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金庸會寫《鹿鼎記》?


《鹿鼎記》是金庸先生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作品,也是金庸先生盛年封筆之作。鹿鼎記規模之宏達,情節之複雜,人物之眾多……或許只有天龍八部能與之相提並論。

金庸寫《鹿鼎記》,或許是對俠,對民族家國,對社會人際以及對家庭情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具體分析如下:

1.反俠或壞俠形象

其一對俠的理解又上升了一個更高的境界,即「無招勝有招」,既能寫俠之大者,亦能寫俠之小者,甚至是俠之壞者。《鹿鼎記》的主角韋小寶不再是之前作品中那樣正直無私的大俠形象,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市井混混代表,是典型的反俠或是壞俠代表,是一個貪婪、慵懶的反英雄代表,並不會精湛的武功,而且詭計多端。

2.大漢族主義到大中國主義的轉變

其二,金庸對俠家國的理解已經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客觀。已經由大漢族主義轉變到大中國主義,粗俗的來說,就是「胡漢一家親」。在《射鵰三部曲》等早期小說中,常有漢族抵抗其他民族,如女真族、蒙古族入侵的描寫。但《鹿鼎記》中的康熙帝雖然是滿族人,卻是一位有道明君。他智取鰲拜,同情台灣的災民,不信誣告反而稱讚黃宗羲寫的《明夷待訪錄》,為史可法設祠堂。他平定三藩、台灣,使俄國人也不敢肆意入侵,在「愛惜百姓,勵精圖治」上不輸於明朝的漢族皇帝。全書對他採取了歌頌的立場。而反清復明的勢力中,明鄭的鄭克塽更是庸碌氣小之徒。

小說結尾處寫韋春花與韋小寶的對話,揭示出韋小寶是一個民族身份不詳的人,其父親可能是漢滿蒙回藏諸族中的人,但不是外國鬼子。陳墨認為,這說明「韋小寶一方面是一個中國各民族的「雜種」,而另一方面他又是一個地地道道,貨真價實的純種中國人……韋小寶是中華民族的一個活的細胞,是中華民族民族性的一個象徵」。

3.社會人際關係的複雜

其三,金庸對江湖險惡和社會人際的理解更接近於現實化。即行走江湖,光靠武功是不行的,要靠機智和人脈,和自身的靈活多變。關於韋小寶的運氣,諸平認為:韋小寶運氣的主要來源是與康熙和陳近南的關係。在高度集權的社會中「一把手」能量無限,與其關係緊密便能得到很多人幫助。韋小寶「沒有正義感,沒有道德意識」,連講義氣也「打足了自己的小算盤」,因而能夠契合朝廷和江湖的行事規則。他很能「混」,擅長結黨營私,歸根結底在於他「有在妓院出生、長大的經歷」。所以江湖險惡,要想立足江湖,就得學會如何「混跡」於各方勢力而不敗!

4.對親情的深刻理解

首先,韋小寶自幼與他的媽媽在妓院長大,缺少父愛。所以在他發跡以後,第一個想到的便是他的媽媽,要回到揚州,給他媽媽買大房子,住好的,吃好的,用好的,不再讓他媽媽受人白眼。

其次,陳近南給了韋小寶最大程度的父愛。他明知韋小寶圓滑世故,依然收他為徒。並且處處像慈父一般疼愛他,關心他。在得知韋小寶中了豹胎易筋丸之毒後,殷切關心他的病情,並用內力為其逼毒。所以,當鄭克塽殺死陳近南後,韋小寶傷心欲絕,想盡辦法要為陳近南報仇。

5.對友情的深刻理解

康熙與韋小寶的友情發展亦值得令人留意。從二人小時候身份平等玩摔跤發展出深厚友情(並互稱小玄子和小桂子)﹐直到當韋小寶發現小玄子身份後,摔跤再也不敢出盡全力,到後期雙方友情更變質成為純粹的君臣關係。韋小寶一方面忠義兩難存;康熙亦處於友情與法理的難處,二人友情從此再回不到初相識時的純真。這也真正的映射著江湖社會中,不少友情從兩小無猜到步進成人社會後的演變。

