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三十而立是如何理解的?
可以明確的答覆您,不是經濟獨立,而是確立人生的志向的意思。
再看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父親去世的時候,上面還有一個半殘廢的哥哥,和一個姐姐。家庭的重擔早就落在了孔子身上。並且這一段話是連貫性的,孔子說十五歲開始,就立志做學問,難道下一句,孔子就迫不及待的誇耀自己三十歲的時候就生活富裕不再做學問了?。所以這句話跟經濟獨立沒有半點關係。
三十而立的意思是,經過十五年的生活磨練,人生經歷,到三十歲的時候,就確定了做學問這個志向,一生不再動搖,不再改變,就走做學問這條路了,事實後來孔子也是一直這麼踐行的。
四十不惑,還是接著做學問來說的。三十歲的時候,雖然確定了人生方向,但是還有懷疑,還有疑惑,但是到四十歲的時候,已經沒有疑惑了,更加堅定走自己的道路了。
然後就是五十、六十、七十歲,一步一個階梯,到最後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那就達到最高的境界,在做人做事做學問方面,已經可以隨心所欲了(當然是在「道」的範圍內)。好比游泳冠軍,技術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在水裡隨心所欲、自由自在游泳了。
所以,現在很多人誤解了孔子的原意,以為三十而立,就是要成家立業,結婚生子買房子的事,大家還需要多讀書,用心去感悟,才能領會聖賢經典的妙趣無窮。
「三十而立」出自《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關於「三十而立」的解讀,我們可以先看看前人的理解:
錢穆先生在《論語新解》中這樣理解:「我十五歲時,始有志於學。到三十歲,能堅定自立了。」
楊伯峻先生在《論語譯註》中這樣理解:「我十五歲,有志於學問;三十歲,(懂禮儀)說話做事都有把握。」
李澤厚先生在《論語今讀》中這樣理解:「我十五歲下決心學習,三十歲建立起自我。」
南懷瑾先生在《論語別裁》中這樣理解:「立就是不動,作人做事處世的道理不變了,確定了,這個人生非走這個路子不可。」
可見,「三十而立」表示內心有堅定的價值觀念,對外為人處世成竹在胸。
我們再從孔子的經歷來看一下「三十而立」的含義:
公元前522年,孔子三十歲。根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自周反於魯,弟子稍益進焉。」即此年前後,孔子開始廣收門徒並開始到處講學。此時,孔子為人處世的標準已經確立,並能夠對具體的人和事按照自己的標準做出獨立的判斷;同時,也明確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實現人生目標的道路和方法。
由此可見,孔子說的「三十而立」不是指成家立業,而是開始覺醒自我人格獨立的意識,對社會和自己都有比較明確的認識。
綜上,「三十而立」就是指在對社會現實和自身實際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之後的意識自覺。。
三十而立出自《論語·為政》,全句為: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一般情況下,三十而立,常常說的是成家立業之類的,但這絕對不是孔子的本義,只是後人望文生義的瞎猜而已。其實這句話理解起來也很簡單,前面一個「吾」字說明了一切,這是孔子對自己人生的總結,並不是給誰的人生指導,知道了這個前提之後,我們才可以去討論,孔子的三十而立,立了什麼?
