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李鴻章是怎麼死的?


謝謝邀答:

回答此問題之前,我只能說他是正常死亡的!那麼誰是李鴻章呢?先見個面吧!

通過圖是不是看出什麼來了?

一個老者,垂垂老矣的大清高官,還和好多外國人在一起。對這就是李鴻章,大清高官,近代史上非常有爭議的歷史名人!那麼李鴻章究竟在清朝屬於什麼地位呢?我們就看看他的一些官職封號,自己死後清朝給他謚號!身前:東宮三師,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一等肅毅伯。死後追贈為太傅,晉為一等肅毅侯。謚號「文忠」。厲害不厲害?可以說是做官做到了頂峰!李鴻章個人能力無疑是很強的,然而由於他所處的時期,正是外國列強在我國橫行的時期,大清處在內憂外患之際,他也被時代推到了風口浪尖。

眾所周知的原因,沒落的大清和外國簽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其中由李鴻章參與的不在少數最被人詬病的當屬1895年的中日《馬關條約》,1901年的同八國聯軍簽的《辛丑條約》。可以說這兩個條約幾乎讓李鴻章成了賣國賊的代名詞。李鴻章其中是否起到了積極作用,也許有,即便沒有,但還是能說明清政府對他的信任,至少當時無人可以取代。李鴻章對大清是儘力的,儘管身後人們對他評價不一,但在歷史長河中他都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李鴻章是如何死的,是病死的。大家看過電視劇《神醫喜來樂》吧,就有一段喜來了給李鴻章看病的情節,那就是簽訂了《辛丑條約》之後李鴻章病的不行了而去請了喜來樂,可是太過沉重,喜先生也無能為力。喜來樂是沒有,但李鴻章病是真的,1901年因為胃血管破裂而亡,享年79歲!(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可以說他是在爭議和罵聲中,屈辱中去世的!


李鴻章的死很正常,既無他殺也無暗害,主要是病死和鬱悶死。

(1)李鴻章鬱悶死一:李鴻章很看不上邊疆地區,從1874年到死,都希望將新疆讓給沙俄,以利於「中俄結盟」對付外敵。臨死前仍主張將西到新疆東到東三省出讓。其公開理由是收支問題、國力問題

對於這一問題,我在「如何評價梁啟超先生」這一問題(2018年3月17日回答)中,已經進行一定程度地說明。主要針對梁先生在著作中,一直拒絕簽署沙俄佔領東三省等地區協議(《奉天交地暫且章程》以及十三條、十二條、十一條等協議)進行說明。

即清政府已經要求李鴻章不許簽署出賣新疆、蒙古、東北領土的協議,張之洞、劉坤一和西方英法等國強烈反對下不敢簽署,並非他不主張簽署。

而李鴻章、弈劻在清朝下令不許簽署前,曾對談判人員楊儒指示簽署,李鴻章甚至曾逼迫過楊儒儘快簽署。相關內容請移步查閱相關問答即可。

(2)李鴻章鬱悶死二:他不想被歷史證明,他和他的最大競爭者左宗棠都是失敗者,而失敗代表他的一生註定是兩極化評價

社會上一些人根據李鴻章、盛宣懷在中法戰爭時期差點治死胡雪岩、福州船政局主要成就被北洋水師佔用、北洋水師成軍、李鴻章長期主管洋務企業、李鴻章後人政經通吃等,便說在左宗棠是失敗者,李鴻章在與左宗棠的鬥爭中勝利了。說早了。

正如一個政治人物評價歷史功績不僅僅看活著的時候,也要靠死後他的歷史業績是否延續和政策是否成功來評判。

很顯然,左宗棠因為他的治國強國政策沒有得到慈禧地支持,從而,在政策延續性上失敗的。但李鴻章同樣因為政策被執行的結果仍是失敗。

A.洋務企業流傳至今並非其功勞。有些人以洋務企業流傳至今作為證明他是成功的,但問題是,包括輪船招商局在內的洋務企業本質上就是「以國有資產營建私人企業」,李鴻章時期的這些洋務企業,都是依靠清政府的力量才得以延續,在企業管理上沒有任何貢獻,只是作為洋務企業的利益代言人在清廷內為其收攬業務,其競爭力非常弱。