6.對愛情的理解

嚴格的來說,韋小寶根本就不懂愛情,因為他的那七個老婆,都是不擇手段,坑蒙拐騙,花言巧語騙來的。他對女性的追求,是相當花心,可以說是見一個愛一個,最典型的莫過於對阿珂的死纏爛打,厚顏無恥……但是,不管如何,韋小寶最後對他的那些老婆們還是比較好的。當天地會和康熙以他的老婆來威脅他時,他也是挺身而出,做了一個男人應該做的事情,和責任擔當……最後,不願受到干擾,與他的老婆孩子,退隱江湖……

韋小寶這個人,極具江湖痞氣和市儈之氣,圓滑世故,使得他在各方勢力中吃的香,混的開。所以,有評論認為鹿鼎記寫盡了中國社會種種「混」的法則。韋小寶除了一張嘴之外一無所長,坑蒙拐騙種種惡劣道行展露無疑,然而最後功名利祿無所不有。

當然,金庸在後記中也寫,他並不是要讀者去學韋小寶的行徑,而是通過這樣一個角色,展現社會的面貌。所以,金庸先生或許想通過鹿鼎記,為我們展現一個完整的全面的而又接近現實的江湖世界,江湖險惡,不僅只有打打殺殺,還有圓滑世故,相互算計以及利益爭鬥吧……

更多精彩,盡在「江湖茶館」!


《鹿鼎記》寫於1972年,是金庸最後一部小說。自1955年開始創作武俠小說以來,金庸每每力求突破,追求每部小說表達的思想都不一樣。

《鹿鼎記》是個『』另類『』,是金庸對武俠小說的極大突破,筆者認為嚴格來說它算不得武俠小說。但也有很多專家學者認為它是金庸第一小說,其塑造的韋小寶形象,被很多人稱為『』阿Q第二『』,是繼阿Q之後的又一成功形象。

《鹿鼎記》的主角韋小寶,是個很大的壞人,吃、喝、嫖、賭,樣樣都來; 坑、蒙、柺、騙,無所不精,又好色,又怕死。

韋小寶是反英雄的,他的千般壞處,全是人的壞處,在人們身上都可以找到,他是萬千眾生的聚焦反應。

但這樣的壞人,卻很受人們歡迎。為什麼呢?因為他活得很真實,不假仁假義。韋小寶懂得與人相處,很看重朋友情義,出賣朋友的事,萬萬不可做。

韋小寶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至情至性的典型,活成了我們每個人都想的樣子。

所以我認為,《鹿鼎記》這本書撕破了許多假面具、假仁義,是金庸對禮法、制度、人性的集中思考。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尤其是題主提到「鹿鼎記和其他作品完全不在一個頻道」這個觀點。

其實,金庸筆下的十四部小說,第一部《書劍恩仇錄》以清朝背景為開端,最後一部《鹿鼎記》也以清朝為結尾,這看似「巧合」,卻是金庸有意為之。

這兩本書的評價,也是兩個極端。

鹿鼎記被許多人稱為金庸最好的小說,幾乎被捧上神壇;而書劍恩仇錄卻被書迷們一致吐槽。連帶陳家洛這個主角,也在最討厭的男主角榜單中名列前茅。

有人說金庸在塑造陳家洛這個角色的時候「用力過猛」,想把萬千寵愛都集於他一身,所以才導致了他各方面都近乎完美,卻不討喜的性格。

這樣的理解不無道理,但還是過於片面了。結合金庸的所有作品,一路看下來,才能真正的讀懂陳家洛這個角色。

其實金庸從來都沒變過,從開始到最後都在試圖講一個道理——儒家的尷尬。

陳家洛,是一個近乎完美的主角,他出身世家、飽讀詩書、得拜名師、武功高強,但卻最終無論在江湖還是情場,卻都以悲劇收場。

究其一生,應了一句評語「百無一用是書生」。

陳家洛不僅是書生,還是君子。

正如乾隆送他的玉佩上所寫:「強極則辱,情深不壽,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但君子可以欺之以方,所以陳家洛處處受挫。

面對張召重,他講究仁義,不能以多欺少,要講江湖規矩。所以一次次放虎歸山,明明佔盡上風卻拿張召重這個反派沒有辦法。

面對親哥哥乾隆,他又講究忠孝,所以處處忍讓,最後連香香公主也犧牲進去。反觀乾隆,盟約隨時可以締結也隨時可以撕毀,親情愛情友情都可以作為籌碼交易,這才是深諳厚黑之道的政治人物。

讓陳家洛這樣一個書生君子,走進人吃人的江湖和官場,猶如逼著賈寶玉上梁山,安能有好下場?

