臨終時將顧杞整理出的那份岳飛傳記草稿以及所收集到的關於岳飛的其它一些資料,一起託付給其三子岳珂,囑咐他說: 「先公之忠未顯,冤未白,事實之在人耳目者,日就湮沒。余初罹大禍,漂泊囚螺。及至仕途,而考於見聞,訪於遺卒,掇拾而未及上,餘罪也。苟能卒父志,雪爾祖之冤,吾死瞑目矣!」     

南宋慶元二年(1196年)八月,岳珂參加洪州(今南昌)朝試中舉。開禧元年(1205年),岳珂考中進士,以超群之才在京口與辛棄疾等名家交遊。宋寧宗時,岳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定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    

岳珂(1183~1243) 承繼父業,「自年十二、三,甫終喪制,即理舊編」,直到後來「束髮游京師,出入故相京鏜門,始得大訪遺軼之文,博觀建炎、紹興以來記述之事。下及野老所傳,故吏所錄,一語涉其事,則筆之於冊」,進一步搜集了不少與岳飛相關的文獻資料。     

同時在南宋國子博士顧杞整理出來的那份岳飛傳記草稿的基礎上,岳珂「因其已成,益其未備」,即因襲顧杞草稿中已有的記述,並增補其中尚未收錄的一些資料,進行整理加工,「涉筆五年」,著成《行實編年》六卷、《籲天辨誣錄》五卷,於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年) 「刊修了畢」。     

嘉泰四年(1204年) ,時年二十二歲的岳珂將所收集到的岳飛表奏、戰報、詩文舊事、被誣始末資料,以及高宗給岳飛的御札、手詔,南宋朝廷發給岳飛的省札,以及南宋時人關於岳飛的舊聞、著述和部分記載彙集在一起,加上他為岳飛辨冤的考證和以顧杞草稿為底本而著成的那部岳飛傳記,「悉上送官」,全部呈送給南宋朝廷審核。      

岳珂呈交給南宋朝廷的資料和書稿包括:《高宗皇帝御札手詔七十六軸》、大父先臣飛《行實編年》六卷(即《鄂王行實編年》)、《籲天辨誣錄》五卷、《通序》一卷、《家集》十卷,而這些正是今存《金陀粹編》的前二十五卷。     

經察閱之後,南宋朝廷又將岳珂呈送上來的那些與岳飛相關的資料和書稿交付史館,讓南宋史官負責審查訂正,「奉准宣付史官」。南宋朝廷的史官們在仔細考證之後,將審查結果上報朝廷。     

南宋朝廷的其中一位官職較大的史官章穎在他的奏表中提到「事皆可證,其書雖見於《辨誣》,然言出私家,後世或疑於取信」,章穎認為岳珂呈送給南宋朝廷的那些資料和書稿中所涉及的事情都能得到證明,其中的《辨誣》之書雖然也能找到依據,但由於是私家之言,後世之人可能會疑於取信。在經過南宋史官的審查訂正之後,岳珂呈送給朝廷的那些與岳飛相關的資料和書稿的主本被南宋史館當作文獻史料保管下來。     

幾年之後,南宋朝廷的那位史官章穎認為,岳飛、劉錡、李顯忠和魏勝這四員大將的遭遇都很不幸,為了讓後世能了解他們的生平事迹,於是就為他們各寫一部傳記,合編為《南渡四將傳》一書。     

在審訂之後,章穎將岳珂呈送上來的那部岳飛傳記書稿(即《鄂王行實編年》)加以刪簡潤色,改編成《南渡四將傳》中的《岳飛傳》。後來,章穎將《南渡四將傳》送呈南宋朝廷察閱,再送交南宋史館保存,以備修撰南宋國史時參考。     

著名歷史學家、宋史研究泰斗王曾瑜先生在其著述《岳飛和南宋前期政治與軍事研究》一書中,撰有《從南宋官私史書中的岳飛傳到〈宋史 岳飛傳〉》一篇,曾另作考證,證明元人編修《宋史》卷365《岳飛傳》,大致是照抄南宋官史《中興四朝國史》的《岳飛傳》,而《中興四朝國史》的《岳飛傳》大致是章穎《岳飛傳》,即上引《鄂王傳》的縮寫。其中比章穎《岳飛傳》增加了何鑄審訊時,岳飛露出背部刺「盡忠報國」四字的內容,這應是南宋史官修《中興四朝國史》的《岳飛傳》時,依據何鑄子孫上報的行狀、墓誌之類而增補者。但《宋史》卷365《岳飛傳》亦無岳母刺字的記錄。正可間接證明章穎《岳飛傳》確無岳母刺字的情節。    

