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帖,一定要臨得很像嗎?


謝謝提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千千千里馬。臨帖一定要不要臨的很像。

這是一個書法學問問題。不是簡簡單單說像還是不像的問題。

臨像,怎麼判斷像?你以為你真的會判斷臨得像不像?我的回答是,絕對沒有那樣容易。

如果你真有判斷臨摹像不像的本事,那麼,臨摹得跟字帖一模一樣,就不是什麼難題。

我們就以官方的觀念來,說臨摹要不要像。

2017年中國美術學院的書法專業考試,就有臨摹題,臨摹的難度已經不小,是王珣的《伯遠帖》,這是一個行書啊,你怎麼臨?試卷要求是「臨得越像越好」。

這樣的要求對不對?當然沒有問題。臨摹得越像越好,這是一個學問,不是一個目的問題。

學習書法起初就以為自己什麼都懂,所以,像不像無所謂,你想一想,這樣能學出什麼好的書法水平嗎?

學習書法,無論處於什麼目的,臨摹不像,這是一個嚴重問題。

第一,你根本就沒有理解字帖,所以你無法臨像。

第二,你根本沒有臨摹書法的技法,你有可能臨摹像嗎?

所以,那些以為臨摹書法是束縛個性的說法,是一種非常膚淺的書法學習態度。

打個比方,你根本就沒有能力射擊一個10環的本領,還大言不慚,射中10環沒有多大意義,有意義嗎?

當然,你有射中10環的本領,未必一定要射10環,可供你射擊的目標很多。

學習書法,沒有對字帖「法、意、勢」的詳細揣摩學習,你永遠學不到書法的精華。


關於臨帖,我們要搞清楚一個問題:臨帖的目的是什麼?

是要寫的和原帖完全一樣嗎?那豈不是要弄出一本假帖出來?或者說,弄出一本複印件來?

臨帖的目的是為了學習原帖中的各種方法,運用到自己要寫的字句中來。

搞清這個問題,癥結就解開了,臨帖只求相似,抓大放小。

啟功先生有段精彩的話:任何人學另一人的筆跡,都不能十分像,否則簽字在法律上就失效了。故王獻之的字不能十分像王羲之,米友仁的字不能十分像米芾,蘇轍的字不能十分像蘇軾,蔡卞的字不能十分像蔡京的。

所以我們要清楚,臨帖是為了求「似」,講究方法的正確。

更多 文章及作品點評,敬請關注千年蘭亭。啟功臨王羲之四月廿三日帖


首先應該說臨帖的目的就是要寫得象你所崇拜摹仿的原帖一樣的好,但霈強調的是要寫得象原帖,而不應是寫成了原帖,有點繞嘴啊??????

初學者臨帖一定要追求象原帖,因為越接近原帖,所臨寫的字無論從筆法,筆勢,結構等方面才越接近於正確,若一上來就不求象,只會練成個四不象,而不會達到結字的準確完美

初學者因為還不明白原帖的精奧,只有把他學象了,才可能從中有所領悟,有所突破與提升,因此,初學者是在追求象而又沒能力把他寫象

而高水平的書家,肯定有臨帖的真功夫,但卻沒必要非把自己的字寫成了字帖,甚至把字帖中的

墨點,劃痕,斑點舊跡都還原出來,不求突破與個性,真把自已弄成了個複印機,所以這樣的「是」反而是沒必要的

因此我對臨帖的觀點是求象而不求「是」,該花精力求象的時候,就要追求寫象,該要追求個性的時候,就要追求出帖


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存在認識上的誤區,看法很片面,需要糾正一下。正確的觀點是:臨帖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要越像越好;第二個階段要越不像越好。

此話怎講呢?