B.同樣引以為巨功的北洋水師乃至整個北洋系陸海軍,雖然其武器是清朝頂尖級武器,但卻在抵禦外侮、維護國家安全上沒有顯示作用。這點就不能稱其為成功。

所以,李鴻章在政策上是失敗的。而因為其自身、所處淮軍的「道德缺陷」,腐敗、對外妥協、戰鬥訓練不足等直接將「不弱之國」(1880到1885年應該是晚清實力與西方差距最小的時期)變成「弱國」的重要原因,由此,對李鴻章的評價註定將是「兩極分化」嚴重。


李鴻章在代表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後,於1901年11月7日帶著病痛和屈辱躺在病榻之上抑鬱而終。

毛澤東曾這樣評價過李鴻章:「舟大水淺」。只能說李鴻章是生不逢時,出生在晚清這麼一個國勢貧弱,昏庸腐敗的時期。李鴻章在中國近代史上可以說算得上是一個相當出色的人物,他所主持的「洋務運動」旨在科技強國,科技強兵。可他終究是那個時代的保皇派,忠君思想使得他竭盡全力的維護著大清王朝的統治,無奈當時的政權在慈禧太后的手上,慈禧又是一個冥頑不靈的保守派,縱使李鴻章的「洋務運動」讓大清初有成效,可總歸是治標不治本,清王朝光緒帝所領導「戊戌變法」的失敗即說明了一切。

「戊戌變法」失敗後,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了中國,攻破了北京最後一道屏障天津後,很快就佔領了北京,慈禧帶著光緒帝等一家人出逃到西安躲避戰亂。途中,慈禧發布詔書命李鴻章趕緊北上到京師督辦與各國和談事宜,李鴻章再一次的被慈禧叫去簽訂不平等條約,上次前往日本簽下了《馬關條約》,而這次簽下的《辛丑條約》,更使得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半封建化國家,此後國家陷入動亂。李鴻章所簽的這些平等條約都是迫於慈禧的壓力而簽的,他知道簽訂這些條約只會為自己帶來一世罵名,但是他迫於無奈只能盡當竭力把賠償條款的損失降到最低。1901年9月,李鴻章經過9個月時間的艱苦談判,最終與西方各個列強國簽訂了中國有史以來最最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條約簽定後原本抑鬱而病的李鴻章大吐黑血,被確診為「胃血管破裂」,而後於北京病逝,享年78歲。李鴻章一生可以說是憂國憂民,盡心竭力,鞠躬盡瘁,可惜他生錯了時代,無法最大限度的施展他心中的理想和才華,雖然後世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是李鴻章是中國近代史上最為傑出的人物代表之一,這點無可否認!


李鴻章是病死的,多年操勞國事,積勞成疾,晚年特別是簽訂《辛丑條約》後又遭到朝野攻擊,精神受到刺激,終於不治,享年78歲。

李鴻章是一個極為複雜的歷史人物,他從鎮壓太平天國起義起家,以一介書生投身戎馬,組建淮軍,興辦洋務,是晚清歷史上少數能夠睜眼看世界的高級官員之一。1949年後,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對李鴻章的評價很簡單,那就是奸臣賣國賊。近年來學界對李的評價有所緩和,經歷了從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變化,實事求是地說,這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1900年庚子之變後,時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被召回京,寓居賢良寺,主持對各國的談判。李鴻章離京不過一年,但當時的北京已滿目瘡痍,生靈塗炭,經過近一年的艱苦談判,終於以空前屈辱的條件,簽訂了《辛丑條約》。後人經常將此作為李鴻章賣國的罪證之一,但我們可以思索一下,究竟是誰造成了這種局面?是李鴻章嗎?非也。