宋寧宗嘉定十一年(1218年) ,岳珂將經南宋朝廷審核過的書稿的副本,加上《天定錄》三卷,彙集成一本書,定名為《鄂國金陀粹編》,在南宋轄區內的嘉興府刻印,正式出版發行。因岳飛在宋寧宗時被追封為鄂王,故名「鄂國」,又作者在嘉興有金陀坊制業,所以,取此書名。     

到了宋理宗紹定元年(1228年) ,岳珂又將搜集到的與其祖父岳飛相關的其它一些文件以及時人記述,彙編成書,定名為《鄂國金陀續編》,在南宋轄區內的鎮江府刻印發行。      

《鄂國金陀粹編》和《鄂國金陀續編》(簡稱《金陀粹編》和《金陀續編》)兩書,保存了不少關於岳飛的原始史料,具有重要的史學價值,是研究岳飛以及南宋的重要資料之一。     

《鄂國金陀粹編》(以下簡稱《金陀粹編》)卷一至卷三《高宗宸翰》和《續編》卷一《高宗宸翰摭遺》,共計四卷,彙集了宋高宗給岳飛的親筆手詔八十六份,另加《書屯田三事詔》和《御賜舞劍賦》,共計八十八份詔書。     

《金陀粹編》卷四至卷九《鄂王行實編年》是岳飛的傳記,前五卷編年敘事,最後一卷有《遺事》,介紹岳飛的品格道德、治軍風範等等,《楚國夫人李氏遺事》、《諸子遺事》簡略介紹岳飛後妻李娃和五個兒子的情況。《昭雪廟謚》介紹宋朝廷為岳飛平反和追謚的經過,最後有岳珂的自敘,說明寫作經過。     

《金陀粹編》卷十至十九《家集》共十卷,將岳霖父子兩代人發費數十年精力搜集到的岳飛的部分奏議、公文、詩詞、題記等共一百六十七篇彙集在一起,其中《南京上呈幣書田吾》、《乞移都奏略》、《論虜情奏略》、《乞定儲嗣奏略》、《乞上班師詔奏略》、《乞出京洛奏略》、《乞出蘄黃奏略》七篇原件已佚,只有概略。     

卷二十至二十五是《籲天辨誣錄》,前一卷是「通敘」,後五卷就岳飛遭誹謗和誣衊的五個問題分別作了《建儲辨》、《淮西辨》、《山陽辨》、《張憲辨》、《承楚辨》。     卷二十六至二十八是《天定錄》、《金陀粹編》卷十三至十六《天定別錄》,共計七卷,收集為岳飛平反、定謚、追封、改謚的文件,其中有些如《忠愍謚議》、《武穆謚議》、《武穆覆議》等等,也記述了岳飛的家世和某些歷史片斷。     

《鄂國金陀續編》》(以下簡稱 《金陀續編》)卷二至十二《絲綸傳信錄》共十一卷,搜集了一批宋朝廷給岳飛的制詔和省札,反映岳飛生前朝廷對他的戰功、軍紀等所給予的極高評價。卷十七至三十《百氏昭忠錄》共十四卷,刊載別人表彰岳飛的文字記載。基本照抄了章穎所撰寫的《鄂王集》五卷,另有劉光祖的《襄陽石刻事迹》三卷,《楊玄事迹》兩卷。     

《金陀續編》的最後四卷包括了南宋時人黃元振、孫逋、吳拯等關於岳飛事迹的記載,以及奏疏等。如孫迪編鄂王事,有關於岳飛早期抗金的記載。黃元振追記其父黃縱擔任岳飛幕僚時的見聞,表現了岳飛的許多可貴品格。

研究歷史問題,考究某部史書,顯然不能僅僅因為某部史書的某些記述有誤就來否定整部書的史料價值,否則,就是斷章取義,就是以偏概全,就是在歪曲歷史!


雖然不姓王,但干著姓王乾的事。

秦檜,站起來吧!