(啟功-臨米芾帖)

1、臨帖就是學古人的功夫,第一個階段一定要像,越像越好!只有寫像了,才能領悟到古人的筆法、墨法、結字與章法技巧。孫過庭說:「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凡臨古帖,始必求似,皆以壯我筆力。

(啟功臨懷素苦筍帖)

2、在第一個階段有兩種死法,一種死於寫不像,寫一輩子都沒有寫像過,這種屬於功夫不到。另一種死法是淺嘗輒止,學了幾天,認為師傅的功夫全會了,就要脫離師門,自立門戶,這種是自欺欺人。

(啟功臨王羲之草書局部)

3、寫得與原帖很像了以後(比如據說白蕉所臨古帖,對著日光看可以與原帖重合),那就把師傅的功夫學到了,進入第二個階段,此時要寫得不像。就是說功夫還是那些功夫,但是形體一定要脫離原帖,樹立新的面目,不然就會被古人所蓋。

(啟功臨《蘭亭序》局部)

4、比如說,元代有人學米芾,可以以假亂真,可是書法史上卻沒有留名,現代大部分都沒有聽說過,小編也從來沒記住他的名字。這一點,最成功的算顏真卿,《論書剩語》中說:「顏書學褚,顏之於褚絕不相似,此可悟臨古之妙也。」顏真卿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創「顏體」楷書,對後世影響很大。假如顏真卿沒有脫離褚遂良的影子,肯定書法史要改寫了!此外,啟功臨的古帖,基本上最後也都成了他自家的面貌。

(啟功臨懷素《自敘帖》局部)

所以說,臨帖第一個階段要越像越好,盡量把古人的筆頭功夫學到手;第二個階段要越不像越好,要樹立自家面貌,不要為古人所蓋!

更多書法技巧與精彩內容,請關注【麓風軒】

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我們現在學習東西一般採用的方法就是模仿,拿出一個經典的作品當範例,去模仿和學習它,你能把它模仿的像,說明你看懂了裡面的我技法,並且能把它表現出來。

書法里的臨帖其實就是一種模仿,用古代的經典的書法作品當範本,去模仿和學習,如果能夠寫像,最起碼證明你可以看懂這幅作品,並且能把這幅作品在技法層面表現出來。

所以說,初學書法,臨帖一定要寫像。

寫像證明了你的觀察能力和用筆能力,如果連模仿都模仿不像,更不要說創作了。

當然,這個「像」是相對的,由於工具、書寫狀態的不同,我們不可能做到百分之一百的像,但是要儘可能的接近原帖,越像越好。

對於臨帖要寫像,唐代的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孫過庭在他的《書譜》里說:察之者貴精,擬之者貴似。

初學書法,臨帖要寫像,從古至今已經形成一種共識。

當然,寫「不像」也是一個階段

採用這樣方法的書法愛好者一般水平很好了,早已經過了初學階段,他們以前是可以寫像的,只是現在的追求不一樣了。

臨帖從以前的「無我」進入現在的「有我」階段,不再追求表面的像,而是通過臨帖,展現自己的想法和性情。

這個從啟功先生和清代書法家王鐸的墨跡可以看出,他們的臨帖都不是很像。

總之,臨帖的像與不像要根據個人情況,對於初學者,是一定要寫像的。

上圖:啟功先生臨王羲之聖教序

你覺得呢?

碼字辛苦,

同意的朋友麻煩點個贊,關注一下啦。


我來說一下,肯定是沒必要。

首先,一個書法家,本身一個字寫兩遍,也不一定一摸一樣。

個人認為,臨帖首先要選帖,誰的帖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有信心,有把握臨好。

臨帖首先選擇臨字,在一個作品中,選擇一個好字開始。

這是懷素的永字

首先應讀懂每一筆,是怎樣運筆的。我們看這一點,根據自己的經驗,分析人家怎樣起筆,怎樣收筆。

比如我分析,中鋒逆入,向下頓,然後調順,向上頓,感覺有了反作用力,向下收筆。一寫,成功了,那就對了。不成功,繼續琢磨,直至寫出。然後,就開始反覆練習,直至這一筆,成為自己的。想長就長,想啥樣就啥樣。比如,利用這種方法,寫寫橫點等等。然後,進行下一筆。