簽訂條約後,李鴻章已精疲力盡,燈枯油干。兩個月後,李的老部下周馥接到李鴻章病危的消息,急忙趕到賢良寺。此時李鴻章已經穿上壽衣,口不能言,處於彌留狀態。延至第二天,李鴻章仍未斷氣,雙目不閉,與李感情極深的周馥見狀不禁嚎啕大哭:

老夫子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經手未了之事,我輩可以辦了,請放心去吧!

似乎是聽見了周馥的話,李鴻章突然睜大了眼睛,流出了兩行清眼淚。周馥一面大哭,一面以手撫其眼帘,至此李鴻章方才閉目,須臾氣絕——這天是1901年11月7日。

李鴻章去世後,歸葬故鄉合肥大興集,1958年,李鴻章墓被搗毀,遭後人掘棺揚屍。李鴻章生前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

予少年科第,壯年戎馬,中年封疆,晚年洋務,一路扶搖,遭遇不為不幸,自問亦未有何等隕越;乃無端發生中日交涉,至一生事業,掃地無餘,如歐陽公所言「半生名節,被後生輩描畫都盡」,環境所迫,無可如何。

這番話雖然有為己開脫之意,卻也道出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凄涼和無奈。據說近年李鴻章故鄉對於他的舊居、祠堂和墓地都已修復,作為合肥旅遊文化的名片,但對於李鴻章,我們究竟了解多少?又有哪些是真實的呢?


李鴻章,歷史歷史記載是病死的。

追究根本原因,那就有必要聯繫一下,當時發生的事件。

洋人以義和團運動為借口,無恥的發動八國的侵華戰爭,由海路進渤海,在沽口登陸。時值,北方大都殘兵弱旅。南方封疆大臣盡求自保,不從清庭調令。慈禧無法,只有再次啟用李鴻章。

然李鴻章預想到戰爭的結果(前期的甲午戰爭,以及馬關條約),不願在背負清庭的黑鍋,從而遵旨緩行。

1900年 7月30日,慈禧出逃,電令李鴻章進京

8月15日,北京淪陷,李鴻章還逗留在上海多日。

直到10月11日,才入北京,與入侵的八國「交涉」。

這時才是李鴻章所要面對的:

一,八國的不平等條約,一定極力的侵犯中國主權,需要李鴻章周旋,一期達到最小的損失。(沒有武力的支持,特別的無力)

二,清庭,慈禧的不作為,甚至有怨恨。臨戰不從指揮,總會有秋後之賬。

三,民聲。李鴻章經年來簽署了,大量損國的不平等條約,早已罵聲一片片,這次尤為嚴重

而在於李鴻章,他本人看來,他已經是極力的去挽回了。自認為做好了無能為力的事情,好遭受罵名,心中更多的是,無奈和委屈。

所以說:李鴻章是被洋人,慈禧,民聲,活活壓死的

「」


首先,李鴻章是個大貪官,他的家族財富富可敵國,其次是賣國賊,簽訂一系列賣國條約,對此有人說他是忍辱負重沒辦法,可是我認為他可以辭職不簽字,為什麼要簽字呢?無非是官隱大,為了權力,權力可以創造財富。

同期的曾國藩卻廉潔的很,留下很多佳話、名言,受後人敬佩。


不管他怎麼死的,賣國之賊、巨貪之官,雖死不解恨!


推薦閱讀:

滿族與清朝之二:成敗八旗
清朝最囂張的公主,當面斥責慈禧太后,即便滿清倒台也餘威仍存
清朝的統治之一:平藩與南巡
《雍正王朝》中張廷玉為何只收了年羹堯四樣禮物中的天麻?
大小金川之戰,乾隆十大武功中代價最大的!

TAG:清朝 | 李鴻章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