但這不意味著岳飛會倒下,只是回歸歷史的本真。


《宋史》由丞相脫脫掛名任都總裁,帖睦爾達世、賀惟一、張起岩、歐陽玄、李好文、王沂和楊宗瑞等七人任總裁。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脫脫因病辭職,阿魯圖繼任修宋遼金三史。前後史官有斡玉倫徒、泰不華、杜秉彝、趙普、宋褧、王思誠、干文傳、汪澤民、張瑾、麥文貴、貢師道、李齊、余闕、劉聞、賈魯、馮福可、趙中、陳祖仁、王儀、余貞、譚慥、張翥、吳當和危素等二十三人,絕大多數為漢族文人。《宋史》即是由總裁與史官三十人集體編撰,而總裁的作用尤為重要,如歐陽玄、張起岩、李好文等,都頗有名望。


後人因不知史,卻喜憑個人好惡議論古人書,以為凡是子孫後代為其先人立傳者,皆是阿腴溢美之詞,大違真意,必不可看,其實大謬。岳飛冤獄,秦檜擅政,掌國柄,以其子熺修《日曆》,所用之人皆檜之一黨。熺極盡阿奉之詞,為檜塗脂,而對岳飛者則極盡貶惡之能。飛生前之大量文稿,著述,戰表,奏疏,或被焚棄,或被刪削,或被隱匿,或恣意歪曲,損失者概十之八九。以致孝宗欲復飛案,卻苦於岳飛之資料零落殘缺,無以紀實。岳霖、岳珂父子得朝廷特許,整理岳飛史料,以朝廷所發還之手詔、信札、奏疏為基礎,遍訪故卒遺事,傾幾十年之精力,遂成此《粹編》。朝廷令史官審校《粹編》,考訂其史實,認為其」實有所據「,遂抄錄其副本,許其刊行,而將原本藏於史館,以作檔案收錄。南宋史官章穎更依《粹編》作《中興四將傳》之《岳飛傳》,《粹編》之真確可信於此可見。至於書中有少量之為尊者諱之內容,實是傳統史家之共有作法,實屬微瑕,不足以撼《實錄》之成就。然《粹編》雖傾兩代,廣收錄,卻由於檜專政,毀謗之害,資料匿乏,書中仍有諸多缺憾遺漏之處。如岳飛之詩詞,如《劍氣堂堂貫鬥牛》、《滿江紅》等不見於此書,而為南宋他人之著作所收錄,以致後人有據之以否定為岳飛所作者,不能不說是此書遺憾處。


這個問題可能有三個原因

一、既然已給岳飛平反,就乾脆由其後人編寫《岳飛傳》,一來可以顯示皇帝英明糾錯,二來可以安撫岳家軍,同時還鞏固了岳家軍同仇敵愾、保家衛國的決心。

二、由岳飛後人編寫《岳飛傳》,因為岳飛後人對於岳飛半生征戰史比其他人所掌握的資料更詳實,寫出來的東西自然令人信服。

三、由岳飛後人編寫的《岳飛傳》,由於其後人還享受著「皇恩浩蕩」,肯定主題鮮明、中心明確,百分百的「盡忠報國」,這比任何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都強。

綜上所述,由岳飛後人編寫《岳飛傳》,是最佳選擇。


從避嫌的角度來說,確實不應該。

《宋史》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於元末至正三年由丞相脫脫主持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龐大的一部官修史書。因為元朝統治者大都輕視漢文化的緣故,官員不識漢字者俯拾皆是。因此,《宋史》的具體總裁及編修人員絕大多數為漢人,而脫脫早年拜明儒吳直方為師,深受中華文明熏陶,書畫詩詞都有相當造詣。

個人認為,正因為脫脫熟諳漢文化,受其影響,同情岳飛及其家人的遭遇,史料上選采了岳珂編著的岳飛生平事迹與言行,還岳飛一個公道,也是極有可能的


社會的進步,但也隨著貧富兩極分化,人們的意識形態也開始出現向左走或向右轉,因為直走已經沒意思了。那麼現在拿什麼去開路最好?首選是歷史,因為再真實的歷史也已經成為歷史,所以每個所謂學者文人都有資格對歷史的重新評判,甚至大有向歷史挑戰的態勢,我只能做個文盲,說誰忠誰奸?已經傷不到我的筋骨,因為我對這個社會麻木了


歷史歷史又有多少真多少假,後來再也回不到春秋趙盾弒君的風骨


表面工程,就像現代給烈士掃墓,找幾個烈士子女一起掃墓,一是表尊敬,二是朝廷說你好人英雄你就是英雄,說你反賊就是反賊,總之怎麼對統治者有利他們怎麼來,讓岳珂寫,表示對岳飛撥亂反正,時讓世人看看,只要效忠朝廷你就千古流芳,


推薦閱讀:

岳飛的女人曾兩度改嫁
岳飛被殺,諸將為何只有韓世忠為其喊冤?
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當年岳飛要直搗的黃龍府在哪裡?
抗金名將岳飛都有刺字,怎麼紋身的就一直不被當成好人?

TAG:秦檜 | 岳飛 | 精忠岳飛 | 歷史謎團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