金庸第一本小說,就寫出了儒家的尷尬,讀書人的困境。

陳家洛這樣一個飽受儒家文化浸潤的讀書人,他也有著讀書人特有的軟弱。

這是金庸的一次嘗試,寫出傳統倫理綱常對人的桎梏。但在那時,他的筆力還略有不足。

直到鹿鼎記,用陳近南和韋小寶一正一反,才真的將傳統儒家倫理體系的困境,刻畫得入木三分。

從這樣看,選擇鹿鼎記作為封筆之作,對金庸來說正是一種圓滿。


感謝邀請

《鹿鼎記》是金庸的封筆之作,也是他的集大成之作,下面我分析一下他為什麼會寫《鹿鼎記》這種「異類」作品。

求新、求變的要求

細心的讀者就會發現,金庸每一部作品,都力求和以前作品不一樣。這就是旁人難以企及金庸的原因之一,金庸對自己作品要求很高,他不想落入套路的窠臼,為了求新、求變,方才寫出了《鹿鼎記》這種「反俠」、「反傳統」、「反套路」的離經叛道的作品。

所以《鹿鼎記》之後,金庸感覺自己寫遍了武俠模式,再也難以下筆,所以至此封筆。

文化價值的要求

金庸從第一部小說開始,到這最後一部小說,期間他的筆力飛速發展,到了《鹿鼎記》時代,以至化境,他可以讓歷史亦假亦真、可方可圓、時而詼諧時而嚴肅。

武俠小說就是成人的童話,所以一直屬於「狗肉上不了檯面」,金庸想改變這一面貌,想增加武俠小說的文化價值。所以他創造出了《鹿鼎記》。

《鹿鼎記》中充分暴露了國民的劣根性,通過詼諧的手法,諷刺了人民的各種缺點。可以說,《鹿鼎記》就是金庸的《阿Q正傳》!

武俠中的最高境界

有人說《鹿鼎記》和其他金庸武俠小說不一樣了,這好像不是一本武俠小說了。

誠然,《鹿鼎記》中的武確實少了很多,但是俠的精神尚存。主人公韋小寶他也有各種奇遇,如果金庸筆鋒一轉,也可以讓他練成絕世神功。但是,金庸沒有這樣寫。

韋小寶就是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就是社會中的你我他,他不靠高明的武功也可以在這個險惡的武林中遊刃有餘,這才是無招勝有招的最高境界。這本武俠小說也可以說是整個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最高境界。


嘉道文流,一個文史知識的原創作者,歡迎關注,歡迎點贊!


從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寫作歷程來看,1955年《書劍恩仇恨》開始到1972年的《鹿鼎記》結束,總共十五部,歷時大概十八年,除《鹿鼎記》外,其餘的主人公都是以俠者的形象出現,可以說是隨著作者的年齡增長產生了心理的變化,當了十幾年的大俠累了,厭了。所以想換個角色噹噹,從而才有《鹿鼎記》的產生

《鹿鼎記》的主人公韋小寶是一個聰明,滑頭,心地不壞,精神樂觀的一個人物形象,但卻也是一個今朝有酒今朝醉,今天有妞今天泡,不管

不顧靠運氣渡過各種險象的人物描寫,讓人覺得跟之前的作品形象在軌道發生變化。在現實生活中一個小人物想要出人頭地,功成名就,沒有韋小寶的那些個運氣恐怕是不行的。

所以《鹿鼎記》

更接地氣,更能體現社會的真實感受。


金庸先生的《鹿鼎記》確實跟之前武俠小說的寫作風格大為不同!但是為什麼非要相同呢?改變一下風格不是很好嗎!

我認為《鹿鼎記》是非常經典的,可以說是巔峰之作!看過原著的應該都有這樣的感覺就是這部作品在人物,故事情節的刻畫上更為深刻、細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為錯綜複雜!包含很多人生道理和規則!

更貼近現實,返璞歸真!或許是金庸先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生活的感悟越來越多的緣故吧!

韋小寶這個人無賴、狡猾、臉皮厚但是聰明而又講義氣,沒有武功但是做到了很多有蓋世武功的俠客想做卻做不到的事!這說明什麼?俠之大者,不一定表現在武功上!

從一個妓院里的小人物一點一點一步一步爬上來!絕對的屌絲逆襲!

