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航空航天中推力如此之大的運載火箭發動機都可以走在世界前列,為什麼大型客機、運輸機發動機卻難以國產呢?


航天發動機與航空發動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技術思路和設計。

首先說航天,也就是問題中的火箭發動機,的確中國現在的火箭發動機已經與美國和俄羅斯的航天發動機相差不多,正在研製的長征九號發動機更是強大的存在,如果研發順利可以在2030年將中國人送上月球,但也只是剛剛追上美俄的技術水平,談不上超越。要知道在上個世紀60年代。美俄已經有實力把人類送上月球了。而且火箭發動機性能要求單一,只要推力夠大就可以,不需要長時間的穩定輸出,從發射到完成使命,最多也就是二十分鐘左右,隨後就報廢了。

而航空發動機則不然,不僅需要持續的輸出動力,還需要在高溫、高壓等極端環境中長時間的穩定性,幾十,幾千,甚至是上萬小時的無故障運行。美國F119發動機已經累計安全運行超過1萬小時。這就對發動機的設計、製造工藝、材料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我國目前的發動機雖然在推力上已經達到美俄的水平,但使用壽命上剛剛達到3000小時左右,與美國差距非常大。

所以,並不是航天發動機強,就一定能造出合格的航空發動機。之前,我國一位發動機方面的專家曾經說過「在全球航空發動機競爭中,中國只是剛剛邁進門檻而已」,可見,中國的航空發動機的追趕之路,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航空發動機和航天發動機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產品,不能做直接對比。

首先要糾正上面的那位的是,比起民航發動機,中國在火箭發動機更為落後,無論是氫氧機還是煤油機,配得上「前列」的只有美俄,比如f1和rd170,尤其是rd170,不僅有著最大的推力,更有著極為可怕的成熟度。在同級推力的火箭發動機領域中國能做到追趕,而那些誕生在那個瘋狂年代的怪物,現在是真不可能趕上。火箭發動機的工作時間斷,因此某些差距還不容易直接體現出來,而航發就不一樣了。目前中國航發整體處在追趕狀態,最重點抓的是小涵道比大推,大涵道比大推的需求反而沒有那麼迫切。目前一些新型號的民航發動機已經投入測試了,未來幾年內可以見到成果。一切消息請以官方為準,不要輕易相信自媒體,尤其是標題就寫著專家的自媒體。作為5常中唯一從0工業基礎開始發展的國家,無論是目前航空還是航天方面的成就,放在其他國家上都是不可想像的輝煌。


推薦閱讀:

TAG:航空 | 運輸機 | 航空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