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何古人養血多用乾地黃,而不用熟地黃?


地黃的不同炮製方法,導致其功效不同,臨床當中地黃是使用頻率比較高的中藥,有鮮地黃、乾地黃、熟地黃、地黃炭等多種製劑,都有養陰生津功效。在面對臨床選擇的時候往往根據不同的證型加以選擇。

鮮地黃——甘苦、性大寒,滋陰之力比較弱,但是清熱涼血、瀉火除煩,多用於血熱邪盛,陰虛津虧證;

乾地黃——臨床習慣稱為生地黃,甘、性寒質潤,涼血之力稍弱,但長於養心腎之陰,故血熱陰傷及陰虛發熱者使用較多;

熟地黃——甘、溫,入肝腎而功專養血滋陰,添精益髓,凡真陰不足,精髓虧虛者,皆可用之;

地黃炭——止血,可用於崩漏等血虛出血症。

不是古人多用乾地黃,這個是臨證選葯的結果的,血虛容易生燥,如若燥性大,勢必會選擇鮮地黃、乾地黃,如若血虛燥性不烈,一般就會選用熟地黃。比如我們常用的六味地黃丸,都知道是熟地、山藥、山茱萸、茯苓、澤瀉、丹皮這六味中藥,如果陰虛陽亢比較嚴重,我們就可以改熟地為生地,在不影響療效的基礎上,加強清熱的作用。中醫是辨證論治,離開了辯證,論治就無從下手。


要回答這個問題,要弄清楚生地黃和熟地黃的功效主治。而且這也跟人的體質有關。

人體質大概有九種:陽虛體質,陰虛體質,痰濕體質,氣虛體質,濕熱體質,血淤體質,過敏體質,氣鬱體質,平和體質。

生地黃性甘,苦,微寒。歸為心,肝,腎經。 

【功能主治】滋陰清熱;涼血補血。主熱病煩渴;內熱消渴;骨蒸勞熱;溫病發斑;血熱所致的吐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血少經閉。注意脾虛泄瀉、胃虛食少、胸膈多痰者慎服。

熟地黃,性甘,苦。歸為肝,腎經。

【功能主治】補血滋潤;益精填髓。主血虎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崩不止;肝腎陰虧;潮熱盜汗;遺精陽痿;不育不孕;腰膝酸軟;耳鳴耳聾;頭目昏花;鬚髮早白;消渴;便秘;腎虛喘促。

注意,脾胃虛弱,氣滯痰多,腹滿便溏者忌服

最後,生地長於涼血補血,熟地長於溫血補血。

綜合上面來看,就古人體質而言和各自功效而言,更普遍偏向於適合用生地黃來養血而不是補血,而熟地黃更偏向於補血補陰葯。


推薦閱讀:

TAG:地黃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