比如,一豎的起筆之末端,是污記導致的,還是運筆形成的,如果是運筆該如何運?通過放大,發現是污記。那就好寫了,對不對。

接下來,分析人家那麼流暢的線條,如何形成的。讓我分析,在這個字上,懷素與張旭一樣,追求筆筆中鋒,追求順鋒。

如果我們這樣定義中鋒,運筆行進之時,筆桿不是往行進方向兩側傾斜,我們說這就是中鋒。那麼中鋒還有三種筆法,第一就是筆桿在前進時,始終保持與紙面垂直,我們稱為中鋒中的中鋒,或說純中鋒,或說中鋒。

筆桿倒向前進方向的後方,這樣筆與紙面壓力增大,我們稱之為中鋒中的逆鋒,或說逆鋒。

筆桿倒向前進方向,筆桿阻力減小,我們稱之為中鋒中的順鋒,或者說順鋒。

不要考慮結構,寫好了類似線條。然後再分析結構。分析好了結構,再描紅。描完之後,再臨。具體什麼時候算臨好,我要說,就是你能說明白人家好壞的時候,就算臨好了。臨的時候,才知道人家筆法的微妙。

可能有朋友問,您這麼夸夸其談,有沒有真才實學。我告訴你沒有,因為我才臨一個月的帖,是張旭的千字文殘本。至今,我一個字都沒臨好。另外,這個永字,我也是剛看了一個網友的博文,才複製過來的。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是誰知道成功他爸爸是誰?我告訴你,就是我們分析和總結問題的能力。如果,你不分析總結,為什麼失敗?如何能成功?那你無非一次次的重複失敗!只有成功他爸爸媽媽結婚了,才可能生出個成功。


臨帖到底要不要臨得像是很多書友所疑惑的,我說下我自己的經驗,臨帖可以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就是以追求像為主,越像越好!

雖然不可能全像,頂多八九分,因為你在追求像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分析的過程,這樣你能把字的各個細節都觀察到位,同時也在不斷地在提高自己的控筆能力。臨得時候必須慢,以到位為主!

第二階段是在像的基礎上追求連貫的書寫,要追求連貫首先就是得識勢,就是用連貫的思維搞清楚筆畫的來龍去脈(如下圖)。筆勢的連貫會讓字顯得生動,筆畫間相呼應就生成一個生動的整體。這時候不能為了像而損失連貫!

第三階段是在以上兩個階段的基礎上追求自由書寫,就是根據第一階段鍛鍊出來的控筆能力和識勢能力再加上自己的情緒加以發揮,這時候速度得快些,達到神似即可。

我發現很多書友一開始只學個一兩分就追求自由書寫,理由是說古人寫個字哪有想那麼多!但我想說的是你雖然寫得很爽,但進步真是有限的。

我是小寶,歡迎點關注,並觀看我的書法教學視頻,也許對您有所啟迪,也歡迎各位書友指正交流,謝謝


臨帖一定要像!如果臨像了,說明你的結構也像了。放心吧,古人的造型結構都很好,也很妙,你可能暫時感覺不到,甚至覺得不好看,但你要知道國宴上的飯菜即使你不喜歡吃,但那肯定是好的,臨帖就是讓你多吃好的。


臨帖,在現代筆法失傳的年代,是學習書法筆法的重要手段。臨得越像越貼近原作,就越能體會領悟出原作者的用筆方法。所以選擇字帖,木板石碑一類的拓片字帖先不要選用。應該選擇墨跡影印版的字帖。

臨帖不臨像,那還有什麼意義?即然是臨帖,就是要向所臨習的字帖學習。臨像才能夠學到他人的方法。不臨像,你還學得到什麼?

在沒有學會筆法之前,老老實實的盡量臨像原帖,是你學會掌握筆法的第一步。待學會了筆法,外在的形質結構,才能隨己之意,任意組合而不失法度。


這倒不一定,但初學者還是應該盡量臨得像才有收穫,到高級的時候看的不像不像的問題了,而是神韻了,只有得到神韻才算是臨到家了,才能出帖!


推薦閱讀:

上聯:同歌華夏興邦曲;請對下聯?
上聯:主客,下聯怎麼對?
上聯:一條大路通南北。如何對下聯?
拈花一笑喜相逢。求上聯?

TAG:書法愛好者 | 文化 |