這就得去追尋孔子的生平,其實在《論語》中就有記載,比如《論語·泰伯》章這樣說——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再比如《論語·季氏》章又說——不學禮,無以立。再比如《論語·堯曰》章又說——不知禮,無以立也。
所以,綜上,應該知道孔子說的三十而立,立的應該是禮,孔子終其一生所宣揚的周禮。
而,本是連詞,連接狀語和中心詞,相當於副詞「就」「才」「已經」「便」等。
立,建也,建立,建樹。即懂得了禮,懂得了社會常識。
「三十而立」就是「三十歲才有所建樹」,「三十歲才有所因循」。
將「三十而立」帶入到原文來體驗。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通釋:
孔子說:「我十五歲才在學業上確立志向,三十歲才有建樹,四十歲才不受外界左右,五十歲才懂得遵循天道規律,六十歲已經聽得進任何話,七十歲便按著心裡想的做事,不超越界限。」
十有五,十五。有,同「又」,用在十位以上數字與個位數字之間,表示相加的關係,「十有五」意即「十加五」。
這段話是孔子晚年自述。孔子十五歲思想才趨於成熟,確立了志向;三十歲才有建樹。這裡的立,應該是在懂得「禮」,遵守社會道德規範基礎上的「立」。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這一過程,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學識不斷積澱,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從學習領會的階段到安身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再到主觀意識和做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達到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這個道德修養過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煉。要思想和言行融合,就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才能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
「矩」就是道德和禮儀規範,就是各種規矩,即各種制度規範。我們許多人習慣於「從心所欲」,卻做不到「不逾矩」。從國外回來的人說,在許多發達和比較發達的國家,人們通過紅綠燈時,即使路上沒有其他車輛經過,大家也按燈行駛,耐心等待;比如上下樓梯要靠一邊走,並且要扶著扶手。可我們,闖紅燈的車有,闖紅燈的行人就更多。許多經濟發達、文化進步的國家規矩是人人都要遵守的,規則在他們心裡生了根,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自然而然地按照規則去做,所以他們才能有更高的效率。我們的效率之所以低,就是我們不按規則做,輕視規則的僥倖心理使得我們難以有高質量產品,造成實際上的低效率和高投入。人為破壞規則的事,才使我們許多應該辦的事不能辦,應該辦好的事辦不好。只有當道德規則在人心裡生了根,才不會覺得規則對自己是約束,就能隨心所欲而符合規則了。
關於三十而立,解釋很多。有理解為成家立業的;有理解為「立於禮」的;有理解為確定人生目標的。等等,不一而足。
但我的理解,這個立應當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是責任。可以自己承擔責任了,才是立了。
二是知止。大學說的知止而後有定。知止不僅含知禮,還包含知事,知目標。
「三十而立」出自《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三十而立」通俗的講就是三十歲後就要有自己的學術體系了,有自己的威望和事業基礎了或者說有了自己的人生規劃。三十歲對我們來說正是朝陽的年齡,我們褪去了求學時代的稚嫩,不論心理還是生理都趨於成熟,我們的熱情和激情都在迸發。人生能有幾個三十歲?規範自我,立德、立功、立言,是我們做人、做事、做學問的根本,謹記聖人對我們的教誨。「三十而立」僅是經濟的獨立,我們的境界就太狹隘了。
謝邀~首先理解三十而立重在理解立意~不能簡單理解為經濟獨立~不知禮~無以立~因此三十而立應該理解為「三十而知禮」~三十歲做事和於禮~三十歲左右時人應該能坦然地面對一切困難了~三十這個數字是孔子對這一年齡階段的理想化的生活狀態~個人的價值觀已經形成~不會被外力所動搖~
題外一點~四十不惑~確切的說也不是四十歲沒有疑惑~立與惑是一組對立~界定在於是否懂得行權~三十而「立」時通常遇事無權可行~無權則無發言權~對事態度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四十時~已掌握一定權利~此時處事相對通達~對待事情是無可~無不可~
首先,要理解的是論語中的原意,三十而立」出自《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針對此內容,很多大家都各自有各自不同的見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至於是不是指經濟獨立,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最多只能說是包含在內,不是全部;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讀論語,需要整體理解和把握,不要斷章取義,僅僅憑藉一句話下結論!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指孔子的一生,不是指針對所有人,我們學習論語,讀此內容就是要向孔子學習,以此磨礪自己,因此,此處的三十而立指孔子的而立,而非常人的而立,那麼,孔子的而立是什麼呢?
縱觀孔子生平,孔子三十歲的時候,已經確立了他這輩子要做什麼?為了什麼目的去做?如何去做?確立之後,就不在動搖,迷茫,無論面對什麼磨難,都會堅持下去,因此,之後就有孔子東遊,向春秋諸侯宣說儒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和思想!
絕對不是經濟獨立,嚴格的講,應該是人生獨立。大千世界,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能否適應社會,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與社會這個大家庭融為一體,身上有責任,能擔當,才能活出完美的人生。
三十而立,這個時候自己應該已經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懂得生活,會生活,也能更好的服務於社會,貢獻自己的才華和能力,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有益於國家的人,不枉一生,無悔人生!
論語中「三十而立」我的理解既不是「經濟獨立」,也不是「成家立業」。通俗的來講,人到三十就應該依靠自己獨立生活,承擔自己應承受的責任,且擬定自己的人生目標。
推薦閱讀:
※《紅樓夢》中晴雯死前,為什麼要咬下自己的指甲送給寶玉?
※為什麼說夫香書院本《論語》值得重視呢?
※上聯,人須常清靜,下聯?
※女方強烈追求男方好嗎?
※上聯:寂靜幽廊明月照,下聯怎麼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