另外從殺鰲拜開始一步一步塑造了一位千古明君康熙,正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說起金庸,一幅對聯便浮現在眼前:「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一生寫下了15部經典的武俠小說,並用其中的14部的第一個字組成了這副對聯。

金庸在寫完《鹿鼎記》之後便封筆不再寫下去了。很多人認為金庸是「江郎才盡」,無法再超越之前的作品。到底為何呢?

我認為,金庸寫《鹿鼎記》就是為了封筆,之前的14部小說,都是比較嚴肅的大俠形象:憨厚的郭靖、成熟後的楊過、為大義自殺的喬峰等等,都比較嚴肅。而《鹿鼎記》並非如此,從開始到最後,韋小寶都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

說金庸無法超越之前的經典,那完全是瞎扯,金庸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不同的,所以如果再寫,絕對能再創經典。

而且金庸從沒有把寫小說當成一個職業,對他來說,寫小說只是一個愛好而已。

其次,任何事情都應該有一個結束,如果長期寫下去,周而復始,這並不是金庸想要的,他只是因為好玩而創作。所以在《鹿鼎記》之後,金庸便封筆了。

最後,還是《鹿鼎記》,金庸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打破了自己的觀念,小人物依舊能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獲得成功,完全打破了自己前面14部小說英雄的形象。創作形象,然後打破,從此不再出現,或許這才是金庸封筆的目的。

死者已逝,生者如斯。讓我們一起緬懷這位文學大師吧。

(《鯨魚電影》編輯部落日空城答題。歡迎評論!歡迎留言!)


金庸是想寫出一部中國的唐吉坷德。

他這一生胸懷家國天下,韋小寶之前筆下的人物個個都是頂天立地的好漢。

他有意通過武俠小說重塑俠文化,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他一路創作過來,到了《射鵰英雄傳》把俠文化定型。

但是金庸寫著寫著他對俠文化也持有懷疑態度,俠以武犯禁,他要思考俠文虎的局限性。

從《射鵰英雄傳》之後,他也在慢慢消解俠文話。

楊過雖然也是神鵰大俠,他身上背負的社會責任就比郭靖小多了,他更多的是邪。

到了《笑傲江湖》金庸乾脆讓令狐沖完全放下了家國,他模糊了時代背景,就寫一個追求自我的大俠。

你看令狐沖無論是獨孤九劍還是他自己的行事風格,他追求的都是獨立自我,都要求自己對得起自己的內心,反倒那些一心想干大事的傢伙都看起來十分討厭,任我行也好,東方不敗也罷,都是朝廷在江湖上的折射。

金庸先生就是通過這本書告訴大家一個道理,獨孤九劍無招勝有招才是最難練的,最容易的反倒是葵花寶典,只要放下尊嚴,一刀自我閹割,就會登峰造極,這裡面意思不言而喻。

而《笑傲江湖》正是金庸的倒數第二部長篇,寫完這本書就寫了《鹿鼎記》。

令狐沖還有內心的痛苦,韋小寶則完全沒有。

通過這麼一個小人物,他消解了大俠的所有背負,輕裝前進。借韋小寶的眼光嘲笑了每一個人。

陳近南,大家都認識你又能怎樣,你身為大俠,還是一事無成,為國為民不過是一場自我感動的鏡花水月。

錦翼系悟空問答簽約作者


《鹿鼎記》可以說是金庸先生武俠小說的最後篇章,但同時也是金庸小說的集大成者!

故事講述了市井小民韋小寶,沒有任何特殊社會關係,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沒有文化知識,更沒有高深武功,但是經過一下奇遇,憑藉自己的聰敏頭腦和好運氣,從一個小人物一路路成長為皇帝的左膀右臂的故事!

韋小寶所在的年代,武功沒落,更多的是複雜的人心,武功再高也要屈從於權貴,如一流高手馮西范!人心更是複雜,如想要造反的鰲拜,吳三桂等人,更有一心反清復明但是卻力不從心的大俠陳近南!

所以《鹿鼎記》也是金庸先生武俠小說系列的終結篇,很符合功夫一代不如一代的自然規律!


推薦閱讀:

上聯:峰巒繞舍.香氣飄飄農家菜?
宇宙的宇字是什麼意思?
上聯:新春平安全家福,如何對下聯?
上聯:南來北往東奔西走,下聯如何對?
曹操真的會為江東二喬而興兵伐吳嗎?

TAG:金庸 | 鹿鼎記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